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信陽境內分布著申、息、弦、黃、江、蔣、蓼等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設定了直屬于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申縣、息縣、期思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
秦代以郡轄縣,今信陽的大部分地區屬九江郡,境內設5縣,即: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今淮濱縣境內)、息縣(今息縣境內)、城陽縣(今平橋區長台關)。
漢沿秦製,今信陽地區仍屬九江郡,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今潢川縣)、軑縣(今光山縣境內)、黽縣(今羅山縣高店)、鍾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製;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浉河區。
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于仁順城(在今浉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
南北朝時,今信陽地區分別屬于宋、齊、梁。
唐代為申州、光州,屬淮南道。唐代,本市境內相對穩定的州縣建製是:光州,治所先設于光山縣,712年移至定城(今潢川縣南城),轄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5縣;申州,治所在今浉河區,轄義陽、鍾山(北宋初省入義陽縣)、羅山3縣;新息縣和褒信縣屬蔡州。五代時期,各州轄縣仍舊。
北宋時期,申州于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光州(治所在今潢川縣)轄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時省入光山縣)4縣。原殷城縣先改稱商城縣,後廢縣改為商城鎮,並入固始縣。南宋時信陽軍屬荊湖北路,光州屬淮南西路,南宋時期光州始終屬于宋金拉鋸戰南宋一側,為南宋人民抗擊金人南下的前沿陣地。新息縣、褒信縣仍屬蔡州(南宋時屬金)。
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復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復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屬汝寧府,轄縣不變。息州(金國于1208年設定,明代初年降為縣,州治所在今息縣縣城)轄新息、褒信、新蔡、真陽(今正陽縣)4縣,光州轄縣不變。信陽軍先後改稱信陽府、信陽州,轄縣不變。
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
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于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于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此期,省下設道,信陽、羅山、息縣、潢川、光山、商城、固始7縣歸信陽管轄。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轄豫南地區信陽、南陽、南召、鎮平、沘源、泌陽、桐柏、鄧縣、內鄉、新野、方城、舞陽、葉縣、汝南、正陽、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確山、羅山、潢川、光山、固始、息縣、商城、淅川共27個縣。轄境約當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區。1927年復原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復原。1932年,省、縣之間設定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潢川專區所屬潢川、息縣、固始、商城、新縣、光山、羅山、淮濱8縣復原鄂北地區,劃入信陽專區。
1998年6月9日,復原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浉河區、平橋區。信陽市轄羅山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潢川縣、淮濱縣、息縣等8個縣和浉河區、平橋區2個區。
2003年6月,羊山新區籌建,轄羊山、前進、南京路、龍飛山四個辦事處,為信陽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2011年6月,經河南省批準,固始縣升格為省直管縣,由信陽市代管。
2014年1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固始縣正式全面實行省直管縣體製。
行政區劃
信陽市,下轄浉河區、平橋區、潢川縣、淮濱縣、息縣、新縣、商城縣、羅山縣、固始縣、光山縣。 另有羊山新區、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南灣湖風景區、雞公山管理區、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名信陽工業城)、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等七個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市級委托和縣級管理職能。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信陽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遊,位于地處東經114°06′,北緯31°125′,地勢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為桐柏山、大別山,面積近7000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37.1%,是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中部是丘陵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海拔50-100米,面積7000多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38.5%。此區梯田層層,河渠縱橫,塘堰密布,水田如網。北部是平原和窪地,面積4000多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24.6%。

地貌
信陽地勢南高北低,是崗川相間、形態多樣的階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別山構成的豫南山地,周邊群山環繞,面積近7000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36.9%。兩山首尾相接,連成一體,蜿蜒于豫鄂邊界,是江淮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大別山在信陽境內長約200公裏,佔豫南山地的80%;東段山脊高峻雄偉,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寬闊低緩,以千米以下低山為主,間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陽境內69公裏,佔豫南山地的20%,山勢高峻陡峭。
中部是丘陵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連線以南,海拔50-100米,面積7000多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38.5%。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強烈切割和沖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崗谷相間的形態組合特征。此區梯田層層,河渠縱橫,塘堰密布,水田如網,酷似江南風光,是信陽的糧食生產基地。
北部是黃淮平原和窪地,面積4000多平方公裏,佔全市總面積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17%;窪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兩岸,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7.6%。
氣候
淮河流經信陽地區北部,信陽絕大部分地區位于淮河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信陽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信陽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1-15.3℃,無霜期長,平均220-230天;降雨豐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氣濕潤,相對濕度年均77%。
信陽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氣多變,陰雨連綿,季降水日數多于夏季,降雨量達250-38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溫高濕氣候明顯,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現,降水量400-600毫米,佔全年的42-46%。秋季涼爽,天氣多晴,降水頓減,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佔全年的18-20%。冬季氣候幹冷,降水量少,約80-110毫米,佔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歷時最長(130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氣溫低于0℃的日數年平均30天左右。
水文
信陽河流眾多,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98.2%,屬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僅佔1.8%。信陽地處淮河上遊,境內全長363.5公裏。淮河支流密集,淮幹南側支流河短流急,水量豐富,流程在百公裏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東北方向匯入淮河。淮幹北側支流是坡水河道,灣多水淺,流速緩慢,流程多在百公裏以下,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積在2000平方公裏以上的有8條,100平方公裏以上的48條,其中一級支流15條。屬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別山主脊南側的十幾支源頭細流,河道陡淺,蜿蜒南流,境內流程總長83.7公裏。全市河流水面面積總計3.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1.96%。 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位居全河南第一位。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信陽地區珍珠岩、膨潤土、沸石等非金屬礦田的規模和礦石質量聞名于國內外。已探明各類礦產49種,礦產地280多處,其中金屬礦17種,非金屬礦24種;有大型礦11處,中型礦31處。特別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上天梯非金屬礦為亞洲第一大非金屬礦,總儲量7.3億噸。其中珍珠岩儲量1.2億噸,佔全國一半以上,居國內之冠;膨潤土5億噸,屬特大型礦床;沸石5600萬噸。此外,還有二氧化矽礦800萬噸,金紅石礦100萬噸,鋅礦100萬噸,螢石礦探明儲量1.2億噸;鈦礦已探明儲量50多萬噸,遠景儲量超過500萬噸;鉬礦探明儲量在36萬噸以上,遠景儲量超過100萬噸。
動物資源
信陽特殊的地理環境為眾多種類的動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良好條件。動物種類已見記載的有2031種,其中陸生脊椎動物380多種及亞種,佔全省種類總數的83%;無脊椎動物1650種。哺乳類動物47種,主要有黃鼬、狗獾、豬獾、水獺、狼、狐、貉、豺、小靈貓、大靈貓、果子狸、豹貓、金錢豹(瀕危或已滅絕)、草兔、鼠類、豪豬、野豬、麝、狍、穿山甲、刺蝟等。鳥類300餘種,佔全省鳥類總種類的90%左右。種系復雜,表現出南北鳥類分布的過渡性。羅山縣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有鳥類293種,最珍貴的有白冠長尾雉、大天鵝、小天鵝、大鴇、白頭鶴、東方白鸛、仙八色鶇、鷹鴞類、隼類、鳶類等。
爬行類動物有龜鱉蜥蜴類8種,蛇類22種。經濟價值較大的有龜、中華鱉、黑眉錦蛇、王錦蛇、烏梢蛇、蝮蛇等。兩棲類動物17種,其中極北小鯢、商城肥鯢、東方蠑螈、中國雨蛙、無斑雨蛙、虎紋蛙、飾紋姬蛙為本市獨有。經濟價值較大的有大鯢(娃娃魚),主要分布于商城縣和新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魚類81種,分屬9目15科,其中鯉科最多,達53種。鰱、鱅、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個體大,生長快,產量高,味道鮮美。
植物資源
信陽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開發歷史,植物資源中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都很豐富,且野生植物兼具亞熱帶和暖溫帶雜處共生、種類特多的優點。據調查,全市僅高等植物就有189科2200多種,佔全省同類總科數的95%以上。有松、杉、櫟、椿、柳、槐等用材樹150多種,油茶、油桐、烏桕、核桃等油料植物90多種,傈、橡、葛、山葯、芡實、菱角等淀粉植物近百種,化香、蘆葦、山葡萄等纖維植物110多種,桔梗、半夏、靈芝、貓爪草等葯用植物310多種,桂竹、毛竹、羅漢竹等竹類19種,以及野花椒、百裏香、望春花等芳香植物和牧草飼料植物多種。山林中還有極為豐富的山珍果味,如食用菌類的竹蓀、銀耳、香菇、平菇、草菇、黑木耳,野果類的山桃、山杏、山櫻桃、野山楂、野葡萄、奇異果等。
境內珍稀瀕危植物較為豐富,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植物70餘種(包括引種在內)。如銀杏、水杉、水松、珙桐、紅豆杉、禿杉、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連香樹、香果樹、青檀、水青樹、秤錘樹、天竺桂、天麻、獨花蘭、杜仲、山白樹、楠木、蟲草、厚樸、球果香榧等。
水資源
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佔河南省總量的22%。另外,信陽還有溫泉水、礦泉水等特殊水資源。
信陽水力資源總蘊藏量為38.85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2.23萬千瓦,年發電量約3.32億千瓦時,其中理論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有淮河、浉河、灌河、潢河、史河、竹竿河、白露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末,信陽市總人口為869.77萬人 ,其中常住人口為640.8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32萬人,出生率為11.86‰;死亡人口5.17萬人,死亡率為5.94‰,凈增人口5.15萬人,自然成長率為5.92‰。年末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273.73萬人,鄉村人口366.27萬人,城鎮化率42.77%。
民族
信陽市共有48個民族,除漢族外,少數民族人口近5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0.6%。全市47個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超過萬人,蒙古族人口超過千人,佤族、拉祜族、滿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土家族人口超過百人,瑤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畲族、高山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錫伯族、獨龍族、赫哲族、哈薩克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達斡爾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全族、塔塔爾族、基諾族人口不足百人。其他未識別的民族7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3人。
信陽市少數民族中回族佔絕對多數,他們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與漢族雜居在一起。全市有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1個,少數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辦事處15個,少數民族聚居村、街18個,少數民族聚居村民組46個。全市有民族學校9所,其中回族中學1所、回族國小8所。
經濟概況
綜合
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1877.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成長8.9%,增速與上年持平,居全省第9位,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成長7.6%,上半年成長9.0%,前三季度成長9.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10.1%,固定資產投資成長1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13.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成長13.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成長16.5%,分別高于全省1.5個、1個、0.7個、3.4個和1.1個百分點,依次居全省第4、第6、第3、第1、第5位。整體上看,全年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位次較上年前移並居前列,彎道超越的勢頭強勁。

農業
信陽是“魚米之鄉”,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板傈、銀杏、紅黃麻。水資源總量是90億立方米,佔全省總量的22%;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準的3.2倍。
2011年8月28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陽分中心”在信陽成立。
2014年,信陽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3.85億元。全年糧食產量592.20萬噸,油料產量64.82萬噸,蔬菜產量335.18萬噸,茶葉產量5.40萬噸;肉類總產量65.49萬噸,禽蛋產量25.73萬噸,牛奶產量0.21萬噸;水產品產量23.49萬噸。
工業
2014年,信陽市工業增加值597.76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不含固始)1663.77億元,利潤總額95.3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行業有3個,超十億元的行業有22個,超億元的行業有33個。利潤總額超十億元的行業有2個,超億元的行業有17個。 大力發展的高端製造、新型建材、綠色食品三大基地和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紡織服裝等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態勢逐步形成。尤其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居等高成長性產業快速發展,中國·信陽智慧型終端(手機)產業園開園,省級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有序展開,全年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總產值達到47.05億元。
信陽擁有15個產業集聚區 ,市區轄信陽產業集聚區、平橋產業集聚區、明港產業集聚區、上天梯產業集聚區、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5個產業區,並有茶產業園、信陽服裝產業園、信陽電子產業園、金牛山物流園區、信陽國際家居產業小鎮等專業園區。 截至2012年,信陽已有省級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積極建立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
物流業
信陽作為省建立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建立的5個物流樞紐中心(洛陽、南陽、商丘、信陽、安陽)之一,金牛物流園區位于金牛山辦事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建設物流園區的理想之地。
社會事業
美術成就
以何家安、桂行創為首的30餘名羅山縣籍專業畫家,潛心投入書畫藝術創作,形成了以大別山水和風情為背景,以畫信陽、畫故鄉、畫大別山為創作方向,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羅山美術群體”。
民歌
信陽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革命歷史情歌、民歌、新民歌、號子、山歌、田歌、水歌、燈歌、叫賣、小調、兒歌、時政歌、儀式歌、敘事歌等十餘種。2010年6月,70餘位信陽民歌手赴京錄製CCTV《民歌·中國》“魅力信陽”48個節目,2011年3月7日至9日“信陽民歌”在央視音樂頻道展播。
節日會展
信陽國際茶文化節,每年4月28日至30日,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河南省政府主辦。
全國公路腳踏車公開賽,每年4月底在信陽開賽。由中國腳踏車運動協會批準,河南省體育局和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教育
信陽英雄輩出。這裏誕生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三國名將魏延、北宋名相司馬光、政協主席鄧穎超、傳奇上將許世友、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等著名人物。明清時期信陽進士、舉子輩出,人文底蘊濃厚。自恢復聯考以來信陽大學部過線率及聯考狀元人數均位列全河南第一。連續數年被錄取空軍飛行員人數全河南第一,近兩年錄取人數全國地級市第一。解放戰爭後信陽地區有一百多人成為國家領導人、高級將領。
截至2013年末,信陽市共有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45所,在校學生8.77萬人。普通高中73所,在校學生17.62萬人。國中305所,在校學生29.92萬人。國小1983所,在校學生68.78萬人。特殊教育10所,在校學生906人。幼稚園在園幼兒21萬人。
軍校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學院、信陽陸軍學院 |
---|---|
黨校 | 大別山幹部學院 |
大學部 | 信陽師範學院、信陽農林學院、信陽學院、信陽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與信陽師範學院聯辦) |
專科 | 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
科技
截至2013年末,信陽市擁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9家,市級8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10個,市級12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個。全年安排科技計畫項目83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項目6個,市級科技進步獎48個。申請專利863件,授權專利588件。簽訂技術契約25份,成交金額6100萬元。全市共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13個。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1種,河南名牌產品46種。全市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1個,衛星資料廣播接收系統9個,區域氣象觀測站202個,地震台站3個,地震觀測台網1個。
衛生
截至2013年末,信陽市共有衛生機構395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6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防疫站)1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個。病床床位1975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8100張。衛生技術人員2102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055人,註冊護士6978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2個,衛生技術人員307人。鄉鎮衛生院202個,床位6375張,衛生技術人員5616人。
交通
信陽南距武漢約200公裏,北距鄭州333公裏,東距合肥340公裏,西距西安590公裏,是河南省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
信陽區位優越。處于武漢經濟圈、皖江城市帶、中原經濟區的結合部和國務院《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中的京廣、京九“兩縱”經濟帶的腹地。
信陽交通便利。京廣、京九、寧西鐵路,京港澳高速、滬陝高速、大廣高速,106國道、107國道、312國道,以及京廣高鐵在境內形成多個黃金十字交叉,淮河航運使信陽擁有河南最大的內陸出海口,另外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明港機場和規劃中的潢川物流機場,發達的立體交通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性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樞紐。
信陽是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城市,現全國共有286個地級以上城市,在公路8小時可通達地級以上城市排名中,信陽市以可通達地級城市數量144個,位居武漢和鄭州之後,排名全國第3位。
- 信陽站
據統計,全國每天約3000萬件的快遞貨單中,有80%以上與信陽市有關聯,以航空、鐵路、公路等方式,經過或通過信陽。
截至2013年末,信陽市公路通車裏程達到(不含固始)21855公裏,其中高速公路550公裏。
- 民航
信陽明港機場,2009年12月11日開工建設。
潢川機場,被正式列入河南省“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2014年2月7日,經省政府同意,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河南省民用航空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規劃期內重點推進和完成11個民用機場規劃建設項目,我市明港、潢川兩機場位列其中。
- 鐵路
信陽境內現有京廣鐵路、京九鐵路、寧西鐵路、京廣高鐵4條鐵路,此外還有京九客運專線、衡潢鐵路、寧西高鐵三條規劃中的鐵路 。
- 公路
公路總裏程達7660公裏,公路密度40.5公裏/百平方公裏;幹線公路總裏程1457.875公裏。
- 水運
信陽有海港口淮濱飲馬港。淮濱港是河南第一大內陸港。
風景名勝
信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09年至2016年連續8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截至2014年 末,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22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77處,市級119處。星級酒店(三星級以上)34家,國際和國內旅行社44家。全年接待旅遊人數204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6億元。
2014年,信陽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2%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41%。雞公山下每立方釐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22萬個,比四川九寨溝、福建武夷山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高出1~8萬個,萬丈崖景點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最大值高達每立方釐米47.8萬個,是目前全國此類測量的最高紀錄,信陽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0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濕地公園4個。
旅遊景區
2014年,信陽市國家級4A旅遊景區增至6家 。
雞公山 | 南灣湖 | 靈山寺 | 黃柏山 | 西九華山 |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
國家濕地公園:平橋濕地公園、淮河濕地公園、龍山湖濕地公園、香山湖濕地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城陽城址、黃國故城、鄧穎超祖居、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
信陽八景
公元1747年值乾隆盛世,時任信陽知州的詩人張鉞有感于信陽風光之美,賦詩八首,為信陽修建了八處美景(信陽古八景),詩名即景名,分別是:《賢嶺松風》、《浉河泛月》、《申塔朝暉》、《奎樓晚照》、《龍潭瀑布》、《雷沼噴雲》、《龜山晴雪》、《長台古渡》。公元2010年重修信陽新八景:望湖軒、茗陽閣、聚賢祠、申伯樓、龜山亭、河洲榭、平山塔、琵琶台。
歷史文化
文化
飲食:信陽絕大部分地處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為典型的江淮地區,是河南省唯一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在各種飲食習慣及烹飪技法上也都是具有江淮特色。羅山大腸湯、商城桶鮮魚、信陽胡辣湯、潢川光州貢面、潢川甲魚、潢川黃崗魚湯等。信陽盛產南灣魚,信陽烤魚自然成為信陽的著名小吃。

方言:明末,李自成攻陷光州(州治今潢川)並進行屠城,清朝皇帝下令以江西等地百姓填之(時值湖廣、閩、贛填四川),信陽地區現居民大多為古江西南昌、九江人的後裔。清初,信陽主體方言應為贛語和客家話,後數百年間,由于行政上屬于河南,並與安徽、湖北交往密切,故逐漸形成了以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結合的方言,在形態上兼有三者的特征,又具有鮮明的三者之間的過渡特征,信陽市區南部個別鄉鎮、光山縣、羅山縣、新縣、商城縣南部個別鄉鎮的方言大多有入聲,實際上應為江淮官話黃孝片(又名楚語),其他縣區則為中原官話信蚌片。
藝術:潢川皮影戲、羅山皮影等,潢川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源起漢武帝時期,元代後流傳到南亞、波斯、埃及、土耳其及歐美。羅山皮影從明朝嘉靖年間繁衍生長,至今在民間流傳,以羅山為代表的信陽皮影戲,是中國皮影四大流派之一。 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鼓戲,主要孕成于光山縣,因而又稱光山花鼓戲,是省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信陽民間小調、山歌、歌舞、小戲並融合楚劇、黃梅戲唱腔,吸收漢劇、曲劇的藝術特點,逐漸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劇種。
商城花傘舞,起源于唐朝,發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是信陽乃至全國珍貴的民間文化瑰寶。
名優特產
茶葉:信陽毛尖,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營養價值。信陽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3位,被譽為“綠茶之王”。
信陽紅:“信陽紅”紅茶的開發和生產是信陽市茶葉生產領域中的一次重大科技創新,改變了信陽隻有綠茶沒有紅茶的歷史,對提升信陽茶葉整體形象、促進茶農增收、轉變農業經濟成長方式等具有深遠意義。春品“信陽紅”紅茶是以信陽毛尖綠茶為原料、經九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種茶葉新品,具有消炎殺菌、提神消疲、利尿生津清熱等多種保健功效,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極佳的運動飲料。
特色菜:潢川貢面、固始鵝塊、黃崗魚湯、信陽板鴨、南灣魚、羅山大腸湯、商城老鴨湯、商城筒鮮魚、信陽板傈。
著名人物
信陽自古以來地靈人傑、英雄豪傑輩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是上海、蘇州等地人文始祖;楚國令尹(丞相)孫叔敖,助楚庄王稱霸,為戰國時期最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宋朝宰相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界之泰鬥;明代文豪何景明,為“前七子”的領袖,名播全國文壇;解放戰爭後,信陽地區有上百人成為國家領導人、高級將領。21世紀以來,以東方航空公司總裁劉紹勇、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總裁郭浩等為代表的信陽籍商人,一直是豫商的領軍者之一,被譽為“河南的猶太人。”
姓名 | 簡介 |
---|---|
息夫人 | 春秋時期,息國(今息縣)夫人。 |
春申君 | 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戰國四公子之一,為江南一帶人文始祖。 |
孫叔敖 | 春秋期思縣潘鄉人,一代名相,也是一代著名的水利專家,他深受世人的崇敬和愛戴,故後人為其建廟立碑,以志紀念。 |
盧丘子 | 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丞相)。 |
左司馬眅 | 戰國時期楚國名將(統領楚國兵馬),“申、息之師”統帥。 |
魏延 | 三國時期蜀國名將。 |
費禕 | 三國時期蜀相,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
朱序 | 東晉名將,民族英雄,曾于淝水之戰中大勝前秦軍隊。 |
陳元光 | 唐代光州人,開發閩南漳州,有“開漳聖王”之稱。 |
司馬光 | 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資治通鑒》,對中國的史學界有極大之貢獻。 |
馬祖常 | 元朝禮部尚書。 |
宋世傑 | 明成化年間有名的俠義之士,好打抱不平,常為窮人寫狀子,不收分文,周星馳電影《審死官》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源自于他。 |
何景明 | 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前七子”的領袖。 |
劉繪 | 明萬歷年大臣,人稱“嵩陽先生”。 |
蔡毅中 | 明萬歷年大臣,禮部右侍郎,因助楊漣彈劾魏忠賢而罷官。 |
李若星 | 明末大臣,敢于直諫,朝野盡懼其剛直。 |
胡煦 | 清朝大臣,為《明史》總裁之一,代表作《周易函書》,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
胡季堂 | 清朝大臣,歷任刑部尚書,直隸總督。 |
黎世序 | 清朝二品大臣。歷任南河總督,卒贈“太子太保”。 |
蔣艮 | 商城人,光緒年授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入直上書房,為皇族子弟溥倫、溥侗之師。 |
熊晉閣 | 清末大臣,與張之洞是同榜進士,曾創辦《鄂北公報》。 |
周祖培 | 清末大臣,歷任吏部、刑部尚書之職。 |
洪永安 | 清末大將,歷任福建總兵、福建水陸提督之職,中法戰爭中曾智勝法國海軍。 |
丁振鐸 | 清末大臣,授庶吉士,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參政、審計院院長兼大總統高級顧問。 |
曾昭文 | 同盟會河南第一人、主要創始人。歷任同盟會東京總部執行部書記、同盟會河南分會支部長。 |
李亞東 | 辛亥革命前創立湖北軍隊同盟會,為武昌首義立下汗馬功勞。 |
夏述唐 | 近代革命先驅,中國國民黨的早起創始人之一,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及護國護法運動的革命先烈。 |
張式彝 | 曾任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庭長、司法院大法官。 |
林伯襄 | 河南大學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
張軫 | 原國民黨陸軍中將,曾任河南省主席。 |
程坦 | 紅軍《三大紀律、八項註意歌》創作人,後歷任監察部、內務部、交通部副部長。 |
吳煥先 | 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5軍政委。 |
高敬亭 | 鄂豫皖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28軍政委。 |
鄧穎超 | (祖籍河南光山)著名革命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主席(正國級),周恩來之妻。 |
危拱之 | 葉劍英元帥之妻,革命女傑。 |
徐立德 | 歷任中國台灣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部長。 |
姓名 | 簡介 |
---|---|
劉盼遂 | 劉盼遂(1896~1966),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古典文獻學家、語言學家。北師大教授。 |
孫海波 | 中國最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之一,編纂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編》。 |
文聖常 | 物理海洋學家,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塗又光 |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 |
張培震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吳孔明 |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得主。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王楠林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得主,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
時間 | 獲得獎項 |
---|---|
趙清閣 | 著名女作家、編輯家、畫家,她與齊白石、傅抱石、劉海粟、郭沫若、茅盾等都有過很深的友誼。與老舍交往甚多。 |
王實味 | 著名作家,著有《野百合花》、《政治家,藝術家》。 |
葉楠(陳佐華) | 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 |
白樺(陳佑華) | 著名作家,代表性電影劇作有《山間鈴響馬幫來》、《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等。 |
張宗子 | 著名旅美作家,代表作《垂釣于時間之河》、《書時光》。 |
徐庶之 | 著名畫家,新疆畫院名譽院長,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顧問。 |
馬立國 | 著名書畫家,中國書法藝術研究會河南分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學會理事、當代實力派書法家。第七屆百花獎全國藝術書法類評審。 |
劉慈欣 | (祖籍信陽羅山)中國當代新生代科幻著作的主要代表。 |
張銳強 | 青年作家,曾獲第二屆獲齊魯文學獎、第二屆四小名旦青年文學獎、第六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