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曉恩(張曼玉飾)自小與母親有隔閡,長大後外出求學。因妹妹嫁人移民,曉恩回到了久違的家,卻與母親葵子(陸小芬飾)的矛盾越發嚴重。直到曉恩決定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她才真正開始了解母親的過去。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母親隻身到偽滿洲國投靠兄長,結識了身為國民黨文書的父親(李子雄飾),戰後結婚留在了中國,卻因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母親與公婆之間誤會不斷。曉恩終于感受到母親身處異國他鄉的寂寞無助,母女在日本探親的旅途中取得了溝通與諒解。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角色介紹
![]() | 曉恩 | 張曼玉 曉恩自小與母親產生隔閡,直到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才漸漸理解了母親昔日異國他鄉的寂寞無助,終與母親取得溝通與諒解。 |
![]() | 葵子 | 陸小芬 葵子在抗日戰爭時期隻身來到東北偽滿洲國投奔兄長,一次險境中得到身為國民黨文書的父親救助,決意結婚並留在中國。然而由于言語不通和生活習慣不同,葵子與公婆、女兒矛盾重重,直到葵子決定帶曉恩回自己的家鄉日本看看。 |
![]() | 父親 | 李子雄 曉恩的父親是國民黨文書,在偽滿履行公職時救助了葵子一家,夫妻感情和睦直到病故。 |
音樂原聲
曲目 | 作曲 | 作詞 | 編曲 | 主唱 |
---|---|---|---|---|
客途秋恨(國語主題曲) | 陳揚 | 姚謙 | 黎小田 | 曾淑勤 |
秋天復秋天(粵語主題曲) | 陳揚 | 潘源良 | 黎小田 | 梅艷芳 |
獲獎記錄
年份 | 獎項名稱 | 獎項內容 | 獲獎情況 |
---|---|---|---|
1991 |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提名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1990 | 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獲獎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造型設計 | 提名 | ||
1990 | 義大利瑞米尼國際電影節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影片評價
電影《客途秋恨》是一部講述異鄉異客,關于理解和體諒的故事。片中母親葵子在抗戰後隨夫留在中國生活,卻因語言不同和生活習慣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女兒曉恩不了解母親的過去,母女感情疏離。直到兩人赴日省親,曉恩切身體會到身處異鄉的孤單惶恐,母女間才得以心靈溝通。電影作為導演許鞍華的半自傳作品,許鞍華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體現出導演早年輾轉中、日、英多地的真實經歷,多種文化在片中形成鮮明對比。影片主題落在母女之間微妙復雜的情感上,手法以女性化角度描繪母女間的情感與隔閡,從細微處感動人心,一些片段如泣如訴,令人動容。(1905電影網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