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北京市第一中學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她歷經了八旗官學、經正書院、宗室覺羅八旗學堂、京師公立第一中學;建國後由市政府定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至今已有362年的歷史。學校禮堂東側的碑亭內,儲存著1894年創立的石碑,它見證了學校的昨天。

近年來,學校的師生們將愛國之情,以對社會的責任、對他人的關愛等形式予以充分體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公益活動,向社會展示一中的風採,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生們進軍營、下社區、去博物館、到特教學校,他們做"軍人"、做"助教"、做"宣傳員"、做"愛心大使"……特別是學校一名學生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後,北京一中發起了"共度花季 同享青春"的愛心活動。東城區教委帶領66所中、國小及幼稚園共同參與,捐助愛心款32萬餘元,與北京一中師生一起演繹了一部感人的"愛心"故事。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師生們共同經歷了和參與了2008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等大型活動,在活動中師生們共同感受到了祖國的強盛和偉大,為此也受到了震撼和感動,同時也經歷了磨糲和鍛煉,使師生們更加融為一個整體,更加和諧。新老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繼承傳統讓北京市第一中學這棵老樹永遠繁茂,永遠常青……。
歷史沿革
北京市第一中學簡稱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建于清順治元年

北京市第一中學
(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1894年經整飭增設八旗書院一所,取名經正書院。創始人徐桐,監院宗室寶豐,校址即北京一中現校址。1902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1904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1912年蔡元培主持教育部,決定:"八旗高等學堂仍準設立,唯將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八月改宗室八旗高等學堂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1949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截止到1966年一直為男生校。1988年被東城區政府命名為實驗學校。1990年起實施12年一貫製中國小整體實驗。
教育方針
學校一貫繼承發揚"有志者事竟成"的傳統精神,遵循教學規律,教書育人,為學生全面成才打好基礎。在繼續全面實施貭素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新情勢下,學校努力構建"以教學為中心,課內外相結合,以家庭社會為依托"的學校實施貭素教育的辦學模式,在學科教學、德育、科技教育、藝術教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均以形成特色。學校遵循"主體、個性、現代"的教育理念,提出"全面育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整體辦學方向。在高中新課改中,課程設定多樣化,圍繞"主體、探究、效率"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多層面的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的施行,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平台。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80人,學生從國小到高中愈2000人。經市教委批準,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並可招收部分寄宿生。北京一中教師隊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特級、高級教師為主的骨幹教師,另一部分為近年來大學及研究生畢業的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經驗豐富,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敬業愛生是師資隊伍的基本貭素。
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育人的方針,承擔了北京市教育科學"八五"和"九五"重點課題,還是教育部"九五"重點教育科研課題組主要成員。北京一中實施9年一貫製,從國小畢業直升國中,一中國小部使用景山學校21世紀教材,為學生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
學校是北京市體育(田徑)傳統校、也是北京市藝術傳統校。幾年來為大專院校輸送了許多體育和藝術類特長生。
傑出校友
一中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學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6年李大釗就在北京一中建立共青團支部,一中成為北京市建團最早的學校之一。三十年代初,一中就有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一中學生是"3.18"慘案和"12.9"運動的積極參加者,齊燕銘、劉白羽等都是當年學運骨幹。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北京一中的學生更是作為首批代表赴朝參戰,並光榮地參加開國大典,繼續書寫著學校的戰鬥史、愛國史。老舍、劉白羽、許嘉璐、強衛、李荻生、劉曉晨、李素麗等人都是一中的校友。近幾年一中的發展受
北京市第一中學
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李嵐清、柳斌、龍新民、張健民、李志堅、強衛、徐錫安、陶西平、林文漪、陸宇澄、胡昭廣等領導人為一中題詞或批示勉勵學校、或親臨學校指導工作。

一中校徽
校園設備
北京一中校內有塑膠跑道,寬廣的操場、禮堂和食堂;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圖書館、學生覽閱室、電教室、多功能教室、學生機房和木質地板的形體房、各教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和多媒體設備。

北京一中學校園幹凈整潔、環境優美,被北京市評為花園式學校。風格儒雅、沉靜的校園文化建設,張顯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沿革、和諧的人文環境。這也成為百年老校與外界交流的基石。
聯考快訊
2011年該校聯考繼2010年取得大學部上線率50%突破性的優異成績之後。今年聯考成績大學部上線率穩定在五成,同時又有新的突破,重點上線率比去年又有提高;示範班的成績更為突出,班級總平均分達到474分,超過大學部分數線30多分。全面超額完成教委製定的學校發展性目標。繼續保持快速上升趨勢。
理科最高分:王俊卿 文科最高分:耿銘潞
理科單科最高分名單:
語文:吳焓 數學:蘆子豪
外語:張紫薇 綜合:吳焓
文科單科最高分名單:
語文:王子航 數學:李贏、鄭天成
外語:王子航 綜合:耿銘潞
大學部分數線以上學生名單:
王俊卿 張天禕 王子航 黃 梓 朱 虹 蘆子豪 王可薏 耿銘潞
秦 冉 劉思思 狄 龍 楊白雪 冉 虹 王安妮 劉 洋 王 傑
劉虹茗紫 李 鑫 顧 珅 李博宇 王 博 張 獻 卞酉晗 唐 鑫
楚雅婷 王 娜 張 傑 汪 澄 王夢伊 程冉哲 顧洋洋 楊 皓
李 贏 王一夫 馬夢瑩 李家朋 楊笑楠 周 斌 黃可欣 王亞東
鄭天成 許斯茗 王 潤 王紫卿 宋 磊 關雲龍 張 妍 劉劍豪
陳盧浩(藝術類) 奧尤塔(藝術類) 郭 純(藝術類)
鄭天奇(藝術類) 阮 靈(藝術類) 劉啓蒙(藝術類)
張穆茜(藝術類) 王 瑞(藝術類) 趙雅雯(藝術類)
李雪峰(藝術類) 劉 暢(藝術類) 王 尚(藝術類)
紀 旭(藝術類) 陳 亮(藝術類) 徐彥龍(藝術特長生)
鐵春元(體育類)
社會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

北京市第一中學
作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北京市綠色學校等。1978年被批準為全國鐵路重點中學和北京市西城區重點中學,2004年由鐵路移交西城區政府管理,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及西城區授予"全面實施貭素教育優類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校"、"電化教育優類校"、"實驗教學先進校"、"建立文明行業示範單位"等一系列光榮稱號,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
辦學思想
學校的校訓是"勤奮、求實、創造、奉獻"。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著"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的辦學思想,以多樣性為特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中學階段的基礎,全面實施貭素教育,積極推進教育創新,每年為北大、清華等全國重點大學輸送了大批優秀高中學生。 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以多樣性為特征,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把北京市第一中學建設成為"研究型、開放式、高質量、信息化"的現代化示範中學,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堅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原則,保證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國家規定的教育內容,完成學業,為進一步深造或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學校重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有專設部門和人員負責學生的思想工作、青春期教育和心理輔導,有專設的醫務保健室為學生服務,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傳統交流
早在 1903年,宗室覺羅八旗中等學堂 (北京一中前身) 就首派留學生東渡日本留學。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北京一中廣泛地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學校開展友好交流活動。2008年7月8日,北京一中與愛爾蘭教育學院簽訂協定,正式建立友好校關系。
行政幹部
2010-2011學年現任行政幹部及職能
校 長:湯朝暉 負責全校整體工作
書 記:毛瑋華 負責黨政工團兼教學副校長
工會主席:王淑英 負責工會兼教務主任
校長助理:趙鵬啓 負責總務,信息,辦公室管理
實驗部副校長:黃薇 負責國小整體工作
德育副校長:潘 明 負責中學德育工作
德育副主任:張少民 負責中學德育工作
教學副校長:袁 全 負責中學教學
教學 主任:艾 英 負責中學教學
教科研副主任:王蕾 負責中學教科研
信息中心主任:劉波 負責網路,電教,技術培訓與支持
團支部 書記:張新 負責學生團的工作及學生會.
總務副主任:張大海 負責後勤及學生安全以實驗部為主
總務副主任:韓寶明 負責後勤及學生安全以本校為主
歷任校長
徐桐
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學校隸屬于清朝太學(國子監)
清光緒八年(1882年)八旗官學經歷了一次大的整飭,增設了管學大臣,第一任管學大臣為吏部尚書大學士徐桐。
(現北京一中校園內,碑亭中仍清晰可見徐桐當年撰寫的碑文)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
京師第一公立中學校長
美國康必乃爾大學畢業,1923年留學英國,曾三任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
1923(因去倫敦留學未到任)
1924.7----1928.8
1934.9----1939.9
京師公立第一中學代理校長
1923.2--1924.7
羅常培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授,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羅常培先生是北京一中歷史上一位不領薪資的校長,任職期間全部薪資均購圖書捐贈學校(文化大革命中損失慘重,羅常培的贈書,現隻有少量尚存,尾頁可見羅常培的藏書印)

羅常培
羅常培任校長期間,前後曾有數位文化教育知名人士到一中任教,老舍、鄭天挺、董魯安。羅常培本人,他們不僅帶來了進步的思想,而且帶來了新的文化,董魯安是北京教育界第一個教語體文的,以後的老舍先生,羅常培先生也都是用白話文教學。這在當時就是嶄新的人物了,可以說是"天風氣之先""五四"的新風吹到了一中,為一中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徐楚波
1949-1976 北京一中校長
1976-1982 北京一中名譽校長
1949年1月北平解放,4月11日徐楚波代表人民政府接管北平市第一中學,並擔任校長。學校定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校
徐楚波,人民教育家,1949年九月參加了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會議。建國後歷任全國政協二屆委員;第三、四、五屆常任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分會常務理事;副主任理事。
張幼成
後調任教育局局長、東城區區長
李世濂
後調任新華社國際部主任北京
湯朝暉
任166中這所區重點校的副校長、書記。兩年前,一中原校長鄧少軍調任25中校長,湯朝暉被任命為一中的校長。
發展狀況
學校堅持以"教育改革促發展,教育科研求創新"的發展戰略。在不懈的改革、探索的實踐中,學校逐步形成了"構建學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學生的發展基礎"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學生自主,倡導人文教育,重視環境熏陶,強調道德實踐"的教育主張。學校明確提出了"優秀的國中畢業生,經過三年高中培養,應當成為人格發展和身心發展兼優,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優,人文素養和科學(自然)素養兼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培養目標。學校教學管理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統一,遵循"雙主體互動式"教學原則,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以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方式,發展"人文貭素教育"、"自主性發展"的育人特色,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學習,為全面實施新課程做準備。
學校靈魂
校訓:弘毅守志、任重道遠
校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教風:嚴謹篤學、厚德善導
學風:慎思博學、文明進取
辦學精神:崇尚一流、追求卓越
辦學目標:示範性、現代化、有特色、高質量
培養目標:理想遠大、人格健全、富于創新、引領未來
辦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和諧發展、重在特色創新
學校榮譽
(1)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3)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4)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5)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單位
(6)全國優秀青少年讀書俱樂部
(7)全國優秀體育俱樂部
(8)全國現代技術實驗學校
(9)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
(10)中國百強中學
(11)全國超常人才教育研究基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