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yì yáng dùn cuò
釋義
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
指語氣或文章高低起伏和停頓轉

折。
例句:教室裏傳來了學生抑揚頓挫的讀書聲。
出處
西晉·陸機《遂志賦·序》:"崔蔡沖虛溫敏,雅人之屬也。衍抑揚頓挫,怨之徒也。豈亦窮達異事,而聲為情變乎。"
用法
示例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上卷:"而子建詩,委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二回:"隻是到後來,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時彈似的。"
唐·鄭處誨 《明皇雜錄補遺》:"馬謂其舞不中節,抑揚頓挫,猶存故態。"
宋·陳亮 《復杜伯高書》:"兩賦反覆不能去手,意廣而調高,節明而語妥,鋪敘端雅,抑揚頓挫,而卒歸于質重。"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
近義詞
反義詞
平鋪直敘 (píng pū zhí xù)、平平淡淡(píng píng dàn dàn)
謎語
有十隻羊,九隻呆在羊圈裏,一隻呆在豬圈裏。(一羊蹲錯,諧音抑揚頓挫)
詞性
中性詞 褒義詞
造句
1. 他說話向來都是抑揚頓挫韻味十足,就連當面斥責一個他深惡痛絕的人時,聲音也還是帶著那麽一股子戲劇的味道。
2. 朗朗在彈琴時,十分有激情,十分投入,所以彈出的樂曲都抑揚頓挫。
1、老師以一種抑揚頓挫的聲調講著課。
2、他抑揚頓挫地朗誦詩歌。
3、她說話時帶有一種不常聽到的抑揚頓挫的聲調。
4、音樂也是在忽高忽低、抑揚頓挫中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