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所謂奴隸製國家是奴隸主階級用以壓迫和統治奴隸的工具,它維護的是奴隸製的剝削形式。是建立在奴隸佔有製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

基本特征
奴隸製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佔有作為生產工作者的奴隸,奴隸隻是會說話的工具。除了奴隸主和奴隸階級外,還有自由民階層,其地位比奴隸要高,但也受到奴隸主的剝削。這種經濟基礎決定了,奴隸製國家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奴隸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統治方法主要是極端殘酷的暴力方式。這樣勢必會激起奴隸起義。在古羅馬,由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奴隸起義被鎮壓後,活著的奴隸軍受到了極其殘酷的刑罰,竟有6000個被俘虜的奴隸軍被活活地釘死在十字架上。


奴隸製國家除了採用暴力手段外,還使用宗教迷信的方法統治奴隸和自由民。宗教起著重要作用,寺廟擁有大量財產,祭司在國家機關中佔有顯要的地位。
統治形式
在統治形式上,由于生產力水準不同,生產資料佔有製不同,奴隸製國家的統治形式也不盡相同。東方的奴隸製國家實行君主製,全部的國家權力在形式上屬于世襲的君主。希臘的雅典則實行"直接民主製",主要由奴隸主和自由民參加的"公民大會"選舉和抽簽產生公職人員。古羅馬和斯巴達實行貴族製,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古羅馬)和長老會議(斯巴達)掌握重要權力。但無論是君主製、貴族製,還是所謂的民主製,其實質都是奴隸主對奴隸的階級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