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承德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承德一帶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活動遺跡。
殷周時期,這裏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範圍。承德市東約150公裏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

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于燕國設定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範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
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定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裏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元朝、明朝時期屬北平(今北京)府,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爾等蒙古族的遊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熱河上營(現承德市區)始終沒有設立過什麽中央或地方管理機構,是一個“名號不掌于職方”的小村落。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宮,人口與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熱河行宮開始使用,標志著熱河進入了發展期。
康熙五十年(1711年)熱河上營就已經是“生理農桑事、聚民至萬家”的大村鎮了。此後,為適應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的需要,各蒙古王公,朝廷大臣及一些詞人文士都爭相在承德建設府邸宅院,承德工商業隨之高速發展,市井行人雜沓,車馬喧囂,酒樓茶鋪鱗次櫛比。
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第二年設熱河總管,統理東蒙民政事務。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禎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罷熱河廳設承德直隸州,此是“承德”名稱的始源。

乾隆六年,弘歷開始幸避暑山庄,承德開始進入繁榮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歷在一道諭旨中說:“熱河地方朕每歲秋彌先期駐蹕,數十年來戶口日增,民生富庶,且農桑繁殖,市肆殷聞……”“皇祖詩雲聚民至萬家,今則不止于萬,儼成大邑矣”。“熱河自皇祖建山庄以來,迄今60餘年,戶口日滋,耕桑益闢,儼然一大都會”,是年升為承德府,此時承德成為當時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稱。當時清帝每年幾乎有半年時間來此避暑和處理朝政,接見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
嘉慶十五年(1810年)設熱河都統署。
道光七年(1827年)以後,熱河文武官員均屬都統署管轄,官職與朝廷派出的總督、巡撫同。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建製,民國三年(1914年)設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9年)改建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省會。
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佔,成立偽滿洲特別行政區,1945年解放,9月籌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
1946年8月國民黨軍隊佔領承德。
1948年承德市再次獲得解放,隸屬熱河省管轄,為熱河省省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熱河省建製復原,承德市劃歸河北省,轄承德縣、隆化縣、圍場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青龍縣、平泉縣等8縣。

1956年11月,興隆縣鷹手營子、壽王墳劃歸承德市管轄,設鷹手營子礦區。1958年承德縣建製撤消,並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並,合並後承德市轄市區、下板城區、隆化縣、圍場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青龍縣、平泉縣。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設,分設後的承德市設翠橋區、虹橋區、雙塔山區、紅石巒工委、雙峰寺工委。1965年2月,鷹手營子、壽王墳、馬圈子重新劃歸承德市,復設鷹手營子礦區。
1984年1月承德市改為省轄市,轄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承德縣。青龍縣劃歸秦皇島市。1993年7月1日地、市合並,實行市管縣的管理體製,轄八縣三區。
轄區概況
截至2013年,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
區劃 | 面積 (k㎡)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街道 | 鎮 | 鄉 | 民族鄉 | 居委會 | 村委會 |
---|---|---|---|---|---|---|---|---|---|
承德市 | 39512.98 | 雙橋區 | 067000 | 10 | 80 | 125 | 28 | 163 | 2516 |
雙橋區 | 310.54 | 中華路街道 | 067000 | 7 | 7 | / | / | 70 | 92 |
雙灤區 | 249.52 | 雙塔山鎮 | 067000 | 2 | 4 | 2 | 1 | 17 | 62 |
鷹手營子礦區 | 148.11 | 鷹手營子鎮 | 067200 | / | 4 | / | / | 10 | 15 |
承德縣 | 3989.66 | 下板城鎮 | 067400 | / | 6 | 17 | 2 | 10 | 378 |
興隆縣 | 3117.11 | 興隆鎮 | 067300 | / | 9 | 11 | 2 | 8 | 290 |
平泉縣 | 3295.53 | 平泉鎮 | 067500 | / | 10 | 9 | 5 | 11 | 291 |
灤平縣 | 3194.61 | 灤平鎮 | 068200 | 1 | 7 | 13 | 9 | 10 | 200 |
隆化縣 | 5475.30 | 隆化鎮 | 068100 | / | 10 | 15 | 8 | 5 | 362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8738.26 | 大閣鎮 | 068300 | / | 9 | 17 | 1 | 11 | 309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1932.33 | 寬城鎮 | 067600 | / | 7 | 11 | / | 5 | 205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 9061.99 | 圍場鎮 | 068400 | / | 7 | 30 | / | 6 | 312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承德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範圍介于北緯40°12′-42°37′,東經115°54′-119°15′。處于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線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城市跨度從北至南269公裏,從西往東280公裏。行政區域面積39702.4平方公裏,佔河北省總面積的21.15%。
地貌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階梯下降,因此氣候南北差異明顯,氣象要素呈立體分布,使氣候具有多樣性。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幹旱少雨;夏季溫和多西北雨;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霜害較重。其中承德旅遊區(如:避暑山庄)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于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是旅遊避暑勝地。
氣候
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是由北向南增高。平均氣溫年變化特征是:從二月份起溫度逐月增高,七月為最熱月,八月份溫度開始下降,一月份為最冷月。
年雨量402.3-882.6毫米,南部627.1-882.6毫米,最多可達1500.2毫米,最少為298.0毫米;中部501.0-609.1毫米,最多923.8毫米,最少206.8毫米;北部為402.3-515.4毫米,最多885.6毫米,最少249.0毫米;壩上411.6-514.0毫米,最多627.9毫米,最少298.8毫米。霧靈山和七老圖山迎風坡因地形作用,形成我區兩個多雨地區。降雨的分布具有幹濕界限分明的季節變化特點,春季3-5月雨量55.5-74.7毫米,佔年雨量的10%-12%;夏季6-8月雨量為241.5-542.4毫米,佔年雨量的56%-75%;秋季雨量66.4-102.1毫米,佔年雨量的14%-16%;冬季雨雪稀少,為年雨量的1%-3%。
氣候
承德屬季風氣候區,風向的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雖因山地地形影響,但濾掉地方性因素引起的變化,仍具有其主導特征。冬季12-2月以偏北風為主,夏季6-8月以偏南風為主,春秋兩季是這兩種氣流的轉換季節,春季接近夏季情況,秋季則近于冬季。除靜風外,年最多風向為西南和西北。年平均風速為1.4-4.3米/秒,壩上3.3-4.3米/秒。全年大風日數11-63天。豐寧、圍場、隆化、承德縣大風日數較多,最多年份多達63-93天。壩上多達116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37.6億立方米,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佔潘家口水庫年入庫總水量的93.4%、密雲水庫入庫總水量的56.7%)。林地面積佔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積佔40%,森林覆蓋率48%。
電力資源
建有500KV輸變電站1座,220KV輸變電站6座,110KV輸變電站35座,主網供電能力180萬KW。2006年用電量74.8億千瓦時。
礦產資源
承德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中葯材生產基地。已發現的礦產有98種,開發利用50種,是我國除攀枝花外唯一的大型釩鈦磁鐵礦資源基地,已探明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3.57億噸,超貧釩鈦磁鐵礦資源量75.59億噸。黃金產量居河北省第一位,鉬、銀、銅、鉛、鋅和花崗岩、大理石等資源豐富。
區域人口
201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78.15萬人,比上年成長3.26%。其中男性195.47萬人,女性182.67萬人,分別成長2.67%、3.89%。全年出生人口4.9萬人,出生率12.92%;死亡人口3.3萬人,死亡率8.76%。人口自然成長率4.16%。
區域政治
區域經濟
概況
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272.0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成長9.3%,增速比全國高1.6個百分點,比全省高1.1個百分點,居各市第二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3.81億元,成長6.2%,比全國、全省增速分別高2.2個、2.7個百分點,居各市第一位;第二產業增加值650.04億元,成長10.5%,比全國、全省增速分別高2.7個、1.5個百分點,居各市第三位;第三產業增加值408.25億元,成長8.8%,比全國、全省增速分別高0.5個、0.4個百分點,居各市第四位。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15.7:52.9:31.4調整為16.8:51.1:32.1。
2013年,全市實現財政收入192.0億元,比上年成長9.4%,增速比全省(4.7%)高4.7個百分點,比全國(10.1%)低0.7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3年全市糧食總產量147.42萬噸,比上年增加12.23萬噸,成長9.1%,糧食平均畝產333公斤,比上年增加24公斤,成長7.7%。其中玉米產量99.62萬噸,成長15.0%,稻谷產量14.06萬噸,成長4%。蔬菜播種面積105.7萬畝,成長1.5%,總產量369.2萬噸,成長5.8%。其中大白菜、黃瓜、卷心(圓白)菜產量較高,佔蔬菜總產量的50.6%,產量分別為104.7萬噸、43.7萬噸,38.3萬噸,分別成長7.5%、21.8%、0.5%。食用菌產量持續成長,產量達到47.4萬噸,比上年增加6.4萬噸,成長15.6%。食用堅果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6.9萬噸,成長37.3%。園林水果產量達到102.3萬噸,成長9.4%。
全年肉類總產量43.55萬噸,比上年成長2.1%,禽蛋產量10.83萬噸,成長1%;奶類總產量13.26萬噸,下降1.6%。豬、羊、家禽存欄分別為159.5萬頭、97萬隻、2795.53萬隻,分別成長3.6%、2.9%、1.3%;豬、羊、家禽出欄分別為236.4萬頭、131.12萬隻、9721.77萬隻,分別成長1.6%、3.1%、2.6%。2013年,全市水產品養殖面積達9.02萬畝,成長14.8%,其中水庫養殖8.43萬畝,成長16.1%。水產品總產量達4.0萬噸,成長9.6%。
第二產業
2013年,全市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75.5億元,比上年成長11.3%。其中46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28.1億元,成長11.9%,高于全省(10.0%)平均水準1.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9.7%)平均水準2.2個百分點,居各市第二位。從登記註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57億元,成長7.8%;股份製企業完成增加值469.8億元,成長11.1%;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410.4億元,成長11.2%;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實現增加值39.9億元,成長0.6%,重工業增加值488.2億元,成長12.9%。
第三產業
2013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26.9億元,比上年成長20%,比全省(18%)增速高2個百分點。2013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6億元,比上年成長13.5%,比上年回落2個百分點,比全國(13.1%)增速高0.4個百分點,比全省(13.6%)增速低0.1個百分點,居各市第八位。
2013年,全市接待境內外遊客2463.4萬人次,比上年成長22%;其中,境內遊客2430.1萬人次,成長23.0%,境外遊客33.3萬人次,下降1.9%。全年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達204億元,成長26%,其中,接待境外遊客創匯1.05億美元,下降13.5%。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2013年,全市共爭取國家、省科技項目38項,爭取資金4254萬元。其中圍繞工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了重大創新和支撐項目12項,爭取資金支持645萬元;圍繞農業產業化和綜合效益提升組織實施了國家、省農業科技項目23項,爭取資金支持940萬元。承鋼釩鈦磁鐵礦冶煉、冶金提釩和化工提釩三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準,採用世界首創“電鋁熱法”技術成功冶煉出航天航空終端用55釩鋁合金,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頸復康葯業被列入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全市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零的突破。2013年,全市專利申請415件,比上年增加28件,專利授權299件,比上年增加12件。
通信
2013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2億元,可比口徑成長15.2%,其中快遞業務量340.37萬件;郵政業務總收入2.6億元,可比口徑成長13.4%,其中快遞業務收入6039.68萬元。電信業務總量(移動、聯通、電信公司)24.94億元,比上年成長5.9%。在地固定電話使用者38.05萬戶,比上年下降5.0%。電信業務總收入22.8億元,比上年成長4.4%。國際網際網路接入使用者44.17萬戶,比上年成長13.7%。
文化事業
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5座,發射功率34千瓦,廣播人口覆蓋率94.14%;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5座,發射功率23.03千瓦,電視覆蓋率96.52%;有線電視使用者數達54.8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42%。
2013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場所4個,劇場、影劇院17個,文化館10個,鄉鎮文化站205個,圖書館11個,建設農家書屋2525個。
醫療衛生
2013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260.7萬人,參合率達到96.19%。全市衛生機構3787個,其中醫院4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368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7個,共有床位16057張,衛生人員2313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6594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不含石油高專和醫學院),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0所,普通中學122所,國小512所,幼稚園975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4.3萬人,專任教師2005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5.84萬人,專任教師11765人;國小在校生25.27萬人,專任教師15293人;幼稚園在園兒童10.85萬人,比上年成長1.5%。
基礎設施
- 公路
承德有公路向四周輻射,境內有101、111、112國道通過,向北可通往內蒙古的赤峰,向東可達遼寧,向西可達張家口,西南前往北京,東南則到天津。從北京到承德京承高速隻需要2個小時。
構築以“一環九射”(一環是指市區周邊高速環路,九射是指:京承,承唐,承秦,承朝,承津,承圍,承赤,承張,承平)高速公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網路,形成面向京津、通達遼蒙、闢通港口的交通樞紐和蒙東、遼西至京津唐的煤電能源通道。
承德長途汽車站(汽車東站)現已開通至北京及石家庄的高級快客,在旅遊季節,北京和天津都有旅遊班車直達承德,平時也有固定班次的長途汽車往返。
- 鐵路
- 航空
承德機場已于2013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6月底全部竣工。工程將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600噸的目標設計。

作為國內旅遊支線機場,承德機場總佔地面積為230.7553公頃,位于承德縣小梁後,距離市中心直線距離19.5公裏,與承赤高速互通。機場飛行區等級4C,跑道2800米,5個機位站坪,新增4996.1平方米的航站樓、7278平方米的停車場、1785.3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1座塔台和816.38平方米的航管樓;以及通信、導航、氣象、供電、供水、供油、供熱、消防救援等輔助生產設施。可起降包括CRJ200、B737/300/700/800、A319/320等系列機型,能夠滿足國內大多數航空公司運營機型起降。
承德機場的定位是國內旅遊和支線機場,考慮來承德的旅客構成以觀光旅遊為主,初期航線擬安排承德至石家庄、西安、秦皇島、呼和浩特、沈陽、大連、張家界、桂林等城市。遠期增加承德至武漢、廣州、重慶、杭州、洛陽、青島、上海、敦煌、昆明等城市。
- 市內交通
公車
承德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多種代步方式。承德市內的公車,線路齊全,車次也比較多,花1元錢一般可到市內各景點。從避暑山庄麗正門外乘6、10、28、33、118路可到外八廟。
雙塔山乘車:從火神廟乘5路、15路、5路區間、15路區間、K1均可到達。從大三岔口乘51路、52路、5路、15路、5路區間、15路區間均可到達。從灤河乘51路、52路、5路、15路、25路、35路、K1均可到達。
此外,還有特1路雙層公車,2元一位。
計程車承德的計程車起價一般為7元(燃油費1元)。
雙灤區的計程車起步價7元,特殊情況6元。
雙灤區到雙橋區:專線計程車10元一位,特殊情況15元一位。
出市區一般有專線計程車拼車跑長途,主要是附近縣市,一般在火車站能見到,價格隨所去地點的不同而異。去隆化,圍場可在汽車西站坐車。(火車站外坐1路即可到達。)
雙橋區到雙灤區:專線計程車10元一位,特殊情況15元一位。
歷史文化
工藝
承德市已經成名的豐寧藤氏布糊畫、崔曉立鑿銅、雕塑、李鍾奎的木雕、張冬閣民俗裝飾畫,泥人、根雕、竹編、核桃雕,以及享譽全國的攝影、繪畫、書法等門類都有大量的重量級藝術家及其作品問世。扶持文學藝術家的創作和市場化是承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剪紙是承德地域傳統家庭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遺產,其遍布承德各縣區,尤其豐寧剪紙最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2005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紙》專集;河北省組織了部分藝術家到國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藝美術藝術家稱號。但是沒有當作產業來運營,滯後了藝術的發揚光大,比較起張家口蔚縣剪紙產業有很大差距。
2010年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清音會”,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音樂項目類別,序號15。
方言
1953年,國家有關工作人員曾先後兩次來到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進行國語標準音採集。在最終製定的結果中,金溝屯當時採集所發出的音與國語最為接近。
飲食
南沙餅、蕎面餄餎、碗坨鮮花玫瑰餅、平泉羊湯、平泉改刀肉、茶糖、驢打滾、撥御面、銀絲雜面、鮮花玫瑰餅、口蘑、二仙居碗坨、羊湯、御土荷葉雞、汽鍋野味八仙、南沙餅、蕎面河漏
地域文化
承德歷史也稱熱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蘊。承德是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也是承德歷史底蘊中最濃重的一筆。
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熱河地域新石器時期的歷史文化,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後期氏族社會轉化時,即遊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沿河流進入平原區過渡農耕生活。都曾經在熱河地帶經過,這裏是人類進化、發展的轉折區域。這一時期應稱為燕山文化,與燕趙文化成為現河北的歷史主體文化。
風景名勝
景點
承德市1998年底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稱。
承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世界最大的木製佛——千手千眼觀世音(普寧寺);世界最短的河流——熱河;萬裏長城精萃——金山嶺長城;被稱世界一絕的石柱——磬錘峰;天下第一奇松——九龍松等等。
承德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遺存1300多處,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分布集中且儲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園林和全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寺廟群而著稱于世。
簡介 | 圖片 | |
---|---|---|
承德避暑山庄 |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台、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佔地面積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清朝皇家園林和著名的文物風景區。 | ![]() |
承德外八廟 | 承德外八廟是指清朝時期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圍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廟群,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當年有八座寺廟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務處註冊,並在北京設有常駐喇嘛的“辦事處”,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這十二座寺廟在避暑山庄以北的山丘地帶有八座,自西而東依次是:羅漢堂、廣安寺、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避暑山庄以東的武烈河東岸有四座,自北而南依次是:安遠廟、普樂寺、溥仁寺、溥善寺。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樂寺。 | ![]() |
須彌福壽之廟 | 須彌福壽之廟位于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廟以東。仿西藏日格則扎什倫布寺而建,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須彌福壽是藏語“扎什倫布”的漢譯,故名。據載,乾隆帝七十壽辰時,班禪額爾德尼遠道前來朝賀,頗受禮遇,並建此寺居之。寺自南而北,前有石橋。寺內大紅台內壁四周為三層群樓,中建妙高庄嚴寺,為六世班禪講經之所。大紅台東南有東紅台,西有吉祥法喜殿,為班禪寢殿。 | ![]() |
普樂寺 | 普樂寺位于安遠廟之南、避暑山庄東北的平崗上,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建築布局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由山門至宗印殿為漢族寺廟的傳統形式。後部為壇城,城牆三重,第二層牆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座。再上為平台,上築旭光閣,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形製,閣頂有大型圓形鬥八藻井,上有二龍戲珠,製作精美,金碧輝煌,具極高藝術價值。 | ![]() |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 |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環抱承德市區,與馳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廟風景名勝鑲嵌相融,總面積159萬畝,距市區約2.5公裏。公園自然景觀奇特,以千岩競秀、異峰崢嶸的丹霞地貌著名。磬錘峰索道為目前中國最長的吊椅式索道,長達1620米。磬錘峰北200米處,有被稱為巨壁佛光的寶山寺,寺內摩崖石刻堪稱一絕。 | ![]() |
水下長城 | 水下長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的潘家口水庫。整個景區水域縱深60公裏,潘家口、喜峰口等長城關口沒于水下,恰似鑲嵌在燕山深處的一顆璀璨明珠。 | ![]() |
特產
主要特產:避暑山庄絲織掛錦、承德木雕、蕨菜、民間剪紙、滕氏布糊畫、杏仁露。
承德土特產品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承德地處山區丘陵,有較多的幹果類土特產品,如杏仁、板傈、歐李等,這些土特產品都含有很高的鈣、鐵、維生素等眾多人體必須的營養;二、壩上蘑菇,圍場壩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溫差大,屬地多產蘑菇,品種繁多,蘑菇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于消化的粗纖維,又易于採集與栽培,價廉物美,即可入高級宴會,又是家庭的習俗菜餚,其中被人視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唣蘑、松蘑、平蘑等。同時全球著名快餐店“肯德基”薯條用的土豆為壩上提供;三、清朝宮廷類產品,如蕨菜又稱吉祥菜、長壽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當地的民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製的菜餚。
特產工藝品也是承德一大特色,承德市在4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居住著350萬人,其中有44個少數民族,佔人口的46%,各民族文化習俗交融,產生出很多民族工藝大師,有豐富多彩的民族工藝品,其中有“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核桃工藝品、豐寧剪紙、絲織掛錦、根雕、瓷雕、字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工藝美術品。有著不同風格的民族藝術人才,承德市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6人,工藝美術家30餘人,他們作品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被海內外所收藏。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央政府贈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紀念品中就有核桃製作的珍品。早在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曾用核桃製品作為“驅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並將精品擺放在帝王神龕之上。承德的工藝品是集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于一身的高檔民族手工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