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成田國際機場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2004年起,為了和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區別而更名為成田機場。盡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市,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遙遠,即使乘坐最快的火車從機場到市中心也要花上一個小時。如今,成田國際機場主要運作國際航線;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距離東京市中心比較近,主要負責國內航線和少量的國際航線。
需要說明的是,成田國際機場雖然位于東京都以外的千葉縣成田市境內,但是機場的所有權屬于東京。這和我國的西安國際機場位于鹹陽市境內同出一轍。
位于東京東部,距離東京市中心57.5公裏,乘坐公共交通需要40 到50 分鍾,是東京的國際門戶。80 年代建成以後,一直受"菜農事件"困擾,隻有一條跑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第二條跑道2002 年建成,機場容量有所增加,但第二條跑道的長度隻有2000 多米,不能起降747級別的飛機,繼續限製著機場的發展。2011 年,成田機場旅客吞吐量28,055,772 人,世界排名第51,亞洲排名第18,前17 名依次是北京首都機場、東京羽田機場、香港機場、迪拜機場、印尼雅加達機場、泰國曼谷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廣州白雲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韓國首爾仁川機場、印度新德裏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印度孟買機場、菲律賓馬尼拉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機場佔地面積10.6 平方公裏,擁有兩個航站樓。
機場跑道
成田國際機場現今擁有2條平行跑道。
成田機場全景

A跑道:磁方位角編號:16R/34L ,跑道長度4000米,等級:4F級。可起降包括B747,A380,A340等所有大型客機。
B跑道:磁方位角編號:16L/34R ,跑道長度:2500米(09年10月延長)。等級:4D級 。因跑道長度限製,無法起降B747等大型客機。
成田機場的相關部門一直在爭取延長B跑道,促進機場不斷發展。
建設
1962年,日本政府開始計畫建設新東京國際機場,以分擔日益飽和的東京羽田機場的客流量。然而,二戰後東京市的迅速重建使得用地嚴重短缺,政府隻得考慮將新機場建在郊區的千葉縣。起初,機場選址在富裏市,後移至三裏冢和芝山市東北5公裏處。1966年,機場建設方案公之與眾。

咖啡店
隨著1960年東京學生大規模示威序幕的拉開,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民主運動蓬勃發展。機場建設方案的提出,不僅激怒了世代居住在當地的農民,更有許多日本新左翼人士以新機場實際上是美國為了對抗蘇聯而在日本建立的又一個空軍基地為由,強烈反對新機場建設。60年代末期,當地農民聯合學生和左翼政黨成立了"三裏冢-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通過法律手段、民眾示威、甚至暴力行動來抵製政府新機場修建計畫。
在當時,有償征收土地製度還未廣泛實行。政府還是採取傳統的辦法,隻是強製住戶遷移到其他地區,而不進行必要的補償。在成田機場的建設問題上,強製遷移政策並未有效執行,一些頑固的住戶甚至聲稱如果有人妥協遷移的話,便燒掉他們的新房屋。
根據1966年提出的機場建設計畫,機場預計于1971年完工。然而,愈演愈烈的沖突完全拖延了進度,以至于當1971年即將來臨時,機場的建設土地都尚未圈定出來。最終,日本政府在1971年開始了強硬手段推進搬遷進度。沖突中,3名警察死亡,1000多名市民和警察受傷,291名農民被捕。
沖突和抗議並未阻止機場的建設。1972年,由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承建的一號航站樓竣工。可是,由于政府與社團民眾之間持續的鬥爭,更有甚者,長期佔領在將要修建第一條跑道的土地上,跑道始終無法按時完成。終于在1978年,第一條跑道完工並預計在3月30日正式開放運行。然而,3月26日,一群激進分子攜帶燃燒瓶駕車沖入機場控製塔台並進行了肆意破壞,砸毀大量設備。機場不得不延後到5月20日重新開放。
雖然機場已經開始營運。但政府依然高度緊張,擔心會有突發事件發生。機場周圍遍布著金屬柵欄,警察全副武裝的在瞭望塔上巡邏。旅客在進入候機大廳前其行李都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以防止恐怖活動。
航線
航空公司 | 目的地 | 航站樓 |
---|---|---|
日本航空 | 大阪-伊丹、名古屋-中部、福岡、札幌-新千歲、台北-桃園、高雄、首爾-仁川、釜山、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成都、大連、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蘇凡納布、河內、胡志明市、馬尼拉、雅加達-蘇卡諾-哈達、德裏、關島、檀香山、洛杉磯、聖地牙哥、紐約-肯尼迪、芝加哥-奧黑爾、波士頓、溫哥華、倫敦-希斯路、巴黎-夏爾·戴高樂、法蘭克福、莫斯科-多莫傑多沃、赫爾辛基(2013年7月1日開始)雪梨 | 2 |
日本航空(由日本航空快運營運) | 福岡、名古屋-中部、大阪-伊丹 | 2 |
日本航空(由日本越洋航空營運) | 那霸 | 2 |
全日空 | 大阪-伊丹、札幌-新千歲、那霸、台北-桃園、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杭州、青島、沈陽、香港、德裏、新加坡、曼谷-蘇凡納布、馬尼拉、雅加達-蘇卡諾-哈達、洛杉磯、舊金山、聖荷西、西雅圖/塔科馬、紐約-肯尼迪、芝加哥-奧黑爾、華盛頓-杜勒斯、倫敦-希斯路、巴黎-夏爾·戴高樂、法蘭克福、慕尼黑 | 1 南翼 |
全日空(由中部航空營運) | 名古屋-中部、仙台 | 1 南翼 |
全日空(由Air Japan營運) | 香港、大連、新加坡、曼谷-蘇凡納布、檀香山、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 | 1 南翼 |
全日空(由日空航空營運) | 大阪-伊丹、福岡、廣州、廈門、成都、仰光、孟買 | 1 南翼 |
全日空(由IBEX航空營運) | 廣島、小松、仙台 | 1 南翼 |
天馬航空 | 札幌-新千歲、旭川、神戶、福岡、那霸 季節性:鹿兒島 | 2 |
捷星日本航空 | 大阪-關西、札幌-新千歲、福岡、松山(2013年6月11日開始)、大分、鹿兒島、那霸 | 2 |
日本亞洲航空 | 札幌-新千歲、福岡、那霸、台北-桃園(2013年7月3日開始)、首爾-仁川、釜山 | 2 |
中華航空 | 台北-桃園、高雄、檀香山 | 2 |
長榮航空 | 台北-桃園 | 1 南翼 |
大韓航空 | 首爾-仁川、釜山、濟州、檀香山 | 1 北翼 |
韓亞航空 | 首爾-仁川 | 1 南翼 |
釜山航空 | 釜山 | 1 南翼 |
濟州航空 | 首爾-仁川(2013年7月7日開始) | 未知 |
韓國東星航空 | 首爾-仁川 | 2 |
國泰航空 | 香港、台北-桃園 | 2 |
澳門航空 | 澳門 | 2 |
中國國際航空 | 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杭州、成都、重慶、大連、武漢 | 1 南翼 |
中國南方航空 | 廣州、大連、長春、沈陽 | 2 |
中國東方航空 | 北京、上海-浦東、南京、西安 | 2 |
深圳航空 | 福州 | 1 南翼 |
山東航空 | 青島 | 1 南翼 |
蒙古民用航空運輸 | 烏蘭巴托 | 1 南翼 |
伊斯尼斯航空 | 烏蘭巴托 | 1 南翼 |
新加坡航空 | 新加坡、洛杉磯 | 1 南翼 |
酷航 | 新加坡、台北-桃園 | 2 |
馬來西亞航空 | 吉隆坡、洛杉磯 | 2 |
泰國國際航空 | 曼谷-蘇凡納布、布吉 | 1 南翼 |
菲律賓航空 | 馬尼拉、宿霧 | 2 |
越南航空 | 河內、胡志明市 季節性:峴港 | 1 北翼 |
加魯達印尼航空 | 雅加達-蘇卡諾-哈達、登巴薩/峇裏 | 1 北翼 |
印度航空 | 德裏 | 2 |
斯裏蘭卡航空 | 科倫坡、馬累 | 2 |
巴基斯坦國際航空 | 伊斯蘭堡、卡拉奇、拉合爾、北京-首都 | 2 |
阿聯酋航空 | 迪拜 | 2 |
阿布扎比 | 1 南翼 | |
1 南翼 | ||
澳洲航空 | 雪梨、墨爾本 | 2 |
達爾文、凱恩斯、黃金海岸、馬尼拉 | 2 | |
奧克蘭 季節性:基督城 | 2 | |
新幾內亞航空 | 莫爾茲比港 | 2 |
2 | ||
努美阿 | 1 北翼 | |
洛杉磯、芝加哥-奧黑爾、達拉斯/沃斯堡 | 2 | |
聯合航空 | 洛杉磯、舊金山、休士頓-洲際、丹佛(2013年6月11日開始)、紐華克、華盛頓-杜勒斯、西雅圖/塔科馬、芝加哥-奧黑爾、檀香山、關島、首爾-仁川、香港、曼谷-蘇凡納布、新加坡 | 1 南翼 |
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塔科馬、底特律、檀香山、亞特蘭大、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波特蘭、關島、塞班、台北-桃園、北京、上海-浦東、香港、新加坡、曼谷-蘇凡納布、馬尼拉 季節性:科羅爾 | 1 北翼 | |
多倫多-皮爾遜、溫哥華 季節性:卡加利 | 1 南翼 | |
1 北翼 | ||
英國航空 | 倫敦-希斯路 | 2 |
維珍航空 | 倫敦-希斯路 | 1 北翼 |
法國航空 | 巴黎-夏爾·戴高樂 | 1 北翼 |
漢莎航空 | 法蘭克福、慕尼黑、杜塞爾多夫 | 1 南翼 |
荷蘭皇家航空 | 阿姆斯特丹 | 1 北翼 |
義大利航空 | 羅馬-菲烏米奇諾、米蘭-馬爾彭薩 | 1 北翼 |
瑞士國際航空 | 1 南翼 | |
雪絨花航空 | 季節性:蘇黎世 | 1 南翼 |
奧地利航空(由蒂羅林航空營運) | 維也納 | 1 南翼 |
伊斯坦布爾-阿塔蒂爾克 | 1 南翼 | |
芬蘭航空 | 2 | |
北歐航空 | 哥本哈根 季節性:卑爾根 | 1 南翼 |
俄羅斯航空 | 莫斯科-謝列梅捷沃 | 1 北翼 |
俄羅斯航空(由海參崴航空營運) | 季節性: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 季節性包機: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 1 南翼 |
俄羅斯全祿航空 | 季節性:莫斯科-多莫傑多沃、聖彼得堡 | 1 北翼 |
雅庫特航空 | 季節性:伊爾庫茨克 | 1 南翼 |
烏茲別克航空 | 塔什幹 | 1 南翼 |
埃及航空 | 開羅 | 1 南翼 |
擴張
根據計畫,新東京國際機場將修建3條跑道,東北/西南方向修建兩條4000米長的平行跑道,第三條跑道與前兩條平行跑道相交,計畫長度2500米。等到1978年機場開放時,隻有兩條平行跑道中的一條完工並投入使用。另外兩條跑道的完工在當時的情況下看來可以說是遙遙無期了。計畫中提到的另一項關于修建東京市與機場之間的成田新幹線也因為土地問題而擱淺。

機場外部
1986年,成田機場二期跑道工程開工,將在第一跑道以北修建第二跑道。為了防止修建一號跑道過程中的阻撓事件再次發生,政府承諾不再征用土地並付給機場周圍的住戶噪音污染補償費,利用這筆費用,住戶可以通過改善房屋的隔音結構來最大程度減低噪音污染。2002年4月,第二號跑道終于趕在日本-韓國世界杯足球賽開幕前完工。不過,第二號跑道長度僅有2018米,比原定的4000米縮短了將近一半,無法起降像波音747這樣龐大的寬體客機。隨著二期跑道的建設,機場二號航站樓也于1992年竣工。
成田機場的車站離航站樓距離比較遠,乘客得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或者乘公車到達航站樓。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時任日本運輸大臣的石原慎太郎(今東京都知事)要求兩家鐵路公司JR東日本和京成電鐵將它們各自的鐵路延伸到成田機場航站樓,並開通地下車站來承接客流。1991年,通往一號航站樓的直達列車開通,老車站也從此更名為東成田站。
公共交通
鐵路: 有通往市中心的線路。
公路:有計程車、巴士
前往市中心:機場巴士,2,900日圓;JR直通車:2,940日圓
Keisei Skyliner 直通車:1,920日圓(前往上野)
計程車:(至少)20,000日圓(66公裏/41英裏)
與羽田機場中轉
機場線快速特快(直達) 約105分鍾 費用1560日元
機場線特快(青砥站轉特快) 約110分鍾 費用1560日元
機場巴士 約70分鍾 費用3000日元
機場資訊
280個登記手續辦理櫃台,112 個登機口,49 個登機堆橋,2,900個臨時停車位,1 個機場酒店,郵局,銀行,外幣兌換,飲食,餐廳,酒吧, 貴賓休息室,免稅店,書報/煙酒店,化妝品店,禮品店,旅行社,旅遊服務台,在機場可提供租車服務公司,出在機場可提供租車服務公司,急救中心,嬰兒室,殘疾人設施,商務中心。
機場稅
已計入在票價內。
個人免稅物品
煙草類物品: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500克煙草或500克上述煙草混合物。日本居民免稅量以減半計。
酒精類飲料:3瓶葡萄酒或烈酒 (各0.75升)。
其他:2盎司香精。攜帶的物品價值不超過200,000日圓。
流血沖突
成田國際機場全景
因為選址問題、當地農民反對,以及技術問題,成田機場一直沒有修建。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機場的建設拆遷問題經常引發流血沖突。1967年6月17日,修建機場的方案被提出來,7月4日被佐藤榮作內閣批準,但是由于事前沒有充分溝通,建機場的決定遭到了當地農民的強烈反對。農民們結成了名為"三裏冢·芝山聯合空港反對同盟"抗拆聯盟,聯盟組織了包括青少年、老人、婦女在內的許多抗議團體,阻止機場的建設,全國各地還來了許多學生支援。
鑒于人民的抗議,日本政府使用各種辦法壓製他們的抗議行動。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在1971年9月16日-9月20日,日本政府第二次強製執行,反對者包括各地趕來的支援者超過5000人,而千葉縣出動5300名警察。雙方沖突造成3名警察死亡,475名反對者被捕,150多人受傷,這次事件被稱為"東峰十字路事件"。事件發生後,反對者東三之宮文男以自殺表示抗議。
20世紀90年代初,農民與政府之間的沖突在"第三方"的調和下有所緩和。包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隅谷三喜男在內5名專家結成調查團,多次舉辦成田機場問題論壇和圓桌會議,為這場拆遷拉鋸戰尋求"雙贏"的方式。他們得出的結論認為,政府和機場建設方不能強行征地,隻有通過對話才能解決。于是,1995年,在沖突和流血的近30年後,時任首相村山富市因強拆向民眾"謝罪",這一舉動讓對峙局面有所軟化,隨後部分農民同意賣地搬遷。
日本當局對成田機場的釘子戶一向採取非妥協的姿態,1971年2月22日,日本當局開始第一次強製征地行動,反對同盟成員與警察發生沖突,強製征地行動失敗。
9月16日,日本當局第二次強製征地行動展開,警民雙方在東峰十字街爆發暴力沖突,3名警察被打死,雙方各有多人受傷,日本當局不得不把原先建設三個機場跑道的計畫縮減為一個,憑借《土地征用法》,採用強製手段才征得1號跑道及機場配套設施所需土地。此次事件中,三裏冢機場反對同盟的青年行動隊員55人被起訴,經過十多年的審判,3人判無罪,其餘52人雖判有罪,但是緩期執行。
1977年5月6日,釘子戶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阻擋飛機起降的鐵塔被日本當局執法人員拆毀,並在5月8日引發農民與警察機動隊之間的沖突,一名農民被打死。
成田機場原定于1978年4月啓用。此前的3月26日,一支"農民敢死隊"佔領了機場的管製塔,破壞了各種設備,還有大量共產主義分子加入這次行動。警察部隊向"農民敢死隊"開槍射擊,釀成"成田機場管製塔佔領事件"。
兩個月後的5月20日,成田機場正式啓用,釘子戶們發起了"百日戰鬥宣言"運動,繼續進行破壞機場活動。
後來,礙于日本當局的強硬態度,以及機場建設是既成事實等原因,當地一些農民做出了讓步,陸續遷出。三裏冢鬥爭暫告一段落。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下來,成為堅挺的"釘子戶",不屈不撓地阻止機場擴建計畫。
1985年10月20日,因反對機場二期工程,當天反對同盟的"北原組"釘子戶們在三裏冢第一公園主持召開集會,約有3900人參加集會,他們用翻鬥車把大量石頭、鐵管、汽油瓶等搬進現場。而警方則派出了四個機動部隊和機場警備大隊從四面包圍了集會場所,此外警視廳航空隊還派出直升飛機支援。警察與在場民眾爆發武力沖突,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有59名警察受傷,三輛裝甲車被摧毀。反對同盟241人被逮捕。這是成田機場啓用以來最大規模的沖突。

圓圈裏面是釘子戶
日本早在1951年就通過了《土地征用法》,授權日本當局在修築公共設施時向社會征用土地。當局恃有《土地征用法》的授權便採用強製手段征得足夠土地,建成了一條跑道和機場配套設施。從1978年至2004年間,日本全國共發生過九百多起針對日本當局的暴力"遊擊事件",其中500多起與成田機場有關。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當局採納學者的建議,不再強行動用《土地征用法》。成田機場釘子戶們的長期鬥爭,使得日本的《土地征用法》沒有用武之地。
1991年11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隅谷三喜男等學者組織了十多次成田機場問題研討會,在1993年9月召開的第12次"成田機場圓桌會議"上,學者們提出要以民主的方式解決成田機場問題的方針。
1995年,當時的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接受了學者們的建議,向機場反對同盟成員謝罪,這懷柔之策終于贏得了部分人心,也使得反對同盟內部瓦解,反對機場運動暫時得以平息。
釘子戶
截至2012年,成田機場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年客流量居日本第二位。不過,因為釘子戶,它至今仍處于"未完工"狀態。成田機場修建的土地上原有325家農戶,到1978年剩下17戶釘子戶。
成田機場按原計畫應該有ABC三個跑道,但1978年開港時隻有1條跑道投入使用。2002年,B跑道一半才"非正式"地開始使用。跑道的一頭,就是一位"釘子戶",有他的房子、農田和手工作坊。
2012年11月28日,在法院的強製執行下,有兩座"釘子戶"遭拆除,由此,成田機場內及周邊隻剩下8個釘子戶。
聯外交通
公路
(1)新空港自動車道
(2)東關東自動車道
鐵路
(1)JR成田線
(2)京成電鐵本線
(3)京成電鐵成田機場線
直升機服務
成田直升機快運有由成田到東京直升機場、埼玉-川島町直升機場和群馬直升機場的包機並由專用的直升機接駁到機場的兩個客運大樓。
意外事故
2009年03月23日訊 一架由廣州飛往日本東京的聯邦快遞公司MD-11貨運班機今天早晨在東京成田機場著陸時墜毀並起火,機上兩名美籍駕駛員遇難。這起事故可能與風切變有關。聯邦快遞80號班機在強風下降落時,于跑道上墜毀。貨機前輪先著地後 彈跳並向左翻側並180度翻轉。這是成田機場1978年投入運營以來發生的第一起致死的空難事故。事故還造成成田機場多個航班停飛。有專家分析認為,強風和操作失誤可能是導致飛機失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