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其緯度值為黃赤交角,是一條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的地方。北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在北緯23°26′正負一度的範圍內變化。在1976年第十六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決定將2000年的回歸線位置定為23度26分21.448秒。
地理學意義
北回歸線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這一天這裏能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北回歸線(不包括北回歸線)以南至南回歸線(不包括南回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
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值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含北極圈)內為極晝,南半球相反。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並始終在北緯23°26′度附近和南緯23度26′附近的兩個緯度圈之間周而復始地迴圈移動。因此,把這兩個緯度圈分別稱為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也是南溫帶、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南極圈、北極圈則是90度減去回歸線的度數的緯度值所構成的緯度圈,是南溫帶、北溫帶與南寒帶、北寒帶的分界線。
命名緣由
北回歸線的英文名起源于二千多年前,夏至日太陽直射到此處時,是處在黃道十二宮的巨蟹座位置,從此回歸原處,故應稱“回歸線”而非“北回歸線”。由于星體運動,而移動到了雙子座的位置。
穿越國家
北回歸線穿過的國家有中國、緬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巴哈馬、墨西哥等。
穿越中國

雲南西疇北回歸線公園
在西疇縣城西面的出入口處,與縣城隔一道山峽,海拔1526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主標志名“回歸亭”,呈飛碟狀,看起來像亭又像塔。回歸亭四周均有窗,頂部正中間有一圓形天窗,與亭內大廳正中央相對應,作為夏至日觀測太陽直射之用。
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
佔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旅遊文化為一體,以公元2038年北回歸線的位置(北緯23。26)為主軸線,截北回歸線上500米地段,間以“太陽之路”、“誇父追日”、“北回歸線之門”、“日晷廣場”、“春夏秋冬”等建築小品,雕塑以及主體標志,創造了一個形象生動的空間系列,以科普博物館表達對自然、生命、陽光的理解,向人們陳述從悠悠亙古到今日文化科學發展的宇宙世界,並通過技術手段精確地展示北回歸線的地理位置及變化,使人們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回歸線的身影。北回歸線從墨江縣穿城而過,被譽為“北回歸城”。
廣西南寧大明山北回歸線標志塔
在廣西南寧的大明山風景區上有一塊約兩米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建立在大明山舊伐木場的路旁,並設有北回歸線科普廊。
廣西桂平北回歸線公園
桂平北回歸線公園北回歸線標志是一座呈正東西走向,跨度18米,高17.2米的弧形建築,弧形中心頂端托著一個直徑6米的地球儀,球體正中有直徑16釐米的“窺陽孔”,太陽光經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圖”的桂平點上。標志的東西方向嵌有寬5釐米,長20多米的北回歸線標志指示線。
廣東汕頭北回歸線標志
坐落在汕頭雞籠山上。高13.6米,由基座、支柱和地球模型三部分組成。基座為天壇式,分三層,第一、二層,第一、二層,各高1.33米,各分九級台階,頂層高0.30米,隻一級台階。支柱為兩個“北”字型承重水泥支架,高8.60米,不論從那個方向望,均呈明顯的"北"字,突出北回歸線主題。地球模型由支柱支撐,空心,直徑5米,球面標繪世界輪廓圖,商標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中有一直徑24釐米的不銹鋼管,指向天頂,垂直地平面,貫穿地球模型表面,作夏至日正午檢驗太陽直射用。
廣東封開北回歸線標志
坐落在江口鎮濱江公園內,坐北朝南。該標志的底座寬12米,內圈用混凝土塑成半球狀,外圈用花崗石拼成八卦狀;有四條斜柱支承在混凝土底座上,斜柱支撐著塔身,塔身面向南方,正對“離”位,四根斜柱分置于巽(東南)、艮(東北)、乾(西北)、坤(西南)四方;塔身下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塔身上部,用不銹鋼焊接而成,它的四棱,各有兩塊羽翼飄出,任何位置觀看,均顯示“北”字,寓意“北回歸線”和“火箭沖天”。塔頂置一直徑62.1釐米的銅球,象征太陽,銅球頂部中央有一直徑10釐米的圓孔,用作夏至日正午太陽直射檢驗(照片2)。
台灣北回歸線紀念碑
2009年12月15日,台灣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紀念碑。台灣共有三座北回歸線標,橫過台灣的澎湖、嘉義、南投、花蓮四縣,一座在西半部的嘉義縣水上鄉,另外兩座在東半部的花蓮瑞穗鄉和海線豐濱鄉。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紀念碑,位于東部海岸旁、濱臨太平洋,在省道台11線27公裏處,地屬花蓮縣豐濱鄉,紀念碑建在環島公路邊一片空曠的田野上,高約20米,為一塔型石碑建築。碑頂有南北和水準相交叉的圓球,圓柱形的標志,上隻標示“北回歸線”,中間有狹長細縫,石碑上有“北回歸線”4個大字,標志碑石台上刻有北緯23°27′4.51〃等字樣。熱、溫兩帶以北回歸線為界,由此以南為熱帶。遊客常在此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