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孟曉駟,女,1956年5月5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蘇,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博士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個人經歷
1975年7月在北京音樂出版社工作
1978年至1982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分校黨史系
1982年至1983年任文化部黨委宣傳部幹事
1983年至1987年任文化部機關團委書記
1987年至1988年任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副司長
1988年至1994年任文化部文化市場管理局副局長、局長
1994年至1995年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長
1995年至1997年任文化部文化市場管理局局長
1997年起任文化部副部長
2003年2月起任文化部黨組副書記。
(其中1998年-2001年中央黨校攻讀在職研究生
2001年-2005年中央黨校攻讀在職博士研究生
2005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8年9月至2008年10月 任全國婦聯黨組副書記
2008年10在全國婦聯十屆一次全會上當選為副主席,並被推選為書記處書記
2009年2月任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共十七大代表。
相關信息
孟曉駟:充分展現當代女性領導的幹練與風採
記者:感謝孟主席接受採訪。您怎樣看近年來全國婦女工作的發展?
孟曉駟:相濡以沫、風雨同行,與人類漫長的進化發展史相比,我國百年婦女運動的歷史還十分短暫,但它恰如人類歷史長河中一朵最激越的浪花,滋潤著世界婦女運動,也深刻改變了中國婦女的地位和命運。百年來,我國婦女事業與黨領導全國人民求解放、促發展的進程緊密相連,廣大婦女同黨心連心、共命運,在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的民族獨立和國家發展事業中積極參與、成長才幹,實現了自身的解放與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婦女發展的道路。鏗鏘玫瑰,不讓須眉。今天,我國婦女早已擺脫了“賤內”、“屋裏”的這些從屬的身份,獲得了獨立的人格和尊嚴,解放了自己的思想,也解放了自己的心靈。她們用溫婉和堅毅譜寫了一曲曲流光異彩的時代凱歌。應該說,女性力量的蓬勃興起,撐起了家庭的支柱和社會發展的脊梁,婦女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寶貴資源。
孟曉駟:創作更多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網路產品
孟曉駟表示,對待網路文化,首先要善于利用,將它建設成為傳播新知識、新思想、新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弘揚先進文化、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社會文化消費的重要途徑。其次,要善于引導,努力消除網路文化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引領網路文明建設。
“第三,要善于建設,以網路化的方式實現文化的共享、共建。以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科技為手段,推進網路文化產業的發展,創作和生產出更多擁有自主智慧產權和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網路產品,提高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從而提升我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第四,要善于管理,在體製和機製上建立適應網路文化市場的管理製度,結合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手段,逐步解決網路文化市場中社會關註度高、民眾反映強烈、矛盾突出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孟曉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