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
房山線為北京市2012年軌道交通網的建設項目之一,功能主要是滿足房山新城與中心城區間交通出行的需要,改善公共交通條件。其建設能夠有效的改善房山新城的交通環境,發揮城市建設的引導功能,提升沿線土地價值,加快房山新城建設,有效疏解中心城人口和產業,推動城市功能布局最佳化。

房山線起點設在良鄉城南長虹西路和蘇庄大街(翠柳大街)交叉口,沿長虹西路向東,上跨京廣鐵路,繼續東延至長于路北轉,至京良公路轉向東,至長陽路左轉向北,至稻田後線路再右轉向東跨過永定河,沿葆台路延伸,經世界公園南門,過萬壽路南延轉向北,在郭公庄站與捷運9號線起點站進行銜接。房山線線路全長約24.79km,其中高架線21.45km,地下線約2.79km,過渡段約0.55km,地下線路位于大葆台站至郭公庄站;全線設車站11座,其中高架站9座,地下站2座。
原先的"世界公園站"在此次命名預案中,被修改為"大葆台站";"長陽西站"改為"籬笆房站";"長陽北站"改為"稻田站"。
在房山線最初開通運營時,不與北京捷運的其他路網相交,因此由其他線路去往房山線或由房山線換乘北京捷運其他線路的乘客,需要通過大葆台-新宮的臨時擺渡車(臨1路)進行換乘。9號線建成以後,該擺渡車計畫取消。
線路資料
線路資料
概況 | |
類型 | 捷運 |
所屬系統 | 北京捷運 |
起止站 | 郭公庄站--蘇庄站 |
車站數 | 11 |
運營 | |
營運地區 | 中國北京 |
目前狀態 | 運營中 |
開通日期 | 2010年12月30日 |
運營方 | 北京捷運運營有限公司(運營二分公司) |
線路標識色 | 橙紅色(R: 228 G: 96 B: 34) |
技術 | |
全長 | 24.6km |
雙線 | 全線 |
軌距 | 1435mm |
電氣化 | DC750V,第三軌 |
最高時速 | 100km/h |
編組 | 6B |
車輛段 | 1處(閻村車輛段) |
使用車型 | BD24(21組,車號:FS001-FS021) |
車站列表
注解:
①已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用格底色表示,未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無格底色。
②"可換乘線路"中僅包含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線路,括弧內為在建線路開通年份。
③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
④郭公庄站為同台換乘。該站同台換乘至9號線國家圖書館方向。
⑤閻村北站將于2015年建成與燕房線換乘。
站間公裏數
起始/終到車站 | 區間距離(米) | 方向 |
---|---|---|
郭公庄--大葆台 | 1405 | 上行/下行 |
大葆台--稻田 | 6466 | 上行/下行 |
稻田--長陽 | 4041 | 上行/下行 |
長陽--籬笆房 | 2150 | 上行/下行 |
籬笆房--廣陽城 | 1474 | 上行/下行 |
廣陽城--良鄉大學城北 | 2003 | 上行/下行 |
良鄉大學城北--良鄉大學城 | 1188 | 上行/下行 |
良鄉大學城--良鄉大學城西 | 1738 | 上行/下行 |
良鄉大學城西--良鄉南關 | 1332 | 上行/下行 |
良鄉南關--蘇庄 | 1330 | 上行/下行 |
首末車時間
車站名稱 | 往蘇庄方向 | 往郭公庄方向 | ||
---|---|---|---|---|
車站名稱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郭公庄 | 5:58 | 23:00 | -- | -- |
大葆台 | 6:00 | 23:02 | 5:44 | 22:29 |
稻田 | 6:06 | 23:08 | 5:38 | 22:23 |
長陽 | 6:11 | 23:13 | 5:33 | 22:18 |
籬笆房 | 6:14 | 23:16 | 5:30 | 22:15 |
廣陽城 | 6:17 | 23:19 | 5:27 | 22:12 |
良鄉大學城北 | 6:20 | 23:22 | 5:24 | 22:09 |
良鄉大學城 | 6:22 | 23:24 | 5:22 | 22:07 |
良鄉大學城西 | 6:25 | 23:27 | 5:19 | 22:04 |
良鄉南關 | 6:27 | 23:29 | 5:17 | 22:02 |
蘇庄 | -- | -- | 5:15 | 22:00 |
※遇特殊情況需臨時調整時,以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公告為準。
車站信息
車站名稱 | 車站地面位置 | 車站形式 | 列車開門方向 | 衛生間位置 | 參考資料 |
---|---|---|---|---|---|
郭公庄 | 豐台區北京國際花園東北側 | 地下/整體站廳/分離島式站台/換乘站 | 左側 | 上行站台北側、下行站台北側 | |
大葆台 | 豐台區葆台村,葆台路與豐葆路交口西側 | 半地下/分離站廳/側式站台 | 右側 | 上行站台東側、下行站台東側 | |
稻田 | 房山區高佃村 | 高架/整體站廳/島式站台 | 左側 | 站台西側 | |
長陽 | 房山區長陽鎮 | ||||
籬笆房 | 房山區籬笆房村南 | ||||
廣陽城 | 房山區廣陽城鎮,長楊路與長于路 | 站台南側 | |||
良鄉大學城北 | 房山區前崗村東 | ||||
良鄉大學城 | 房山區前崗村南,黃良路與良鄉東區十六號路交口東 | 站台西側 | |||
良鄉大學城西 | 黃良路與攬秀北大街、攬秀南大街交口 | ||||
良鄉南關 | 房山區黃良路與京深路交口 | 高架/整體站廳/側式站台 | 右側 | 上行站台東側、下行站台西側 | |
蘇庄 | 房山區蘇庄村,黃良路與蘇庄大街交口東 |
一卡通服務網點
車站名稱 | 充值網點 | 退卡網點 |
---|---|---|
郭公庄 | 南廳(C口/D口)北廳(A口/B口) | 無 |
大葆台 | 西廳(A口/D口)東廳(B口/C口) | 西廳(A口/D口) |
稻田 | 東廳(A口/B口) | 無 |
長陽 | 東廳(A口/B口) | 無 |
籬笆房 | 北廳(A口/B口) | 無 |
廣陽城 | 北廳(A口/B口) | 無 |
良鄉大學城北 | 北廳(A口/B口) | 無 |
良鄉大學城 | 東廳(A口/B口) | 無 |
良鄉大學城西 | 東廳(A口/B口) | 無 |
良鄉南關 | 東廳(A口/B口)西廳(A口/B口) | 西廳(A口/B口) |
蘇庄 | 東廳(A口/B口)西廳(A口/B口) | 無 |
車輛使用
BD24型列車由北京捷運車輛廠製造,共21組126輛,每節車廂共4對車門,為內藏門,同時也是北京捷運唯一實現完全國產化的車輛。在2010年12月30日開始在房山線運營,列車配屬于閻村車輛段。
線路特色
城市畫卷
"城市畫卷"
房山線9座高架車站的面板為統一樣式,初步設計方案為"城市畫卷"。車站造型猶如一張正在慢慢開啟的畫卷,精巧而新穎。據了解,房山線站台的材質將採用玻璃幕牆與普通幕牆相結合的方式,"畫卷"的外延兩端設計成三角形的玻璃幕牆形式。
同台換乘
與9號線同台換乘
房山線將與捷運9號線在郭公庄站實現同台換乘,使得換乘時間大為減少。同台換乘將兩條線路同方向的軌道設定在同一個站台內,例如郭公庄站內,9號線的南向北的軌道與房山線南向北在同一個站台,由房山線下車的乘客在站台內隻需一個"轉身",就可登上9號線進城方向的列車。
國產化
首次用國產化列車
房山線將使用純國產化列車--國產捷運B型列車。國產化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達到每小時100km,房山線的單程旅行時間隻需24分鍾。據悉,房山線初步預計試運營126輛車,6節編組。
創造四最
最快速
房山線首次使用完全自主智慧產權的國產化列車,採用6節編組。其最高時速為100km/h,是國內第一個時速達到100km的捷運列車。值得一提的是,房山線在國內率先採用完全自主智慧產權的國產化信號系統,性能可與阿爾斯通等跨國公司的產品媲美。
最安全
房山線列車的安全措施先進。在北京捷運中首次引入攝像機聯動功能。全線各站設定了電梯呼叫電話、站台緊急電話等呼叫、求助設施,當乘客觸發上述設施後,車控室值班員的監視器顯示畫面會自動切換至乘客呼叫位置的攝像機畫面。此項創新,使得車站管理人員能夠及時處理乘客的各類呼叫、求助事件。
最涼快
房山線大葆台站還在國內捷運中首次採用空調和製冷群控系統,一改過去多機組、多系統的操作程式,實現"一鍵式"操控。同時,該空調和製冷系統具有高效節能、靜音無振動的特點,乘客在車站內將感覺更為舒適。
最舒適
房山線11個車站中,除了大葆台站和郭公庄站為地下站外,其餘9座車站均為高架站。
在每個高架站的站台層,均有兩個特設的候車室,這是房山線車站的創新之處。這些候車室位于站台中央,每個佔地20餘平方米,內裝有空調系統、廣播和電子時鍾,達到冬送暖夏送涼的效果,方便乘客舒適候車。
乘車體驗
30分鍾跑全程
房山線年底先開通蘇庄站至大葆台站的10站,與9號線換乘的起點站郭公庄站暫不開通。房山線試運營後,預計日客流在7萬人次左右,列車跑完全程約半小時。

捷運開通初期行車間隔為10分鍾,試運營一年以後,再根據客流量等運營需求縮短行車間隔。
房山線作為郊區線,平均站間距達到2.3km,明顯大于城區捷運線路,而且列車時速較快。將于2012年開通的9號線跨越城區,站間距較小、列車時速相對較慢,因此兩條捷運線不具備貫通運營的條件,但可在郭公庄站實現同台換乘。
"城市畫卷"
高架車站的面板為統一樣式,設計方案為"城市畫卷"。車站造型猶如一張正在慢慢開啟的畫卷,整體形態與"等待描繪的新城展開畫卷"的構思相吻合。
據了解,房山線車站在頂部的開口,使站台更加開放,有利于自然通風,夏季站台熱空氣自然排出。站台的材質採用玻璃幕牆與普通幕牆相結合的方式,"畫卷"的外延兩端設計成三角形的玻璃幕牆,從外向內看為淡淡的墨綠色,從內向外看則是透明的。
高架站候車室
一般的高架捷運站多為兩層結構,而房山線由于在施工過程中需跨越許多鐵路、道路等,為了避免線路上下起伏過大,所有高架車站均"抬高身高",設計成三層結構:一層為設備層,二層為售票的站廳層,三層為乘車的站台層。

長陽站作為全線唯一一座進行一體化設計的車站,外部人行天橋的兩端搭建起了兩個小平台,未來可與周邊建築無縫銜接。
線路延長
西延伸
軌道交通燕房線為房山線西延伸,自燕化產業區南端起,沿燕房路向東南方向走行,入房山線西延終點站;支線起自周口店地區,至京周路,接入主線。燕房線全線以高架線為主,線路全長約21.4km,新增車站12座和車輛段1座。 燕房線計畫于2011年9月開工建設,工期約5年,2016年底建成試通車。沿線共設的12座車站均為高架車站,設計目標時速為100km/h。
規劃車站:燕化站、洪寺站、老城區北站、饒樂府站、顧八路站、星城站、閻村站、大紫草塢站、車輛段站、周口店鎮站(支線)、顧冊站(支線)、老城區站(支線)
北延
北端起點在郭公庄的捷運房山線有望北延。昨天記者獲悉,北延方案正在製定當中,有望與即將開工建設的捷運16號線相銜接。預計2016年底房山線北延將通車運營。
2010年底開通試運營的軌道交通房山線,由于郭公庄站的建設問題,終點為大葆台站。2011年底前,隨著9號線南段的開通試運營,郭公庄站將投入使用,房山線可以與9號線同方向、同台換乘。而為了讓房山區居民盡快進城,同時讓市區居民盡快進入房山區,房山線的北延工程已經開始進行規劃。
最初的北延方案,是將房山線北延進入四環,與10號線二期的豐台站換乘,房山居民可以通過房山線直接換乘10號線。但是考慮到10號線二期的客流壓力,有關部門正在重新進行規劃,讓房山線穿過10號線二期,與即將開工建設的捷運16號線進行換乘。
捷運16號線北起于海淀區蘇州街,經過國家圖書館、西城三裏河、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等地,終止于豐台區榆樹庄,同時16號線具備與北京捷運山後線貫通運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