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家庭身世
李開復,生于中國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南勢角(今新北市中和區),台灣人,父親李天民是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曾任教于黃埔軍校成都分校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解放前擔任三青團縣團部幹事,曾經管理過渣滓洞。後是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母親王雅清為遼北人。

早年經歷
1966年,李開復在台灣就讀國小,1972年,李開復跟隨哥哥至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就讀國中、高中,198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博士,當年被《商業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學創新獎”。

李開復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學博士畢業後,在該校擔任assistant professor (即助理教授,李開復在中文自傳中則將其翻譯為副教授,引起巨大爭議。實際上assistant professor 是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才是副教授)兩年。
1990年到1996年,李開復在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歷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等職位。
1996年到1998年,李開復在美國矽谷圖形公司SGI電腦公司擔任網際網路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Cosmo軟體公司總裁,負責多平台、網際網路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工作。
加入微軟
1998年7月,李開復加入微軟並在中國建立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現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在極短時間內建立了一個國際一流的電腦研究院,該實驗室曾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評為“最火的電腦實驗室”。
李開復曾任微軟公司自然互動式軟體及服務部門副總裁,負責研發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使得人機介面更加簡便和自然。該部門負責開發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尋和線上服務等技術。自然互動式軟體及服務部門的使命就是要讓所有這些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微軟的客戶。

在李開復的帶領下,微軟中國研究院以新一代的多媒體、新一代使用者介面和新一代信息處理技術為主要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後來李開復被微軟調回美國,于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2002年李開復獲選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轉戰Google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將在中國設立產品研發中心,李開復將負責其中國研發中心的運營,並擔任谷歌(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當天,微軟向美國華盛頓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和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違反了競業禁止協定。2005年9月13日,美國金縣高等法院就李開復違反競業禁止協定案做出裁決:李開復可以立即為Google工作,但工作範圍將受到限製。這一限製在2006年1月的庭審之前一直有效。2005年12月22日,微軟公司終止了對Google以及李開復的訴訟。微軟公司、李開復以及Google公司就他們之間的訴訟,已經達成非公開協定來解決各項問題,各方對此協定都表示滿意。

離職創辦創新工場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將于今天正式離職。
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宣布創立“創新工場”。

李開復在此前首先獲得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Peter Liu)的支持,然後李開復在一個星期之內,拜訪了12位投資者,其中包括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Youtube創始人陳士俊。除了陳士俊進行了個人投資外,前三者均代表公司以機構投資者身份介入,一共募集了9個投資股東的投資,就此開創一個天使投資+創新產品和團隊的平台,名為“創新工場”,開闢中國風險投資和創業的一個新模式。主要的領域是涉及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
與中國大學生
2004年7月,李開復創立“我學網”,致力于幫助青年學生成長。
2010年2月,創新工場幫助第一位大學生成功創業。

李開復與中國大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始于1990年,那時他受聯合國邀請到中國演講兩周。為了幫助中國大學生,李開復創辦了開復學生網,後來為減輕網站的個人色彩,將其更名為我學網。
從2000年起,李開復陸續發表了七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分別為:《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從誠信談起》、《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從優秀到卓越》、《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大學四年應是這樣度過》、《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選擇的權利》、《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給中國學生的第七封信——21世紀最需要的7種人才》),其中分別談到了做人要有誠信、如何從優秀到卓越、選擇的智慧型、新世紀的人才觀等等。
公開聘書
2011年11月30日,針對方舟子連續多日對李開復職稱提出質疑,李開復通過微博公布了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聲明和聘書。李開復表示,這些檔案表明其畢業後留校先任研究教職(RCS),之後任助理教授(AP);除教學責任外兩者職能相似,工齡皆可計入終身職。

基于此檔案,李開復補充說自傳中描述的“26歲副教授”與擔任AP時的28歲事實不符,對此“深感歉意”,而且將在下一版自傳中進行修正。
微博抵製非你莫屬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2012年在微博發起投票活動,倡議抵製“非你莫屬”節目。李開復稱,該節目的面試官和主持人高高在上、強勢刻薄,求職者已是弱勢,BOSS有權滅燈,但請給求職者最基本的尊重。截至2012年6月6日,已有四十餘萬網友轉發支持,並有95%的投票者支持抵製“非你莫屬”節目。
罹患淋巴癌
2013年9月5日22時許,李開復在微博中發布訊息,暗示自己患有淋巴癌,此訊息隨後得到創新工場的證實,稱李開復或因“熬夜多壓力大”患淋巴癌。此訊息一經發出便在短時間內在微博上獲得眾多網友的健康祝福。

李開復患淋巴癌的事情在微博上引起廣泛關註。雖然身患疾病,但李開復積極樂觀的心態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稱贊。
2013年10月21日,李開復發表微博稱,身體檢查結果有幾項指數未降反升,需要更加嚴格地遵照醫囑,專註于治療和休養。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
2015年2月13日,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王肇輝的朋友圈狀態顯示,李開復在患病離開北京17個月後回到了創新工場的北京辦公室,與員工進行交流。
王肇輝的狀態稱,李開復此次回京是經過醫生允許。其最近兩次的體檢結果良好,淋巴腫瘤已不明顯,但是癌症並未治愈,仍需繼續溫和治療。
個人榮譽
在位于匹茨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任Assistant Professor期間,李開復開創性地運用統計學原理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1998年被《商業周刊》授予當年“最重要科學創新獎”。

1996年,李開復擔任SGI公司的多媒體軟體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總裁,負責多平台、網際網路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工作。
在校期間,李開復還開發了“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因為1988年擊敗了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並在中國建立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
2002年,李開復獲選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2005年7月19日,李開復出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
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創辦創新工場,實現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新產品的整合。
2009年,獲選2009年度品牌中國十大人物。
個人作品
李開復自2005年起,便開始出版發行自己編寫的圖書,其著作作品往往引 用他人成長故事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世人展示教授學習的方法與新鮮事物的使用。在其作品《一網情深與學生的網上對話》中,將自己和中國青年學生三年對話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表達對中國文化與教育事業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社會評價
李開復表現給人的是一幅比較內斂,為人處世隨和謙恭的創業導師形象,在其歷任蘋果、微軟和谷歌高管的經歷可以體現出其過人的才華。從2000年起,李開復陸續發表了的七封“給中國學生的信”,也體現了李開復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熱切關心。作為創業導師,李開復從Google離職創辦的創新工場,不僅在形式上對天使投資進行了創新,也借助著李開復的個人魅力幫助者創業者不斷成長、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