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皇五帝

6000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于朱(今商丘柘城縣)。葛天氏建都于葛(今商丘寧陵縣)。
公元前24世紀,顓頊由窮桑遷都于商丘(今商丘睢陽區)。帝嚳高辛氏出生並封于高辛(今商丘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後,定都亳(今商丘谷熟鎮)。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閼伯)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今商丘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于封地,由于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夏商周時期
大禹接受舜帝禪讓後,將帝舜之子商均封于虞(今商丘虞城縣),承繼舜帝“有虞氏”之號。
夏朝前期(公元前1943年),君主姒相遷都于商丘(今商丘睢陽區)。公元前1875年,姒少康在有虞國的幫助下,定都綸城(今商丘夏邑縣),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從契封于商(今商丘睢陽區)至湯建立商朝,中間歷十三代,約470年,為古商國時代。
在古商國時期,閼伯的孫子相土在這裏發明了乘馬;閼伯的六世孫王亥在這裏創造了商業文明,被尊為商人始祖。
公元前16世紀,契的14世孫成湯,滅夏稱商,建立商朝,定都亳(今商丘谷熟鎮西南),從先王居。 至仲丁元年,因洪水淹沒亳都,商朝都城開始西遷。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發封女婿陳胡公于胡(今商丘柘城胡襄鎮)建立陳國。周成王姬誦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啓于商丘,建立宋國。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魏、楚三分宋地,商丘大部分屬魏。魏國佔領商丘地區後,封魏國公子魏無忌于信陵(今商丘寧陵縣),史稱“信陵君”。
秦漢時期
秦朝時期,商丘境內除柘城屬陳郡外,其餘均屬碭郡,碭郡治所在睢陽。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攻下商丘境內的酇縣(今永城西)、柘縣(今商丘柘城縣),成為張楚政權的一部分。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碭郡升為梁國,國都為睢陽(今商丘睢陽區),屬豫州。梁國國王劉武因為是竇太後的幼子,有寵。其封地梁國是擁有四十餘城的大國,居天下膏腴之地,地理上居于牽製東方諸國、禁止朝廷的關鍵位置。梁孝王劉武憑借著七國之亂為朝廷立下的赫赫戰功,梁國與漢朝所殺傷和擄掠的敵軍、物資大約相等。朝廷又對劉武賞賜不可勝道,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梁孝王在睢陽大治宮室,建起了三百裏梁園,興起了一股梁園文學風尚。
南北朝時期

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時仍為梁郡。後秦在此設定徐州(治今商丘睢陽區)。
北魏屬徐州,境內設梁郡(治今商丘睢陽區)、譙郡(治今商丘市梁園區蒙牆寺村)。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四月,元顥在梁國睢陽(今商丘睢陽區)登基稱帝,建元為孝基,是為北魏建武帝。
東魏時期,在平城(今商丘夏邑西南馬頭寺村)增設馬頭郡,廢譙郡。
隋唐五代時期
隋朝開皇初梁郡廢,十六年(596年)置宋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置梁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改為宋州,治所稱為宋城縣(今商丘睢陽區)。天寶元年(742年),置睢陽郡,屬河南道。
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由張巡領導的唐朝最為慘烈的睢陽保衛戰,成功遏製了安史之亂的叛軍南下侵犯江南,但付出的卻是睢陽城十室九空的慘痛代價。
乾元元年(758年),睢陽郡復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年),升為宣武軍。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為歸德軍。五代後周時仍為宣武軍。
兩宋金元時期

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為宋州(今河南商丘) ,遂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
北宋初復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為應天府,屬京東西路(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詔升為南京,為北宋陪都。南京城內設有隔城,將城區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城東的南北分別有延和門和昭仁門,城西的南北分別有順成門和回鑾門,城南有崇禮門,城北有靜安門,隔城也開兩門,東有承慶門,西有祥輝門。宮城周長二宋裏三百十六宋步,另開兩個城門,南門叫重熙門,北門叫頒慶門,一個正殿叫歸德殿。在城北建造聖祖殿,以聖祖殿為鴻慶宮,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像,侍于聖祖殿之側,名神御殿,又名三聖殿,成為趙宋的原廟。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古城)即位,是為宋高祖,商丘成為南宋開國都城。紹興二年(1132年)初,金兵大舉南侵之時,趙構帶領朝中文武群臣南遷至揚州,而南京知府凌唐佐則留守在南京御敵,九月五日,南京城遭數十萬金兵圍困;九月八日,南京最終被完顏宗弼攻陷;南京知府凌唐佐詐降。 金朝所扶持的偽齊皇帝劉豫將南京降為歸德府。
公元1138年(天眷元年),金朝領三省事宗磐、宗雋在朝廷專權,外結左副元帥撻懶,將河南、陝西地歸還給宋朝,南京(今商丘)也在其中。
公元1140年末,金兵重新佔領南京(今商丘)。天元元年(1232年)十二月,金哀宗遷都歸德府。
元朝,稱歸德府,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明清時期
明朝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為州,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州為府。
近現代時期
民國二年(1913年)撤歸德府,所屬各縣劃歸豫東道。1932年至1948年間,為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初),蔣介石率領湯恩伯在商丘設定行轅,主持徐州會戰。日軍攻陷徐州後,大舉西犯。國民黨在商丘集中4個師25000人的兵力,全線防御。同年5月12日至6月3日,商丘的永城縣、民權縣、虞城縣、夏邑縣、商丘縣、寧陵縣、睢縣、柘城縣先後陷入日寇的鐵蹄之下。同年6月,日軍扶持張嵐峰在商丘縣城設立了日偽豫東總司令部。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日軍在商丘設立了“日軍陸軍特務機關”。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商丘被共產黨解放,
設立為豫皖蘇第一行政區。同年11月18日建立商丘市。于商丘縣城城關設大同、博愛二鎮。同年11月23日,中原軍區支前司令部調整了支前部署,設立商丘為總兵站。同年12月31日,淮海戰役總前委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由安徽宿縣遷至商丘(今商丘市睢陽區)張菜園村。淮海戰役首先在商丘張公店打響,商丘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總計殲滅國民黨軍約55萬人,是消滅國民黨軍最多的地區之一。商丘火車站獲得了中原軍區運輸司令部的表揚,並獲得了“在淮海戰役中起了火車頭的作用”的巨幅錦旗一面。淮海戰役結束後,共產黨在商丘成立渡江戰役總前委。
1949年3月,設立朱集市。1949年3月,豫皖蘇第一行政區改為商丘專區。商丘專區共下轄商丘縣、虞城、民權縣、睢縣、寧陵、夏邑、柘城、永城8個縣。
1950年,商丘縣城關鎮改為商丘市。1951年8月,朱集市、商丘市二市合並為商丘市,市治朱集市。
1953年,復原淮陽專區,將淮陽、太康、鹿邑、鄲城、沈丘、項城6縣劃歸商丘專區,專區共下轄14個縣。
1958年,商丘專區劃入開封專區。
1960年,商丘縣、虞城、夏邑、永城、寧陵、柘城、鹿邑、鄲城8個縣重新成立商丘專區。
1965年6月,鹿邑縣與鄲城縣被劃出商丘專區,民權縣、睢縣被重新劃歸商丘專區。1967年商丘專區改為商丘地區。
1996年永城撤縣設市。
1997年6月,商丘地區行政公署、商丘市和商丘縣撤並為地級商丘市,永城市由省直轄。
2014年永城市由河南省政府全面直管。
行政區劃
區、縣、市 | 面積(平方公裏) | 2014年常駐人口(萬人) | 行政區劃代碼 | 區號 | 政府駐地 |
---|---|---|---|---|---|
睢陽區(含商丘新區) | 913 | 86 | 411403 | 0370 | 雪苑路1號 |
梁園區(含商丘新區) | 673 | 82.63 | 411402 | 0370 | 錦綉路66號 |
永城市(省直管) | 2020 | 121.1 | 411481 | 0370 | 東城區東方大道中段人民廣場北 |
民權縣 | 1222 | 72.07 | 411421 | 0370 | 人民東路北面 |
睢縣 | 926 | 66.81 | 411422 | 0370 | 鳳城大道1號 |
寧陵縣 | 798 | 51.08 | 411423 | 0370 | 信陵路 |
柘城縣 | 1048 | 69.51 | 411424 | 0370 | 未來大道77號 |
虞城縣(含商丘新區) | 1558 | 88.85 | 411425 | 0370 | 濱河路北面 |
夏邑縣 | 1481 | 87.75 | 411426 | 0370 | 縣府西路399號 |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商丘全市常住人口為736247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減少390528人,下降5.04%。其中,男性人口為3683647人,佔50.03%;女性人口為3678825人,佔49.9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0.13。0-14歲人口為1571281人,佔21.34%;15-64歲人口為5127852人,佔69.65%;65歲及以上人口為663339人,佔9.01%。

2014年末,商丘市總人口為904.7萬人,常住人口為725.8萬人 。出生人口8.01萬人,出生率10.72‰;死亡人口4.28萬人,死亡率5.73‰;自然變動凈增人口3.73萬人,自然成長率4.99‰。 商丘是河南省市區人口超過百萬的五座城市之一。
民族
商丘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苗族、黎族、壯族、彝族、白族、瑤族、朝鮮族等35個少數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商丘市位于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3°44′~34°52′、東經116°39′~144°49′,東西長約168千米,南北寬約128千米。全市總面積為10704平方公裏,約佔河南省總面積的6.4%,東西橫跨168公裏,南北縱貫128公裏。 東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和蕭縣、淮北市相山區和濉溪縣;西鄰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杞縣、周口市太康縣;北接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和單縣;南依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和渦陽縣;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是豫、皖、魯三省交界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地形地貌
商丘市域平原面積10623平方公裏,約佔全市總面積的99.24%;山丘面積81平方公裏,約佔總面積的0.76%。
商丘全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態類型的特征,分為黃河沖積平原、淮河沖積平原、剝蝕殘丘三大類型區,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區。 商丘地勢基本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海拔高度為30~70米,坡降1/5000~1/7000。整體來講,可分為高灘地、背河窪地、緩坡平原和孤山殘丘四種地貌類型。
氣候
商丘屬暖溫帶半溫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1944小時,年平均氣溫14.2℃,一般最高溫度39℃,一般最低溫度零下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無霜期約211天。
水文
商丘屬淮河流域,分屬洪澤湖、渦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內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骨幹河流有渦河、惠濟河、沱河、黃河故道、澮河、大沙河、王引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東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間分布,多屬季節性雨源型,汛期遇大雨、暴雨,河水猛漲,洪峰顯著,水位、流量變化很大。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6年,商丘市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7種,分別為:煤、鐵礦、
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大理石、花崗岩、白雲岩、陶瓷土、高嶺土、膨潤土、磚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建築用砂、礦泉水、地下熱水、地下水等,佔全省已發現106種礦產的16%;已有煤、鐵礦、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4種查明有資源儲量,其中煤炭資源為最具重要地位的優勢礦產資源;商丘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年產量2800萬噸。已進行過地質勘探工作的礦產地15處。境內新發現的通柘煤田,儲量230億噸,是截至2016年河南省發現的最大煤田。
植物資源
商丘泡桐資源豐富,全市桐木蓄藏量達8000萬立方米,被譽為中國泡桐之鄉。
水資源
商丘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22.84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裏21.34萬立方米,畝均水資源240立方米,人均水資源303.6立方米。
礦泉水及地下熱水:8處,分布于商丘市(1處)、睢縣(3處)、永城市(3處)、民權縣(1處)。地下熱水資源廣泛分布于轄區範圍內的中新代盆地。
地下水:商丘市蘊藏著較豐富的淺層及中深層地下水。2000年全市地下水資源量為251781.2萬立方米,扣除重復計算水量,實際地下水資源量為247396.8萬立方米。沿商丘市北部邊界黃河故道地段儲有面積不等的淺層、中深層微鹹水和半鹹水資源;在商丘市西部100~500米埋深、永城市東部500~0米埋深分別有190萬平方米、22.7萬平方米的石灰岩地層分布,預計該區深層岩溶水潛在水源量達1.68×108立方米。
2015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于正式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報送引江濟淮工程項目建議書的請示》的通知,引江濟淮工程涉及商丘市大部分地區。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商丘市生產總值1697.58億元,比2013年成長9.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80.48億元,成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783.02億元,成長10.6%,其中工業增加值672.40億元,成長10.1%,建築業增加值110.62億元,成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534.08億元,成長10.6%。三次產業結構為22.4:46.1:31.5。
商丘市歷年GDP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
GDP(億元) | 646.46 | 792.65 | 931.39 | 1032.94 | 1143.79 | 1308.37 | 1418.30 | 1538.22 | 1697.58 | 1803.93 |
第一產業
2014年,商丘市糧食種植面積1209.83萬畝,比2013年成長2.0%。其中,小麥種植面積713.82萬畝,成長1.1%。油料種植面積127.31萬畝,下降0.3%。棉花種植面積37.77萬畝,下降13.2%。全年糧食產量535.12萬噸,比2013年成長2.0%。油料產量37.53萬噸,下降5.6%。棉花產量2.41萬噸,下降13.9%。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47.26萬噸,比2013年成長2.9%;禽蛋產量23.15萬噸,下降1.8%;奶類產量28.62萬噸,下降3.9%。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012.6萬千瓦,比2013年成長1.5%;農用耕耘機20.4萬台,農用運輸車32.6萬輛;農村用電量18.25 億千瓦小時,成長1.2%。

第二產業
2014年,商丘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88.72億元,比2013年成長17.9%。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72.33億元,比2013年成長8.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3.40億元,比2013年成長11.6%。規模以上工業31個行業大類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業為:農副食品加工業45.57億元,比2013年下降5.4%;紡織服裝、服飾業39.61億元,成長23.5%;紡織業38.22億元,成長9.8%;食品製造業31.67億元,成長2.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29.92億元,成長23.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9.12億元,下降4.3%;皮革、皮毛、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18.57億元,下降14.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7.46億元,下降0.3%;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15.70億元,下降5.5%;儀器儀表製造業15.53億元,成長54.1%。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現代家居、服裝服飾等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增加值217.59億元,比2013年成長14.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6.8%。高技術產業增加值44.95億元,成長72.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六大高耗能行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1.7%,比2013年下降1.3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790.92億元,比2013年成長19.7%;實現利潤108.01億元,成長18.7%。全年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6.5億元,比2013年成長21.6%,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4.8%。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25.5億元,成長29.9%,佔全市比重達到74.0%;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85.3億元,成長28.4%。規劃建設中的中石油商丘千萬噸級煉化基地為河南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名稱 | 簡介 |
---|---|
商丘保稅物流中心 | 河南省第三個國家保稅物流中心、豫東唯一一個國家保稅物流中心。 |
河南省級保稅區,位于商丘火車北站以東、105國道以西、雙八鎮以南、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以北,總面積8.07平方公裏。 | |
中國僑商會和商丘市政府面向全球華商共同打造的以新材料和機電裝備製造為主導的省級專業園區,總面積29.43平方公裏。 |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商丘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集食品加工、製造、食品物流、技術研發為一體的省級專業園區,總面積24.75平方公裏。 | |
商丘市石化園區 | 商丘市石化園區(中石油商丘千萬噸級煉化基地)位于商丘新區最北部、賈寨鎮東部,規劃總面積約11.18平方公裏,概算總投資約1000億元。 |
商丘市大學生創業園 | 商丘市委組織部規劃建立,園區辦公面積約7300平方米。園區首批入駐企業、項目已有59個,引進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商丘師院等省內外高校科研項目7個。 |
名稱 | 簡介 |
---|---|
商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河南省32家省級高新區(含7家國家級高新區)之一。 |
柘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河南省32家省級高新區之一,為中國最大的超硬材料基地。 |
民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河南省32家省級高新區之一,為中國最大的製冷產業基地。 |
虞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河南32家省級高新區之一,為國家工量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
商丘經濟技術開發區 | 1995年河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開發區,2005年首批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的開發區,總面積66平方公裏。 |
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 2015年河南省批準成立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34平方公裏,建成區5.8平方公裏,是河南省對外開放工作先進開發區之一。 |
第三產業
2014年,商丘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69億元,比2013年成長13.6%。全年進出口總額34053萬美元,比2013年成長35.3%。其中,出口總額28433萬美元,成長34.5%;進口總額5621萬美元,成長39.4%。全年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個。實際利用外資30897萬美元,成長11.7%。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75億元,比2013年成長17.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2.55億元,成長12.0%。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759.88億元,比2013年末成長12.9%。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25元,比2013年增1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4元,成長10.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 中學
截至2014年,商丘市共有普通中學446所,在校生 51.62萬人,其中,高中34所,在校生17.52萬人;國中412所,在校生34.09萬人。
- 大學
商丘高校數量居河南省第四位,2014年高校在校生7.54萬人, 居全省第四位。民辦高校及高職院校均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國務院批準商丘為河南唯一一家全國地方政府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市。
高校層次 | 名稱 |
---|---|
大學部 | |
商丘醫學院(籌) | |
專科 | |
商丘廣播電視大學 | |
商丘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籌) |
科研事業
截至2011年底,商丘市擁有或籌建國家級研發中心6家(國家面粉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鋼卷尺質檢中心、國家製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碳纖維新材料研發中心、國家超硬材料研發中心、國家環保專用設備研發中心),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7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20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十一五”期間,商丘市實施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729項,其中省級以上項目近200項。開展各類企業技術創新示範,先後建立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家、省級創新型企業2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省級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示範企業4家、省級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6家。

環境事業
長壽之鄉
商丘是長江以北的第一個長壽鄉,在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長壽區,出現過眾多長壽老人,特別是宋朝不少京官告老不還鄉,退休不回家,來商丘安度晚年。現存美國國家博物館的《睢陽五老圖》描繪了北宋時期商丘長壽老人的故事,商丘為人們探秘平原地區長壽之道提供了良好的去處。
商丘為中國長壽之鄉、河南唯一一座長壽城市。商丘市所轄的夏邑縣 、永城市、寧陵縣 、民權縣 相繼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的榮譽,柘城等縣也有不少長壽村,截至2007年底,夏邑縣僅90歲以上的老人就多達3千人以上。截至2010年底,商丘地區的人均壽命高于全國人均壽命三到四歲,百歲以上的老人960多人。從環境層面上說,商丘的水土、氣候適宜,民風淳厚,具備長壽的要素。
宜居之地
截至2015年底,商丘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連續9年為100%。截至2016年9月,商丘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57%,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8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66平方米,建成了林城相依、林茂糧豐、城鄉綠化一體、具有平原農區特色的森林城市。
國家級濕地公園 | |||
---|---|---|---|
柘城容湖國家濕地公園 | 睢縣中原水城國家濕地公園 | 虞城周商永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 |
文化事業
商丘演藝集團、商丘豫劇院、商丘市四平調劇團等各大劇團先後成功組建或改企改製,商丘黃河故道生態休閒旅遊產業園區、商丘古城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夏邑火店宮燈文化產業園區、夏邑天龍湖創意文化產業園區、民權王公庄繪畫文化產業園區等七大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先後實施並建立,為商丘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註入了活力。
基礎建設
名稱 | 位置 | 主題 | 面積(畝) |
---|---|---|---|
建設路以南包河兩側 | 娛樂休閒 | 665 | |
商丘古城南部 | 古跡探秘、親水娛樂 | 3290 | |
南京路“商”字雕塑西1.5公裏路北 | 商務會展 | 195 | |
商都廣場 | 神火大道中段與運河交匯處路西 | 政務會展 | 199 |
商丘新區宋城路與睢陽大道交匯處 | 新區探訪 | 525 | |
商都公園 | 南京路西段運河與康林河交匯處東側 | 植物園林 | 653 |
漢梁苑公園 | 梁園新區文化路與君台路交匯處東北角 | 娛樂休閒 | 611 |
八一路與長征路交匯處東北角 | 休閒娛樂 | 214 | |
民馨公園 | 華商大道中段與銀河南路交匯處東北角 | 會友休閒 | 203 |
閼伯台公園 | 平原南路與華商大道交匯處西北角 | 仿古園林 | 300 |
歸德南路與北海路交匯處東北角 | 健身娛樂 | 45 | |
宋城路與文廟路交匯處西北角 | 植物園林 | 225 | |
商丘新區宋城路與自然路交匯處東南角 | 會友休閒 | 300 | |
京港公園 | 神火大道與株洲路交匯處西南角 | 娛樂休閒 | 36 |
平原南路火文化景區燧皇陵北側 | 親水娛樂 | 128 | |
宋城公園 | 宋城路與神火大道交匯處西南角 | 會友休閒 | 105 |
華夏遊樂園 | 華夏南路與應天路交匯處西南角 | 娛樂休閒 | 251 |
歸德北路與團結路交匯處西南角 | 購物休閒 | 48 | |
梁園新區君台路與新興路交匯處東南角 | 會友休閒 | 255 | |
運河濱河公園 | 西起凱旋路東至中州路運河兩側 | 親水娛樂 | 1010 |
包河濱河公園 | 北起民主路南至北海路包河兩側 | 親水會友 | 1909 |
沙河濱河公園 | 商丘新區西起中州路東至商都大道沙河兩側 | 親水休閒 | 1287 |
交通通訊
- 綜述
商丘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河南省離出海口最近的地級市,是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兩縱兩橫經濟帶”節點城市之一,是中原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310國道與105國道、連霍高速與濟廣高速在商丘交會,構成了黃金“十字架”交通網路。 2015年6月,商丘市被列入《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66個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
- 公路
2007年4月,商丘被中國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 擁有經過商丘市區的G30國道、G35國道、105國道、310國道;四條國家主幹道在市區交匯形成樞紐,9條高速公路以商丘環城高速圈為中心呈“米”字型向全市展開;30餘條省道遍布全市各地。
- 鐵路
商丘鐵路樞紐與鄭州、徐州國家鐵路主樞 紐,濟南、南京、杭州等區域鐵路樞紐構成輻射狀,是全國六大路網性樞紐之一,河南省第二大鐵路樞紐,在全國鐵路網中具有戰略性的地位。
商丘火車站始建于1913年,日傳送旅客2萬餘人,年客運量1000萬人次,是河南省單個車站年傳送旅客量僅次于鄭州站的第二大火車站。商丘南站是京九鐵路上的客運站。商丘北站為京九鐵路的編組站。商丘西站為隴海鐵路的貨運站。
- 航空
民國時期,在商丘寧陵縣柳河鎮始建商丘柳河機場,為國民空軍機場,新中國成立後被廢棄。
1968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在商丘縣觀堂鄉建設軍用機場,稱空軍商丘機場。
2011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復立項商丘軍民合用機場,在空軍商丘機場的原址上新增的軍民合用機場,建設成為河南省5大航空機場之一,成為國內重要的支線機場。商丘觀堂機場位于商丘市梁園區觀堂鄉,東距商丘市中心約18公裏,近期按4C支線機場標準建設,遠期達到4D標準,總佔地面積約5600畝,總投資約5.5億元,主要發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15座城市,遠期可飛往國內全部城市和東南亞國家。
- 水運
沱澮河航運是商丘的主要航運通道,沱河、澮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沱河發源于梁園區的黃河故道,經虞城、夏邑,過白洋溝與澮河連線後匯入淮河,商丘段長約146.9公裏。沱澮河航運以四級航道標準、五級斷面實施;建有大青溝、黃口、張橋3座500噸級船閘,設計年通過能力420萬噸;主要港口有新橋港、四裏廟港、夏邑港3個港區,共建設13個300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340萬噸。渦河航運柘城港區為300噸級泊位。
- 通路
商丘是中原經濟區最為重要的通路樞紐之一,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輸支線、日照—東明—商丘原油通路、海氣登入(LNG)連雲港—商丘通路、鹽城—商丘通路等國家幹線通路在商丘交匯,為商丘乃至中原地區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氣、石油等能源,有力的保障了中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河南逐步建成鄭州、洛陽、商丘3個油品輸配中心和以鄭州為樞紐、以洛陽和商丘2個煉油廠為依托、輻射整個中原經濟區的“米”字型油品輸送網路。
- 通信
商丘是中國重要的通訊調度中心,上海至德國法蘭克福的光纖通訊電纜與京九光纜在商丘垂直交匯,連雲港至西安的1800路同軸電纜穿境而過,可提供近萬條國際國內通訊電路,構成了規模宏大的通訊網路。
歷史文化
文化底蘊
厚重歷史: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中國鑽木取火的發源地,中國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六朝古都,“三皇五帝”時期、夏朝、商朝、周朝陳國、周朝宋國、西漢梁國、北宋、南宋、金朝等朝代建都地,中國旅遊發源地,中國景區文化發祥地。

思想源頭:中國百家爭鳴主陣地、中國儒家思想發祥地、中國道家思想發源地、中國墨家思想發源地、中國名家思想發源地。
文化名片:火文化、三商文化、兩宋文化、漢梁文化、葛天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孔祖文化、庄子文化、木蘭文化、旅遊文化、酒文化、授時文化。
文化遺產
商丘是許多美麗故事傳說的發源地:相思鳥吟唱千年一曲、大小喬醉曹千口一傳、花木蘭忠貞千古一人、月下老人牽情千裏一線、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貞烈千古一扇,這裏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追魚”等凄美愛情故事;有“高祖斬蛇”的威武神勇傳說。可謂包羅萬象,不勝枚舉。“庄周夢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朝三暮四”、“取長補短”、“江郎才盡”等成語的發源地均在商丘。
在200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普查項目線索211299條,篩選市級項目7758項。
遺產分類 | 序號編號 |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 | 遺產地點 |
---|---|---|---|
民間信仰 | 140XⅢ-7 | 火神祭祀 | 睢陽區 |
民間文學 | 2Ⅰ—32 | 伊尹傳說 | 虞城縣 |
傳統美術 | 22Ⅱ-4 | 柘城李秀山泥塑 | 柘城縣 |
5Ⅱ—9 | 夏邑縣 | ||
傳統舞蹈 | 63Ⅳ-11 | 麒麟舞 | 睢縣 |
50Ⅳ-33 | 慶豐花鼓舞 | 梁園區 | |
14Ⅳ—35 | 肘閣(寧陵肘歌) | 寧陵縣 | |
民間曲藝 | 63Ⅵ-9 | 大鼓書(鼓詞) | 柘城縣 |
65Ⅵ-11 | 豫東琴書 | 柘城縣、民權縣、永城市 | |
45Ⅵ—13 | 夏邑縣 | ||
民間戲劇 | 88Ⅴ-21 | 二夾弦 | 睢縣 |
61Ⅴ-28 | 花鼓戲 | 虞城縣 | |
17V—6 | 睢陽區 | ||
傳統技藝 | 100Ⅷ-42 | 月夭韭湯 | 夏邑縣 |
102Ⅷ-44 | 張弓酒傳統釀製技藝 | 寧陵縣 | |
76Ⅷ—67 | 醬菜腌製技藝[大有豐醬菜腌製技藝,三園齋味合醬菜腌製技藝] | 睢陽區、柘城縣 | |
35Ⅷ—45 | 毛筆製作技藝[劉騰龍毛筆製作技藝] | 寧陵縣 | |
傳統醫葯 | 83Ⅸ—8 | 口腔咽喉疾病療法[張氏喉科] | 柘城縣 |
85Ⅸ—10 | 中醫外科[張八卦中醫外科] | 民權縣 |
戲曲舞蹈
商丘素有“曲藝之鄉”的美譽,自古以來,流入和產生在商丘的曲種名目繁多,有據可查的近20種,如豫劇、豫東調、四平調、祥符調、豫東琴書、豫東大鼓、虞城花鼓、永城清音等,商丘曲藝作為商丘深厚文化資源中的一支奇葩,其有史可查的載錄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葛天氏之舞”,此後,有商代的“桑林之舞”,周代宋國的“杵歌”,漢代的“睢陽曲”,唐代的鼓子詞、諸宮調等,使古老的商丘曲藝一脈傳承,不斷衍變。到明代中後期,形成戲劇、曲藝和歌舞3種藝術形式。
姓氏之根
商丘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考證,僅帝嚳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個,其中單姓789個、復姓460個,遍布海內外。除帝嚳後裔外,有據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還有葛、虞、陶、陳、田、桑、甾、犬、火、睢等。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9個;在《百家姓》438個姓氏中,有242個源于商丘。台灣省的“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氏中,有7個姓氏“根”就在商丘。姓氏中,朱、傅、宋、葛、湯、虞、華、龍等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文保單位
在2009年的文物普查中,商丘全市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6000多處,其中新發現6780處。 截至2014年,商丘共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
燧人氏陵 | 舊石器時代 | 睢陽區 |
營郭遺址 | 舊石器時代至漢代 | 虞城 |
閼伯台 | 新石器時代 | 睢陽區 |
葛城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寧陵 |
清涼山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夏邑 |
牛牧崗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民權 |
吳崗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民權 |
黑固堆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永城 |
馬頭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夏邑 |
三裏堌堆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夏邑 |
吳家寺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夏邑 |
丁堌堆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寧陵 |
喬寨遺址 | 新石器時代、商 | 睢縣 |
李崗遺址 | 新石器時代、商 | 民權 |
周龍崗遺址 | 新石器時代、商、周 | 睢縣 |
魏固堆遺址 | 新石器時代、商、周 | 虞城 |
洪福遺址 | 新石器時代、戰國 | 永城 |
蔡樓遺址 | 商、周 | 夏邑 |
微子墓 | 西周 | 睢陽區 |
三陵台 | 春秋 | 梁園區 |
匡城故城 | 戰國 | 睢縣 |
庄周墓 | 戰國 | 民權 |
陳勝墓 | 秦代 | 永城 |
棗冢廟 | 西漢 | 睢陽區 |
孔子還鄉祠 | 唐代 | 夏邑 |
《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石幢、顏魯公祠 | 唐代 | 睢陽區 |
白雲寺 | 唐代 | 民權 |
無憂寺塔 | 唐代 | 睢縣 |
睢州故城 | 宋代 | 睢縣 |
大聖寺石塔 | 元代 | 夏邑 |
孝烈將軍祠像(木蘭祠及木蘭像)辯正記碑(2通) | 唐代、元代、清代 | 虞城 |
歸德府文廟 | 明代 | 睢陽區 |
東關清真寺 | 明代 | 睢縣 |
袁家山 | 明代 | 睢縣 |
芒碭山文廟(含三座塔、夫子崖:俗稱“孔子避雨處”) | 清代 | 永城 |
湯家祠牌坊(含祠堂內石碑) | 清代 | 睢縣 |
青銅寺大殿 | 清代 | 夏邑 |
楊氏壽坊 | 清代 | 夏邑 |
穆氏四合院 | 清代 | 睢陽區 |
侯氏故居 | 清代 | 睢陽區 |
壯悔堂 | 清代 | 睢陽區 |
任家大院 | 清代 | 虞城 |
寧陵清真寺 | 清代 | 寧陵 |
洪林寺 | 清代 | 睢陽區 |
天主教南堂 | 1924年 | 睢陽區 |
大張庄清真寺 | 1936年 | 民權 |
抗大四分校舊址 | 1939--1940年 | 永城 |
李館地道戰舊址 | 1940年 | 民權 |
彭雪楓烈士殉國紀念地(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 1944年 | 夏邑 |
淮海戰役總前委後勤機關舊址 | 1948年 | 睢陽區 |
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 | 1949年 | 睢陽區 |
名優特產
友好城市
國內
國際
商丘已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經貿往來關系,和國外10多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風景名勝
商丘是中國旅遊發源地中國景區文化發祥地。 截至2014年,商丘共有景點3000多處、國家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8個、國家濕地公園4個 、省級地質公園1個 。
芒碭山旅遊區(永城) | 商丘古文化旅遊區 | 睢縣北湖 | 淮海戰役陳官庄烈士陵園(永城) |
古文化遊 | 燧皇陵、炎帝朱襄氏陵、葛天氏陵、倉頡墓、帝嚳陵、閼伯台、商均墓、商祖祠、伊尹祠、伊尹墓、微子祠、微子墓、箕子冢、宋襄公墓、孔子還鄉祠、文雅台、庄周墓、陳勝墓、漢梁王墓群、劉邦斬蛇碑、造律台、梁園、張飛寨、木蘭祠、商丘古城、宋國故城、蒙縣故城、應天府書院、月老祠、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張巡祠、八關齋、歸德府文廟、壯悔堂、無憂寺塔、聖壽寺塔、白雲寺、開元寺、庄子文化旅遊景區 、華商文化遺產主題公園 |
---|---|
紅色遊 | 永城陳官庄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李館地道戰舊址、睢杞戰役烈士陵園、睢杞戰役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分校舊址、彭雪楓將軍紀念館、睢縣抗日聯合政府舊址、睢縣劉庄平民夜校舊址、張公店殲滅戰紀念地、新四溝、魯雨亭烈士墓、魯雨亭故居、魯雨亭紀念館、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毛主席視察黃樓紀念館 |
生態遊 | 河南柘城容湖國家濕地公園 、河南睢縣中原水城國家濕地公園 、河南虞城周商永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 、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 、芒碭山地質公園 、響河水利風景區 、永城沱河日月湖水利風景區 、虞城森林公園、天泉湖、天沐湖、秋水湖、商丘南湖、龍澤湖、千樹園、萬畝梨園、科迪生態牧場、雙八鎮草莓基地(僅列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