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庄簡介

吳裕泰始創于1887年,吳裕泰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北大街44號。公司由吳裕泰茶堆、吳裕泰茶庄演變、發展而來,至今已有118年的歷史。
灰磚紅門,茶綠色的中英文字型大小,2007年剛過,吳裕泰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旗下160餘家門店全部完成了統一的形象改造。
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布的《2006年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名單》上,吳裕泰以1.53億元的營業額排名第17位,到了2007年,名次下降了3位,但營業額已升到2.0268億元。目前,吳裕泰在華北地區擁有160餘家連鎖零售店,一個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支茶藝表演隊和兩家茶館,連鎖店目前分布于北京、天津以及華北的大中城市。
吳裕泰茶庄原名吳裕泰茶堆,始建于清朝光緒十三年(1887年),創辦人是吳錫清,當時是為吳氏家族茶庄進儲茶葉而建。當時吳氏家資殷富,在北京已開設多家茶庄,有朝外大街的吳德利茶庄,廣安門內大街的協利茶庄,西單北大街的吳新昌茶庄,崇文門大街的吳鼎裕茶庄,崇文門內的信大茶庄,通縣城內的幹泰聚、福盛茶庄等。 這些吳氏茶庄買賣興隆,在京城內的茶行中已具有一定規模。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茶葉的需求量大增,為集中進儲茶葉,吳裕泰茶堆便應運而生。吳氏茶庄的茶葉均從安徽、浙江、福建等茶葉產地直接進貨,並派專人在福州、蘇州等地窨製茉莉花茶,經水陸運往京城,再拼成各種檔次的茉莉花茶。吳氏茶庄自拼的花茶在北京城的東北域和遠郊昌平、順義、平谷、密雲等享有盛譽。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或品茶或會友,壺裏杯中都少不了吳氏茶庄的茶葉。解放後公私合營時,吳裕泰茶堆改為“吳裕泰茶庄”。馮亦武老先生題寫了第一塊黑底綠字的“吳裕泰茶庄”的橫式牌匾。 “十年動亂”期間,吳裕泰茶庄曾一度改名為紅日茶庄。1985年,在建店98周年之際,又恢復了“吳裕泰茶庄”的老字號。1994年春,茶庄進行翻擴建改造,同年9月28日重張開店。擴建後的茶庄營業面積由過去的30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1995年在茶庄旁開了“吳裕泰茶社”,茶社雖不是雍容華貴,卻以其獨有的清幽雅致,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
經營特色
1、“三自”方針
“三自”方針即:茉莉花茶“自採、自窨、自拼”。茶坯從安徽、浙江等地自採,再運至福建花鄉自窨,最後運回北京自拼。吳裕泰茶庄自拼的幾十種不同檔次的茉莉花茶,不但質量上乘,而且貨真價實,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2、質量第一
吳裕泰茶庄的顧客大部分是回頭客、老主顧。有的家庭幾代人都喝吳裕泰的茶葉;有的顧客離開了京城,仍堅持郵購該茶庄的茶葉。真可謂“半生喝茶,一世情緣”。
茶庄嚴把拼配關。各種檔次的茶葉,他們都拉單子,拼小樣,多次品嘗,精心調配。吳裕泰茶庄茶葉的質量和品位都高于市場同檔次茶葉。
公司簡介

公司主營茶葉、茶製品、茶衍生品的生產、加工、拼配、分裝、配送、批發與零售等。以銷售自拼茉莉花茶為主要特色,其特點是:"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明亮,耐泡",被消費者親切地稱為"裕泰香"。吳裕泰牌的茉莉牡丹綉球、茉莉雪針、蓮峰翠芽等8個品種曾連續三年獲國際名茶評比會金獎,並獲日本、韓國評茶會名茶金獎。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吳裕泰已經成為擁有百餘家連鎖店,一個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個茶藝表演隊和兩個茶館,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中型連鎖經營企業,是京城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
公司秉承前輩"製之惟恐不精,採之惟恐不盡"的質量信條,堅持以質量為本,在浙江、雲南、廣西、福建等茶葉產地建立了自己的茶葉基地,聘請各方面茶葉專家,從茶葉源頭保證茶葉質量。公司率先在茶葉企業中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識別,把茶葉質量控製貫穿于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吳裕泰對產品質量一絲不苟,企業檢測標準比四項國標多出十二項,使茶葉質量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準。
吳裕泰重視企業管理,定期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註重提高員工貭素,不斷增加企業管理的科技含量,先後與聯想和清華同方合作,對所有連鎖店全部實行了網路管理,實現了連鎖經營的"六統一"。
吳裕泰提出了"一切為了顧客,為了顧客一切,為了一切顧客"的服務理念,堅持誠信經營倡導人性化服務,把消費者當作親人,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吳裕泰牌茶葉"是北京市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多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公司先後榮獲"中國商業名牌企業"、"守信企業"、"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消費者滿意單位"、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中國連鎖特許優秀企業管理獎"、"北京優秀特許品牌"、"北京市模範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跨越三個世紀,好茶始終如一",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吳裕泰都會矢志不渝地堅持"求精、求信、求實"的經營管理理念,追求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註重茶葉質量,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己任,致力于茶文化的傳播,努力把企業做精、做強,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公司變革

變革
1887年,安徽歙縣人吳錫卿在北新橋掛牌建立了吳裕泰茶堆,以經營倉儲、運銷、批售為主,門市零售為輔。 吳錫卿去世後,繼承了家產的五個兒子組建了一個股份製管理機構“禮智信兄弟公司”,經營吳裕泰茶葉,開始了最早的茶業連鎖嘗試,在北京和天津兩地開設了11家茶庄。但是在1955年,公私合營割斷了吳裕泰茶庄之間的聯系,各門店被劃歸給了當地政府。作為總店的北新橋吳裕泰茶庄劃歸到了東城區副食品公司,成為了北新橋副食商場下的附屬門店的茶葉組。
1997年,吳裕泰茶葉公司正式成立的,成為了奧士凱集團公司的下屬公司,奧士凱集團公司是東方信達資產公司的下屬公司,而東方信達資產公司是東城區政府所設的公司,屬于國有企業。成立之初隻有一個營業現場80平方米的茶庄和一個60平方米的茶社。從門店做起的吳裕泰經理孫丹威利用吳裕泰連鎖經營的理念和傳統定位,開始了連鎖經營的嘗試,在京郊開出了行業中第一個分店。
2005年,吳裕泰開始醞釀股份製改造。由東方信達和其他7位股東發起成立了總資產達到1億元人民幣的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東方信達以房產和“吳裕泰”商標等資產參股,約佔4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其中,大明商貿公司和香港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華等則以現金1200萬元出資,成為第二大股東。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東方信達資產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海燕擔任,總經理由原吳裕泰茶葉公司經理孫丹威擔任。此時,在孫丹威的推行下,吳裕泰茶葉公司已擁有了100家連鎖加盟店。改製後,這些店一同被劃到了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號稱是北京市第一個改製一步到位改為股份公司的老字號,但是,在股份改革上的嘗試,吳裕泰比同行張一元晚了5年。就是在這5年裏,張一元推出了“中國茶,張一元”的海量廣告,開始進行更為市場化的宣傳和運作。

擴張
而吳裕泰擴張過程最關鍵的兩大手筆:標準化改造和連鎖加盟擴張,正是孫丹威所力主的。
按照茶葉行業傳統的經營運作模式,從茶葉的進貨、拼單的製定到售後結算的全線過程往往由一個人打理。在孫丹威看來,這種完全憑借經驗的傳統經營方式無法保證品質。
于是,孫丹威與浙江大學茶學系合作開發優質茉莉花茶,由從事多年茶葉經營的專業技師和專業大學生一起,親臨廣西、福建、安徽等茶葉基地監督茶葉的採摘、加工,他們往往在產地一呆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樣可以實現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並逐步地製定了茶葉標準。
與此同時,在保持直營店和加盟店始終維持1∶2的比例的前提下,孫丹威開始帶著吳裕泰製定連鎖加盟體系,其中對于加盟商的貭素和資源、門店的選址以及裝潢,都列明要求:在北京城中,每家吳裕泰連鎖店之間的距離應該在1.5公裏以上;另外,每個店面的面積必須在50平方米以上;資金不少于40萬元。對此,“吳裕泰”收取2萬元/年的品牌使用費,另外還要從特許加盟店的銷售額中提取2%的管理費用。
為了更好的對連鎖加盟店進行更統一的控製和管理,2001年年底,孫丹威借助“外腦”,吳裕泰與聯想集團簽訂了總金額為100萬元的關于為吳裕泰提供系統咨詢、軟體開發、業務培訓和網路維護的信息平台的合作契約,吳裕泰正式實現信息化管理,每間門店都被納入了電腦網路。
在邀請專業設計公司完成了對吳裕泰所有連鎖店進行了重新設計與裝修改造之後,善于借助“外腦”力量的孫丹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與奧運對接的市場推廣和培養上,專門聘請了專家團隊,製訂了奧運前、奧運中及奧運後的品牌提升方案。目前,其奧運村“中華茶藝館”項目,已經完成了項目申報和茶館整體設計。
歷史故事
![]() |
![]() |
![]() |
![]() |
![]() |
![]() |
![]() |
![]() |
一、門洞裏的茶鋪
從東直門到鼓樓有條東西五裏長的大街,從崇文門到北城根雍和宮豁口有條南北十裏長的街,這兩條街的交叉點就叫北新橋。
徽州歙縣的吳老先生隨從一位舉人進京會試,出門時帶了些茶葉,到了北京舉人忙著應試,吳先生的空閒時間就多了起來,逐漸也和住地周圍的北京人熟悉了起來。為感謝鄰居對他們的照顧,他把從家裏帶來的茶葉送給了鄰居。沒想到,這些人喝過這些茶後贊不絕口,極力勸說吳先生擺個地攤賣茶葉。數日後就在北新橋大街路東的一個大門洞裏擺起了起了茶攤,沒幾天茶葉便銷售一空。細心的吳先生發現在內城這滿漢居住最密集的地方,無論貧富貴賤,人們有事沒事都喜歡喝茶。舉人落榜後要繼續留在北京苦讀,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吳先生回歙縣老家替他取些銀兩,吳先生回到家鄉,鉚足了勁兒,盡其所能帶回了大量的茶葉,正式開始了在北京的茶葉生意。
二、百年徽商 吳裕泰
論起吳氏家族做起茶葉生意,北新橋大街路東的一個門洞(即"吳裕泰"現址)就是"吳裕泰"乃至整個吳氏企業的發祥地,是毫無爭議的。據說這裏原來是個破敗的豪門府第的大門。就在這個沒有門牌的大門洞內,吳家做起了茶葉生意,當時包裝紙上隻印刷有"北新橋路東大廳便是"的字樣。吳家經過數年努力積累了一些銀兩,便把這個大門洞買下來,大門洞經過修繕,建成店鋪門面,起用了字型大小。1887年(光緒十三年),茶堆正式懸匾開張,至今已有118年歷史。當時吳裕泰茶堆以倉儲、運輸、批售為主。
自此,吳家更加銳意進取、苦心經營,漸漸在京站穩了腳跟。為了擴大經營,吳家就把與這個大門洞後面相連的荒蕪府第(約十五畝)全部買了下來。吳老太爺重新修建整個院落,建成環繞群房大約五十多間。在院落南端(駱駝胡同路北)還修建了寬大的門樓,京人稱為吳裕泰大院。
三、仁、義、禮、智、信
清末時,吳裕泰的創始人吳老太爺把茶堆的生意越做越大,以"吳裕泰"字型大小先後開設了十多家門市商號。吳老太爺在去世前,將所有產業平分成五份,分別寫了五張字條,讓五個兒子抓鬮,誰抓到哪就分到那份產業,湊巧的是五個兒子由大到小剛好順序抓到了"仁"、"義"、"禮"、"智"、"信"。于是四、五、六房三兄弟就商議將各自分得的商店、房屋等財產重新合並,共同居住生活,共同經營商號。為了方便管理三兄弟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起名"禮智信兄弟公司"。
公司建立之初,有禮記的吳德利茶庄(西號、北號);智記的吳裕泰茶堆、吳鼎裕茶庄;信記的協力茶庄和協順香燭百貨鋪等共六家商店,此外把各房的數十萬兩銀子交由公司經營管理。
四、佔京都 擴津門
20世紀初,外埠茶商不再進京。在北京經營零售業務的茶庄一是從天津批買茶葉,二是依靠在地的批發商到產地去採購。市場的擴大,為吳裕泰茶堆這種以批發為主業的茶商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機。
禮智信兄弟公司從天津的發展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就適時抓住機遇,實行外圍重點發展的戰略,將茶庄開到了天津,在天津北大關一帶建起了天津裕升茶庄,還在離北大關不遠的地方另修建了一棟三層樓房,作為倉庫和員工宿舍。裕升茶庄主營批發業務,發展速度極快,單是員工就有二百人之多。後來甚至取代了"吳裕泰"在天津銷售的銷售地位,構築了禮智信兄弟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五、吳裕泰的年
每年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就準備過年了,年前是茶葉銷售最繁忙的時候,既要給店面懸燈結彩,又要準備各種檔次的茶葉。過年是人們集中花錢的時候,因此買賣也格外的好。三十晚上吳裕泰茶堆也照例提早閉門休市,全體店員也進入假日休息狀態,要熱熱鬧鬧地進行一系列在民俗活動,形成了"吳裕泰"過大年的特有氣氛。
"吳裕泰"的子夜"接神"儀式是年節的開始,用芝麻秸扎一個佛龕樣的"錢糧筐子"架構,以象征來年的生意芝麻開花節節高。特別訂製的一掛鞭炮號稱兩萬頭,掛起來約兩丈來長。這掛鞭炮的結構也是很有講究,從下面是單掛,上面變成雙掛同時燃爆,再往上就是四掛同時燃爆,以示越來越旺之意。
子夜短短數分鍾內,常有窮人家的孩子手持一張紙質的財神像,在店門高喊"送財神爺來啦!"年年"吳裕泰"光接到的財神就有上百張。
六、老鋪待客
老北京人愛喝茶是出了名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都好這一口,有事沒事總要沏上一杯,慢慢悠悠地就品了起來。北京人飲茶也很早就有,元、明代更為普及,宮廷每年耗用茶品八萬餘斤。北京茶葉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一直沒變的就是無論多麽高檔名貴的茶,或是價錢極低的高末花茶,在這裏都有市場。打從經營的第一天起,"吳裕泰"就把自己的經營之道定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但同時也兼顧高消費群體。那時,"吳裕泰"的店容,店貌雖有些古老陳舊,但店堂內卻布置得溫馨和諧,使顧客有賓至如歸之感。店堂當中迎面懸掛著一大面玻璃鏡,左右兩側是金色抱柱楹聯:"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先佔一枝春。"店堂正中有方桌,旁置座椅和兩對長方座凳。店堂兩側各置一排一字形的尺櫃,並有兩門與後室相通。在兩櫃台內側張貼著大幅的"丹鳳朝陽"商標。店堂中還經常擺有應時花卉,如茉莉、碧桃、桂花、梅花、玫瑰等等,烘托出茶文化的雅趣。顧客可在店堂小坐,後堂備有茶水,店員不時招待來客,熟識的顧客甚至自己去後堂取茶取水。
七、崇尚勤儉 樂善好施
俗話說家和外順。"禮"、"智"、"信"三兄弟互諒互讓、和衷共濟。公司由四房(禮記)吳錫卿做主管,人稱吳四先生。他為人忠厚、崇尚勤儉、兢兢業業、苦心經營,對內一切按禮智信兄弟公司章程辦事,對外以"吳裕泰"字型大小為中心進行商業活動。
吳四先生虔信佛教,嚴守道德規範,也有著濃濃的儒家思想。他熱心公益事業並擔任一些社會職務,對公益事業不遺餘力,以常參加一些佛事活動,並時常救助社會上的飢寒之家,逢冬季還在東直門一帶開設臨時粥廠等等。
雖說吳家是深宅大院,頗有大宅門的勢派,但的確是一個平常人家。吳裕泰茶堆及其聯號的各個買賣也都是以這種平常的姿態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八、百年字型大小 久富盛名
元代以後,飲茶的人日漸增多。明代,北京地區的飲茶習俗更為普及;到了清代,滿族官員也逐漸養成了無事就下茶館的嗜好。北京茶葉市場以過幾百年的發展,到底是為什麽樣的顧客服務呢?是豪門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借用當年的一幅對聯也許可以說明"吳裕泰"的基本經營思想:"京都百業竟奢華,到底有多少大富大貴豪門;古城民眾尚節儉,畢竟是大半小門小戶人家。"吳裕泰選擇為老百姓服務的經營方針和態度贏得了社會贊許,當初又沒有什麽連鎖店城裏城外的人們,就是多跑上幾十裏路,也要到吳裕泰茶庄來買茶葉。吳裕泰茶庄正像巨柱一樣撐起了北京的銷售天空,成為在北京地區收益最大的茶庄。
一百多年,在歷史課本裏也許就是一頁紙的厚度,但對于吳裕泰來說,卻是幾代人的奉獻和追求,一百年前,北京人會說:北新橋有家安徽人開的茶堆叫吳裕泰。一百年後,北京人會說:吳裕泰茶葉是人們生活的必需。
品牌年表
1887 年 | (光緒十三年)吳錫卿老先生(原籍安徽歙縣)立足北京北新橋正式掛牌建立了吳裕泰茶堆。當時吳裕泰茶堆以倉儲、運銷、批售為主,門市零售為輔 |
清末時期 | 吳裕泰創始人吳錫卿老太爺去世後將家產分給了五個兒子,他們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禮智信兄弟公司”,經營吳裕泰茶葉 |
20 世紀初 | 天津裕升茶庄成立 |
1949 年 | 全國解放以後,由于國家對私商採取限製政策,“吳裕泰”一度不振 |
1955年12月10日 | 公私合營,“吳裕泰茶堆”正式更名為“吳裕泰茶庄”,吳裕泰茶庄劃歸東城區副食品公司,是北新橋副食商場下的附屬門店——茶葉組 |
1966 年 |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新橋大街被更名為“紅日路”,“吳裕泰茶庄”的牌匾被紅衛兵當成封建糟粕連夜摘取,“吳裕泰茶庄”被“紅日茶店”代替 |
1985 年 | 恢復《吳裕泰茶庄》字型大小 |
1994 年 9 月 28 日 | 吳裕泰翻建後重張開業 |
1995 年 | 《吳裕泰茶社》開業 |
1995 年 | 國內貿易部授予 “ 中華老字號 ” 稱號 |
1997 年 | “吳裕泰”現任經理孫丹威秉承先祖連鎖經營的理念和傳統定位,融入現代的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重組“吳裕泰”老字號,開始實施連鎖經營 |
1999 年 | 國內茶葉行業首家通過 ISO9001 國際質量體系識別 |
2001 年 12 月 | “吳裕泰”與聯想集團簽訂了總金額為 100 萬元的關于為“吳裕泰”提供系統咨詢、軟體開發、業務培訓和網路維護的信息平台的合作契約,吳裕泰正式實現信息化管理 |
2004 年 | “吳裕泰”攜手新浪網舉辦了以“點擊時尚選擇健康”為主題的首屆“網路綠茶節”,正式開展網路行銷 |
2005.1.18 | 吳裕泰改製工作籌備組正式成立,開始策劃吳裕泰改製的相關工作 |
2005.8.26 | 在旗艦店王府井店二樓舉行“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儀式”,正式改製成為“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
領導視察

2005年10月13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長陸昊在市商務局領導、東城區區長盧彥、副區長胡曉松和吳裕泰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到吳裕泰王府井店視察工作。

天津市炎黃畫院為吳裕泰作畫<陸羽品茶圖>

老舍夫人胡潔清與吳裕泰領導座談。

著名漫畫家李濱聲先生為吳裕泰茶庄現場題字。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吳裕泰茶葉公司經理孫丹威陪同下視察吳裕泰王府井店。


李鵬視察吳裕泰原碧春茶庄
著名畫家吳廣泉與吳大章為吳裕泰現場作畫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為吳裕泰現場題字
著名書法家米南陽為吳裕泰題字
以往榮譽
獎 項 | 頒發單位 | 時 間 | |
1 | 中華老字號 | 國內貿易部 | 1995 年 |
2 | 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 北京市愛委會 | 1998 年 |
3 | 首都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 | 北京市文明委 | 1999 年 |
4 | 北京 95 巾幗建功三八紅旗號 | 北京市婦聯 | 1996 年 |
5 | 首都五一勞動獎狀 | 北京市總工會 | 1999 年 |
67 | 北京市消協誠信單位 | 北京市消協 | 1997 年 |
8 | 北京市茶葉定點服務單位 | 北京市茶葉質量檢測站 | 1998 年 |
9 | 全國質量信的過班組 | 國內貿易部 | 2000 年 |
10 | 北京市模範集體 | 北京市工會 | 2000 年 |
11 | 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碧春) | 中國商業聯合會 | 2001.7 |
12 | 中國電腦福利彩票優秀投註站(碧春) | 中國民政部 | 2001.12 |
13 | 北京市消費者滿意單位 | 北京市消協 | 2001.12 |
14 | 北京市無假冒商標單位 | 北京市工商局 | 2001.12 |
15 | 北京市著名商標 | 北京市工商局 | 2002.4 |
16 | 北京市先進治保會 | 北京市公安局 | 2001.11 |
17 | 北京市技術創新先進企業 | 北京市總工會 | 2002.3 |
18 | 中國商業名牌企業 | 中國商業聯合會 | 2002.5 |
19 | 中國商業服務名牌《茶香情濃》 | 中國商業聯合會 | 2002.5 |
20 | 連續 2 年重契約守額度單位 | 北京市工商局 | 2002.4 |
21 | 北京市名優 特許經營品牌 | 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 | 2002.9 |
22 | 北京市名牌產品(吳裕泰品牌茶葉) | 北京市技監局、北京市經委 | 2002.9 |
23 | 重契約守額度單位 |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2002.11.29 |
24 | 服務標準化企業 |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 2003 年初 |
25 | 2002 年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優秀成果 | 北京市總工會 | 2003.3 |
26 | 2003 -2004 年度“誠信單位” | 中國消費者協會 | 2003.10.15 |
27 | 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店 |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 | 2003.12.23 |
28 | 消費者滿意單位 |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 | 2004.2.1 |
29 | 2003 年度文明單位標兵 | 東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 | 2004.3 |
30 | 2003 年度守信企業 |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2004.3.1 |
31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 | 北京市商務局 | 2004.4.28 |
32 | 東城區軍(警)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 東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 | 2004.7 |
33 | 2003 年度東城區重點企業 |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 | 2004.7 |
34 | 2004 年北京優秀特許品牌 | 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 | 2004.8 |
35 | 全國優秀茉莉花茶銷售商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 2004.9 |
36 | 北京名牌產品 |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 2004.9 |
37 | 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 2004.12 |
38 | 中國商業額度企業 | 中國商業額度企業專家評審委員會、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額度中心 | 2004.12.5 |
39 | 2005 年度— 2006 年度可信商品 | 東城區消費者協會 | 2005.1 |
40 | 2004 年度內部單位保衛工作先進集體 | 東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 | 2005.1 |
41 | 2004 年度首都文明單位標兵 |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 | 2005.3 |
42 | 北京市模範集體稱號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2005 年 4 月 |
43 | 中國連鎖特許優秀企業管理獎 | 中國連鎖協會 | 2005.8 |
44 | 北京優秀特許品牌 | 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 | 2005.6 |
45 | 北京市模範集體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2005.8 |
46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 全國文明委 | 2005.8 |
47 | 2005年度東城區綠卡企業 |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 | 2005.8 |
48 | 中國商業名牌企業 | 中國商業聯合會 | 2005.9 |
49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 2005.10 |
50 | 特裝展台裝飾金獎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2005.11 |
51 | 2005年“全國三綠工程茶葉放心服務品牌”稱號 | 全國三綠工程辦公室 | 2005.11 |
序號 | 榮譽名稱 | 獲獎時間 | 頒發部門 | 備註 |
1 | 茉莉珍珠茶 | 1999 年 | 中國 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組織委員會主任李嵐清 | 銅獎 |
2 | 蓮峰翠芽 | 2002 年 | 韓國國際茶葉研究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 | “國際名茶”金獎 |
3 | 茉莉雪針 | 2002 年 | 韓國國際茶葉研究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 | “國際名茶”金獎 |
4 | 茉莉牡丹綉球 | 2002 年 | 韓國國際茶葉研究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 | “國際名茶”金獎 |
5 | 自拼特二級茉莉花茶 | 2002 年 | 韓國國際茶葉研究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 | “國際名茶”金獎 |
6 | 茉莉銀毫 | 2002 年 | 韓國國際茶葉研究會、國際名茶評審委員會 | “國際名茶”金獎 |
7 | “吳裕泰”茶葉 | 2002 年 9 月 |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經濟委員會 | 北京名牌產品 |
8 | 吳裕泰牌茉莉雪針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
9 | 吳裕泰牌茉莉香雪芽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
10 | 吳裕泰牌茉莉銀芽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
11 | 吳裕泰牌茉莉花茶王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特等獎” |
12 | 吳裕泰牌茉莉毛尖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
13 | 吳裕泰牌茉莉牡丹綉球 | 2003 年 | 中國茶葉學會 | “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
14 | 羊艾毛峰 | 2005 年 4 月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茶業協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 | 質量合格、質價相符產品 |
15 | 海遇雲霧 | 2005 年 4 月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茶業協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 | 質量合格、質價相符產品 |
16 | 西湖龍井 | 2005 年 4 月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茶業協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 | 質量合格、質價相符產品 |
17 | 蓮峰翠芽 | 2005 年 4 月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茶業協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 | 質量合格、質價相符產品 |
18 | 有機玉螺 | 2005 年 4 月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茶業協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 | 質量合格、質價相符產品 |
19 | 茉莉牡丹綉球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銀獎 |
20 | 茉莉花茶王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金獎 |
21 | 三杯香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優秀產品獎 |
22 | 有機茉莉小白毫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優秀產品獎 |
23 | 蜜香烏龍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優秀產品獎 |
24 | 袋泡有機綠茶 | 2005 年 11月 | 北京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北京食品協會 | 博覽會優秀產品獎 |
事記介紹
1887年 (光緒十三年)吳錫卿老先生(原籍安徽歙縣)立足北京北新橋正式掛牌建立了吳裕泰茶堆。當時吳裕泰茶堆以倉儲、運銷、批售為主,門市零售為輔
清末時期 吳裕泰創始人吳錫卿老太爺去世後將家產分給了五個兒子,他們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禮智信兄弟公司”,經營吳裕泰茶葉
1955年12月10日 公私合營,“吳裕泰茶堆”正式更名為“吳裕泰茶庄”,吳裕泰茶庄劃歸東城區副食品公司,是北新橋副食商場下的附屬門店——茶葉組
1966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新橋大街被更名為“紅日路”,“吳裕泰茶庄”的牌匾被紅衛兵當成封建糟粕連夜摘取,“吳裕泰茶庄”被“紅日茶店”代替
1985年 恢復《吳裕泰茶庄》字型大小
1994年9月28日 吳裕泰翻建後重張開業
1995年 《吳裕泰茶社》開業
1995年 國內貿易部授予 “ 中華老字號 ” 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