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美國南北戰爭前夕,南方農場塔拉庄園的千金斯嘉麗(費·雯麗 飾)愛上了另一個農場主的兒子艾希禮(萊斯利·霍華德 飾),遭到了拒絕,為了報復,她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男人,艾希禮妻子梅蘭妮(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飾)的弟弟查爾斯。 戰爭期間,斯嘉麗成為寡婦,失去母親,挑起生活的重擔,不再是當初的千金小姐;戰爭結束後,她又兩度為人妻,嫁給了愛她多年的投機商人瑞德(克拉克·蓋博 飾)。然而,縱使經歷了生活的艱苦,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感情仍然沒有改變。艾希禮妻子梅蘭的去世,給了斯嘉麗一個機會,一邊是深愛自己的丈夫瑞德,一邊是心心念念多年的艾希禮?斯嘉麗會給自己怎樣一個不一樣的明天?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監製: | 大衛·塞爾茲尼克 |
---|---|
導演: | 維克多·弗萊明;喬治·丘克;山姆·沃德 |
編劇: | 大衛·塞爾茲尼克;雪梨·霍華德;本·赫克特;喬·斯沃林;約翰·範·德魯滕;Oliver H.P. Garrett |
配樂: | 馬克思·斯坦納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斯佳麗(又譯:斯嘉麗) | 費雯·麗 一個貓一樣的女人。有著貓一樣的目光,貓一樣的微笑,貓一樣的步伐和貓一樣的敏捷。在困難的時候敢于承擔責任,雖然也有動搖,但最後仍然承擔責任。她敢于去愛、無怨無悔,她的整個青春都在愛著艾希禮,沒有回報但她仍沒有放棄努力,直到能力的極限為止。斯佳麗原本是一個弱女子,任性而年輕,第一次結婚是一時的沖動報復,嫁給了不愛的男孩,讓自己成為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結婚是為了一家人的生存,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最終為了斯佳麗差點遭受的侮辱去報復窮白人而被人擊斃,不幸枉死。于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為了答應過艾希禮照顧梅蘭妮的一句承諾,在北軍就要攻佔亞特蘭大的時候,斯佳麗又果斷地替玫蘭妮接生,並找到瑞特沖破重重阻礙和關卡,回到了鄉下老家--塔拉庄園。在又飢又餓之時,她又遭受了母親病亡、父親痴呆、家裏被劫,一窮二白的多重打擊,她不屈不撓,帶頭種田幹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並照顧梅蘭妮和小波,支撐一家人的生計。 |
![]() | 瑞特(又譯:白瑞德) | 克拉克·蓋博 瑞特第一次見到斯佳麗是在十二像樹園的燒烤會上。他註視斯佳麗並洞悉他與阿希禮的感情糾葛。斯佳麗因查爾斯病亡到亞特蘭大散心,瑞特看出了正在服喪的她,內心裏對無拘無束、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的心思,並出重金替她撬開了那個壓抑而沉悶的社會道德囚籠,使她走上了和別的南方女人最不相同的命運之路。戰爭打響,瑞特不遺餘力幫助斯佳麗重返故裏,並在即將要到達的時候,決定上戰場,為保衛家園盡一份力。經過重重磨難,終于與斯嘉麗結成連理,在經歷了喪女之痛和斯佳麗在精神上的背叛後,面對玫蘭妮的死,對一切都灰心失望至極,回家收拾行李,返回自己的故鄉,查爾斯頓。當愚蠢的斯佳麗最後發現自己已深愛瑞特時,才發現已最終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瑞特最後走得十分幹脆,讓斯佳麗深感懊悔。 |
![]() | 艾希禮 | 萊斯利·霍華德 學識淵博,溫文爾雅,具有貴族特有的騎士精神和榮譽感。他英俊的相貌和深邃的思想令斯嘉麗一見鍾情。為了榮譽,他參加了一場他並不熱衷的戰爭;戰敗,他放棄了逃跑的機會;拒絕在戰後用非法的手段發家致富,用翻慣了書頁、撫慣了琴弦的手去劈木頭。這就是艾希禮,他是那麽從容、沉穩,可是他也是脆弱的。他是個活在過去的人,時世變遷,他不想面對,他是缺乏勇氣的。他不愛斯佳麗,又不說不愛她。斯佳麗走投無路找他時他隻給了她庄園的紅土,後來知道斯佳麗賣了自己,他說他該去搶劫,他是真的後悔了。但是他的習慣使他無法適應新生活。他所熱愛的一切全都隨著過去的歲月一同消逝了,而最終失去了玫蘭妮的他,也隻一具蒼白疲憊軀殼,行屍走肉般地繼續活下去。 |
幕後花絮
1.1939年9月9日,製片方在福克斯劇院首次公映本片。在上映前,製片方找來劇院經理,要求在影片上映前不向觀眾透露任何影片信息,觀眾可以因連片名都不知道而退場,但將無法重新入場。當影片開演時,觀眾們紛紛因興奮而喝彩,他們沒料到《飄》被搬上了銀幕。

2.奧利維婭德哈維蘭因為還沒生過孩子,所以不得不到婦產醫院學習生產經驗和感受,在實際拍攝時,導演喬治丘克時而在鏡頭外緊捏德哈維蘭的腳趾,以讓她感受到痛覺。
3.全片由喬治丘克、維克托弗萊明(Victor Fleming)和山姆伍德(Sam Wood)三人執導完成,其中由喬治丘克執導的畫面隻有33分鍾。
4.在拍攝斯嘉麗穿行在1600名傷兵中尋找米德醫生的畫面中,其中有800人是由臨時演員扮演,而另外的800人則全都是假人。
5.在拍攝邦妮出生後巴特勒為保姆送去一杯飲料的鏡頭時,克拉克蓋伯開了個玩笑,杯子中倒的是酒而不是茶水,海蒂麥克丹尼爾斯喝了一大口才發現。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36年5月,小說還沒有正式發行,凱伊布朗(Kay Brown)閱讀了小說之後建議塞爾茲尼克國際電影公司總裁大衛O塞爾茲尼克購買小說的電影改編著作權,將之拍成電影。

兩位主角的選角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年。直到1938年12月,考慮的名單中仍然還有四名女演員,其中包括瓊阿瑟和瓊貝內特。最後一共有兩名演員參加了12月20日在特藝七彩的試鏡,她們是寶蓮高黛和費雯麗。
1938年2月,費雯麗被通知作為斯佳麗的候選人。12月10日,費雯麗第一次正式試鏡。兩周後,在寫給太太的信中,塞爾茲尼克說費雯麗是斯佳麗的黑馬。在一系列的試鏡後,塞爾茲尼克于1939年1月13日對外宣布費雯麗成為斯佳麗的扮演者。
塞爾茲尼克都認為克拉克蓋博是男主角瑞德巴特勒的最佳人選。然而塞爾茲尼克的公司沒有長期契約的男演員,因此他必須向別的公司協商借演員。因此加裏庫珀轉而成為塞爾茲尼克的第一選擇,庫珀和製片人撒母耳高德溫簽有契約,還擁有一家發行公司,但是高德溫一直沒有明確表態。 華納兄弟提出讓旗下的貝蒂戴維斯、埃爾羅弗林和奧莉薇黛哈佛蘭聯袂出演影片的主角來換取發行權。

最後塞爾茲尼克通過岳父的關系從米高梅公司借調克拉克蓋博出演,于1938年8月接受了苛刻的契約條件。
片子失火的場景是最先拍攝的,其中包括1933年《金剛》的布景都付之一炬,這段膠卷時長113分鍾,卻耗資25000美元。在拍攝斯嘉麗從火中逃生的畫面,劇組急需一匹瘦骨嶙峋的馬,幾經尋找,終于物色到了一匹,然而過了幾星期後馬被帶出片場,原本清晰的肋骨因為增重蕩然無存,由于時間緊迫,化妝師隻好在馬的肋骨處畫上陰影。
拍攝過程
影片拍攝于1939年1月26日開機,同年6月27日關機,11月11日剪輯完成。導演是塞爾茲尼克的長期工作伙伴喬治丘克,他花了兩年時間在影片的前期準備過程。開機後三周不到,丘克和塞爾茲尼克矛盾越來越深,而離開了劇組。剛結束《綠野仙蹤》的拍攝工作的維克多弗萊明,接替了丘克的導演工作。丘克則繼續擔任費雯麗和德哈佛蘭的表演老師。另一個米高梅公司的導演山姆沃德,曾在5月接替弗萊明兩周的工作。
獲獎記錄
以上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Selznick International Pictures[美國] | Loew's Inc.[美國] |
MGM-International Dist. | MGM-International Dist.(1939) |
上映時間 | 上映地區 |
---|---|
1939年12月15日 | 美國USA(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
1940年2月16日 | 加拿大Canada(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
1940年4月18日 | 英國UK (premiere London) |
1940年4月30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Sydney) (premiere) |
1940年5月1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Sydney) (premiere) |
1940年5月2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好萊塢影史上值得驕傲的一部影片,其魅力貫穿整個20世紀,有好萊塢“第一巨片”之稱。其耗資巨大,場景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 她的誕生,標志著好萊塢電影進入“恢弘巨製”時代。其恢弘的氣勢,亮麗的色彩,豪華的場景,以及宏大逼真的戰爭場面,細膩的心理刻畫和男女主人公天衣無縫的完美組合,給人以視覺上又一次《飄》的極大享受。(《大眾文藝》評)

該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詩,重現一百多年前繁榮的種植園文明的沒落,亞特蘭大五角廣場遍地的傷兵,不斷的逃難,槍殺,大火等場面規模宏偉,色彩雄渾;後半部則是一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再與內心的沖突中走向成熟的過程。費雯麗那一雙透著靈性的精明而貪婪的綠色眸子,將斯嘉麗的魅力表現的淋漓盡致。她對于角色的熱情,像一團火,且永沒有燃盡的一刻。費雯*麗狂熱的歇斯底裏的表演讓她一舉成名,問鼎奧斯卡影後。 (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