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陣
球隊教練: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裏
場上位置 | 球員姓名 | 效力球隊 |
---|---|---|
門將 | 朱利奧·塞薩爾 | 多倫多FC |
門將 | 傑弗遜 | 博塔弗戈 |
門將 | 維克托·萊昂德羅·巴吉 | 米內羅競技 |
後衛 | 大衛·路易斯 | 切爾西 |
後衛 | 丹特·邦菲姆·科斯塔·桑托斯 | 沃爾夫斯堡 |
後衛 | 恩裏克 | 那不勒斯 |
後衛 | 蒂亞戈·席爾瓦 | 巴黎 |
後衛 | 丹尼爾·阿爾維斯 | 巴塞羅那 |
後衛 | 麥孔·道格拉斯·西塞納多 | 羅馬 |
後衛 | 馬塞洛·維埃拉·達·席爾瓦·儒尼奧爾 | 皇家馬德裏 |
後衛 | 安德拉德·馬克斯維爾 | 巴黎 |
中場 | 費爾南迪尼奧 | 曼城 |
中場 | 安德森·埃爾納內斯 | 國際米蘭 |
中場 | 路易斯·古斯塔沃·迪亞斯 | 沃爾夫斯堡 |
中場 | 奧斯卡·多斯桑托斯·埃姆博阿巴·儒尼奧爾 | 切爾西 |
中場 | 保利尼奧 | 熱刺 |
中場 | 拉米雷斯·桑托斯·多·納西門托 | 切爾西 |
中場 | 威廉·伯格斯·達·席爾瓦 | 切爾西 |
中場 | 貝納德 | 頓涅茨克礦工 |
前鋒 | 弗雷德裏科·弗雷德 | 弗魯米嫩塞 |
前鋒 | 吉萬尼爾多·維埃拉·德·索薩 | 聖彼得堡澤尼特 |
前鋒 | 若奧·阿爾維斯·德·阿西斯·席爾瓦 | 米內羅競技 |
前鋒 | 內馬爾·達席爾瓦 | 巴塞羅那 |
球隊歷史
巴西最流行的體育運動是足球,據1999年的統計數位,巴西大概有近2萬多支足球隊。另外,巴西是唯一一支由1930年至2014年的世界杯從未缺席過一屆的球隊。可說是名副其實的“足球王國”。

巴西在1930年烏拉圭世界杯上第一輪即被淘汰,未能小組出線。四年後于義大利舉行的1934年世界杯在首輪以1-3不敵西班牙。在1938年法國世界杯中,巴西以4-2擊敗瑞典得到季軍。1950年在巴西本土舉辦的世界杯賽上,巴西隊在最後一場決定性的比賽中負于宿敵烏拉圭隊,屈居亞軍。這場歷史性的比賽被稱為“馬拉卡納打擊”(葡萄牙語:Maracanazo),巴西隊也成為目前唯一一支多次奪得世界杯冠軍卻未能在本土奪冠的球隊。
1954年,巴西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以2-4不敵匈牙利。1958年,巴西于瑞典得到了歷史上第一個的冠軍。當時17歲的貝利在陣中,在小組賽以首名出線,並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以1-0小勝威爾士,晉身四強後以5-2擊敗法國。在總決賽中以5-2擊敗瑞典。
四年後的1962年世界杯,巴西以3-1戰勝捷克斯洛伐克得到了第二個的冠軍,成為繼義大利之後,第二個能成功衛冕世界杯的國家。至1970年世界杯,巴西在首輪小組賽壓倒衛冕的英格蘭首名出線次輪,再淘汰秘魯及烏拉圭晉身決賽,在決賽以4-1大勝義大利,成為首支三奪世界杯錦標的球隊。根據規則,第一支率先獲得3次世界杯冠軍的球隊可以獲得比賽獎杯——雷米特杯的永久持有權,于是巴西隊順理成章獲此殊榮。

但自1970年之後,巴西在1974年至1990年多屆世界杯雖在賽前都被視為奪標大熱,但卻連續五屆都大熱倒灶,連決賽都沒有打入。直到1994年世界杯,巴西終繼1970年之後再次晉身決賽,對手同樣是義大利,結果雙方在連加時120分鍾互無紀錄,巴西最後憑點球大戰擊敗義大利,成為首支四奪世界杯的球隊。1998年世界杯巴西再次打入決賽,卻意外地以0-3敗給東道主法國,衛冕失敗。2002年世界杯,巴西是少數沒有表現失準的傳統強隊,他在四分之一決賽以2-1淘汰英格蘭,再在半決賽擊敗土耳其晉身決賽,決賽巴西以2-0擊敗德國,這時巴西已創下五奪世界杯紀錄,乃史無前例。不過自此之後,巴西在2006年及2010年世界杯皆在八強止步。
另外,巴西曾四奪聯合會杯冠軍、八次美洲國家杯冠軍、四次世青杯冠軍,三次世少杯冠軍,唯一沒得過的是奧運足球金牌。
可惜近年巴西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加上早已奪得2014年世界杯主辦權,一直隻能以友誼賽以及次一級的國際賽事(例如2012倫敦奧運)提升排名,以致2010年世界杯後世界排名一直下滑。在2012倫敦奧運,巴西註入新球員。至2012年12月,巴西排名第18,成為國家隊的最低排名。至2013年6月,排名下滑至22再創新低。但巴西已經是2014年世界杯主辦國,並沒有參與預選賽賽事,因此在2012至2013年間巴西都以參與友誼賽為主。根據國際足聯排名的計分製,友誼賽佔分比例比預選賽及杯賽低,因此也造成巴西排名下滑的“假象”。
在2012倫敦奧運,巴西註入新球員。2013巴西聯合會杯,這些新球員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在決賽以3-0打敗西班牙奪得冠軍,某些球員的表現令人關註,至2013年9月排名更回升至8。
2016年6月13日,百年美洲杯小組賽最後一輪,巴西隊0-1負于秘魯隊,29年來首次未能小組出線。
2016年6月15日,巴西足協官方宣布鄧加下課。
球隊球衣
巴西最早期的國家隊球衣乃由藍色和白色構成,其間經歷過多次頻繁的變化。至二次大戰以後,國內有人批評舊有球衣缺乏愛國色彩。結果巴西足球聯盟與國內一份報章合作,舉辦一個球衣設計比賽,球衣要求要取自國旗顏色。得獎者乃一名十九歲青年,他把上衣設計成黃色,配有綠色衣領,而下身褲則是藍色。這款設計以後成為了巴西國家隊的標志,沿用至今。

榮譽記錄
世界杯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2次季軍
世少杯獲得過3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聯合會杯獲得過4次冠軍1次亞軍
豐田杯4次冠軍4次亞軍
巴西甲級俱樂部8次參加世俱杯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5人製足球5次世界杯冠軍
16次參加沙灘足球世界杯獲得13次冠軍1次亞軍1次季軍
土倫杯獲得過7次冠軍,僅次于永遠作為土倫杯杯賽東道主的法國
世青杯獲得過5次冠軍3次亞軍3次季軍世界第二僅次于6次冠軍的阿根廷
南美解放者杯16次冠軍15次亞軍南美第二僅次于阿根廷代表隊
33次參加美洲杯獲得過8次冠軍11次季軍7次季軍3次殿軍南美第三僅次第一烏拉圭和第二阿根廷
巴西巴甲聯賽在國際足聯官方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二
唯一一個參加了歷屆世界杯的隊伍
世界杯至今進失球最平衡的隊伍97場比賽進210球失88球
巴西有國際足聯承認的球王貝利。貝利幫助巴西桑托斯俱樂部獲得過19項大賽榮譽,球王貝利還有
整個20世紀最偉大運動員稱號,4次世界杯3次奪冠,單場最多一人進8球,一人過9人的神話。
著名球員
貝利
人物簡介
埃得森·阿蘭德斯·多·納西門托,KBE(葡萄牙語:Edi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 ( 1940年10月23日-),昵稱貝利(Pelé,巴西葡萄牙語:[pe̞ˈlɛ]),著名足球員,進球過千。他可以打中前後場任何一個位置,甚至守門員也能勝任。球技出神入化,被稱為“世界球王”。他曾代表巴西國家隊,參加過4次世界杯足球賽,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奪世界杯的球員。

職業生涯
15歲的貝利在桑托斯隊開始了他的足球生涯。16歲他成了聯賽的最佳射手並且是巴西國家隊的首發球員。當他在桑托斯隊的時候,憑著貝貝(Pepe)和庫蒂尼奧(Coutinho)的協助,就贏了9個國內的州際比賽冠軍、6個比賽冠軍、兩個南美解放者杯賽(南美杯)冠軍及兩個洲際杯。在桑托斯,為了慶祝貝利在馬拉簡拿球場第1000顆進球,把每年的11月19日定為“貝利日”。在貝利的生涯中,共踢了1363場正式比賽,打進1281個進球,這是有官方記載情況下的歷史最高紀錄。
在1958年的世界杯中,巴西在斯德哥爾摩與瑞典對陣的總決賽,以5比2打敗瑞典,而貝利則以17歲的年紀在該場比賽中進了兩球,成了最年輕的進球球員。第一個進球,當時他竟然把球跳過對方最後一個後衛,然後掃球入龍門;第二球則是一個讓瑞典守門員毫無防備的頭槌。後來他更參加了1962年、1966年和1970年的巴西世界杯。縱使他因傷患而在1962年和1966年貢獻有限,並且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成了他最後一次參與的世界杯,巴西仍然能夠在1962年和1970年贏得世界杯。1970年的國家隊有很多著名足球員,如裏維利諾(Rivelino)、雅濟尼奧(Jairzinho)、熱爾森(Gerson)和杜斯圖(Tostao)。巴西在決賽中以4比1擊敗義大利,當中貝利進了一球並助攻卡洛斯·阿爾貝托·托雷斯一球。
貝利書寫了世界杯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他14次出戰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除了兩次受傷外,其餘12場比賽不是有進球就是有助攻,或兩者兼有。即是代表:他從不空手而歸。這個成績讓後來所有球員望塵莫及。有了貝利和加林查(Garrincha),巴西未嘗一敗。直到他退出國家隊,貝利于國家隊正式上場92場,射入77球進球,當中有74%的賽事不敗。

貝利的技術和靈巧的碰觸和進球能力都分別得到世界稱贊。他最有特色的個人技巧是“倒掛金鉤”。1974年10月2日,他從巴西足球隊退休後,他加入了北美洲足球聯賽的紐約宇宙隊。據報七百萬的三年契約使他成了北美洲足球聯賽中最高薪酬的足球運動員。
在他所參與紐約宇宙的三個球季,他在“聯賽第一隊”(某個球季中11位最好的球員)中榜上有名。1976年,他被名為“聯賽最有價值球員”。他那份三年契約意味著貝利必須在北美洲足球聯賽常規賽事出戰,並且要到訪世界作許多表演賽。在那三年期間,他曾到訪中國、日本、瑞典、百慕大和烏幹達。在他職業生涯最後一年,紐約宇宙隊贏得1977年的聯賽錦標。在那個球季,巴西Carlos Alberto和有“足球皇帝”之稱的弗朗茨·貝肯鮑爾加入了貝利的隊伍。
1977年的一場友誼賽就是他的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參賽,當時的巨人體育館塞滿了球迷,而對陣球隊就是他前度的俱樂部-桑托斯隊。上半場他在紐約宇宙隊隊伍中,而下半場則加入桑托斯隊。這場表演賽的門票在開賽前六星期售罄。1977年正式退休後,他偶然也在友誼賽中協助紐約宇宙隊。由于出席率下降,紐約宇宙隊嘗試為貝利搞第二次退休,但他拒絕了。
加林查
人物簡介
加林查(葡萄牙語:Manoel Francisco dos Santos,綽號Garrincha,即“小鳥”,193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20日),是一名巴西足球運動員,司職翼鋒。他曾代表巴西隊參戰三屆世界杯,贏得1958和1962年兩屆冠軍,被認為是繼貝利後巴西最出色的球員。

小桑托斯體型廋小,他的姊姊羅莎(Rosa)戲稱他為Garrincha,在葡語是指鷦鷯,一種細小的雀鳥,逐漸成為他的綽號。加林查的朋友亦將他昵稱為Mané(馬內,加林查名字Manoel的縮寫),在巴西意指“傻瓜”或“弱智者”。由于加林查不成熟的性格,巴西的球迷常將兩個綽號合而為一稱他為"Mané Garrincha"(笨拙的小鳥)。加林查在巴西十分受到球迷的擁戴,故此亦被稱為 Alegria do Povo(人民的歡樂)。
國家隊經歷
加林查在1955至1966年間為巴西出戰50場國際比賽,包括1958年、1962年及1966年三屆的世界杯決賽周。當貝利與加林查同時上陣時,巴西從未輸球,而加林查為巴西上陣唯一輸掉的比賽,是66年英格蘭世界杯對匈牙利,貝利因傷缺陣,巴西以1-3敗陣,這亦是加林查最後一場的國際賽。
加林查于1955年在裏約熱內盧首次代表巴西對抗智利,接著分別于1957年及1959年于美洲杯代表巴西出賽2場及4場。
1958年世界杯
加林查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首兩場比賽(對奧地利及英格蘭)未獲巴西選派上陣,直到第三場對蘇聯才與貝利雙雙作世界杯的處子登場,蘇聯是當時的熱門奪標球隊之一,巴西亦未敢言勝。巴西的領隊維森特·費奧拉(Vicente Feola)決定從一開球即展開進攻;加林查在右翼接應傳球,連過3名敵衛,但他的射球撞門柱而出。球賽尚未到1分鍾,加林查助攻傳球給貝利,但貝利的射球卻撞橫楣而出。加林查整場比賽不斷為蘇聯的後防製造麻煩,最終巴西憑瓦瓦(Vavá)梅開二度以2-0獲勝。

淘汰賽階段巴西在八強憑貝利的進球1-0擊敗威爾士,四強更輕松地以 5-2 大破法國,貝利連中三元,瓦瓦及迪迪(Didi)各入一球。
進入決賽對主辦國瑞典,開賽僅4分鍾巴西先落後一球,5分鍾後,加林查在右路發難,先擺脫敵衛再傳交瓦瓦扳成平手。完半場前加林查再次發難,成功傳交瓦瓦再下一城,半場領先 2-1,下半場巴西控製大局,貝利梅開二度加上馬裏奧·扎加洛(Mário Zagallo)的一球,以 5-2 擊敗瑞典,首次贏得世界杯兼成為首支越洲奪標的球隊,加林查是賽事中最出色的球員之一。
1962年世界杯
加林查是1962年智利世界杯最傑出的球員。當貝利在當屆第 2 場拉傷了肌肉需要退出餘下的比賽後,加林查在巴西的凱旋之旅擔任領導的角色,在對英格蘭及智利兩場尤其精彩,合共獲得4個進球。

在分組賽首兩場巴西取得 1 勝 1 和(2-0擊敗墨西哥及 0-0 賽和捷克)後,最後一場分組賽面對西班牙,沒有貝利在陣,被西班牙在 35 分鍾先下一城,替補貝利上場的阿馬裏爾多(Amarildo)先在 72 分鍾追成平手。完場前5分鍾,加林查在右翼邊陲運球前進,先騙過一名敵衛然後急停,再次越過同一球員及另一名支援守衛,傳球給阿馬裏爾多射入奠定勝局的進球,巴西以第三組首名出線。
淘汰製八強對第四組次名的英格蘭,開賽後 31 分鍾,加林查借著己隊的角球以頭槌破網先開記錄,38分鍾英格蘭扳平後完半場。下半場 53 分鍾,加林查的射球被英格蘭門將擋出,瓦瓦趕前補中再次領先;59 分鍾加林查在禁區外接得傳球,先停定,再射出一腳弧線球,被稱為“香蕉射球”,飛入網窩之內。巴西3:1獲勝晉級下一輪比賽。
半決賽對主辦國智利,憑加林查及瓦瓦各入兩球,4-2 淘汰智利晉級決賽。加林查的首個進球在閞賽後僅 9 分鍾來自一記 20 碼的左腳射球;而第二球則是在 32 分鍾的一記頭槌[9]。智利一份報紙“EL Mercurio”在賽後的頭條如此形容加林查:‘加林查是來自那個星球的?’("What planet is Garrincha from?")加林查在該場比賽中不斷被侵犯,在 83 分鍾因報復而被罰離場。幸好在下一場的決賽不用受停賽處分。
決賽巴西再遇分組賽的對手捷克,當日加林查的表現差強人意,因賽前發熱而未能發揮對上兩場的水準[10],但仍不足以影響巴西贏取錦標,巴西3:1擊敗捷克,加林查獲選為賽事最佳球員,是巴西及加林查連續奪得第二度的世界杯冠軍。

1966年世界杯
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巴西于首場分組賽輕松以2-0擊敗保加利亞,貝利在 15 分鍾先開紀錄,下半場 63 分鍾加林查直射罰球建功。下一場對匈牙利是加林查披上巴西球衣以來唯一的敗仗,亦是他最後一場的國際賽,巴西的主將全場不斷遭到對手粗暴的攔截,最終以 1-3 敗陣;加林查並沒有在分組賽最後一場對葡萄牙時上陣,巴西再一次遭受無情的對待,同樣以 1-3 見負。巧合地巴西兩場的敗仗同由主辦國英格蘭籍的裁判主吹,粗野的對手無人被罰出場,衛冕冠軍的巴西在分組賽被淘汰出局。
卡洛斯·阿爾貝托
人物簡介
卡洛斯·阿爾貝托·托雷斯(Carlos Alberto Torres,1944年7月17日-)是前巴西足球運動員,足球史上最著名的後衛之一。他曾代表巴西國家隊贏得了1970年世界杯,並入選20世紀世界最佳足球陣容和美國國家足球名人堂。 2004年3月,他入選了貝利的在世的最偉大的125名球員名單。

國家隊經歷
卡洛斯·阿爾貝托是巴西的傳奇攻擊型右後衛。他于1964-1977年間曾53次入選巴西國家足球隊,共打入8球。他曾進入1966年世界杯44人集訓隊大名單,但最終落選參加決賽圈的22人名單。這一年巴西隊在英格蘭世界杯上表現不佳,新任主教練若熱薩爾達尼亞看好阿爾貝托的領導力,將其任命為新的國家隊隊長。之後,阿爾貝托帶領球隊在1970年世界杯決賽中擊敗義大利奪冠,巴西永久儲存雷米特金杯,而阿爾貝托的決賽進球也被認為是世界杯歷史上的最佳進球之一,他親吻和舉起金杯的場景令人永久銘記。由于膝蓋受傷,他錯過了1974年世界杯。由于傷病影響,他的速度有所下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在邊路飛馳。他閱讀比賽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速度下降的不足,之後改踢中後衛,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再次入選國家隊。1977年,他被主教練克勞迪奧·庫蒂尼奧選為國家隊隊長並參加了1978年世界杯外圍賽的前三場比賽,然後宣布退出國家隊,並迅速加盟北美足球聯賽。
馬裏奧·扎加洛
馬裏奧·扎加洛(Mario Zagallo,全名是Mário Jorge Lobo Zagallo,1931年8月9日-),巴西著名足球教練,乃巴西足球壇一名享負盛名的人物。

薩加奴在足球界可謂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人物,蓋因他平生曾經六次出席世界杯(1958、1962、1970、1974、1994、1998),其中四屆都贏得冠軍(1958、1962、1970、1994)。他起先是由巴西小球會打起,至1950年起效力國內大球會法林明高後,薩加奴開始闖出名堂。至1958年他改投保地花高,一直踢到1965年。
他自1958年起已出席世界杯,第一屆已贏得冠軍;第二屆亦成功衛冕。1970年世界杯他以主教練身份出席,結果也贏得冠軍。不過到1974年世界杯他則未能衛冕,但也有一個殿軍取得。1994年他又返回國家隊出任助教,又贏得一個冠軍。可惜當1998年世界杯他再一次擔正國家隊主教練時,則在決賽以0-3不敵當屆冠軍法國,回國後還一度飽受批評。
回顧在足球界的50年生涯,他自己曾評論道:“我生活在足球世界已五十年,而這是我最美滿的一刻。”
羅馬裏奧
人物簡介
羅馬裏奧·迪·蘇沙·法利亞(Romário de Souza Faria,1966年1月29日-),生于巴西裏約熱內盧,前巴西足球運動員。他是在國際比賽中進球數超越50大關的球員之一。他在2004年3月被國際足聯評選為足球史上125位最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之一。2007年5月20日羅馬裏奧對拉菲斯體育會時終于射入其個人職業生涯第1,000個進球,成為足球歷史上有實質紀錄以來,繼巴西的比利、費迪拉治(Arthur Friedenreich)及奧地利的弗蘭茨·賓德(Franz Binder)後,第四位在其個人職業生涯達成該裏程碑,不過該1,000球包括青年隊、友誼賽與及表演賽事中所取得[2]。

2008年4月15日已達42歲才宣布正式退役。他後來加入巴西社會黨,于2010年10月在裏約熱內盧州當選國會下議院議員。
國家隊經歷
1988年羅馬裏奧代表巴西國家隊出戰漢城奧運會男子足球賽,奪得銀牌。由羅馬裏奧和貝貝托領銜鋒線的巴西隊在1994年美國世界杯上勇奪冠軍,羅馬裏奧也被評為1994年的世界足球先生,1993年羅馬裏奧在該項評選中屈居亞軍。
羅納爾多
羅納爾多·路易斯·納薩裏奧·德·利馬(Ronaldo Luís Nazário de Lima,1976年9月18日-),是一位退役巴西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

羅納爾多是1990年代至2000年代最成功的足球運動員,因為其卓絕的球技,被冠以“外星人”稱號。羅納爾多曾三度當選世界足球先生、兩度當選歐洲足球先生,是世界杯歷史上總射手榜第一位(15球),至今紀錄仍未被人打破,為巴西奪得兩次世界杯冠軍及一次亞軍,其中2002年世界杯更加是羅納爾多球員生涯的代表作。無論在球會及國家隊,他同樣能夠以出色的球技、驚人的速度(100米最快記錄為10.3秒)、強大的爆發力以及精準的射門令對手聞風喪膽並為球隊取得勝利。他與法國球員齊達內被認為是1990至2000年代最偉大的兩名球星。羅納爾多于2011年2月14日退役,他被專家和球迷公認為是世界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裏瓦爾多
人物簡介
維多·博巴·費雷拉(Vitor Borba Ferreira,1972年4月19日-),通稱裏瓦爾多(Rivaldo),巴西足球運動員,司職前腰或前鋒,1999年在其職業高峰曾獲得歐洲足球先生及世界足球先生。
職業生涯
裏瓦爾多早在16歲時(1989年)已加盟巴西聯賽球會聖十字,並于1991年轉投另一支球隊摩吉米林。他于1993年加盟國內強隊哥連泰斯,同年12月首次入選巴西國家隊,並在友誼賽中射入全場唯一進球,以1:0擊敗墨西哥。

裏瓦爾多在1994年轉投帕爾梅拉斯,同年為球會贏得巴西聯賽錦標。又在1996年為帕爾梅拉斯贏得聖保羅州聯賽錦標。及後他抵達西班牙並加盟拉科魯尼亞。1997年8月,他轉投西甲勁旅巴塞羅那,其間替巴塞羅那勇奪兩次西甲聯賽冠軍,並榮獲1999年世界足球先生,和該年度歐洲足球先生。
及後裏瓦爾多跟會方發生拗撬,結果2002年6月巴塞羅那決定與裏瓦爾多提早一年解約。裏瓦爾多隨即加盟意甲球會AC米蘭。不過他並沒有取得主力位置,結果輾轉回到巴西效力高士路(11場入2球)。2004年,他加盟希臘勁旅奧林匹亞克斯,隨後三年內幫助球隊取得三連冠。2007年5月,奧林匹亞克斯嘗試降低薪資與裏瓦爾多續約,但是被拒絕。隨後他自由轉會至上屆聯賽亞軍AEK雅典,被稱之為AEK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引進。
之後的2009年裏瓦爾多去到中亞烏茲別克加盟賓約哥,並且獲得了烏茲別克聯賽的三連冠。
2012年裏瓦爾多加盟了非洲安哥拉的Kabuscorp。
2013年一月加盟了巴西的聖卡埃塔諾契約直至2013年十二月。
2013年十二月加盟了巴西的摩吉米林他也是這間球會的老板,他的兒子小裏瓦爾多也在此球會踢球。
2014年三月十五日裏瓦爾多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宣布了退休事宜。
他曾參與超過70場巴西國家足球隊的比賽,並助球隊勇奪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冠軍。
羅納爾迪尼奧
羅納爾多·德·阿西斯·莫雷拉(葡萄牙語:Ronaldo de Assis Moreira,或稱為Ronaldinho Gaúcho,1980年3月21日-),通常被叫作為羅納爾迪尼奧(Ronaldinho,Brazilian Portuguese: [ʁonawˈdʒĩɲu]),出生于巴西阿雷格裏港,巴西足球運動員。

大中華區球迷對羅納爾迪尼奧的昵稱為“小羅”或“小羅納爾多”,用以區別另一巴西球星羅納爾多。他擅打攻擊中場及邊鋒,他是巴西隊2002年世界杯冠軍成員之一。他在巴塞羅那效力期間達到了其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他于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贏得世界足球先生;2005年當選歐洲足球先生,同年成為首屆國際職業足球員協會最佳球員。他在2013年以33歲高齡擊敗2011及12年得主巴西超新星內馬爾奪得南美足球先生,這也是羅納爾迪尼奧首度獲得該項榮譽,也成為首個先後獲得歐洲足球先生和南美洲足球先生的球員,他也幫助米內羅競技奪得南美自由杯及世界俱樂部杯季軍。
卡卡
裏卡多·伊澤克森·多斯桑托斯·萊特(葡萄牙語:Ricardo Izecson dos Santos Leite,讀音寬式IPA:/xi'kaʁdu ˌizɛ'ksõ dusɐ̃tus lɛitʃi/,1982年4月22日-),昵稱卡卡(港澳譯名:卡卡;葡萄牙語:Kaká),是一名效力于意甲豪門AC米蘭的巴西職業足球員,司職攻擊中場。卡卡持有巴西以及義大利的雙重國籍,他在AC米蘭效力期間達到了其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跟隨著AC米蘭隊贏得歐洲冠軍聯賽冠軍,其個人更是在2007年獲得金球獎及世界足球先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足壇最為傑出的進攻型球員之一。

國家隊經歷
2001年,卡卡入選了巴西U-20國家隊參加2001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的名單,並在巴西隊和澳大利亞隊的小組賽裏打入1球。而巴西隊在1/4決賽上負于迦納隊,早早地被淘汰出局。
在2002年1月31日,巴西隊和玻利維亞隊的一場世界杯熱身賽中,卡卡首次為巴西國家隊出戰。接著卡卡入選巴西國家隊出戰世界杯的名單。在小組賽第三場對哥斯大黎加隊的比賽中,卡卡在第72分鍾替補上場。在1/4決賽裏,羅納爾迪尼奧被紅牌罰下,缺席半決賽;卡卡毛遂自薦,希望能在半決賽中作為主力上場,但最後還是沒能出場。在決賽裏卡卡也沒有獲得上場機會,僅僅是名義上協助國家隊贏得世界杯。
在2003年美洲金杯賽上,卡卡以隊長的身份率領巴西隊出戰。在1/4決賽中,卡卡獨中兩球,幫助巴西隊以2比0戰勝哥倫比亞隊。在半決賽中,通過卡卡在第90分鍾的進球和加時賽中迭戈罰入的點球,巴西隊反敗為勝,以2比1戰勝美國隊,進入決賽。在決賽中,東道主墨西哥隊在加時賽中打入金球,以1比0戰勝巴西隊,贏得冠軍,巴西隊獲得亞軍。
2005年聯合會杯上,盡管巴西隊缺少了羅納爾多,但羅納爾迪尼奧、阿德裏亞諾、羅比尼奧和卡卡組成的攻擊陣容的進攻能力仍然十分強大。在決賽中,巴西隊以4比1大勝阿根廷隊,獲得冠軍,卡卡打入巴西隊的第二個球。
在2006年世界杯南美區預選賽中,巴西隊憑借凈勝球優勢以第一名的身份獲得了世界杯的參賽權,卡卡在預選賽中打入5球。作為2002年世界杯冠軍、2004年美洲杯冠軍、2005年聯合會杯的冠軍以及世界杯南美區預選賽的第一名,巴西隊被認為是世界杯冠軍的最大熱門。由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阿德裏亞諾和卡卡這四名巴西隊的前場球員組成的“魔幻四重奏”被寄予厚望。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圈巴西隊的首場比賽中,卡卡在第44分鍾踢入了致勝的一球,幫助巴西隊以1比0戰勝克羅埃西亞隊。由于膝傷,卡卡沒能在所有的比賽裏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而“魔幻四重奏”亦沒能形成足夠的默契;令“魔幻四重奏”難以奏響巴西隊的勝利樂章]。在1/4決賽中,巴西隊以0比1負于當屆亞軍法國隊,無緣四強。

2006年9月3日,在阿森納的主場倫敦酋長球場舉行的一場熱身賽上,卡卡打入一個非常精彩的進球,巴西隊以3比0大勝阿根廷隊。在第89分鍾,阿根廷隊發角球被破壞後,梅西得球但被卡卡搶走,卡卡迅速過掉梅西,接著卡卡帶球狂奔60米,再過掉阿根廷的後衛米利托,最後將球射入。
2007年5月12日,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賽季後,卡卡以疲勞為由請求巴西足協讓他休息,最後巴西足協同意,卡卡缺席了2007年美洲杯。而由羅比尼奧領軍的巴西隊奪得該屆冠軍,戰勝了阿根廷隊,獲得冠軍。
在2009年聯合會杯上,巴西隊首場比賽的對手是非洲冠軍埃及隊。開場僅僅5分鍾,卡卡在禁區前連續將球挑過埃及隊的兩名球員,然後將球打入。第9分鍾,埃及隊反擊由齊丹打入一球。隨後巴西隊的法比亞諾和胡安各入一球,上半場巴西隊以3比1領先。但埃及隊在下半場的第54分鍾和第55分鍾取得進球,將比分扳為3比3。第87分鍾,巴西隊獲得點球,卡卡將球打進。巴西最終以4比3戰勝埃及。在接下來的比賽裏,巴西以3:0分別戰勝了美國隊和義大利隊,以小組第一出線。在半決賽裏,通過替補出場的阿爾維斯在第88分鍾的自由球進球,巴西隊以1:0戰勝了東道主南非隊。在決賽裏,美國隊在上半時打入兩球,以2:0領先巴西隊。然後下半時法比亞諾打入兩球,將比分扳平。在第84分鍾,埃拉諾開出角球,盧西奧頭槌攻門積分。最終巴西以3:2逆轉美國,衛冕成功。賽後,卡卡獲得了2009年聯合會杯的金球獎。

2010年,卡卡以中場進攻核心的身份帶領巴西出戰該屆世界杯。在6月20日對陣象牙海岸的小組賽中,卡卡因領下第二面黃牌而被驅逐離場。事源是比賽第88分鍾,卡卡在望向球時沒註意到身後的卡達·基達。卡卡肘部頂到基達胸部,基達誇張倒地,捂著臉滿地打滾。主裁判向卡卡出示第二張黃牌,卡卡被罰下場。這是卡卡進入國家隊7年來的首張紅牌。7月2日,巴西在南非世界杯1/4決賽以1比2被當屆亞軍荷蘭逆轉,當時卡卡打滿全場。兵敗世界杯之後,巴西主帥由鄧加換成文尼薩斯,卡卡也因傷一直未能進入國家隊。
經過819天的等待,卡卡終于在2012年9月重獲巴西教練文尼薩斯重召回國家隊。卡卡回歸國家隊後對陣伊拉克和日本取得6︰0及4︰0勝利,回歸國家隊後連續兩場都有進球和助攻。
內馬爾
基本資料
內馬爾·達·席爾瓦·儒尼奧爾(Neymar da Silva Santos Júnior),1992年2月5日出生于巴西,巴西足球運動員,身兼巴西國家隊隊長,司職前鋒。
2003年,11歲的內馬爾加入桑托斯足球俱樂部。19歲獲得2011年度南美足球先生、普斯卡什獎。[2-3]20歲榮膺2012年度南美足球先生。[4]21歲登上世界最著名新聞雜志《時代周刊》的封面。[5]內馬爾是繼球王貝利、羅比尼奧之後,桑托斯足球俱樂部出產的又一位年少成名的天才球員。
2013年6月,轉會至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7月,獲得2013年聯合會杯金球獎。
2014年7月,內馬爾以4球1助攻獲得2014巴西世界杯銅靴獎。
國家隊生涯
2009年,入選巴西U17國青隊,參加U17世界杯。在揭幕戰同日本隊的比賽中攻入一球。內馬爾的優異表現讓貝利、羅馬裏奧以及國內的球迷們呼吁時任巴西隊主教練的鄧加把他召入國家隊出征2010年南非世界杯,但是遭到鄧加的拒絕。
2010年7月26日,首次入選巴西國家隊。在8月10日與美國隊的友誼賽中,18歲的內馬爾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國家隊首秀,身披11號戰袍,在第28分鍾攻入一球幫助球隊最終2-0獲勝。
2011年3月27日,巴西隊與蘇格蘭隊進行的一場國際友誼賽中,內馬爾的兩粒進球幫助球隊2-0取勝。同年內馬爾入選了國家隊,征戰2011年阿根廷美洲杯,在同厄瓜多隊的比賽中攻入兩球。同年成為2011年南美青年足球錦標賽的最佳射手,共打入9球,包括在決賽6-0擊敗烏拉圭隊的比賽中攻入兩球,幫助巴西U20問鼎冠軍。
2012年5月11日,入選了巴西國奧隊,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7月26日在小組賽第一場與埃及隊的比賽中,攻入一粒進球,幫助球隊最終3-2獲勝。在第二場與白俄羅斯隊的比賽中,內馬爾一個進球兩個助攻,幫助球隊3-1獲勝。8月5日在與宏都拉斯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打入一粒進球,並助攻一球,助巴西隊3-2晉級。在最終的決賽中,他沒能取得進球,巴西國奧隊遺憾的獲得銀牌。
2013年7月1日,2013年聯合會杯決賽在裏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巴西隊3-0完勝西班牙隊,獲得了本屆賽事的冠軍。這是巴西隊歷史上第4次,也是連續第3屆獲得聯合會杯冠軍。剛剛加盟西甲豪門巴塞羅那的內馬爾身披10號戰袍,5場比賽,4球2助攻,連破布馮、卡西利亞斯這兩大世界級門神大門,4次單場MVP(小組賽3場和決賽),無爭議地成為了賽事金球獎得主。
2014年6月12日,2014巴西世界杯揭幕戰中,內馬爾梅開二度,幫助巴西隊3-1擊敗克羅埃西亞隊,他的1進球和1點球,再一次奠定了其巴西頭牌的位置。6月24日巴西世界杯A組末輪,巴西隊4比1擊敗喀麥隆隊,他上半時再次梅開二度,以4球升至本屆射手榜首位。6月29日1/8決賽,巴西隊與智利隊120分鍾內戰為1-1,點球決戰中內馬爾第五個出場並罰中點球,最終巴西隊總比分4-3勝智利殺進8強。7月5日1/4決賽,巴西隊2-1力克哥倫比亞隊。第88分鍾,內馬爾在前場騰空拿球時,被哥倫比亞球員蘇尼加從後面猛烈撞腰部後倒地,重傷離場掩面而泣。經過院方檢查,發現內馬爾第三節椎骨破裂性損傷,幸未傷及神經,但已經不可能重返世界杯賽場。最終內馬爾以4球1助攻獲得本屆世界杯銅靴獎。9月6日,巴西隊同哥倫比亞隊的國際足球友誼賽中,新任隊長內馬爾終場前自由球絕殺對手,幫助桑巴軍團1-0勝出,桑巴核心終成領袖。10月14日,巴西與日本進行熱身,最終桑巴軍團4-0完勝。內馬爾國家隊生涯首次完成大四喜,總進球達到40粒。
大賽成績
世界杯成績
年份/舉辦國 | 最終成績 | 總排名 | 場數 | 勝 | 和* | 負 | 進球 | 失球 |
---|---|---|---|---|---|---|---|---|
1930年 | 第一輪 | 6 | 2 | 1 | 0 | 1 | 5 | 2 |
1934年 | 第一輪 | 14 | 1 | 0 | 0 | 1 | 1 | 3 |
1938年 | 季軍 | 3 | 5 | 3 | 1 | 1 | 14 | 11 |
1950年 | 亞軍 | 2 | 6 | 4 | 1 | 1 | 22 | 6 |
1954年 | 八強 | 5 | 3 | 1 | 1 | 1 | 8 | 5 |
1958年 | 冠軍 | 1 | 6 | 5 | 1 | 0 | 16 | 4 |
1962年 | 冠軍 | 1 | 6 | 5 | 1 | 0 | 14 | 5 |
1966年 | 第一輪 | 11 | 3 | 1 | 0 | 2 | 4 | 6 |
1970年 | 冠軍 | 1 | 6 | 6 | 0 | 0 | 19 | 7 |
1974年 | 殿軍 | 4 | 7 | 3 | 2 | 2 | 6 | 4 |
1978年 | 季軍 | 3 | 7 | 4 | 3 | 0 | 10 | 3 |
1982年 | 第二輪 | 5 | 5 | 4 | 0 | 1 | 15 | 6 |
1986年 | 八強 | 5 | 5 | 4 | 1 | 0 | 10 | 1 |
1990年 | 八分之一決賽 | 9 | 4 | 3 | 0 | 1 | 4 | 2 |
1994年 | 冠軍 | 1 | 7 | 5 | 2 | 0 | 11 | 3 |
1998年 | 亞軍 | 2 | 7 | 4 | 1 | 2 | 14 | 10 |
2002年 | 冠軍 | 1 | 7 | 7 | 0 | 0 | 18 | 4 |
2006年 | 八強 | 5 | 5 | 4 | 0 | 1 | 10 | 2 |
2010年 | 八強 | 6 | 5 | 3 | 1 | 1 | 9 | 4 |
2014年 | 四強 | 4 | 7 | 4 | 1 | 2 | 11 | 14 |
總結 | 19/19 | 5次冠軍 | 97 | 67 | 15 | 15 | 210 | 88 |
聯合會杯成績
美洲國家杯成績
年份 | 最終成績 | 年份 | 最終成績 | 年份 | 最終成績 | 年份 | 最終成績 | |||
---|---|---|---|---|---|---|---|---|---|---|
1916年 | 季軍 | 1939年 | 放棄 | 1967年 | 放棄 | 2011年 | 八強 | |||
1917年 | 季軍 | 1941年 | 放棄 | 1975年 | 半決賽 | |||||
1919年 | 冠軍 | 1942年 | 季軍 | 1979年 | 半決賽 | |||||
1920年 | 季軍 | 1945年 | 亞軍 | 1983年 | 亞軍 | |||||
1921年 | 亞軍 | 1946年 | 亞軍 | 1987年 | 第一輪 | |||||
1922年 | 冠軍 | 1947年 | 放棄 | 1989年 | 冠軍 | |||||
1923年 | 第四名 | 1949年 | 冠軍 | 1991年 | 亞軍 | |||||
1924年 | 放棄 | 1953年 | 亞軍 | 1993年 | 八強 | |||||
1925年 | 亞軍 | 1955年 | 放棄 | 1995年 | 亞軍 | |||||
1926年 | 放棄 | 1956年 | 第四名 | 1997年 | 冠軍 | |||||
1927年 | 放棄 | 1957年 | 亞軍 | 1999年 | 冠軍 | |||||
1929年 | 放棄 | 1959年 | 亞軍 | 2001年 | 八強 | |||||
1935年 | 放棄 | 1959年 | 季軍 | 2004年 | 冠軍 | |||||
1937年 | 亞軍 | 1963年 | 第四名 | 2007年 | 冠軍 |
賽事新聞
巴西隊開門紅
台北時間2014年6月13日4時(巴西時間12日17時),第20屆世界杯揭幕戰在聖保羅科林蒂安球場打響,東道主巴西3比1逆轉克羅埃西亞,取得開門紅。

馬塞洛打進巴西隊98場世界杯首粒烏龍,世界杯首次單屆第1球是烏龍。內馬爾梅開二度反超比分,成為第2位世界杯揭幕戰獨中兩元的巴西球員。也是2002年6月21日裏瓦爾多攻破英格蘭球門後,首位世界杯上進球的巴西10號。奧斯卡1傳1射。
0比0被墨西哥逼平
台北時間6月18日3時(巴西時間17日16時),世界杯A組第2輪在福塔萊薩卡斯特朗球場開始首場較量,巴西0比0被墨西哥逼平,終結10連勝,世界杯與墨西哥4次交鋒首次不勝。上半時,內馬爾頭槌在門線上被奧喬亞撲出。下半時,內馬爾又一腳射門和蒂亞戈席爾瓦的近距離頭槌被奧喬亞化解。

4-1擊敗喀麥隆
台北時間6月24日4時(巴西時間23日17時),世界杯A組末輪在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開始1場較量,巴西4比1擊敗喀麥隆,以凈勝球優勢壓過墨西哥,奪得小組頭名,從而避開B組第一荷蘭,16強淘汰賽將對陣智利。內馬爾上半時梅開二度,以4球升至本屆射手榜首位。弗雷德和替補費爾南迪尼奧各下一城。馬蒂普頭槌中楣且一度扳平。

半決賽1比7慘敗德國隊
爆出世界杯最大冷門
台北時間7月9日4時(巴西時間8日17時),世界杯首場半決賽在貝洛奧裏藏特米內羅球場展開較量,德國7比1狂屠巴西,創造8進決賽的紀錄。穆勒打進個人本屆第5球。此後德國7分鍾內連下四城,克洛澤以16球超過羅納爾多,創造世界杯進球新紀錄。克羅斯梅開二度,赫迪拉1傳1射。德國成為世界杯史上首支前半小時打進5球的球隊。下半時,替補許爾勒再添兩球,奧斯卡打進安慰球。德國成為首支世界杯半決賽打進7球的球隊,巴西1975年以來主場正式比賽首敗,追平94年前的輸球紀錄(美洲杯0比6負烏拉圭)。

賽後,巴西總統羅塞夫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媒體向巴西球迷表示對比賽的遺憾。羅塞夫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就像所有的巴西人一樣,我對比賽失利非常非常難過。我對所有人感到遺憾,球迷和球員們。”
0-3負荷蘭
台北時間2014年7月13日4時(巴西時間12日17時),世界杯季軍戰在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展開較量,荷蘭3比0完勝東道主巴西,奪得季軍。羅本開場85秒製造點球,範佩西主罰命中。此後路易斯解圍“助攻”布林德破門。終場前,羅本策動進攻,韋納爾敦鎖定勝局。巴西改寫東道主失球紀錄(14球),74年來首次主場2連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