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簡介
安陽豫東北機場位于湯陰縣瓦崗鄉,距市區約28公裏。豫東北機場規劃總佔地面積約4500畝,投資約10億元。
停機坪 | 3000000平方米 |
機位: | 5C |
跑道: | 3條 |
登機橋: | 不詳 |
航站樓面積: | 4500畝,其中一期約2300畝 |
建設背景
發展需要
安陽是七朝古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河南省的北大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近年來隨著安陽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各項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完善豫東北地區綜合交通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和旅遊業發展,完善河南省內機場布局,填補豫東北地區民用機場空白,加快安陽打造航空運動之都和低空經濟發展試驗區步伐,建設安陽民用機場是必要的。
資源優勢
國家體育總局1955年建立安陽航空運動學校,是國家跳傘訓練、比賽的重要基地,特別是擁有3000米以下、4420平方公裏的報備飛行空域,為航空運動和通用航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安陽有國家唯一的一所航空運動學校,被譽為我國航空運動“黃埔軍校”。目前已培訓1800多名飛行員,擁有2A等級的三級通用機場,是中國最大的航空俱樂部及航空體育、飛行訓練基地,具有國際認可的商照(直升機)、私照培訓能力。
安陽林濾山國際滑翔基地有“世界一流,亞洲第一”之稱,在國際上有著重要影響,自1992年起先後舉辦了包括兩次世界杯賽在內的20多次重要賽事。

安陽市有安陽神鷹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與美國自由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引進技術先進、安全性高、用途廣泛的Lib-ertyZL2型飛機。該公司是中原大地形成一家集飛機製造、飛行員培訓等于一體,以生產、培訓、銷售為鏈條的通用航空企業集團。
機場定位
豫東北機場項目選址于湯陰縣瓦崗鄉,距安陽市區約28公裏。該機場按照4D標準設計,跑道長度為2800米,機場定位為支線運輸、通用航空和航空體育運動相結合的綜合性、多用途的機場,同時作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的備降機場。
“起飛”之路
歷史沿革
安陽機場修建于1937年(民國26年)。1937年11月4日,安陽淪陷,日軍佔領了剛剛建好的安陽機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隊佔領安陽機場。
新中國成立後,安陽機場回到人民懷抱。于1955年6月12日建立安陽航空運動學校。
一波三折
2004年,國家民航總局《關于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指出,河南省在未來可以建3個機場,引起安陽、信陽、商丘、周口、焦作等6市爭“飛”,都宣稱要建民用機場。後僅有“信陽明港”被列入該規劃,但是安陽一直沒有放棄“起飛”心願,通過種種途徑,為籌建機場而努力。
2008年安陽市新成立了安陽神鷹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與美國自由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引進技術先進、安全性高、用途廣泛的Lib-ertyZL2型飛機。
2009年,安陽有意與邯鄲聯合建“安邯”機場,按計畫,安陽引進馬來西亞的賽諾美嘉集團投資,在在地建一座異地航站樓,後因對方遲遲不願更名,就此做罷。
2010年3月,安陽市專門成立航空港建設領導小組,向河南省政府起草建設安陽豫東北機場的請示,並通過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簡稱“河南民航辦”)同意,向中南局和河南省發改委呈報審批。
2011年4月,國家民航局正式下發檔案,將安陽豫東北機場建設納入國家民航發展“十二五”規劃,列入“十二五”期間新增運輸機場項目。
2011年9月,安陽豫東北機場建設被國務院列入《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以滿足中部崛起和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需要。在國家、省市的共同努力下,安陽豫東北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
建設意義
豫東北機場的建設將進一步最佳化河南省民航發展布局,同時對安陽市打造晉冀豫區域性中心強市,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輻射帶動以安陽為中心,豫、晉、冀、魯四省互動處近3000萬人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