區域簡介
東京(Tokyo,とうきょう全稱東京都,日本首都,是世界最大都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城市之一。位于本州關東平原南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幹燥,年降水量約1400餘毫米。臨海,有荒川、多摩川等河流經。東京都包含了三個主要地理分布,分別為“東京23區”的23個特別區,23區西邊的三多摩地域(北多摩郡、南多摩郡與西多摩郡)與位于太平洋上的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東京與附近的千葉縣、崎玉縣、神奈川縣共同構成日本最大的城市圈,鐵路和公路以東京為中心呈放射狀射向各地,是日本政治、經濟中心,60%的大公司和1/3的銀行集中于此。東京也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東京都是都行政機構,由更小的行政單位組成,包括區和市町村,“中心”區
域被分成23個區,西部的多摩地域由26個市、3個町、1個村組成。23個特別區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地帶,東西寬90公裏,南北長25公裏。在太平洋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諸島,盡管地理上與東京都分離,也屬于東京都行政區劃的一部分,有2個町和7個村。

23特別區總覆蓋面積大約621平方公裏,人口呈上升趨勢。截至2005年9月1日,居民845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約13063人。商業辦公設施在23個區內相當集中。東京地區交通和購物相當便利,但隨著辦公和其他商業設施的增加,導致該地區作為居住地的基本功能在減退,逐漸減少的水區和綠化帶致使舒適的生活空間逐漸消失。多摩地域面積大約1160平方公裏。[3-5]
歷史年表
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將構築了江戶城,此後便成了日本關東地區的商業中心。
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德川幕府,江戶城迅速發展成為日本的政治中心。據記載,19世紀初,江戶的人口已超過百萬。
1657年,江戶大火(死亡人數在10萬人以上)。
1718年,設立町消防工會。
1867年,徳川慶喜辭去將軍職位,將政權返還給朝廷。
1868年,建立明治新政府。江戶改稱為東京,設立東京府(明治時代)。
1879年,第1屆東京府會議召開。
1888年,公布市製和町村製度。
1889年,東京市誕生,有15個區。
荒川區白須西地區
1893年,多摩的三個地區從神奈川縣被編入東京市。
1894年,府廳辦公樓在丸之內落成。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至1905年結束)。
1912年,進入大正時代。
1923年,關東大地震。有14萬人死亡或失蹤,30萬棟房屋被毀壞。
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
1927年,第一條捷運線在淺草至上野之間路段開通。
1931年,東京機場在羽田落成。
1935年,東京的常住人口達到636萬人。
1941年,東京港開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3年,日本政府頒布法令,將東京市改為東京都,擴大了它的管轄範圍。
1945年,東京大空襲(3月10日);太平洋戰爭結束。
1947年,安井誠一郎任第一任東京都知事。根據日本憲法,開始實行新的地方自治製度,並由公選製選舉出第一任知事。東京都劃分為23區製。
東京都夜景俯瞰圖2
1959年,東龍太郎就任東京都知事。
1962年,東京都人口突破1000萬人,經濟高度發展。
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1967年,美濃部亮吉就任東京都知事。
1968年,小笠原群島回歸。
1969年,製定了東京都公害防止條例。
1973年,石油危機。
1975年,第一次區長公選。
1979年,第五屆主要先進國家七國首腦會議在東京召開(東京峰會);鈴木俊一氏就任東京都知事。
1982年,頒布《東京都長期計畫》。
1989年,從昭和時代進入平成時代。
1991年,東京都廳從丸之內遷移到新宿。
1995年,青島幸男就任東京都知事。
1997年,頒布《城市生活東京構想》。
1999年,石原慎太郎就任東京都知事;製定了《財政再建推進計畫》;發表了“拒絕柴油車策略”。
2000年,向特別行政區移交清掃事業;三宅島火山活動,全島居民避難。
2001年,亞洲大城市網路21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2002年,開始征收住宿稅;第一次向歐洲派遣城市宣傳代表團。
2003年,首都圈柴油車排放規製開始實施。
2005年,首都大學東京開始運營。
2006年,東京成為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本國內候補城市;發表《十年後的東京——東京的變遷》。
2008年,成為2016年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候補城市;C40氣候變動東京會議召開。[9-10]
行政區劃
東京都下轄26市、23區、5町、8村:
26市:秋留野市、昭島市、調布市、府中市、福生市、八王子市、羽村市、東久留米市、東村山市、東大和市、日野市、稻城市、清瀨市、小平市、小金井市、國分寺市、狛江市、國立市、町田市、三鷹市、武藏村山市、武藏野市、西東京市、青梅市、立川市、多摩市。
23區:足立區、荒川區、文京區、千代田區、中央區、江戶川區、板橋區、葛飾區、北區、江東區、目黑區、港區、中野區、練馬區、大田區、世田谷區、澀谷區、品川區、新宿區、杉並區、墨田區、台東區、豐島區。
8村:檜原村、青島村、神津島村、御藏島村、三宅村、新島村、小笠原村、利島村。[12-13]
行政製度
行政事業
按照法律規定,一般屬于“市”的事務,諸如供水系統、排水系統和消防等行政事業由東京都來管理執行。
賦稅項目
東京都政府承擔了部分原本屬于市範圍的行政工作,統一征收在一般城市屬于基本稅收項目的市町村居民稅中的法人稅部分和固定資產稅等。
財政調整製度
依據日本政府依據法令,東京都與特別行政區之間、或特別行政區之間互相進行財政調整。財政調整是因為東京都政府在23區所在的區域內執行了原屬于市範圍內的行政事務,因此都政府與區政府共同分配稅收。三種都稅(市町村居民稅的法人稅部分、固定資產稅和特殊土地保有稅)的稅收按規定比例劃撥給了區政府。當一個行政區的基本財政需要超過了自身的基本財政收入的時候,東京都政府採取劃撥的形式加以彌補。
許可權轉移
通過1974年所實施的改革,特別行政區恢復了公選區長製度,並獲得了處理行政事務的許可權。但是,由于特別行政區的特殊性,它們依然被看成是東京都的內部組織,不但造成了都政府和特別行政區的工作分擔和行政責任方面不夠明確,並阻礙了特別行政區發展的自主性,更存在著都政府無法從全方位實施徹底的都政管理等問題。因此,東京都政府和23個特別行政區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改革這種體製,並要求國家政府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為了強化財政自主權,提高特別行政區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將特別行政區定位為基本的地方公共團體。1998年5月8日通過並公布了《修改部分地方自治法等的法律》。新的都區製度(特別行政區製度)從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交通狀況
飛機
上海至東京成田機場,3小時50分鍾,CA、MU、JL、NH、NW每天;
北京至東京成田機場,4小時20分鍾;
廣州至東京成田機場,4小時30分
香港至東京成田機場,5小時10分鍾;
台北至東京成田機場,4小時10分鍾;
鐵路
JR成田特急(EXPRESS):成田機場至東京(約1小時),新宿(約1小時20分鍾),品川(約1小時10分鍾);
JR總武快速線:成田機場至東京(約1小時30分鍾),新宿(約1小時50分鍾),品川(約1小時43分鍾);
京成線SKYLINER:成田機場至京成上野(約1小時),東京(約1小時10分鍾),新宿(約1小時21分鍾);
京成線特急:成田機場至京成上野(約1小時20分鍾),東京(約1小時30分鍾),新宿(約1小時38分鍾)。
公路
機場巴士(LIMOUSINEBUS):成田機場至東京(約1小時10分鍾),新宿、池袋、赤坂、芝、銀座、品川等時間不等。
主要大學
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電氣通信大學(電気通信大學)、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東京海洋大學、東京學藝大學、東京藝術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東京大學、東京農工大學、一橋大學。
公立:首都大學東京。
私立:青山學院大學、櫻美林大學、學習院女子大學、學習院大學、北裏大學、杏林大學、國立音樂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恵泉女學園大學、工學院大學、國學院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國士館大學(國士舘大學)、駒澤大學、芝浦工業大學、順天堂大學、上智大學、昭和大學、昭和葯科大學、白百合女子大學、杉野服飾大學、成蹊大學、成城大學、聖心女子大學、清泉女子大學、聖母大學、聖路加看護大學、專修大學(専修大學)、創価大學、大正大學、大東文化大學、高千穂大學、拓殖大學、多摩大學、玉川大學、多摩美術大學、中央大學、津田塾大學、數位好萊塢大學、東海大學、東京醫科大學、東京醫療保健大學、東京音樂大學、東京經濟大學、東京工科大學、東京工藝大學、東京慈恵會醫科大學、東京純心女子大學、東京女學館大學、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東京女子大學、東京神學大學、東京聖榮大學、東京造形大學、東京電機大學、東京都市大學、東京未來大學、東京葯科大學、東京理科大學、桐朋學園大學、東邦大學、東洋學園大學、東洋大學、二松學舍大學(二松學舎大學)、日本醫科大學、日本社會事業大學、日本獸醫生命科學大學(日本獣醫生命科學大學)、日本女子體育大學、日本女子大學、日本赤十字看護大學、日本文化大學、法政大學、星葯科大學、武藏大學、武藏野音樂大學、武藏野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明治學院大學、明治大學、明治葯科大學、明星大學、立教大學、立正大學、LEC東京法律思維大學、路德學院大學、和光大學、早稻田大學(早稲田大學)。
短大:亞細亞大學(私立)、上野學園大學(私立)、大妻女子大學(私立)、嘉悅大學(私立)、駒澤女子大學(駒沢女子大學)(私立)、実踐女子大學(私立)、昭和女子大學(私立)、白梅學園大學(私立)、帝京大學(私立)、東京家政大學(私立)、東京家政學院大學(私立)、東京女子體育大學(私立)、東京農業大學(私立)、東京福祉大學(私立)、東京富士大學(私立)、日本大學(私立)、日本齒科大學(私立)、日本體育大學(私立)、文化女子大學(私立)、文京學院大學(私立)、目白大學(私立)、青山學院女子短期大學、有明教育藝術短期大學、國際短期大學、自由丘產能短期大學、淑徳短期大學、女子榮養大學短期大學部、女子美術大學短期大學部、星美學園短期大學、創價女子短期大學、鶴川女子短期大學、帝京短期大學、女子營養大學短期大學部、女子美術大學短期大學部、貞靜學園短期大學、戶板女子短期大學、東京交通短期大學、東京成徳短期大學、東京立正短期大學、東邦音樂短期大學、桐朋學園藝術短期大學、新渡戶文化短期大學、寶仙學園短期大學、山崎動物看護短期大學、山野美容藝術短期大學、山脅學園短期大學、立教女學院短期大學、愛國學園短期大學。
風景名勝
東京站:是日本鐵道交通的中心車站。車站建築物被認定為日本國家重要保護文物。
東京國際論壇大廈:是在舊東京都政府大樓所在地建造而成的國際會議場館,由四個大廳樓和一個面板玻璃樓所構成。

皇居:被叫做江戶城,是德川將軍家所住的地方。天皇從京都搬到東京,就成為了皇居。皇居東御花園對外開放。
日本橋:最早建于1603年,1911年重新修建。
銀座和日比谷:仿照西方城市建造了許多使用磚瓦的建築物。
銀座四丁目交叉路口:是位于銀座街區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在拐角處豎立著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大時鍾塔,是銀座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日比谷公園:是日本最早的“西洋風格近代式樣的公園”,1903年開園。公園內設有室外音樂堂及公會堂。
築地市場:是東京都民飲食生活的重要市場,被人們稱為“鮮魚市場”,其水產品交易量是日本之最。
新橋:是1872年日本最早開通鐵路的起點。新橋車站的附近有許多價格便宜的小酒館和飯店,變成了高雅的街區。坐落在巨大的高樓大廈群旁的浜離宮恩賜庭園和舊芝離宮恩賜庭園,作為名勝地,格外受到人們的青睞。
浜離宮恩賜庭園:曾經是德川將軍家獵鷹的地方,後來又成為將軍家的別墅。明治維新後作為皇室的離宮,被命名為浜離宮。1945年,皇室將離宮下賜給東京都。第2年,作為都立庭院對外開放。潮汐流入池是都內唯一一個引入海水的池塘。其後方就是汐留再開發地區。
六本木、麻布和赤坂:曾經是大名宅邸林立的地方,後成為了公園。六本木新城(RoppongiHills)、東京中城(TokyoMidtown)有商店、酒店、美術館等大規模綜合型設施,為東京最時尚的地區。而且此附近還聚集了許多國家的大使館和領事館,是非常具有國際色彩的街區。
有棲川宮紀念公園:是港區的區立公園。園內地勢起伏,樹林茂密,泉水積成溪流註入池中,曾經是武士的宅邸,到19世紀末期成為有棲川宮家的御用土地。
東京塔:高達333米的電波塔,建于1958年。從塔上的了望台向下俯視,可看到整個東京城,在其左後方可以看到六本木新城。
東京天空樹(TokyoSkyTree):高度達638米,超過了333米高的東京塔,而成為了日本最高的建築。
日枝神社:被奉為江戶城的鎮守神社,受到德川將軍家的極其崇敬。神社的“山王祭”是江戶三大祭典之首,亦被稱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
台場和品川:臨海副都心被開發的台場,通過彩虹橋與都心相連,是填海造地建成的大規模的填築地。
臨海地區:在臨海地區的中心部可以看到一座雙層構造的彩虹橋。彩虹橋開通于1993年開通,上層是首都圈高速公路,下層則有新交通系統臨海線“百合鷗號”通過,為東京的新景點之一。
表參道之丘:表參道的一個新的標志性建築,由世界著名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而成,于2006年正式開業。
明治神宮外苑銀杏樹道:是東京都內有名的觀賞銀杏樹的地方。140多株樹齡有100年的銀杏樹排列在道路兩旁。
新宿西口的高樓群:新宿西口有東京都廳和其周邊的酒店及商務大廈等組成的高樓群,其中特別高的建築當屬東京都廳。從都廳的展望台,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看到富士山,夜晚則可以觀賞到夜景。
新宿御苑:為皇室的庭院,建造于190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向一般老百姓開放,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園內不僅有傳統的日本庭園,還有排立著梧桐樹的法國式整形庭園、高大的百合樹聳立的義大利風景式庭園等。
雜司谷鬼子母神堂:建立于1664年、是豐島區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谷中和根津:谷中是寺廟集聚的地區,而根津是手藝人雲集的街市,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院和古跡。
根津神社:是擁有1900多年歷史的古老神社,是境內有名的觀賞杜鵑花的地方。
湯島聖堂:是由江戶幕府的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于1690年建立的孔子廟。1797年設立了德川幕府直轄的學校。
淺草寺: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表參道入口處安置風神和雷神的雷門成為了淺草的標志。表參道的兩淺草寺(16張)
側是被稱為“仲間世”的商業街,有很多銷售土特產及糕點的商店。
高尾山:海拔559米,是世界上登山者數量最多的山峰之一。
奧多摩湖:建造于1957年的人工湖,通過河內堤壩將多摩川中途攔截,是東京都的重要水源。景色美麗,沿湖鋪設有可供人們散步的步遊道,附近還有溫泉。
南島:位于太平洋上的小笠原諸島之一,是一個很小、但擁有石灰岩特殊地形的無人島,是海鳥、海龜的產卵地,稀少動物的棲息地。[22-23]
地方特產
江戶簾:很好地保持了天然材料竹、萩、御業、蒲等的自然風格,在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麿所繪《百科園乘涼》、《隔簾美人圖》、《風俗三段娘》等作品中都能看到簾子的影子。
江戶甲胄:是最受兒童們喜歡的一種工藝品。
江戶玻璃:與日常餐具類、瓶、化學用玻璃等相關。江戶的玻璃工藝,始于18世紀。
村山大島捻線綢:1920年,棉織品“村山紺絣”和絲織品“砂川太織”合流,形成了“村山大島捻線綢”。村山大島捻線綢,被東京都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
多摩織品:有名的有瀧山紬和橫山紬等。東京口味:又被稱為江戶口味,是指以在東京灣內捕獲的魚類為材料做成的菜餚風味,代表性的有“壽司”“天麩羅”“喬麥面條”“日式雜燴(ODEN)”“香蒲燒烤(KABAYAKI)”,此外,還有“泥鰍鍋”和“河魚料理”等。
刨刀:刨水果皮、土豆、黃瓜等皮薄、快速。
嘉娜寶美肌精面膜:有美白、深層美白、保濕、大豆精華等各種類型。
指甲鉗:日本鋼質量很好,好用。
明治朱古力:口味不是很甜,但是口感非常細膩。
襪子:絲襪以不脫絲著稱。
節日慶典
櫻花節(東京市)
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櫻花節的由來:1912年,東京市贈送給美國首都華盛頓3千株櫻花樹,美國政府以花開滿叢的山茱萸回贈日本。華盛頓一些民間團體發起舉行第一屆櫻花節。東京的賞櫻名所除了上野公園外,還有千鳥淵、隅田川、代代木公園、新宿御園等地方。
黑暗祭(府中區大國魂神社)
是東京大國魂神社特有的節日。時間為:5月5日。所謂黑暗祭,就是在在黑暗中進行山車表演、神轎出行等活動。
神田祭(神田明神)
與“山王祭”、“深川八幡祭”並稱為江戶三大祭。舉行時間:距5月15日最近的周六和周日。舉行活動的時候,100多座神輿和由300人組成的抬轎隊在街上遊行。
東京三社祭(淺草神社)
是東京淺草神社每年的例行大祭,人們抬著100多座神輿,在神社周邊的44個町遊行,從天亮開始一直到深夜。時間為:5月中旬的星期六和星期天。
東京灣焰火會(東京灣)
舉行時間為夏季。
東京時代祭
是淺草寺一個熱鬧而有文化意義的節日,人們穿起古代的服裝,展現7世紀淺草寺建寺以來的歷史風情。人們扮演源賴朝、太田道灌、德川家康等古代人物,場面非常壯觀。時間為11月3日。
義士祭(泉岳寺)
每年12月14日都在泉岳寺舉辦義士祭,以此憑吊歷史上為主君報仇的四十七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