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國古代朝代名。公元420年,宋武帝劉裕取代東晉政權而建立。國號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宋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開國皇帝劉裕,自幼家貧,一度以賣草鞋為生。後從軍,加入北府軍。在東晉末的亂局中崛起。于
399年斬露頭腳,先後平定孫恩的叛亂,403年桓玄篡晉建楚,劉裕京口起兵討伐桓玄,很快攻入建康,消滅了桓玄的勢力,迎回晉安帝,從此掌握東晉朝政。後于409年率兵滅南燕,收復山東,411年南下,剿滅盤踞嶺南近十年的盧循勢力,412年出兵攻滅割據長江中上遊的劉毅,413年西征巴蜀,攻滅割據蜀地的西蜀皇帝譙縱,415年又擊潰荊州司馬休止,實現了對南方的統一。後又于416年大舉北伐關洛,攻滅後秦,光復河南和關中。同時在國內推行各項改革:實行土斷,打擊士族,誅殺惡霸地主,抑製豪強兼並,禁止豪強封固山澤,還地于民,精簡僑州郡縣,恢復秀才、孝廉策試的製度,削減繁苛法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減免雜稅、徭役等。公元420年,劉裕代晉建宋,在位期間,政治清明 ,頗有作為。劉裕死後,其子宋文帝劉義隆,繼承了他的改革,繼續勵精圖治,元嘉三十年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公元453年,文帝被太子劉劭弒殺。不久後他的第三子劉駿起兵推翻劉劭而繼位,是為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對劉宋以來的製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基本在于加強皇權,削弱地方宗室實力,改革官製,重用寒人,裁並州縣,改鑄錢幣等等,雖也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其激進的改製也破壞了元嘉年間以來的政治結構的平衡。同時,孝武帝在位11年,生活上荒淫無度,率性而為,大興土木、奢侈無度。又不惜骨肉相殘,大肆發兵討伐地方的宗室,劉宋宗室遭到重創,為之後十幾年間劉宋宗室進一步內鬥直到滅亡埋下隱患。公元464年,孝武帝死後,殘忍無道的劉子業即位,劉宋朝政更加混亂,一年之後,劉彧起兵發動政變,誅殺了劉子業,劉彧即位,是為宋明帝。宋明帝即位後,不僅大肆誅殺宗室諸王,而且隨意誅殺地方州郡大吏,國家越發混亂。明帝死後,其子劉昱(公元463- 477年)即位。劉昱又是一個殘忍無道的君主,後被大臣蕭道成所殺,朝政落入蕭氏手中。公元479年,蕭道成取代劉宋,建立南齊,劉宋滅亡。 疆域
劉宋為南朝四朝疆域最大的一個朝代 。宋初除佔據整個南方外,還據有山東,淮北,河南。強盛時,其統治地區北部與北魏劃黃河為界,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雲南,南至越南中部橫山、林邑一帶。
帝王世系
廟號 | 謚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年號及使用時間 | 備註 |
---|
| 孝穆皇帝 | 劉翹 | 未稱帝,劉裕追謚 |
| 劉裕生父 |
高祖 | 武皇帝 | 劉裕 | 420年 - 422年 | 永初(420年 - 422年) |
|
| 無謚號(史稱少帝) | 劉義符 | 422年 - 424年 | 景平(422年 - 424年) | 劉裕長子 |
太祖(初謚中宗) | 文皇帝 | 劉義隆 | 424年 - 453年 | 元嘉(424年 - 453年) | 劉裕第三子 |
| 元皇帝 | 劉劭 | 453年 | 太初(453年) | 劉義隆長子 |
世祖 | 孝武皇帝 | 劉駿 | 453年 - 464年 | 孝建(453年 - 456年) | 劉義隆第三子 |
大明(457年 - 464年) |
| 無謚號(史稱前廢帝) | 劉子業 | 464年 - 465年 | 景和(464年) | 劉駿長子 |
永光(465年) |
太宗 | 明皇帝 | 劉彧 | 465年 - 472年 | 泰始(465年 - 471年) | 劉義隆第十一子 |
泰豫(472年) |
| 無謚號(史稱後廢帝) | 劉昱 |
| 元徽(472年 - 477年) | 劉彧長子 |
| 順皇帝 | 劉準 |
| 升明(477年 - 479年) | 劉彧第三子 |
註:初為中宗景皇帝,世祖時改為「太祖文皇帝」。
南朝宋帝系表 相關詞條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