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4年12月,包玉剛決定捐資相當于5000萬元人民幣的外匯創辦寧波大學。
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寧波市政府關于籌建寧波大學的報告。批復指出:"同意籌建寧波大學,校址在寧波市。
1985年9月,鄧小平為寧波大學題寫校名。
1985年10月,寧波市政府舉行寧波大學奠基典禮,萬裏代總理和包玉剛等出席典禮。
1986年4月,原國家教委決定,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杭州大學對口支持寧波大學建設和教學。
1990年7月,寧波大學被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首屆大學部生畢業,並被授予學士學位。
1992年5月,江澤民書記為寧波大學包玉剛圖書館題詞"愛國愛鄉,造福桑梓"。
1992年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
1995年,學校以優異成績首批通過了原國家教委組織的大學部教學合格評價。
1996年3月,浙江省政府決定,原寧波大學、寧波師範學院、浙江水產學院 寧波分院聯合辦學,組建新的寧波大學。實行三校合並,省市共建。
1998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寧波大學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國際貿易、工程力學、水產養殖3個學位點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專業點。
1998年6月,由香港著名科學家、醫學家、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湯士翰博士發起並捐資助建的寧波大學醫學院成立。
1999年4月,省內首家國有民辦二級學院--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成立。

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
2000年4月,18個二級學院成立,先後聘任6位院士為學院院長。
2000年5月,原國家海洋局寧波海洋學校、林業部寧波林業學校並入寧波大學。
2000年6月,李嵐清副總理來校視察,提出"希望寧波大學成為中國未來高校的一顆新星"。
2000年6月,原寧波師範學校、寧波邵逸夫藝術幼兒師範學校並入寧波大學。
2001年7月,寧波師範學校、寧波邵逸夫藝術幼兒師範學校合並成立寧波大學師範學院初等分院。
2001年3月,寧波衛生學校並入寧波大學,成立寧波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2月,寧波大學被省政府列為浙江省8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2003年3月,根省政府同意以寧波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為基礎,建立獨立設定的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由寧波市領導和管理。
2003年12月,寧波大學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大學部教學工作水準評估。
2004年7月,省政府同意原寧波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改製為獨立設定的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由寧波市領導和管理。
2004年11月,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
2005年1月,寧波大學師範學院初等分院更名為基礎教育學院,實質性並入寧波大學,整體搬遷至北校區辦學。
2006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07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寧波大學被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寧波大學工程力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和水產養殖等3個學科專業被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寧波大學。

2012年12月,寧波大學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師資管理研究分會第七屆常務理事單位,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0所高校一起當選為常務理事單位。
2013年1月,寧波大學王禮立教授首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2015年4月,寧波大學同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五所高校被列為浙江省第一批重點建設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設有19個教學學院,75個大學部專業。
學院名稱 | 院系專業 |
---|---|
寧波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腦科學與技術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 |
寧波大學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學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
寧波大學法學院 | 法學系、公共管理系、政治學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
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教研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研究生教學部 |
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 教育技術學系、教育學系、心理學系、基礎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公共理論部 |
寧波大學體育學院 | 運動訓練系、體育教育系 |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 中文系、歷史系、旅遊系、傳播系、廣告系 |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 | 英語系、日語系、德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 |
寧波大學理學院 | 數學系、金融工程系、物理系、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 |
寧波大學藝術學院 | 藝術設計系、美育教學部、音樂系美術系 |
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 教學由學院管理、隻設研究所、不設系(部)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 | 機械工程系、工程力學與材料學系、工業工程系、工業設計系 |
寧波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學院 | 土木工程系、建築學系、城市科學系、環境工程系 |
寧波大學海運學院 | 航海系、輪機系、物流系、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 水產養殖系、資源與環境系、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人文學院法商學院理工學院生命醫學學院 |
寧波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 漢語言(對外)大學部專業、全英文工商管理大學部(BBA)專業和全英文工商管理碩士(MBA) |
寧波大學陽明學院 | 經濟與管理類、國際工商管理類、法政文史類、自然科學類、工程技術類、生物與化學類、建築規劃類、外語類、醫學類、藝術類 |
寧波大學醫學院 | 教學由學院管理,隻設研究所,不設系(部) |
截止2014年8月,資料來源于校官網 |
師資力量
截止2013年10月,學校有教職工2400多名,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400多名,有正高職稱人員284名,副高職稱人員721名,有博士學位人員650名;擁有中科院共享院士5名,國家"千人計畫"4名,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者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者11名,國家、省突出貢獻專家5名,省特級專家1名,"錢江學者"1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得主2名,入選省"151人才工程"者59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1個和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4個。
- 國家級教學團隊
臨床醫學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
“高效海水養殖與災害回響機製”研究團隊
- 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
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端軟體科技創新團隊、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科技創新團隊、海水養殖科技創新團隊、壓電頻率電子元器件技術及套用創新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含領域);學校有浙江省重點學科18個(省重中之重學科4個,省屬高校人文社學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重點學科A類6個,省重點學科B類6個),省醫學重點扶植學科1個。
- 博士後流動站
力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水產
- 一級學科博士點
信息與通信工程、水產
- 一級學科碩士點
序號 | 學科、專業名稱 | 批準時間 |
1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2006年 |
2 | 水產 | 2006年 |
3 | 套用經濟學 | 2011年 |
4 | 法學 | 2011年 |
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11年 |
6 | 教育學 | 2011年 |
7 | 心理學 | 2011年 |
8 | 體育學 | 2011年 |
9 | 中國語言文學 | 2011年 |
10 | 外國語言文學 | 2011年 |
11 | 中國史 | 2011年 |
12 | 物理學 | 2011年 |
13 | 力學 | 2011年 |
14 | 土木工程 | 2011年 |
15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2011年 |
16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2011年 |
17 | 臨床醫學 | 2011年 |
18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2011年 |
19 | 工商管理 | 2011年 |
- 省重中之重學科(4個)
信息與通信工程、套用海洋生物技術、近海沖擊與安全工程、套用非線性科學與技術。
- 省屬高校人文社學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
外國語言文化、民商經濟法學。
- 省重點學科A類(6個)
材料物理與化學、理論物理、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國際貿易學、材料學。
- 省重點學科B類(6個)
民商法學、專門史、英語語言文學、基礎數學、水產養殖、體育人文社會學。
- 省醫學重點扶植學科(1個)
衛生統計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公開影片課、5門國家精品課程、6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項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和3本"十二五"首批普通高等教育大學部國家級規劃教材;獲得了首批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體育教育、法學、電腦科學與技術、英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水產養殖學。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0個):生物技術、國小教育、工程力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體育教育、信息與計算科學、土木工程、行政管理、英語。
國家級精品課程公開影片課:經濟生活中的法律
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經濟法、體育經濟學、人體解剖學、大學英語、運動生物力學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水產養殖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1個):土木工程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商科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藝術設計實驗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機電工程訓練中心、海運與物流實驗教學中心。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已與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的13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其中與83所院校已簽訂校際交流協定,開拓了中澳MBA、中法旅遊管理大學部、中加國際商務管理(非學歷)等中外合作項目;開設了國際工商管理全英文大類專業。學校具備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公派來華留學生資格,每年接受外國留學生、進修生400餘人次來校學習漢語言文學以及本、碩專業課程。與冰島大學合作建立了北極光孔子學院。
學校與港台交流日益頻繁。1993年,首開兩岸大學生交流互訪先河,兩地大學生互訪至今已達17次;學校與台灣輔仁大學、台灣海洋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銘傳大學等12所台灣高校簽訂了校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協定,在師生交換、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開展了校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社會評價
該校在由武書連主持的《2011中國大學評價》中,2011中國大學 綜合實力排行獎排名88名(345.78分),2011中國大學教育學排名26名,2011中國大學科技獎排名96名,2011中國大學工學排名87名,2011中國大學理學排名91名,2011中國大學經濟學排名59名,2011中國大學法學排名55名,2011中國大學文學排名46名,2011華東地區大學師生科研效率70強27名,2011中國華東地區大學科研70強35名,2014年武書連主持的《2014中國大學評價》中排名91位。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浙江省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共12項;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2013年度寧波大學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立項名單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項目類別 |
《中小企業促進法》實施評估與修訂研究 | 鄭曙光 | 法學院 | 重點項目 |
我國城市社區直選模式的比較分析研究 | 解紅暉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一般項目 |
中化民俗文化在琉球的傳播與演變研究 | 張正軍 | 外語學院 | 一般項目 |
英國聖公會在華傳教活動研究(1834-1949) | 谷雪梅 | 人文與傳媒學院 | 一般項目 |
漢英"名形表量構式"句法語義互動的歷時對比研究 | 羅思明 | 科技學院 | 一般項目 |
浙江沿海明清衛所駐地方言與周邊方言的接觸及其歷史演變研究 | 阮詠梅 | 國際交流學院 | 一般項目 |
套用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英語教與學實證研究 | 盧植 | 外語學院 | 一般項目 |
二語習得不對稱現象的形意互動研究 | 于善志 | 外語學院 | 一般項目 |
當代運動訓練經典理論研究 | 陳小平 | 體育學院 | 一般項目 |
我國地方服務型政府的形成路徑與對策研究 | 熊偉清 | 商學院 | 一般項目 |
生命哲學視角下的施密茨新現象學的研究 | 馮芳 | 外語學院 | 青年項目 |
社會管理創新地方樣本的法治化研究 | 何躍軍 | 法學院 | 青年項目 |
金融犯罪高發地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路徑探析 | 李娜 | 法學院 | 青年項目 |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10月,該校共有各級重點實驗室16個;人文社科基地2個;工程技術中心數十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寧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製備科學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套用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市重點實驗室(13個):沖擊與安全工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 、海洋生物工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嵌入式系統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分離膜材料及套用技術研究寧波市重點實驗室、新型數位電路與系統寧波市重點實驗室、光電子功能材料寧波市重點實驗室、數位化製造技術寧波市重點實驗室、健康食品與海洋葯物寧波市重點實驗室、固體材料化學寧波市重點實驗室、納米材料寧波市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寧波市重點實驗室 、壓電器件技術寧波市重點實驗室、無線通信及數位音影片技術寧波市重點實驗室。
人文社科基地(2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海洋文化與經濟浙江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工程技術中心: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全國科技興海技術轉移寧波中心;多媒體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移動通信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醫用光電儀器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科技部新型通信與信息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新型通信技術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浙江省海洋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寧波市實驗動物公共服務平台、寧波市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庫、寧波市醫學分子診斷研究中心。
學術資源
圖書館藏
截至2012年5月,圖書館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數位資源中心寧波分中心,有藏書265萬冊(含各資料室),其中印刷型圖書142萬冊,電子圖書123萬冊,全文電子期刊2.1萬種,CNKI、維普、Elsevier、Springer等全文資料庫26個,EI、CSA、INSPEC等文摘資料庫15個;圖書館還收藏有《申報》、《大公報》全套,《民國叢書》、《良友畫報》等近現代資料;古籍收藏也較豐富,有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等。

學術期刊
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
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是寧波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和工程 技術學術期刊,創刊于1988年,刊登理、工 、農、林、醫等學科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設有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套用與開發研究和綜合評述等欄目,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該刊已入選國內外多家資料庫;該刊曾獲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6),浙江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06),理工版編輯團體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2008),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銀獎(2010、2011),2011年進入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行列。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創刊于1988年。主要欄目有:寧波幫研究、浙東文化研究、海洋文化研究、文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歷史學研究、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經濟學與管理學研究、法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文化學研究、服飾文化研究、藝術學研究等。
該刊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影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該刊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該刊加入萬方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中國知網等。
寧波大學學報(教科版)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是由寧波大學主辦的教育科學類學術期刊,為雙月刊;《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是浙江省高校學報中唯一的教育類學術期刊,主要刊登有關教育科學各學科領域(含心理學)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文章,包括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課程教學論、高等教育學、教育管理學、教育技術學、成人教育學、德育與思政教育、基礎教育、比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和有關專題的綜述及評論文章。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郭華巍 | 黨委書記 |
沈滿洪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唐紹祥 | 黨委副書記 |
鄭孟狀 | 黨委副書記 |
馮志敏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邵千鈞 | 副校長 |
餘建森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徐鐵峰 | 副校長 |
嚴小軍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徐 茵 | 副巡視員 |
沈其君 | 副校級領導 |
鄒日強 | 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機關黨工委書記 |
胡 敏 | 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
張真柱 | 黨委委員、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 |
汪浩瀚 | 黨委委員 |
歷任領導
姓 名 | 職 務 | 任職時間 |
朱兆祥 | 校長 | 1985年09月-1988年09月 |
徐 航 | 副校長 | 1985年09月-1988年09月 |
裘克安 | 副校長 | 1986年02月-1988年09月 |
王禮立 | 副校長 | 1986年02月-1992年12月 |
孔憲旦 | 副校長 | 1986年02月-1988年09月 |
張永祥 | 黨委書記 | 1986年11月-1990年01月 |
賀建時 | 黨委副書記 | 1987年10月-1995年04月 |
兼任紀委書記 | 1991年12月-1995年04月 | |
黨委書記 | 1995年04月-1996年03月 | |
黨委副書記 | 1996年03月-2003年07月 | |
朱自強 | 校長 | 1988年09月-1992年12月 |
毛子洄 | 副校長 | 1988年09月-1992年09月 |
吳加楠 | 副校長 | 1988年09月-1991年08月 |
孫光鏘 | 黨委書記 | 1989年12月-1995年04月 |
王紀友 | 副校長 | 1990年10月-1991年05月 |
常務副校長 | 1991年05月-1995年04月 | |
樓玉琦 | 副校長 | 1991年08月-1996年08月 |
黨委副書記 | 2001年08月-2005年08月 | |
張孫瑋 | 副校長 | 1992年09月-1995年04月 |
吳心平 | 校長 | 1992年12月-1997年01月 |
張鈞澄 | 副校長 | 1993年12月-1997年01月 |
校長 | 1997年01月-1999年10月 | |
邢學亮 | 黨委副書記 | 1995年04月-2009年03月 |
兼任紀委書記 | 1995年04月-2005年07月 | |
李從軍 | 寧波市委副書記兼校黨委書記 | 1996年03月-1999年05月 |
黃士力 | 黨委副書記 | 1996年03月-2000年02月 |
忻正大 | 副校長 | 1996年03月-2001年08月 |
裴魯青 | 副校長 | 1996年03月-1998年08月 |
何心展 | 副校長 | 1996年03月-2004年05月 |
曹屯裕 | 副校長 | 1997年01月-2004年05月 |
王伯康 | 副校長 | 1998年03月-1999年08月 |
葉飛帆 | 副校長 | 1998年08月-2008年12月 |
徐福寧 | 寧波市委副書記兼校黨委書記 | 1999年05月-2004年10月 |
嚴陸光 | 校長 | 1999年10月-2004年05月 |
劉劍虹 | 副校長 | 2001年08月-2005年07月 |
黨委副書記 | 2005年07月-2011年11月 | |
程 剛 | 黨委書記 | 2005年07月-2013年12月 |
聶秋華 | 校長兼黨委副書記 | 2005年07月-2014年6月 |
文化傳統
校訓

實事求是,經世致用。
"實事求是"一詞出自班固 《漢書河間獻王傳》 "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內涵為辦事求學要從實際出發,探求真理,把握規律,勇于創新。
"經世致用"是浙東學派黃宗羲提出的深刻的治學為世之道。寧波大學黨委書記程剛認為, "實事求是、經世致用"寓意深遠,內涵豐富,體現了寧波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寧大的辦學理念、辦學傳統。 "實事求是、經世致用"曾由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8年為該校題寫,已在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中產生較大影響。
學校精神
兼容並包、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與時偕行
校歌

寧波大學校歌
詞:倪瑞林
曲:樸永豪
東海之濱,紅霞萬裏,春潮滾滾,
巍巍學府,宏偉壯麗,屹立甬城。
為中華騰飛,家園昌盛,家園昌盛。
青年學子高舉理想火炬,攀登攀登。
四明星火迸放光芒,創新開拓凱歌嘹亮。
迎著時代的召喚,加強知識的武裝,
我們要在風雨中雕琢成玉,要在烈火中百煉成鋼。
校徽
"寧波大學"字樣為鄧小平同志題寫,徽標中的圖形標記是寧大人引以為豪的校園南天門建築物造型,代表著"兼容並包,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與時偕行"的寧大精神,寓意寧波大學正朝著建設國內一流的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