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大明國體昌盛卻禮教嚴苛,女子地位低下,不得從醫,隱疾難治。譚家為醫學世家,祖上幾代均為御醫,因被奸人所陷害而遭遇滅頂之災,從此留下祖訓,後世不得行醫。但聰慧的譚允賢從小耳濡目染,偷偷隨祖母學習中醫知識,不僅懸壺濟世、妙手仁心,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贊揚和支持,更漸起救天下女子之心。由此,允賢不僅在學醫道路上面臨重重的困難和阻礙,更要面對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沖擊。但允賢憑借著對于醫學事業的痴迷和熱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在醫學上廣收博採、兼收並蓄、自成一派,更突破嚴苛的禮教束縛,開創並建立了女醫製度,從救人身體到救人靈魂,再由救人到救國,傳播弘揚了祖國醫學文化,最終成為了一代女國醫,名揚天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譚允賢 | 劉詩詩 | 劉露 | 明朝著名女國醫 |
朱祁鎮 | 霍建華 | 王凱 | 英宗睿皇帝,明朝第六位皇帝 |
朱祁鈺 | 黃軒 | 姜廣濤 | 代宗景皇帝,明朝第七位皇帝 |
錢皇後 | 李呈媛 | 張喆 | 孝庄睿皇後,英宗原配 |
汪美麟 | 金晨 | 唐小喜 | 孝淵景皇後,代宗原配,郕王妃,汪廢後 |
綽羅斯·也先 | 袁文康 | —— | 明朝敬順王,大元天聖大可汗,瓦剌部首領 |
孫太後 | 何晴 | —— | 孝恭章皇後,宣宗第二任皇後,英宗之母 |
紫蘇 | 于莎莎 | —— | 允賢貼身丫鬟 |
程村霞 | 張皓然 | —— | —— |
靜師太 | 顧艷 | —— | 恭讓章皇後,宣宗第一任皇後,靜慈仙師,廢後 |
吳太妃 | 何音 | —— | 孝翼皇太後,宣宗吳賢妃,代宗生母 |
汪國公 | 張柏俊 | —— | 汪美麟的父親 |
周貴妃 | 盛朗熙 | —— | 明英宗貴妃,明憲宗生母 |
伯顏帖木兒 | 李超 | —— | 也先的弟弟 |
程十三 | 張溪和 | —— | 阻礙允賢為女醫的醫官長 |
脫不花 | 馮麗麗 | —— | 也先的妹妹 |
王振 | 鄧立民 | —— | 英宗親信司禮太監 |
蒙多 | 左金珠 | —— | 蒙古瓦剌部將軍 |
玉香 | 胡冰卿 | —— | 孫太後貼身女官 |
小順子 | 曲哲明 | —— | —— |
小馬子 | 李瑋珽 | —— | —— |
于東陽 | 呂梁 | —— | —— |
黃老夫人 | 王麗媛 | —— | 允賢的阿麼 |
陳碧娘 | 朱虹 | —— | —— |
劉平安 | 劉立偉 | —— | —— |
石亨 | 徐鵬凱 | —— | —— |
譚鋼 | 王新民 | —— | 允賢的父親 |
趙國公 | 陽光 | —— | —— |
少年允賢 | 張籽沐 | —— | —— |
少年小鎮 | 樓芸昊 | —— | —— |
少年小良 | 張逸傑 | —— | 允賢之兄 |
少年小鈺 | 武澤錦熙 | —— | —— |
童年朱見深 | 夏子瑜 | —— | 英宗長子,明憲宗 |
少年錢後 | 胡順兒 | —— | —— |
少年朱見深 | 吳磊 | —— | 憲宗純皇帝,明朝第八位皇帝 |
太監 | 王豹 | —— | —— |
職員表
角色介紹
![]() | 譚允賢 | 劉詩詩 一心想為阿公洗清冤屈繼承祖上醫學,投考太醫院被一眾男太醫故意刁難落淚心有不甘,但她堅持用精湛的醫術懸壺濟世,終于突破禁忌公開行醫,建立醫女製度,最終成為一代知名女國醫。雖得朱祁鎮鍾愛,但唯愛朱祁鈺一人,情路坎坷。朱祁鈺死後,離開宮廷,懸壺濟世。 |
![]() | 朱祁鎮 | 霍建華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朱瞻基長子。化名鄭奇和譚允賢相識,愛上允賢,為了允賢實現在宮廷行醫的心願處處維護相助。後朱祁鎮御駕親征,遭遇土木堡之變,和允賢在危難中相互扶持,產生真摯感情。朱祁鎮歷經艱難重歸故土。卻遭兄弟反目..多年後,朱祁鎮因種種變故,重登帝位,卻永遠失去所愛。 |
![]() | 朱祁鈺 | 黃軒 明代宗,宣宗朱瞻基次子,英宗異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痴愛允賢,但身在帝王家,後卷進陰謀,英年早逝。 |
![]() | 也先 | 袁文康 蒙古瓦剌部首領,與譚允賢之間有著感情糾葛,土木之變俘虜明皇又因弟弟伯顏帖木兒維護與朱祁鎮結誼最終將其無條件放歸。 |
![]() | 孝庄錢皇後 | 李呈媛 英宗原配,賢良淑德,溫婉高貴,和英宗的感情更像是姐弟,視允賢為親妹妹,為愛傾其所有,因思念英宗晝夜哭泣而致身體殘疾(史雲:損一股,傷一目)據李呈媛說,她首先是位皇後,反倒把"妻子"的身份排到第二了,傳統社會"賢後"一詞在她身上得以很好的詮釋。 |
![]() | 汪美麟 | 金晨 代宗原配,大家閨秀,頗有心計,嫉妒代宗與譚允賢之間的感情,因為陷害譚允賢而遭代宗厭惡,甚至說恨不能把她掐死這樣的話,與叔伯嫂愛的表達式截然相反繼而兩位皇後形成鮮明對比也是值得一看的線索。 |
音樂原聲
精彩花絮
1、霍建華與黃軒的盔甲均由純金屬打造設計,重量至少30斤,所以兩人要在四五個人的幫忙下才能穿得盔甲上身。

2、為了接受專業的拍攝過程,在開拍前劉詩詩接受中醫師的培訓,學習針灸、把脈等技能。
3、由于劉詩詩的台詞中有大段的專業醫學名詞,令她覺得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減壓,片場會吃很多零食。
4、為了好好的拍好所飾演的這個蒙古角色。袁文康在拍攝前苦練摔跤。
5、該劇是霍建華與劉詩詩繼《仙劍奇俠傳三》、《怪俠一枝梅》後合作的第3部戲。
6、該劇開拍前,袁文康苦練騎術,每天用一顆"小蘋果"賄賂自己的"搭檔"蒙古戰馬,在拍戲過程中更贏得劇組授予其的"蒙古牛仔"的稱號。
7、該劇中加入關于古法美容養顏的小妙招,包括一些食療方法,現今也能適用。
8、在製片方選角時,由于朱祁鈺角色不討好被多名男演員拒絕,黃軒覺得相比塑造自我形象而言,他更看重的是塑造角色。對于出演該角色,黃軒開玩笑表示待《女醫明妃傳》播出後不敢上微博,因為會有很多網友去指責。
9、該劇是黃軒第一部古裝劇。沒有古裝經驗的黃軒穿著古代的衣服,完全找不到人物感覺,他透露“手沒有口袋插,整個人站在那裏不知所措。古裝劇台詞也和現代劇不一樣,有它自己的節奏,拍了三天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黃軒怕演不好影響了整部戲,問經紀人能不能退出,但被經紀人告知,簽了契約不能不演。同組的劉詩詩和霍建華幫助黃軒在行、走、坐、臥等形體上進行了提點和惡補。為了讓整個人看上去不像現代戲裏那麽放松,身材更挺拔,黃軒買了背背佳穿上,最後花了五六天的時間就讓他從形態上找到了古裝劇的感覺。
10、袁文康透露,在拍攝被雷劈時,為了拍攝出被雷劈的效果,他找工作人員要了一口煙抽,然後把煙憋在嘴裏,被“劈”後再吐出來。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該劇取材自歷史人物。歷史上的譚允賢出生于醫學世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祖母對醫葯也十分精通,秉承家學的她十來歲時即攻讀各種醫學典籍,是歷史上少有的女醫家,還留下了《女醫雜言》 一書傳于世。但是,歷史上的譚允賢並沒有留下與當朝皇帝的交往紀錄,劇中的情感線屬于虛構。

該劇編劇張巍表示,自己想寫中醫的故事很多年,想過很多種可能性,包括把背景設在漢代、民國,但都沒有合適的背景可以承載。這樣的女性其實非常不凡,應該有藝術作品對其進行挖掘、戲劇加工。此外,該劇雖然有不少宮廷戲份,但張巍強調該劇是古裝職場劇而非宮鬥劇,相對現代來說,在古代要做一名職場女性阻礙太多太難。
服裝造型
劇組在道具美術服裝造型上,參考史書,力求還原明代生活之美 。如在服裝上力求將大明服飾的明朗線條和華美表現出來,包括立領、寬衣大袖緊袖口、大褶裙裝和金屬領扣等細節。劇中龍袍、官服、素服等皆有不少的手工刺綉,盔甲也是獨特設計純金屬打造。

服裝設計師針對不同年齡段為主角們量身打造新衣,新做的服裝已超過三百套,其中後冠是參照歷史上錢皇後的畫像造型復原所製。劉詩詩從少女、宮女,到戰場上行醫等,劇中服飾多達三十套。而霍建華和黃軒每人也都在二十套造型以上,霍建華更突破過往形象,粘起了胡子,展現熟男魅力。
拍攝過程
該劇于2014年3月25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基地開機 ,2014年7月6日在杭州殺青 。

由于該劇講述明朝女醫譚允賢大半生的傳奇故事,于是劉詩詩、霍建華和黃軒等主演都要挑戰大幅度年齡跨度的演出。
霍建華覺得盔甲的造型太過霸氣,白面造型駕馭不了,所以親自提出粘胡子的造型。
該劇的戰爭戲份不僅全部在大草原實景拍攝,千軍萬馬的大場面也沒有運用CGI技術,而是調動了近千名的民眾演員。
精英團隊
作為電視劇製作公司,唐人電影以往打造的精品古裝電視劇《步步驚心》、《軒轅劍》、《仙劍奇俠傳》、《射雕英雄傳》等等每部作品都有很高的收視率,且有著相當好的口碑,作品的風格化更是贏得一眾年輕觀眾的喜歡。對于古裝戲的製作唐人電影得心應手,而一個公司品牌下能積累起眾多的冬粉,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麗傳媒同樣也是業內的翹楚,先後製作發行多部優秀電視劇、電影、網路劇等,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辣媽正傳》,電影《失戀33天》、《101次求婚》皆出自他們之手。

此次《女醫·明妃傳》合作的強強聯手,對于以往一直從籌備、拍攝到製作、宣發都由自己完成的“獨行”創作型團隊唐人電影來說會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兩大精英團隊的首次碰撞將會產生多大多美妙的化學效應,也具有很大的期待性。
播出信息
劇集評價
正面評價
霍建華的英氣之霸,以及黃軒的儒雅之情躍然人前,既凸顯了該劇唯美古樸的風格,也讓觀眾對三人在劇中的戲份更添想象空間。該劇劇組對服裝細節,尤其是刺綉的精美做到精益求精,稱一針一線都看得出劇組的用心。(新華網評)

該劇以其華美的整體人物造型、精致的妝容、切合歷史的服飾設計而吸引大眾眼球。該劇組的強組合又搭配新鮮感十足的主創陣容、精致的服化道到用心的製作讓人頗為期待,戰爭戲、宮廷戲張力十足,劉詩詩、霍建華、黃軒這一女二男的主線再搭配一個外族男子袁文康的虎視眈眈,呈現出來感情線特別濃烈與細膩。(搜狐娛樂評)
負面評價
雖然該劇的服裝和明製漢服相比在很多形製還是有一些不正確,且配色不如明製漢服華美。(河北新聞網評)
劇集爭議
由于《女醫·明妃傳》裏允賢的故事跟歷史上名醫談允賢的故事差距甚大的話題引起網友熱議。《女醫·明妃傳》裏,女醫允賢的家庭背景基本參考了原型,不過少時遭遇家族滅門、被迫改姓“杭”則是戲劇化的加工。而且,她最終嫁給了朱祁鈺獲封“明妃”的這段經歷,也與歷史上的談允賢無關。根據資料顯示,女醫談允賢和朱祁鎮、朱祁鈺根本不是一代人,“明妃”的原型是朱祁鈺的第二任皇後杭氏,短短幾年就由民女晉升為當朝皇後,兒子還當上了太子,可惜沒幾年便香銷玉殞。而朱祁鎮復位後專門下詔廢了杭氏皇後謚號。歷史上杭皇後死于1456年,而歷史上1461年女醫談允賢才剛剛出生。
在電視劇創作中,歷史人物的故事經由編劇創作後會增添不少藝術元素,人物和事件比史書上的寥寥幾筆要豐富得多,但未必經得起喜歡考究的觀眾細細推敲。《女醫·明妃傳》的編劇張巍接受採訪表示,作品裏大的歷史事件基本按照歷史來描寫,“我開始寫古裝的時候受金庸先生‘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影響很大。比如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本來是康熙的姑姑被寫成了康熙的妹妹,並嫁給了一個虛構人物韋小寶,比如《碧血劍》裏面袁崇煥有個兒子袁承志,他和崇禎皇帝的女兒談戀愛,這是基于歷史基礎的一個非常美好的藝術創作”。她認為,自己的創作堅持“三觀很正”,“女主角很獨立、不宮鬥,一直在靠著自己的奮鬥,在愛情中也有自我認識,這樣的女性在古裝劇中是不多見的。希望網友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電視這樣的藝術創作品。”
所以要註意的是,電視劇不能等同于歷史,觀眾在看劇之餘要把二者區分開來。關于古裝劇中有名有姓歷史人物的問題,答案都必須靠史書解惑——從史書中得到對歷史人物的正確評價,而不是簡單地把戲劇人物跟歷史人物畫上等號,更不能認為古裝劇描繪的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