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時到達安提瓜島,並以西班牙塞維利亞安提瓜教堂的名字命名該島。

1520-1629年曾先後遭西班牙和法國殖民者入侵。
1632年該島被英國佔領,並從非洲販來黑人種植煙草、甘蔗。
1667年據《布雷達條約》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736年安提瓜島的奴隸起義遭到殖民者鎮壓。
1834年奴隸製廢除。1958年1月加入西印度聯邦。
1967年成為英國的聯系邦,並成立內部自治政府,但外交、國防大權仍為英國所有。70年代後就獨立問題一直與英國談判。
1981年11月1日宣布獨立,成為君主立憲製國家,為英聯邦成員國。
地理
位置境域
安提瓜和巴布達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部背風群島中,西經61°39′~61°54′、北緯17°02′~17°40′之間,南同瓜德羅普島相望,西與聖基茨和尼維斯為鄰。它由安提瓜、巴布達和雷東達三島組成。安提瓜是個石灰岩島嶼,面積280平方千米。巴布達是位于安提瓜島以北約40千米處的一個珊瑚島,面積160.6平方千米。雷東達是位于安提瓜島西南約40千米處的一個無人荒礁,面積隻有1.3平方千米。
地形
安提瓜島的西南部為火山丘陵,平均海拔300米,作為全島最高點的歐巴馬山(2009年之前原名博吉峰)海拔隻有405米(一說396米);東北部是低矮的石灰岩丘陵,平均海拔100米;中部是狹長的淤積平原,海拔一般不超過15米。
水文
安提瓜和巴布達島上河流罕見。海岸線曲折,多港灣和岬角。
氣候
氣候幹燥,年平均降水量為1 0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7℃,5~10月是最熱的季節,氣溫達到33℃。地處颶風帶,常遭颶風襲擊。

資源
1995年安提瓜和巴布達森林總面積90千米,森林覆蓋率為20.5%,全部為天然林。安提瓜和巴布達確定為34個生態系統,其中14個為森林。森林覆蓋率為15%。在安提瓜島森林主要為高山林和溝壑林,在巴布達島森林主要為石灰石質濕潤林。安提瓜和巴布達僅有少量石灰石、黏土、建築用石料及重晶石。

時區
格林尼治世界標準時間中午12時,聖約翰是西4區,當地時間為8時,台北時間為20時。
行政區劃
區劃
安提瓜島(Antigua)劃分為六個行政區,安提瓜島設6個行政區,即聖約翰、聖彼得、聖喬治、聖菲利普、聖瑪麗和聖保羅。巴布達島和雷東達島為其屬島,不劃分行政區。
教區 Parish | 面積(km²) | C2001 | 代碼 |
---|---|---|---|
聖喬治Saint George | 23.9 | 6,447 | AG -SGE |
聖約翰Saint John | 73.0 | 4,489 | AG-SMA |
聖瑪麗Saint Mary | 59.0 | 6,435 | AG-SMA |
聖保羅Saint Paul | 47.9 | 7,779 | AG-SPA |
聖彼得Saint Peter | 33.0 | 4,817 | AG-SPE |
聖飛利浦Saint Philip | 44.0 | 3,923 | AG-SPH |
安提瓜島Antigua | 280.8 | 33,890 | ATG |
首都
聖約翰(St. John's):位于安提瓜島西北海岸,中央低地北部,瀕臨大西洋,在安提瓜島西北岸小海灣畔。人口2.9萬。深水港,主要輸出食糖和棉花,進口食品、機械、硬木等。有進口元件組裝以及煉油、製糖、紡織、冷藏等小型企業。漁業基地。旅遊業甚盛。城東北10公裏有國際機場。
國家象征
國旗
安提瓜和巴布達國旗啓用于1967年2月27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由三個三角形組成,左右為兩個紅色直角三角形,中間是一個由黑藍白三色構成的大三角形。黑色部分中間繪有半輪金色的太陽。黑色象征這個島國的人民。紅色與"V"字形象征人民的力量和勝利。金色象征新時代的黎明,藍色象征希望。黃藍白三色連在一起象征島國的豐富資源。

國徽
安提瓜和巴布達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半部為冉冉升起的旭日,象征該島國人民的獨立、自由;下半部白、藍相間的波紋代表加勒比海,窯塔象征該國發達的製糖工業。盾徽左側為牝鹿和甘蔗,右側是牡鹿和龍舌蘭;上端有一隻鳳梨和木槿屬植物花;下端的綬帶上寫著"人人全力以赴,方能取得勝利"。

國家格言
眾人竭力,皆有所成。(英語:Each endeavouring, all achieving)
政治
政體
根據1981年獨立時生效的憲法規定:安提瓜和巴布達是一個"統一的和享有主權的民主國家"。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總督代表女王執掌國家的行政權。總督由女王根據總理提名任命。總督有權任命總理和總理提名的各部部長,還可任命參議員和反對黨領袖。議會則由女王、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享有立法權。獨立後,安提瓜工黨長期執政。2004年,聯合進步黨首次在大選中獲勝,並于2009年蟬聯執政。黨領袖鮑德溫·斯潘塞(Baldwin SPENCER)擔任總理。

憲法
1981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憲法規定安提瓜和巴布達是一個"統一的和享有主權的民主國家";總督必須由本國人擔任,由英國女王根據總理的建議任命,並根據內閣的決定行使職權。
議會
兩院製,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任期5年。參議院17人,由總督任命,其中11人(必須有1名巴布達居民)由總理提名;4人由反對黨領袖提名;1人由總督自己決定;1人由巴布達委員會(巴布達地方政府的主要機關,其成員和作用由議會決定)提名。眾議院17人,由直接選舉產生。本屆議會于2014年6月組成,參議長阿琳西亞·威廉斯-格蘭特(Alincia WILLIAMS-GRANT,女),眾議長傑拉爾德·瓦特(Gerald WATT)。
政府
本屆政府于2009年3月組成。成員包括:總理兼外交和外貿部長鮑德溫·斯潘塞(Baldwin SPENCER),副總理兼衛生、社會轉型和消費者事務部長威爾莫斯·丹尼爾(Wilmoth DANIEL),農業、土地、住房和環境部長希爾森·巴普蒂斯特(Hilson BAPTISTE),教育、體育、青年和婦女事務部長傑奎·秦-林多(Jacqui QUINN-LEANDRO),財政、經濟和公共管理部長哈羅德·洛弗爾(Harold LOVELL),國家安全部長埃羅爾·科特(Errol CORT),旅遊、民航和文化部長約翰·馬金利(John MAGINLEY),工程和交通部長特雷弗·沃克(Trevor WALKER),總檢察長賈斯廷·西蒙(Justin SIMON)等。

司法
本國設地方法院,最高司法機關是東加勒比最高法院(設在聖露西亞,由高等法院和抗訴法院組成,有一名法官常駐安巴),終審可抗訴至英國樞密院。
政黨
聯合進步黨(The United Progressive Party): 執政黨。 1992年3月,由統一國家民主黨、進步勞工運動及安提瓜加勒比解放運動合並成立。其中進步勞工運動曾于1971至1976年執政。聯合進步黨2004年首次贏得大選,2009年蟬聯執政。黨領袖鮑德溫·斯潘塞。
安提瓜工黨(Antigua Labour Party): 反對黨。成立于1946年,1976至2004年,該黨連續執政。黨領袖加斯頓·布朗(Gaston BROWNE)。
此外,還有巴布達人民運動(Barbuda People's Movement)等政黨。
政要
安提瓜和巴布達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委派總督代行國家元首職責。
羅德尼·威廉斯:總督。生于1947年,曾就讀于安巴文法學校、西印度大學並獲醫學學士學位。曾任文法學校教師、西印度大學董事會成員。1984年至2004年代表工黨連續當選聖保羅選區眾議員,歷任眾議院副議長、政府顧問、經濟發展、教育、旅遊部長等職。已婚,有3子。
加斯頓·布朗:總理兼財政和公司管理部長。生于1967年。1999年起擔任眾議員。曾任規劃和貿易部長。2012年11月當選工黨領袖,2014年6月率領工黨贏得大選並出任總理。已婚,有2子。
軍事
皇家安提瓜和巴布達國防軍(Royal Antigua and Barbuda Defence Force; RABDF),為安提瓜和巴布達的軍事力量,常備兵力約170人,預備兵力約75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軍事部隊。有國防軍170人,其中陸軍125人,海岸衛隊45人。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0.5%。
人口
2013年,人口總數為8990人。其中包括非洲黑人後裔。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

文化
安提瓜和巴布達居民的住房是磚石或木質結構的,一般為兩間一廳。該國屬熱帶氣候,居民一年四季著夏裝。在重要場合穿西裝。居民喜吃帶刺激性的食品,咖腥粉是他們必不可少的菜餚佐料。牛、羊、豬、雞、 魚、土豆等是居民最愛吃的食物。人們愛喝的飲料是自己釀造的朗姆酒。安提瓜和巴布達人生活簡樸,性格開朗,為人處世通情達理,禮節也非常周到。在外交場合稱呼常用先生、夫人、女士、小姐。常行握手禮。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每逢星期日和節假日,人們成群結隊地涌向教堂做祈禱。
外交
對外國策
安提瓜和巴布達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系,不做任何超級大國的衛星國。強調加強同加勒比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要求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反對任何國家幹涉別國內政。1974年7月加入加勒比共同體。1981年7月加入東加勒比國家組織,11月加入聯合國,12月加入美洲國家組織。為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已同英聯邦以外的4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是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與各國發展互利關系,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是不結盟運動觀察員。重視與英、美、加拿大等國保持傳統密切關系。加強與加勒比地區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是安巴外交政策的核心。安巴在外交上積極活躍,努力爭取"在在地區有安巴的作用,在世界上有安巴的聲音。"1998年3月,卡萊爾總督代表政府在議會開幕式上就安巴對外關系發展講話時說,安巴要"發展和加強與傳統友好國家和盟國,特別是加拿大、中國、日本、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關系。"
對外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1983年1月1日,中國與安提瓜和巴布達建交。建交以來,兩國友好關系順利發展,雙邊高層互訪不斷,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

2013年5月,安巴總督萊克-塔克來華出席太湖文化論壇第二屆年會。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千裏達托貝哥期間同安巴總理斯潘塞舉行雙邊會晤。
安巴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的地位。雙邊貿易以中方出口為主。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雙邊貿易額為7.47億美元,其中我出口7.47億美元,進口7.1萬美元,同比分別成長40.2%,13.68%和13.678%。我主要出口船舶、紡織品、日用家電、塑膠橡膠製品和礦物燃料等。
2012年3月,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訪問安巴。
兩國在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展順利。2005年,我國宣布安巴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山東省雜技團和天津青年國劇團曾赴安巴訪問演出。
同美國的關系
安巴在經濟上對美國依賴較深,美國的援助和遊客是安巴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9.11事件後與美保持一致,譴責恐怖活動,簽署《拿騷反恐宣言》,並成為加勒比地區第一個通過《反恐怖法》的國家。
同英國的關系
安巴是英聯邦成員,在政治、司法及教育方面仍承襲英國體製。英每年向安巴提供相當數量的援助。
同加勒比國家的關系
安巴是加勒比多個地區組織成員,與加共體、尤其是東加勒比國家組織中其他成員保持密切關系,主張實現加勒比一體化和更廣泛的區域性合作,加強地區協商對話。2010年6月,安巴與其他東加勒比國家組織成員共同成立東加勒比經濟聯盟。2011年3月,"信風"年度軍事演習在安巴舉行。
經濟
概況
安提瓜和巴布達無完整的國民經濟生產體系,是一個上中等收入的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年經濟成長一直在7%的水準,但在90年代降至2%~3%。旅遊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旅遊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0%。農業主產棉花、甘蔗和薯類。工業主要為農產品加工、煉油等。安提瓜和巴布達重視發展旅遊業、加工業和農業,積極吸收外資,鼓勵興建公共設施和興辦合資企業。

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 | 元 |
國內生產總值 | 11.74億美元 |
成長率 | 1.5% |
國內人均生產總值 | 13405美元 |
貨幣名稱 | 東加勒比元 |
匯率 | 1美元=2.7東加元 |
製造業
20世紀80年代以來,製造、裝配和加工等輕工業發展較快,主要產品有冰櫃、電扇裝配以及釀酒、服裝、家用電器、陶器等。1995年,製造業和建築業產值分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9%和9.9%。糖曾是安提瓜和巴布達的主要出口產品,現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需求。70年代初,政府製定了一系列工業發展計畫,並建立了第一個工廠區,開始扶持製造業。80年代以來,出口導向型的加工裝配業發展較快,由于經濟基礎設施不配套和市場有限,製造業日趨萎縮。1994年,安巴成立了自由貿易區,由于政策優惠,吸引了許多公司前去註冊,但實地興建廠房的為數不多。
農業
包括家禽業、林業和漁業。有1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勞動,糧食不能自給。近幾年來,安提瓜和巴布達政府鼓勵發展農業,減少對進口食品的依賴。主要農產品有海島棉、玉米、蔬菜和水果等。其他的農業活動包括牧場養牛、豬、山羊和綿羊等。1995年的颶風使農業產量銳減。1995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
財政金融
2011至2012財年,安巴政府財政收入為6.7億東加勒比元,財政支出為10.5億東加勒比元。

對外貿易
由于工業不發達,從小五金到各類電子產品、汽車等商品幾乎全部進口,對外貿易歷來逆差很大。主要進口機械設備、運輸工具、生產用原料(含半製成品)、燃料與潤滑油、建材、農產品、汽車、食品及日用品等。出口少量朗姆酒、海島棉、服裝、皮棉、加工食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和加勒比地區國家。2012年,安巴出口額為3790萬美元,進口額為4億美元。
旅遊業
安提瓜和巴布達自然地理條件獨特,擁有365處優質海灘,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具有濃鬱的熱帶風情。安巴歷屆政府均採取優先發展旅遊業的政策,旅遊收入現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的60%,外匯收入的80%,從業人口達1萬人。2000年抵安巴遊客總數為63.5萬次,較上年增加了19%。

稅收政策
安巴稅收政策的製定的部門為財政部,具體執行部門為下屬的稅務局(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和海關,其主要稅種如下:營業稅、進口關稅、間接稅、個人所得稅。
經濟團體
安提瓜和巴布達工商會(Antigua and Barbud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Ltd):1944年成立,1991年改為現名,會長克拉維斯·約瑟夫(Clarvis Joseph)。
社會
教育
中國小實行義務教育。國小教育從5歲開始,學製為6年。中學教育從11歲開始,學製為5年,分為前3年和後2年兩個階段。其中大多數學校由政府管理。首都設有一所師範學院――國立島學院。西印度大學校外部在安提瓜設有幾門基礎課程。
人民生活
國家提供免費醫療和養老金,能夠保障基本醫療和衛生。2012年,安巴人均壽命為75.7歲,年人口成長率為1.276%。通訊產業發展迅速,通訊幹線全部實現光纜化,2011年共有電話3.55萬部,行動電話17.6萬部。
醫療
國家提供免費醫療和養老金。有1家公立醫院,35名醫生,220張病床。此外還有25個健康中心和診所以及1家私人門診。平均每2308人擁有1個醫生。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哨兵》日報;《工人之聲》周報,安提瓜工黨、安提瓜行業和勞工工會機關報;《民族》周報,政府新聞部主辦;《出路》周報,安提瓜加勒比解放運動主辦;《商情》月刊,安提瓜和巴布達工商會機關刊。
安提瓜和巴布達廣播公司(Antigua and Barbuda Broadcasting Service)為安巴新聞部下屬機構,下設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另一家私人商業電視台開設有線電影片道。
交通運輸
安提瓜和巴布達共有幹線公路384公裏,輔助公路780公裏,無鐵路。首都聖約翰是天然深水港,有現代化的設施,可停靠萬噸級遠洋客貨輪。維爾·伯德機場位于首都聖約翰東北9公裏,有通往北美、歐洲和加勒比地區其他英語國家的航線,安提瓜和巴布達兩島之間每天有定期航班。安巴有現代化深水港,可停靠各類大小船隻,備有貨櫃運輸系統和機械化傳送裝置。
旅遊景點
歐巴馬山:即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最高山峰博吉峰,並于2009年8月4日正式更名為歐巴馬山,以紀念歐巴馬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安提瓜和巴布達打算將"歐巴馬山"打造成一座擁有博物館和其他旅遊設施的國家公園。

太和殿藝術畫廊(Harmony Hall Art Gallery)位于Nonsuch海灣的布朗灣(Brown's Bay)上,是安提瓜的藝術中心。
英吉利海港(English Harbour)是安提瓜島歷史上有名的美麗地區,位于安提瓜島最南端的納爾遜造船廠國家公園(Nelson's Dockyard National Park)15平方英裏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