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5年,周恩來總理從萬隆會議回國後,深感國內外語外事人才之匱乏,故決定成立一所外語學院。此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之肇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址,親自確定校名(沿用至今)。

1964年10月24日,在新華社外文幹校的基礎上,北二外成立。陳毅副總理發表講話,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
1965年,全校教職工人數人生達到510人,其中教師221人,副教授4人,講師12人,外籍教師27人。
1965年,該校開設英語系,法語系,西阿語系,德日語系,東歐語系,幹訓部五系一部。學生人數達到1138人。
1966年,學校開始受到文革沖擊。6月7日,全校停課。7月,周恩來總理連續5次來到二外調研。陳毅,李先念副總理也先後來到學校講話,了解情況。
1968年,對外文委復原。北二外劃歸外交部管理。
1969年,大部分師生前往河南五七幹校勞動。
1971年10月,北京語言學院整體並入該校,中國人民大學部分師生並入該校。11月,該校成為北京地區第一批復課的高校。
1972年,該校恢復調整教學機構。開設英語系,東歐語系,西歐語系,亞非語系和政治理論教研室。
1976年,四五運動爆發。二外漢語教研室16名教師懷念總理恩情,組成“童懷周”,編輯多部詩抄。北二外名動全國。
1978年2月,北二外劃歸為教育部與外交部共同領導。
1981年,北二外開始招收留學生,成為第一批招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1983年,北二外劃歸為教育部與旅遊局共同領導。
1981-2006年間,北二外先後成立英語學院,日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法政學院等。
2013年7月,學校對現有院系進行了重組,新成立了酒店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經貿與會展學院等。
2015年,成立中歐語系;5月,學校先後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非通用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7月在原國際傳播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文學院,在新聞傳播學學科的基礎上組建新的國際傳播學院,成立西亞與南亞語系。
辦學規模
院系概況
截止2015年7月,學校設立26個教學單位,其中開設大學部專業31個,分屬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理學五大學科門類,覆蓋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套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新聞傳播學、地理學等一級學科。學校自建校起即為重點大學,沒有二本、三本專業。
大學部院系 | 開設專業 |
---|---|
英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高年級增設翻譯、跨文化交際方向),商務英語 |
日語學院 | 日語語言文學(高年級增設翻譯、跨文化交際方向) |
翻譯學院 | 翻譯(高年級增設口譯、筆譯方向) |
旅遊管理學院 | 旅遊管理(高年級增設旅遊規劃、電子商務方向),人文地理和城鄉規劃 |
酒店管理學院 | 酒店管理(高年級增設健康產業管理方向)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國際漢語教育 |
國際商學院 | 財務管理,市場行銷 |
國際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經貿與會展學院 | 國際貿易與經濟,貿易經濟,金融學,會展管理 |
法政學院 | 法學,國際政治,國際事務與關系 |
俄語系 | 俄語 |
法意涵大利語系 | 法語,義大利語 |
德語系 | 德語 |
朝鮮語系 | 韓語 |
西班牙葡萄牙語系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
阿拉伯語系 | 阿拉伯語 |
中歐語系 | 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 |
繼續教育學院 | 英語,日語,旅遊管理,國際貿易與經濟 |
漢語學院 | 漢語言(留學生) |
西亞與南亞語系(籌) | 印地語、土耳其語、希伯來語、波斯語 |
院系設定資料來源于:
附屬學校:
北二外附屬中學,北二外附屬國小,北二外附屬幼稚園(籌)、北二外平谷外國語學校(籌)、北二外中山市附屬外國語學校(籌)、北二外邢台附屬外國語學校(籌)。
北二外附屬中學是北京市朝陽區重點示範中學之一。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截止2015年1月,全校在編專任教師600餘人,絕大多數教師在國外進修或攻讀過學位。學校還聘請兼職教授120多人,擁有外國專家100餘名。學校擁有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7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名稱 | 負責人 |
日語翻譯方向課程教學團隊 | 邱鳴 |
北京市教學團隊
名稱 | 負責人 |
旅遊管理教學團隊 | 鄒統釬 |
英語專業教學團隊 | 張佔軍 |
非英語專業套用翻譯教學團隊 | 王磊 |
學科建設(碩博培養)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建,2016年第一批博士後進站。
博士培養:
培養單位 | 研究方向 |
---|---|
翻譯學院 | 翻譯 |
旅遊管理學院 |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與休閒管理 |
碩士培養:
培養單位 | 開設碩士點 | 研究方向 |
---|---|---|
文學院 | 美學 | 西方美學;比較美學與美育學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古典美學與詩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歐美文學與文論;文化與傳播 | |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漢語言文字學研究 | |
中國古代文學 | 先秦兩漢文學;唐宋文學與文論 |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世界華文文學 | |
經貿與會展學院 | 金融學 | 國際金融市場與投資;國際金融理論與政策 |
國際貿易學 |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服務貿易 | |
國際文化貿易 | 戰略政策規劃;文化企業跨國經營 | |
會展管理 | 會展企業管理;節事會展旅遊 | |
國際商務(MIB) | 國際商務 | |
英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 | 理論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英美社會文化;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國際事務研究 |
國際文化貿易(英語) | 戰略政策規劃;文化企業跨國經營 | |
日語學院 | 日語語言文學 | 日本語言學(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學;日本社會與文化;翻譯口譯(同聲傳譯) |
翻譯(MTI) | 日語口譯;日語筆譯 | |
俄語系 | 俄語語言文學 | 套用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理論與實踐;俄羅斯文學 |
翻譯(MTI) | 俄語口譯 | |
法意涵大利語系 | 法語語言文學 | 套用語言學研究;翻譯理論與實踐;跨文化交際 |
翻譯(MTI) | 法語口譯 | |
德語系 | 德語語言文學 | 跨文化交際;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口譯);外語教學比較研究 |
翻譯(MTI) | 德語口譯 | |
西葡語系 |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 |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國家國情與文化 |
翻譯(MTI) | 西班牙語口譯 | |
阿拉伯語系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阿拉伯語言文學;阿拉伯社會文化 |
翻譯(MTI) | 阿拉伯語口譯 | |
朝鮮語系 | 亞非語言文學(韓國語) | 韓國語言;韓國文學;中韓翻譯 |
翻譯(MTI) | 朝鮮語口譯 | |
套用英語學院 |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國際商務英語;英語教學研究;跨文化交際 |
翻譯學院 |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國際會議傳譯 |
翻譯(MTI) | 英語筆譯;英語口譯 | |
國際商學院 | 會計學 | 公司稅務與會計信息;公司財務與資本市場 |
企業管理 | 國際企業管理;行銷戰略與服務管理 | |
旅遊管理學院 | 旅遊管理 | 旅遊經濟與休閒經濟;旅遊目的地管理與旅遊規劃;旅遊市場行銷與旅遊電子商務 |
酒店管理學院 | 飯店管理 | 現代飯店投資與管理;飯店地產與新業態投資與管理 |
漢語學院 | 國際漢語教育(MTCSOL) | 國際漢語教育 |
MTA/MBA教育中心 | 工商管理(MBA) | 工商管理 |
旅遊管理(MTA) | 旅遊管理 |
- 重點學科
北京市重點學科
外國語言文學,旅遊管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教育改革試點專業、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北京市精品課程6個。
國家級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日語、阿拉伯語、旅遊管理、英語
北京市特色專業
日語,英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旅遊管理
國家級教學團隊
名稱 | 負責人 |
日語翻譯方向課程教學團隊 | 邱鳴 |
北京市教學團隊
名稱 | 負責人 |
旅遊管理教學團隊 | 鄒統釬 |
英語專業教學團隊 | 張佔軍 |
非英語專業套用翻譯教學團隊 | 王磊 |
國家級精品課程
名稱 | 負責人 |
《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 | 鄒統釬 |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名稱 | 負責人 |
《基礎英語》 | 汪福祥 |
《德語語言學導論》 | 王磊 |
《普通語言學導論》 | 馬壯寰 |
《翻譯基礎》 | 汪福祥 |
《國際金融學》 | 楊長江 |
《外國人看中國文化》 | 朱小雪 |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註重國際化辦學,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德國、俄羅斯、西班牙、瑞士、埃及和香港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140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出國進修、訪學、合作科研,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等,年均赴外留學學生300多人,來校外國留學生1000多人。學校還在墨西哥、摩洛哥、英國、法國承辦了4所孔子學院,積極參與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工作。

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僅擴大了二外在國際上的影響,有助于保持二外一些學科在學術上的領先地位,為二外教學和科研水準的提高、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學術帶頭人的成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二外聘請外國專家提供了可靠和穩定的來源,同時為二外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外聘請外國專家的數量居于全國高校前列,年均百餘名。他們為二外的人才培養、新學科的建立、年輕教師的培訓以及爭取國外資助、聯系教師出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二外從1981年起,開始接受外國留學生。改革開放以來,留學生的數量有了很大的成長,共接受來自近40個國家的長期留學生8000餘人,短期留學生2000餘人,年均來校留學人數約1300名。在二外學習過的留學生中,有些已在其本國擔任高級職務,有的成為駐華使館的官員。
國際翻譯院校聯盟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于2013年10月正式加入國際翻譯院校聯盟(也譯作“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簡稱CIUTI),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同為該聯盟在中國大陸僅有的四所成員高校。

CIUTI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權威的翻譯教學機構聯合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大學。其每年一次的學術論壇均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的300餘名代表參加。
社會評價
2009年 中國首份官方權威大學排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研究中心評估:北二外位居大陸綜合類高校第51名,語言類高校第3名。
2011年,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北二外位列中國大陸綜合類高校第50名,語言類高校第2名。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推出的中國首份《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北二外排在語言類大學第4名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的大學排名,北二外連續6年位列中國大陸語言類高校第3名。
在歷年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二外均列語言類高校第三名。
麥克思中國高校就業薪酬排行榜中,09-13年北二外均列非211大學前五名,全國高校前20名,在《新周刊》中就業能力排行榜中,10-12年北二外分別排在第11,9,10位。
專業排名
(註:截止2013年;本表僅列出了排名在全國前20名之內的專業)
專業 | 排名 | 專業 | 排名 |
---|---|---|---|
日語 | 1 | 旅遊管理 | 1 |
會展管理 | 2 | 酒店管理 | 2 |
阿拉伯語 | 2 | 德語 | 3 |
俄語 | 4 | 西葡語 | 4 |
法意語 | 5 | 翻譯 | 5 |
朝鮮語 | 5 | 國際漢語教育 | 5 |
英語 | 8 | 漢語言文學 | 1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3 | 新聞 | 17 |
國際政治 | 20 |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室)
教育部阿拉伯語研究中心 | 全球輿情與客群研究基地 | 全球影視與文化軟實力研究室 |
國家旅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 | 中國翻譯行業發展研究院 | 中國旅遊人才發展研究院 |
國家外國文學研究基地 | 中國旅遊研究院飯店產業研究基地 | 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院 |
白俄羅斯研究室 | 秘魯文化研究中心 |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 |
省部級、校級科研機構
北京市旅遊戰略發展研究基地、公示語翻譯研究中心、中澳旅遊研究中心、旅遊法律與產業規製研究中心、文藝學研究中心、會展研究中心、中國閒暇經濟研究中心、國際服務貿易暨國際文化貿易研究中心、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國際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中國飯店產業研究中心、朝陽區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理論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研究基地、美學研究中心、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會展企業研究基地、旅遊企業研究基地、中國文化傳播與推廣基地、北京市漢語國際推廣中心、國際漢語人才儲備基地、中國傳統文化推廣與研修基地、國際新聞與媒體研究中心、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等。

學術資源
圖書館藏
根據2014年10月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有藏書76萬餘冊(含各院、系、所),年訂外文(包括港澳台)原版報刊170種、中文報刊900多種;電子圖書18萬餘冊;引進資料庫40個,自建資料庫7個。
學術期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高校學報(月刊)。 本刊登稿範圍集中于"外語"及"旅遊"兩個學術領域,每期集中一個領域,其中逢單月集中刊登旅遊學術成果。國內統一刊號:11-2802/H,國際標準刊號:1003-6539。《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首批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CJBDC)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SJD)來源期刊、北京市一級社科期刊、《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影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 學校標識
【英文名】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簡 寫】 BISU
【校 訓】 明德 勤學 求是 競先
【學 風】融中外,兼行知
【教 風】和易以思 ,人文化成

【校 徽】
校徽主體為圓形,以多個同心圓的形式象征全校師生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開拓進取的精神。標示中間部分為書(E),苗(W),地球三個元素,構成了校徽的精神內涵。書是對教育機構性質的最好詮釋,同時英文字母“E”是英文單詞教育“EDUCATION”的首字母,與下方的“W”相呼應。苗寓意呵護、培育,再次深化校徽主題,而“W”又是“外”字的拼音首字,在表達多種含義的同時,巧妙的將二外兩字蘊含其中。地球形象的說明了學校的培養目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代校歌】
在這裏領略文化的傳奇
在這裏體會語言的魅力
母校拉近你我的距離
用真心搭建美好的情誼
陪伴我走過青春年華的四年
在心裏念念不忘的是你給的鼓勵
也許我們會在母校重聚
回味我們成長的足跡
啊母校我們熱愛你
明德勤學專註的聆聽
求是競先給我燦爛的前景
你的情我一生銘記
- 社團文化
現主要有直屬組織、校級社團、院級社團、獨立社團四類學生組織。直屬組織接受校黨委部門直接領導,校級社團由學生社團聯合會管理,院級社團由各院系學生工作處指導,獨立社團的組織與活動則一般獨立于以上三類情況。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馮培 |
校長 | 曹衛東 |
紀委書記 | 鄭瑞君 |
黨委副書記 | 徐連春、計金標、朱光好 |
副校長 | 倪志恆、邱鳴、李小牧、朱佩芬 |
學校領導資料來源于:
知名校友
王毅,曾任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主任、朝核六方會談中方團長,現任共和國外交部長。該校77級日語系校友。
吳思科:現任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十一屆政協全國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該校65級阿拉伯語系校友。
高虎城:現任共和國商務部部長,該校72級法語系校友。
劉春先:現任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副軍職專員,該校65級德日語系校友。
張世斌:現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軍部副軍職研究員,該校65級德日語系校友。
劉洪才:現任中國駐朝鮮大使,曾任中聯部副部長,該校75級日語系校友。
陳健:現任商務部副部長,該校77級西班牙語系校友。
常振明:現任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該校79級日語系校友。
和廣北:現任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該校75級校友。
趙立凡:中央電視台副總編輯、高級記者、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台書畫院院長、央視網總顧問。該校65級英語系校友。
張吉龍:亞洲足球聯合會執行主席。該校72級英語系校友。
蓋志新:中國國旅集團董事長、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總裁、黨委副書記,是國旅總社的法定代表人,中國旅行社協會會長。該校74級法語系校友。
宮萬春:中國旅行社總社總經理、中國旅行社協會副會長,該校75級英語系校友。
倪健:團中央國際聯絡部部長。
胡安:著名華裔導演。該校77級英語系校友。
關銳: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阿拉伯語中心主任,首席翻譯。
董芳霄:奧運會冠軍,著名體操運動員,國際裁判。
郭麗萍:中國象棋頂級大師,世界冠軍。
周軼君,鳳凰衛視著名記者,主持人。該校98級阿拉伯語系校友。
袁艷萍:著名柔道運動員,奧運會冠軍。該校03級英語系校友。
張玉寧:中國著名足球運動員。該校10級英語系校友。
舒暢:中國內地著名演員。該校04級英語系校友。
毋點點:文化大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全球最大出版集團蘭登書屋(Random House)紐約總部中文編輯,《非誠勿擾》人氣男嘉賓,演員。該校05級國際傳播學院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