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父親的離世給奧利弗造成了很深的影響。工作上出現瓶頸,對人際交流感到疲憊,遇到心儀的姑娘也無法放開束縛。在父親不在的日子裏,總會不時的回想起開始發生變化的那一天。母親去世後的某一日,父親把奧利弗招到跟前,跟他說了兩件事。一是他得了癌症;二是他宣布出櫃了。奧利弗起初吃驚不已,難以承受。但在父親治療的過程中,看到他和他的同性戀人相處融洽,看到父親重新綻放活力和生機,奧利弗的心也在慢慢得到治愈。父親雖已離去,但其影響仍在,尤其是對奧利弗處世態度的影響和改變。這些指引著當下的他變得勇敢,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所有人都隻是初學者而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Oliver | 伊萬·麥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 |
Hal | 克裏斯托弗·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 |
Anna | 梅拉尼·羅蘭/Melanie Laurent |
Andy | 高蘭·維斯耶克/Goran Visnjic |
Movie night guest -Hal's friend | Bill Oberst Jr. |
Georgia | Mary Page Keller |
Party girl | Jessica Shortkoff |
Dr. Flaster | Jodi Long |
Secretary | Jennifer Hasty |
Robert | 何塞·延克/Jose Yenque |
Sads band leader | 班巴蒂亞·班巴/Bambadjan Bamba |
職員表
製作人 | 拉爾斯·克努森、萊斯利·厄當、迪恩·瓦尼什 |
---|---|
導演 | 邁克·米爾斯 |
攝影 | 卡斯帕·安徒生 |
剪輯 | 奧利韋爾·布格·寇特 |
選角導演 | 妮科爾·丹尼爾斯、考特尼蓋·塞寧 |
藝術指導 | 肖恩·瓦倫蒂諾 |
服裝設計 | 珍妮佛·約翰遜 |
布景師 | Coryander Friend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奧利弗 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他對父親哈爾是個同性戀感到詫異,而老父親花精力和時間去過年輕人的生活,則讓他反感、鬱悶、糾結。但看到父親生活得樂得其所,他也漸漸從父親身上學習到了自信、幽默和樂觀的品質。 |
![]() | 克裏斯托弗·普盧默飾演哈爾 75歲那一年,他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奧利弗兩件事,第一,他患上了癌症,生命沒有多少時間了;第二,他是個隱藏很深的同性戀,有個小男友,正在準備出櫃。在結婚45年之後和疾病纏身之時,哈爾決定活出自己的“本色”,他拋棄了所有世俗的偏見和輿論,開始“揮霍”自己不多的時間和精力。哈爾的真誠贏得了兒子的尊敬,父子關系開始慢慢變得融洽。 |
![]() | 梅拉尼·羅蘭飾演安娜 一名法國女演員,性情捉摸不定,但她與奧利弗在一個化妝派對結識,兩人一見鍾情,還給初次見面的奧利弗留了電話,並給在剛剛因父親離去而鬱鬱不歡的奧利弗帶來愛情的沖動,最後成為奧利弗的女友。 |
精彩花絮
1·影片改編自導演邁克·米爾斯和他父親的真實故事。發生影片中講述的故事的那一年米爾斯的父親75歲,5年之後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2·影片中出現的那條狗叫做Cosmo,它是一條明星狗,已經出現在了很多電影中。
3·本片的兩位主演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克裏斯托弗·普盧默都曾經在不同版本中的《奧賽羅》中扮演過伊阿古。
4· 導演邁克·米爾斯是紐約著名的藝術家,曾為諸如Beastie Boys、Beck、Sonic Youth與Ol' Dirty Bastard等著名樂隊設計過專輯封套,後來他轉行開始拍廣告、MV,與Moby、小野洋子、Air等人都有合作。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
Stardust | Veronica's Blues | ![]() |
Everything's Made for Love | Breezin' Along With The Breeze | |
Bach Suite | The Beginner's Theme Suite | |
1955 | Buddy Bertrand's Blues | |
Super Minx | Beer Garden Waltz | |
Howl | 4 Seasons 'Spring' - Allegro | |
Mamanita | That Da Da Strain | |
Moon Waltz | Sweet Jazz Music | 發行日期:2011年5月31日 |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的故事來源于自導演邁克·米爾斯的生活,那一年他的父親75歲,已經結婚45年了。可是那個時候,他的父親突然要去過一種以前從來沒有的生活,而且這種願望極其強烈,幾乎沒有人能阻攔。米爾斯正是帶著這種“越是個人的,就越能引發共鳴”的想法開始了影片劇本的撰寫工作。在米爾斯的設計中,這是一部“小電影”——小格局、小故事,但是他的另一個設計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大情感大生命。影片中的幽默、笑話、情感都來源于邁克·米爾斯個人的體驗。

演員選擇
決定好了影片的基調之後,米爾斯需要尋找合適的演員來扮演影片中的父子,隨後想到了伊萬·麥克格雷格和老演員克裏斯托弗·普盧默。于是他給兩位演員寫了郵件,邀請他們來出演這部電影。在給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克裏斯托弗·普盧默的邀請信中,米爾斯詳細地講述了影片的故事和細節,以及他對兩個角色的理解和認知。而這兩封信打動了這兩位演員,尤其是克裏斯托弗·普盧默,他冥冥之中甚至覺得這就是為他創作的角色,而且80多歲的普盧默,對這個角色有著感同身受的喜愛和認同。
伊萬·麥克格雷格來扮演兒子奧利弗是米爾斯很早的想法,在劇本還沒有竣工的時候,米爾斯就希望伊萬能扮演這個角色。米爾斯覺得伊萬的氣質和米爾斯相若,不過他的英倫口音會是影片的障礙,所以伊萬要求米爾斯將劇本朗讀給他聽,以便從中學到地道的美式口音。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人物 | 備註 |
---|---|---|---|
2012年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克裏斯托弗·普盧默 | 獲獎 |
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
影片評價
故事本身可以很戲劇性地表現,而全片呈現的感覺卻是雲淡風輕,平靜淡然。角色的生活態度也完全和導演的拍攝態度相吻合,本片來源于導演的真實生活,所以他盡量用私人親歷的體驗來感動觀眾。片中兩段感情線,兩條線相互交錯,相互影響,在家庭環境中從小耳濡目染,必然對人的成長和內心有影響,父母關系的不和睦甚至影響到孩子對愛情的處理方式,這一點在這部電影的人物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新浪網評)

片中伊萬的演技“此時無聲勝有聲”;而梅拉尼繼承了一貫法國女星演戲時的作派自然,靈動得讓觀眾無法把目光移開。二人之間走的是近乎沉默的愛人路線,不說話或者少說話的感覺總是讓人心生好感。清淡如畫的攝影風格,主角時不時意味深長的獨白,“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這句詩是最適合形容該片的 。(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