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京商學院

北京商學院先後隸屬商業部、國內貿易部,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和建于1953年的中央商業幹部學校。1958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合並到中央商業幹部學校。1959年商業部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央商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商學院,中央商業幹部學校與北京商學院合並。1969年北京商學院因“文化大革命”停辦,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恢復招生。1999年北京商學院並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輕工業學院
北京輕工業學院建立于1958年,先後隸屬國家輕工業部和中國輕工總會,是中國建立的第一所輕工業高等學府。1958年7月,天津紙漿造紙學院籌備處並入。1960年4月,輕工部幹部學校並入。1964年8月,河北輕工業學院造紙專業並入,北京輕工業學院發酵專業調整到河北輕工業學院。1970年學院受文革影響(京校外遷)遷往陝西鹹陽與籌建中的鹹陽輕工業學院合並,更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北京輕工業學院在北京原址復校,1999年,北京輕工業學院並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
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
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建于1982年,隸屬于機械工業部,主要是面向機械工業行業培養管理幹部,1999年,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並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
辦學條件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工商大學有博士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1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其中工程碩士專業領域6個)、大學部專業48個;擁有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北京市重 點建設學科6個。
重點學科
北京市重點學科 | 產業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會計學 | 商學院 | |
食品科學 | 食品學院 | |
套用化學 | 食品學院 | |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 | 套用經濟學(一級) | 經濟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 | 食品學院 | |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 | 企業管理 | 商學院 |
民商法學 |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
材料加工工程 |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
電腦套用技術 | 電腦信息工程學院 |
博士、碩士點
學科類型 | 學科名稱 |
一級學科博士點 | 食品科學與工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
二級學科博士點 | 會計學 |
食品增加劑 | |
食品安全 |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套用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 | |
工商管理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統計學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化學工程 | |
機械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控製科學與工程 | |
電腦科學與技術 | |
軟體工程 | |
法學 |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
新聞傳播學 | |
專業碩士點 | 金融碩士 |
套用統計碩士 | |
保險碩士 | |
稅務碩士 | |
國際商務碩士 | |
資產評估碩士 | |
會計碩士 | |
工商管理碩士 | |
物流工程碩士 | |
旅遊管理碩士 | |
化學工程碩士 | |
控製工程碩士 | |
機械工程碩士 | |
材料工程碩士 | |
電腦技術工程碩士 | |
法律碩士 |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3月13日學校有教職工1384人,其中專任教師85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38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52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分別為446人和300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87.8%。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雙聘院士2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市級人選5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3人,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6人,北京市學術創新人才4人,北京市教學創新人才6人,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15個,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8人,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0人,北京市優秀教師6人,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10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4人。5人入選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計畫,20人入選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畫,3個團隊入選北京市創新團隊建設提升計畫。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北京市教學名師10名。
教學團隊
級別 | 內型 | 專業 | 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物流管理教學團隊(何明珂)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團隊(秦艷梅) | 經濟學院[9][8] |
院系設定
北京工商大學共有10個學院、1個教學部。
⒈理學院 | 數學系 | 物理系 |
化學系 | 生物技術系 | |
研究生導師 | 重點實驗室 | |
⒉食品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 生物工程系 |
套用化學系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
化工教研室 | ||
⒊電腦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腦系 | 自動化系 |
電子信息系 |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 |
套用數學系 | ||
⒋經濟學院 | 經濟系 | 貿易系 |
金融(保險)系 | 財政系 | |
統計系 | ||
⒌商學院 | 工商管理系 | 市場行銷系 |
物流管理系 | 會計學系 | |
財務管理系 | MBA教育中心 | |
⒍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法學系 | 社會工作系 |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 ||
⒎藝術與傳媒學院 | 新聞學系 | 廣告學系 |
藝術設計系 | 數位內容系 | |
藝術傳媒實踐中心 | ||
⒏外國語學院 | 英語系 | 公共外語教學部 |
國際漢語教學部 | ||
⒐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機械工程系 |
包裝工程系 | 工業設計系 | |
輕工業塑膠加工套用研究所 | 工料實踐中心 | |
教學實踐中心 | ||
⒑體育與藝術教學部 | 第一教研室 | 第二教研室 |
藝術教研室 | 心理教研室 | |
⒒繼續教育學院 | 學院暨招生辦公室 | 教育管理辦公室 |
學籍管理辦公室 | 學生管理辦公室 | |
教育培訓中心 | ||
⒓嘉華學院(獨立學院) | 金融與貿易系 | 財務與管理系 |
語言與傳播系 | 基礎教學部 | |
⒔研究生部 | 學科建設和學位管理辦公室 | 招生管理辦公室 |
培養辦公室 | 研究生管理辦公室 |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09月30日,學校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34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1部,入選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大學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北京市專業群建設與改革試點1個,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
國家級精品課程
級別 | 類別 | 名稱 | 院系/單位 |
國家級 | 國家精品課程 | 《物流系統論》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精品課程 | 《中級財務會計》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精品課程 | 《高級財務會計》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精品課程 | 《保險學》 | 經濟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精品課程 | 《證券投資學》 | 經濟學院[4][18] |
國家級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物流系統論(何明珂)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中級財務會計(馬建威) | 商學院[5] |
省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現代廣告概論 | 羅子明 |
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 | 劉翠玲 |
市場行銷學 | 蘭苓 |
國家級特色專業
序號 | 專業名稱 | 院系 |
1 | 會計學 | 商學院 |
2 | 財務管理 | 商學院 |
3 | 物流管理 | 商學院 |
4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商學院 |
5 | 金融學 | 經濟學院 |
6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學院 |
北京市特色專業
序號 | 專業名稱 | 院系 |
1 | 會計學 | 商學院 |
2 | 物流管理 | 商學院 |
3 | 金融學 | 經濟學院 |
4 | 貿易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5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學院 |
6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7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8 | 法學 |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9 | 新聞學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國家級大學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序號 | 專業名稱 | 院系 |
1 | 金融學 | 經濟學院 |
北京市專業群建設與改革試點
序號 | 專業群名稱 | 院系 |
1 | 會計類專業群 | 商學院 |
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
序號 | 專業名稱 | 院系 |
1 | 會計學 | 商學院 |
2 | 金融學 | 經濟學院 |
3 | 套用化學 | 食品學院 |
4 | 自動化 |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5 | 廣告學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6 | 法學 |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對外交流
學校與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近25個國家和地區的8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每年來校講學、學術活動和訪問的外賓超過500人次。

2005年6月1日,"2005諾貝爾獎得主北京論壇"在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新校區舉辦,世界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教授和埃德蒙·菲爾普斯教授出席論壇做學術報告並被聘為名譽教授。
2006年以來,通過學校國際合作項目進入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都柏林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世界頂級大學攻讀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生近百名。
2013年,北京工商大學與愛爾蘭考克大學聯合舉辦套用統計學(風險和精算)(國際)專業大學部教育項目獲教育部批準。學校面向在校學生的國際項目每年都派出將近300名本校學生赴國外高校執行交換學生和攻讀學位項目。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擁有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共建北京實驗室(首批)、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3個北京市研究基地、3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級別 | 類別 | 名稱 | 院系/單位 |
國家級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會計學全英教學實驗區 | 商學院 |
國家級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文科實踐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 |
國家級 |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 |
北京市研究基地
序號 | 名稱 | 院系 |
1 | 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批6個北京市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基地之一) | 食品學院 |
2 | 北京批發研究基地 | 商學院 |
1 | 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 | 經濟學院 |
一、商學院和經濟學院
中國投資者保護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創業投資研究中心 |
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北京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 |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 |
北京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合作經濟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北京批發研究基地 |
北京工商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套用統計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財稅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微觀金融研究中心 |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所 |
二、理學院和食品學院
三、法學院和外國語學院
北京市企業法治與發展研究會 | 北京工商大學商法研究中心 |
語言實驗室 | 翻譯研究中心 |
四、材料與工程學院
(1).輕工業塑膠加工套用研究所 | 國家塑膠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檢測中心) | 全國塑膠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中國塑膠》雜志社 | 全國塑膠教育培訓基地 | |
全國塑膠加工工業信息中心 | 研究所科研開發中心與中試基地 |
(2)教學實踐中心 | 1.基礎實驗室包括: | |
力學實驗室 | 機械基礎實驗室 | |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驗室 | 熱處理實驗室 | |
2.專業實驗室包括: | ||
縫製機械共建實驗室(與中國縫製機械協會共建) | ||
CAD/虛擬現實實驗室 | 機械設計實驗室 | |
機械製造實驗室 | 機械電子實驗室 | |
汽車電子實驗室 | 精密幾何量檢測實驗室 |
(3)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高分子化學實驗室 | 高分子物理實驗室 |
基礎性能實驗室 | 結構與性能表征實驗室 | |
製品實驗室 | 聚合物加工性能實驗室 | |
電腦輔助模具設計實驗室 | 阻燃實驗室 | |
生物降解材料實驗室 | 輕量化材料實驗室 | |
機械教學實驗中心 |
(4)機械工程系 | 力學教研室 | 機械基礎教研室 |
機械設計教研室 | 製造與食品機械教研室 | |
機電與汽電教研室 | 機械教學實驗中心 |
五、藝術與傳媒學院
報紙編輯實驗室 | 廣播電視實驗室 | 攝影實驗室 |
模型實驗室 | CAID實驗室 | 陶藝實驗室 |
蘋果機房 | PC機房和天光畫室 | 基礎實驗室 |
三維動畫實驗室 | 動作捕捉實驗室 | 動畫創作實驗室 |
影片實驗室 | 音頻實驗室 | 數位媒體實驗室 |
國有資產管理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京津食品綠色加工與安全控製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45項,國家“863”項目10項,國家“973”子課題9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及子課題10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629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41項。學校擁有授權發明專利72項,實用新型專利31項。2013年科研經費達到1.72億元。
近五年,學校共出版學術專著、譯著385部,發表論文6589篇。學校主辦的學術刊物《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食品科學技術學報》、《中國塑膠》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這些刊物學術特色鮮明,質量優異,多次獲獎。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重要含硫食用香料的研製
2010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原味濃縮肉湯生產技術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新型非放射性夜明材料
新型光致顯色防偽材料生產技術
嗜熱真菌耐熱木聚糖酶的研究與套用
重要食品香料綠色製備技術
學術期刊
(1)《食品科學技術學報》
序號 | 榮譽 |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原《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3年創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學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教授任主編的食品專業期刊 |
1 | 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 |
2 | 北方優秀期刊 | |
3 | 北京市優秀期刊 | |
4 | 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期刊 | |
5 | 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錄期刊 | |
6 | 俄羅斯《文摘雜志》(AJ)收錄期刊 | |
7 | 中國期刊網固定刊源 | |
8 | 萬方資料資源固定刊源 | |
9 |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
(2)《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序號 | 榮譽 |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前身為《北京商學院學報》,創刊于1981年,初為季刊,1992年改為雙月刊。由于北京商學院和北京輕工業學院合並為北京工商大學,2001年更名為《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9-6116國內統一刊號:CN 11-4509//C。 |
1 |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 | |
2 | 中文社會引文(ASSCI)來源期刊 | |
3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 |
4 | 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 |
5 | 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 |
6 | 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名刊 | |
7 | 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 | |
8 | 全國商業高校優秀學報評比一等獎 |
(3)《中國塑膠》
序號 | 榮譽 | 《中國塑膠》是國家科委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全國性(中央級)科學技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由北京工商大學輕工業塑膠加工套用研究所主辦。 |
1 | 第三屆國家期刊獎 | |
2 |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
3 |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源期刊 | |
4 | 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期刊 |
(4)《精細化工》
序號 | 榮譽 |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為中文核心期刊《精細化工》雜志協辦單位。《精細化工》雜志1984年6月創刊,每月1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它是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中國精細化工協會(籌)會刊,是中國創辦最早的精細化工專業技術刊物。 |
1 | 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 |
2 |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
3 |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 |
4 | 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 |
5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 |
6 |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 |
7 |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
校園文化
一、校徽
新校徽以藍為主色,與海天同色,寓意學校遠景廣闊。

主體部分由雙環與“GS”構成。
上環為北京工商大學英文表達,下環是北京工商大學中文註冊商標。作為核心部分的GS既是工商二字拼音的首字母,也可變體為一個“品”字形,同時還是英文字母三個 “G”的組合。三道水波寓意三校合一,源遠流長。
二、校訓
求真 立德 勤奮 創新
三、校慶
1999年6月1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並,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並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
1999年6月12日正式掛牌北京工商大學。學校定于2010年6月12日舉行北京工商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
歷任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職責 |
孫堯東 | 黨委書記 | 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負責幹部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聯系商學院。 |
譚向勇 | 校長 | 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學校審計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教育研究中心;聯系經濟學院。 |
盧思鋒 | 黨委副書記 | 負責學生、宣傳思想、穩定和校友聯絡等工作;分管宣傳部、學生工作部(處)、武裝部、團委、保衛部、體育與藝術教學部、校友會;聯系法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海淀區。 |
張德玉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負責黨建、統戰、紀監審、工會、老幹部等工作;協助管理學校審計工作;分管組織(統戰)部、工會、教代會、離退休工作處、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審計處;聯系食品學院。 |
孫寶國 | 副校長 | 負責人事等工作;分管人事處、檔案館;聯系藝術與傳媒學院。 |
謝志華 | 副校長 | 負責學科建設、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等工作;分管研究生部、科學技術處;聯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
李朝鮮 | 副校長 | 負責大學部教學和外事等工作;分管教務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含港澳台辦公室)、圖書館、文科實踐中心;聯系外國語學院。 |
張 耘 | 副校長 | 負責學校財務和資產管理等工作;分管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學校醫院;聯系理學院。 |
鄭文紅 | 副校長 | 負責學校基本建設、後勤服務、安全保衛等工作,分管規劃建設處、後勤管理處、保衛處;聯系工會;聯系房山區。 |
方德英 | 副校長 | 負責繼續教育和獨立學院管理等工作,分管繼續教育學院、網路中心、嘉華學院;聯系電腦與信息工程學院。 |
歷任領導
(1)原中央商業幹部學校時期
歷史時期 | 校長 | 部委任職 | 時期 |
原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幹部學校時期校長 | 孟用潛 | 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局長 | 1949.12 ——1950.07 |
原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幹部學校時期校長 | 程子華 | 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任 | 1950.07——1954.07 |
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時期校長 | 程子華 | 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任 | 1954.07——1958.04 |
姜君辰 |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 | 1957.04 ——1958.04 | |
原中央商業幹部學校時期校長 | 張雨帆 | 商業部副部長 | 1953.07——1954.11 |
王磊 | 商業部副部長 | 1955.01——1955.06 | |
姚依林 | 商業部副部長 | 1955.07——1958.12 | |
鄭伯克 | 商業部副部長 | 1959.02——1960.02 | |
閻顧行 | 商業部副部長 | 1960.10——1964 | |
王文波 | 商業部副部長 | 1964——1966.5 |
(2)原北京商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 任期 | 歷任校長 | 任期 |
閻顧行(商業部副部長) |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 閻顧行(商業部副部長) |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
牛蔭冠(商業部副部長) |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 牛蔭冠(商業部副部長) |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
王文波(商業部副部長) |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 王文波(商業部副部長) |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
孫 正(少將、商業部副部長) | 1980年12月至1983年12月 | 陳 醒(商業部副部長) | 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 |
陳以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教育司司長) | 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 | 孫 正(少將、商業部副部長) | 1983年4月至1983年12月 |
張仲秋 | 1989年5月至1992年10月 | 賀名侖 | 1983年12月至1991年6月 |
蘇志平 | 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
(3)原北京輕工業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 任期 | 歷任校長 | 任期 |
朱 康 | 1958年7月至1972年 | 朱 康 | 1958年7月至1972年 |
陶 冶 | 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 | 李恩元 | 1983年12月至1984年9月 |
張善梅 | 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 | 夏德鈐 | 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
王義端 | 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 | 王義端 | 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 |
陳仁敏 | 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 | 陳仁敏 | 1991年9月至1999年6月 |
林少岩 | 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 |
(4)原機械工業幹部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 任期 | 歷任院長 | 任期 |
劉寶恩 | 1982.10 —— 1984.12(臨時) | 劉寶恩 | 1983.11 —— 1984.12 |
黃祖華 | 1984.12 —— 1985.05(臨時) | 趙曉茂 | 1984.12 —— 1990.10 |
1985.05 —— 1990.10 | |||
譚家岫 | 1991.07 —— 1996.04 | 谷寶貴 | 1991.06 —— 1998.05 |
谷寶貴 | 1996.01 —— 1998.05 | 朱明凱 | 1998.05 —— 1999.05 |
朱明凱 | 1998.05 —— 1999.05 |
(5)北京工商大學時期
歷任書記 | 任期 | 歷任校長 | 任期 |
林少岩 |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 蘇志平 |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
王守法 | 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 | 沈 愉 | 2001年9月至2008年3月 |
知名校友
一、學界
姓名 | 公職 成就 | 北工商淵源 |
---|---|---|
紀寶成 |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 | 畢業生 |
潘碩健 | 原中國金融學院院長(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畢業生 |
蘇志平 | 首都經貿大學原黨委書記 | 畢業生 |
譚國民 | 原西北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 畢業生 |
孫寶國 |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畢業生 |
謝劍平 | 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畢業生 |
湯谷良 |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長江學者 | 畢業生 |
楊 謙 | 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學院院長 | 畢業生 |
紀良綱肖正揚 | 河北經貿大學校長大連工業大學原校長 | 畢業生畢業生 |
張平之蔡文浩 | 鄭州輕工業學院原副院長蘭州商學院副院長 | 畢業生畢業生 |
彭進清 | 湖南商學院副校長 | 畢業生 |
周仁儀 | 湖南商學院會計學院院長 | 畢業生 |
朱艷華 |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副院長 | 畢業生 |
鍾育贛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 畢業生 |
李明樹 |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 畢業生 |
俞亞明 |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設計研究院院長 | 畢業生 |
肖澤忠 | 英國Cardiff University 會計學教授 | 畢業生 |
蘇晨汀 | 香港城市大學市場行銷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生 |
胡洪營 | 清華大學教授,優秀教師 | 畢業生 |
蔣三庚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 畢業生 |
戚聿東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 畢業生 |
張仁俠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 畢業生 |
李 飛 |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 | 畢業生 |
龔光明 | 湖南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博士生生導師 | 畢業生 |
溫孝卿 |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評審 | 畢業生 |
劉婉立 |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黨總支書記 | 畢業生 |
曹 亮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生 |
易仁萍 | 南京審計學院原院長、黨委書記 | 原會計系副主任 |
倪志恆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 原副校長 |
黃先開 | 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著名考研數學輔導專家 | 原教務處處長 |
黃國雄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原商學院教授 |
劉凱湘 |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 原法學院教師 |
靳俊喜 |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 | 畢業生 |
二、政界
姓名 | 公職 成就 | 北工商淵源 |
---|---|---|
潘蓓蕾 | 陝西省原副省長,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 | 畢業生 |
韓葆珍 |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畢業生 |
葉榮寶 |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畢業生 |
朱光耀 | 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畢業生 |
趙英民 | 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 | 畢業生 |
童 敏 |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許可司司長 | 畢業生 |
閔學沖 | 中華全國供銷總社辦公廳主任 | 畢業生 |
唐立軍 |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 畢業生 |
盧 彥 |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 | 畢業生 |
閆小彥 |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 | 畢業生 |
陳和平 | 重慶市副市長 | 畢業生 |
丁時勇 | 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重慶審計》雜志總編 | 畢業生 |
黃 珊 | 西雙版納州副州長 | 畢業生 |
張庶平 | 中國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 畢業生 |
徐 永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 | 畢業生 |
沈紹基 | 中國倉儲協會會長 | 畢業生 |
張淑華 | 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皮業貿易協會副主席 | 畢業生 |
崔本中 |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理事會副會長 | 畢業生 |
尚強民 |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 | 畢業生 |
鄭舞虹 |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 | 畢業生 |
劉秀敏 | 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會長 | 畢業生 |
王 琦 |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 畢業生 |
浦永祥 |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秘書長 | 畢業生 |
曹樸芳 | 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 畢業生 |
李麗萍 | 北京市豐台區副區長 | 原副校長 |
蔡慧永 |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 畢業生 |
孫元文 | 濟南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 畢業生 |
晏婉萍 | 貴州省財政廳副廳長 | 畢業生 |
葯建英 |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公廳副司長兼黨組秘書 | 畢業生 |
李亞莉 |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副司長 | 畢業生 |
徐君峰 | 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 畢業生 |
三、商界
姓名 | 公職成就 | 北工商淵源 |
---|---|---|
蔣祖祺 | 中國銀行原副董事長、副行長 | 畢業生 |
劉曉光 |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董事長 | 畢業生 |
南存輝 | 正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 | 畢業生 |
張 蘭 | 俏江南餐飲集團董事會主席、中國商業聯合會餐飲分會會長 | 畢業生 |
陳紹鵬 | 聯想集團亞太和俄羅斯區總裁 | 畢業生 |
石金凱 | 中國棉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 畢業生 |
汪林朋 | 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 畢業生 |
王昕 | 搜狐公司聯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 畢業生 |
施炳豐 |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畢業生 |
曾世貴 | 中國北方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 | 畢業生 |
李海陽 |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 畢業生 |
黃曉明 | 美的集團副總裁 | 畢業生 |
楊大躍 | 華為技術公司全球技術服務副總裁 | 畢業生 |
劉立豐 | 益普索集團亞太區CEO | 畢業生 |
黃 輝 | 中糧期貨總經理,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 | 畢業生 |
周虎振 |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董事長,第十六屆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學院董事長 | 畢業生 |
周 楓 | 北京婷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 畢業生 |
郝愛軍 | 實達集團董事、財務總監 | 畢業生 |
羅小民 | 三菱重工(上海)副總經理 | 畢業生 |
蔣天聖 | 廣西糖業公司原總經理、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 | 畢業生 |
陸倚雲 | 捷華實業公司董事長、吉林大學董事會董事 | 畢業生 |
沈長治 | 北京玻璃儀器廠原廠長、中國日用玻璃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 畢業生 |
黃子龍 | 香港周生生國際集團策劃總經理兼北方區總經理 | 畢業生 |
陳炎順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執行董事、總裁 | 畢業生 |
文化界
姓名 | 公職成就 | 北工商淵源 |
---|---|---|
李文啓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一級演員,著名演員 | 畢業生 |
趙子忠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常務副台長、黨組副書記 | 畢業生 |
李建興 |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 | 畢業生 |
周志懿 | 《中國鋁業報》副總編輯 | 畢業生 |
魏穩虎 | 中國商報新聞出版總社黨委書記 | 畢業生 |
孫 怡 |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兒童節目主持人(小雨姐姐) | 畢業生 |
劉 紅 | 新疆電視台首屆十佳主持人、播音員 | 畢業生 |
王 璐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環球廣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輕松調頻(北FM91.5)頻率總監 | 畢業生 |
杭 天 | 知名音樂人 | 畢業生 |
富 妍 | 牛奶@咖啡組合主唱 | 畢業生 |
楊 穎 | 經典歌曲《心願》的四個女生(王澤楊穎 喬媛 唐景蓮)演唱者之一 | 畢業生 |
楊 熙 | 新浪樂居主編 | 畢業生 |
崔自默 | 著名文化學者,畫家 | 畢業生 |
龐義成 | 著名媒體人,《南方人物周刊》總經理,北京智電未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 畢業生 |
陳光俊 | 著名攝影家 | 畢業生 |
楊曉芳 | 飾演小貂禪的演員(呂布與貂蟬) | 畢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