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劉曉蓮,女,1949年生,河北蠡縣人,我國培養的第三批女飛行員,空軍著名女英雄,全國婦聯副主席,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空軍少將軍銜。

經歷
1965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5年至1966年在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學習。
1966年至1967年任空軍第一航空學校飛行專業學員。1967年畢業于空軍航空學校。

1967年至1969年任空軍第13師飛行員。

197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年至1983年任空軍第13師38團司令部參謀。
1983年至1987年任空軍航空兵第13師38團副參謀長、副團長。
1987年至1996年任空軍航空兵第13師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
1996年至1999年任空軍武漢基地副政治委員。
1999年任空軍指揮學院政治部副主任。
2002年任副院長。
2003年當選全國婦聯副主席。
2004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榮譽
空軍特級飛行員、功勛飛行員,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三八"紅旗手。
1982年9月20日,帶領機組駕駛運輸機完成轉場任務起飛返部。被一架殲擊機撞傷。座艙儀表大部失靈,通信設備、液壓油路、電路均遭損壞。機組七人瞬間昏迷,多數受傷。她蘇醒後,立即將臨近失速的飛機奮力改平,與蘇醒後的機組人員一起挽救飛機。正準備降落時,忽然發現殲擊機群也要著陸,好毅然改在草地迫降。在滑跑中,由于飛機損傷嚴重,仍以每小時100公裏的速度偏向路道,她和副駕駛旰著雙腿被撞斷的危險,全力蹬舵壓桿,終于將飛機停在離跑道七米處的草地上,為六架殲擊機安全著陸讓開通道。個人立一等功。同年所在機組被空軍領導機關授予“忠于職守,勇于獻身,保證安全的模範機組”稱號。

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5年10受鄧穎超接見。
1991年4月22日,在首批獲得“功勛飛行員”殊榮的28名“天之驕子”中,劉曉蓮是唯一的一名女特級飛行員。是第一位被授予“功勛飛行員”的女飛行員,“功勛飛行員”是飛行員的最高榮譽。
劉曉蓮曾是一名優秀的女飛行員,藍天翱翔30年,用青春和生命創造了我軍航空史上的奇跡。 2005年“三.八”婦女節前夕,劉曉蓮將軍在空軍指揮學院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暢談了自己的人生歷程。她的大寫人生,既是人民軍隊的驕傲,又是中華女兒的驕傲。
寄語
剛剛進入軍校學習13天的四川姑娘陶佳莉代表第八批女飛行員,來到央視“新聞會客廳”,與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黑人女宇航員、美國的梅·傑米森“零距離”接觸,同時還有我國第三批女飛行員的傑出代表、空軍指揮學院的副院長劉曉蓮將軍。
這次見面讓陶佳莉記憶最深刻的是梅·傑米森的故事。幾乎在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同時,梅·傑米森向美國宇航局遞交了參加宇航員培訓的申請。這份勇氣讓陶佳莉暗下決心,“我隻想做第一,隻想做我國第一個女戰鬥機飛行員、做我國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女航天員!”
陶佳莉還為她的隊員們帶回了劉曉蓮將軍的寄語,“誰說女子不如男,長袖輕舒舞藍天。有朝一日乘‘神舟’,遨遊太空駕飛船。”劉將軍的寄語,也是所有姑娘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