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經歷

安戰軍的名字,近年來隨著他的作品蜚聲影壇。他的電影情緣很深,在圈裏的人緣也特別好,1996年拍攝電影<紅棉襖紅棉褲>嶄露頭角。
2000年 完成<美麗的家>、《血性山谷》、<六月男孩>、《看車人的七月》、<花兒>等,其中<血性山谷>獲第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六月男孩》獲第二十五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 2001年 拍攝電視劇<一年又一年>、<警察李酒瓶>
2001年 拍攝電影《血性山谷》講的是老鄉給八路軍帶路,使部隊沖出了日本鬼子的包圍,而老鄉卻壯烈犧牲了,表現了中華民族戰勝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戰爭是殘酷的,是生與死的搏鬥,我就用心去琢磨,怎樣才能使影片拍得極美,又極浪漫,還能表現出人性的多面。”影片確實達到了這種境界。
安戰軍有著孩子般的童心,他的<六月男孩>拍得陽光燦爛,充滿活力,安戰軍說:“男孩和女孩之間有好感,進行健康的交往,是正常現象,是青春活力的證明,影片本身要宣揚的是積極向上的格調。”此片還獲得中國電影童牛獎“最佳故事片獎”。
通過一系列的拍片經歷,安戰軍越來越感覺到中國電影市場的嚴峻,而且大腕的出場價格越來越高,國產影片投資到了請不起大明星的地步。他想到了走商業片的路子,于是就有了影片<看車人的七月>。其實這部片子的內容也很簡單,講的是一個下崗職工被花店老板娘所衷情的故事。有專家認為,這部影片是去年國產片的佼佼者之一。

盡管拍電視劇似乎能賺大錢,拍電影的資金往往捉襟見肘,安戰軍這幾年就是舍不下電影,他笑著說:“因為我不想用書包往家背錢。”笑談歸笑談,電影和電視劇其實各有自己的獨特屬性,但實際上電視劇技術手段簡單,電影技術手段較難,有的人自稱不愛拍電視劇,其實是對自己駕馭長篇電視連續劇沒有信心。“我該拍什麽,就拍什麽,關鍵是自己把握住自己。”
2004年 安戰軍的最新作品是他心儀已久的講警察與毒販子做鬥爭的《疑案忠魂》,這部影片和他以往拍的影片不太一樣。有人說驚險懸疑影片主要靠情節、氣氛,不靠大牌演員,但安戰軍還是煞費苦心地挑選主演:在投資有限的前提下,既要考慮票房效益,又要考慮演員表演能否到位。還好安導的知名度引來了合作伙伴:著名演員劉威。據看過這部還沒公映的影片的圈內人說,劉威的表演準確、深刻,給大家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安戰軍想拍出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大片,所以他就嘗試把大片的感覺,用小投資的影片展現給觀眾。《疑案忠魂》中有一場戲就營造出十分驚險的效果。警官馬紅旗和戰友押送逃犯回歸的途中,狂風呼嘯,地勢險惡,逃犯突然撲向吉普車的方向盤。經過激烈的搏鬥,吉普車翻下山,栽倒在一個小平台上,電影效果驚心動魄。為了給影片營造真實的氛圍,安導帶領劇組不畏艱險勞累,從西南古鎮到川藏高原,再轉入西北黃土高原,後又進入蜀南高原,一路艱辛跋涉,從而使<疑案忠魂>的場景新鮮、奇異且真實生動。
已經功成名就的安戰軍,既沒有上過電影學院,也沒有父輩給他奠定下影視方面發展的根基,他是在苦學苦幹中一步步走上來的。一連串優秀的影視作品,證明了安導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至今為了電影藝術還沒結婚的他,“夢中的情人”也許就是電影了吧?
導演風格

安戰軍認為主流電影應該是整個市場的主體吧,反映各個階層的故事,積極向上,包含很多人性化的東西,區別于那些地下電影。主旋律電影好像已經變成“不好看的電影”的代名詞,總是喊口號,像教科書,用來組織大家學習,“給人感覺挺恐怖的”。但是,就算摒棄主旋律電影這個概念,代之以主流電影,觀眾就會喜歡看,願意掏錢買票了嗎?難道大家不會覺得這隻是換湯不換葯的一種做法,簡單地玩玩文字有戲麽?所以,主流電影更要做到好看,有感染力,讓觀眾產生共鳴。主流電影不可能像那些好萊塢大片一樣靠大製作、炫目的特效吸引人,因為大家的財力和技術都有限。所以隻有通過好的敘事和感人、溫情的故事來打動人。希望大部分老百姓可以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這樣也算一種成功。大家不要特別關註裏面所謂“勵志”的部分,隻要覺得真實、貼近自己的生活、看完之後有點思考就可以了。
影視作品
電影作品
![]() |
類型:劇情片
<紅棉襖,紅棉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