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專科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大學專科培養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同時又有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根據中國大陸教育體製教育分為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專科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比大學部學習年限短的專業教育,同大學部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樣,都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專科俗稱:"大專"。讀專科的大學生通常叫"專科生"。(社會叫法,受社會媒體影響造成)
"大學專科學歷"有時也叫"專科學歷"、"專科生學歷"。(正規叫法,多用于全日製專科、正規檔案或簡歷)
專科生源主要來自全國普通聯考,即通過每年6月份的普通聯考錄取入學(大學錄取順序中第四批),讀完專科專業所有課程,經考試或考查成績合格而取得大學專科學歷。
全日製統招專科生畢業時有《畢業證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定書》。
高職和高專都是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等職業學校)學校名稱是"××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和"職業大學"。高專(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名稱是"××高等專科學校"或者"專科學校"。
也有學校名稱是"大學"或者"學院"的高職高專,例如:中州大學、開封大學、寧波教育學院等。
類別 | 層次 | 舉例 | 類型 |
---|---|---|---|
普通高等學校 | 大學部 | 清華大學 中央美術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普通高校從類型上分為:綜合,師範,工科,農業,醫葯,林業,語文,財經,政法,體育,藝術,民族等。 |
專科 | 泰安農業專科學校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職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高校數量
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不含獨立學院)總計2198所,其中獨立設定民辦普通高等學校424所;全國成人高等學校總計298所,其中民辦成人高等學校1所。
合計 | 大學、專門學院 | 高職高專院校 | 職業技術學院(高職) | 高等專科學校(高專) | |
總計 | 2263 | 1079 | 1185 | 1036 | 148 |
綜合大學 | 533 | 246 | 287 | 281 | 6 |
理工院校 | 801 | 320 | 481 | 458 | 23 |
農業院校 | 83 | 41 | 42 | 40 | 2 |
林業院校 | 18 | 7 | 11 | 11 | 0 |
醫葯院校 | 159 | 103 | 56 | 14 | 42 |
師範院校 | 188 | 140 | 48 | 4 | 44 |
語文院校 | 48 | 21 | 27 | 26 | 1 |
財經院校 | 237 | 110 | 127 | 112 | 15 |
政法院校 | 69 | 23 | 46 | 32 | 14 |
體育院校 | 30 | 16 | 14 | 13 | 1 |
藝術院校 | 80 | 39 | 41 | 41 | 0 |
民族院校 | 17 | 13 | 4 | 4 | 0 |
合計中民辦高校 | 638 | 369 | 269 | 264 | 5 |
教育情況
我國不同專業的專科教育情況。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整體水準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較低,商品經濟和國內市場不發達,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不同,不同領域的技術水準很不平衡等特點,以及各類教育的不同等情況。

工程專科教育的社會作用是,主要為一般中型和小型企業,特別是其中的鄉鎮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一部分為大型和中型骨幹企業培養從事製造、工藝(施工)、運行管理、維護等方面的人才;
醫葯專科教育主要為縣及縣以下基層醫療單位培養從事一般多發病、常見病的醫療和預防,以及初級保育工作的實用型人才,也可以為各級醫院培養放射、檢驗、葯劑等醫技人才;
農林專科教育主要為縣鄉兩級的農林技術推廣機構和生產管理部門培養農林技術推廣套用人才和生產管理人才;
師範專科教育主要為初級中學培養教師;
財經專科教育主要為縣級、地區級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培養經濟管理、計畫,銷售、稅務、金融、核算等方面的套用人才;
政法專科教育主要為縣和地區兩級法院、檢察院、法務部門培養從事法律工作的套用人才,一部分為省以上法律部門培養從事書記、檢驗等方面的套用人才。
專大學部區別
辦學模式
專科:入口是學生,出口主要是技能型套用型人才。教學質量控製體系在校內,開放辦學程度要求不高,國際化程度較低。

大學部:入口有學生、科研項目,出口則有學生理論普及,實踐較少,對外開放度較高,社會影響力強。
從六十年代開始,由于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國際高等教育產生了結構性調整。當前世界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種教育類型組成:學術教育、工程教育及技術教育。
1、學術教育――培養發現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學術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養將客觀規律(即科學原理)轉化為設計、規劃和決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術教育――培養將設計、規劃和決策(圖紙、檔案)轉化為物質產品或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的技術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與"技術"概念,是由這類人才的活動特征和工作內涵所規定的,因而具有廣泛含義的。"工程"用語已延伸到包裝工程、信息工程、軟體工程等。"技術"內涵也已覆蓋到管理技術、教育技術、行銷技術、運行技術等。學術教育與工程教育各國大都由傳統大學或高等院校來承擔,而技術教育則由六十年代後興起的高職院校來承擔。
教學目標
專科:培養具有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培養能適應在生產、管理、服務和技術套用性人才;培養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具有某一專門技能,能從事某一種職業或某一類工作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
大學部:培養較扎實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級人才。要求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科學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能適應和勝任多變的職業領域,大學部教育知識的講授不僅要向學科的縱深發展,還要註意學科間的橫向關系,與此同時,大學部教育註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
職能結構
專科:以教學、實踐為主要職能。
大學部:以教學、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服務為主要職能。
知識結構
專科:橫向的職業崗位知識模組,強調崗位業務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理論以"夠用"、"實用"為度。比較側重"做什麽"和"怎麽做",集中于改造認識世界的範疇,是相對完整的實踐體系和相對不完整的理論體系的統一。
大學部:縱向的架構式知識體系,強調課程的整合、學科的完整和綜合,註重跨學科知識的遷移。比較側重〃什麽〃和〃為什麽〃,集中于認識世界的範疇,是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相對不完整實踐體系的統一。
學科專業
專科:以面向行業或在地區為主,專業覆蓋面較窄,數量較少,社會適應性專業。
大學部:以面向行業,面向大經濟區域為主,專業覆蓋面較寬,數量較多,社會綜合適應性寬廣。
師資結構
專科:碩士學位為主體,教師以教學為主要任務,對教師的評價主要依賴教學效果,"雙師型"教師倍受青睞,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多。
大學部:碩士佔較高比例,教師既要教學也要承擔科研任務,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師的評價主要依據,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一般。
組織結構
專科:辦學規模專業化、層次高,直線型的統一決策管理。教研室成為教學研究的基本單位。
大學部:辦學規模大、層次多,管理體系多以直線職能或扁平式體製為主,院系二級機構的權、責放大,項目組形式的團隊研究比較多見。
專升大學部
定義
大專升大學部有三種情況:統招專升本、自考專升本和成教專升本(包括成教、網教、電大等)。大專畢業自考大學部屬于我國承認,社會認可學歷。《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時條例》條例總則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專科(基礎科)、大學部等學歷層次,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學歷層次水準相一致。"我國相關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生享有同普通高校同類畢業生一樣的待遇。自考大學部同普通高校同類畢業生一樣,可以參加全國統一的研究生考試、可以報考國家公務員、出國留學等。據了解,加拿大、英國、美國、韓國等近三十個國家均承認我國自考學歷證書,接受我國自考大學部畢業生報考出國留學,報考條件已經降為沒有學士學位證書也可以出國留學了。自考是一個艱苦的學習過程,難度僅低于普通高校考試,自考大學部鍛煉了考生的學習能力、恆心、毅力及自我控製能力,由此可見自考大學部的含金量。自1981年開辦以來,自考為我國培養了三百多萬專大學部畢業生,他們其中近兩成工作得到了升遷。

類型
1、統招專升本
統招專升本考上後需要再讀2年大學部(全日製學習),屬于國家普通高等教育,已納入高招計畫。其文憑的認可度在專升本中是最高的。自06年起,211、985工程院校已停止招收統招專升本,各省統招專升本招收比例嚴格控製在當年應屆專科畢業生5%內,並納入高校當年招生計畫,不再收取8000元贊助費,實行和普通大學部生平價費用。
2、自考專升本
自考專升本是自考性質的大學部,即獨立大學部段。自考專升本一般稱為專套本,因為其學習形式自由,報考時間和專業不受限製,文憑認可率相比後2者認可度要高,所以很受學生歡迎。
3、成考專升本
成考專升本即成人高等教育(成人聯考),參加國家統一的入學考試,考試通過比較容易,錄取率高。成人聯考分為專科階段和專升本階段,每年一次報考機會。
4、網路教育專升本
網路教育也是國家一種高等教育製度,其性質大體和成人聯考差不多,也是需要入學考試,但區別是學校自己命題和閱卷,分春秋季招生。
參加考研
專科如何參加考研。大學專科生畢業二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國家教育部規定: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學歷,畢業後2年(從大學專科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或者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大學部畢業生同等學歷,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這個規定是必要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專科畢業兩年(含兩年)是報考研究生的基本條件,各招生單位還將在此基礎上對同等學歷做出具體的規定和要求。
認可情況
社會對專科的認可情況。在社會的大環境裏,不同的企業單位所需要的人才各不相同。 相對于那些需要專業人才的企業單位來說,專科高校出來的學生比較適合,因為他們認為專科高校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還行,而且也能懂得如何充分發揮該專業所需要的技巧技能。類似的工作範疇包括:電子、電器、汽車、運輸行業等。

總結:社會上的企業對于學歷證書等的認可關鍵在于該企業的性質。
院校分類
我國專科院校的分類。
1、按性質分為:公辦專科、民辦專科。
專科一批指公辦大學部院校(不含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的專科(高職)班及省部屬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院,所有高校的藝術類、體育類專科專業以及其他經教育部批準在專科一批招生的專業。
專科二批指市屬職業技術學院的專科(高職),獨立學院的專科(高職),民辦高校的專科(高職),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專科(高職),獨立設定成人高校專科(高職),分校辦學點的專科(高職)以及高等職業教育對口招生、優秀運動員、實踐生專科(高職)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