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九龍(Kowloon)全名為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九龍半島港包圍。九龍與一海之隔的港島一樣,是組成香港繁盛的市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簡稱油尖旺)最具吸引力,這些地區購物、飲食、娛樂與文化應有盡有,與港島不分高下! 著名的商業中心尖沙嘴中心、帝國中心、好時中心、南洋中心等。各式商店鱗次櫛比,是遊客聚集的購物天堂。著名的酒店有富豪酒店、海景假日酒店、香格裏拉酒店等。

九龍東、西部為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北部是住宅區,南部是著名的商業區。世界最繁忙機場之一的前香港機場啓德機場就在九龍,現變成遊園區。
地理位置
九龍半島位于中國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側 ,隔海同香港島對峙。又稱大鵬山。屬香港。面積7.7平方千米。島上多丘陵 ,以大霧山為最高 。清鹹豐十年(1860)英國侵佔半島南端尖沙嘴一帶,光緒二十四年(1898)又強租半島北部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附近諸島。主要城市九龍位于半島南端,于1997年回歸中國。
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九龍與一海之隔的港島一樣,是組成香港繁盛的市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自然氣候
九龍半島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22.8℃。1月平均氣溫15.6℃,7月平均氣溫28.6℃,年降水量2224.7毫米。
旅遊景區
九龍寨城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或者九龍城砦),是在香港殖民地時期位于現今九龍城內的一座由居民獨立自治的圍城。1987年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定,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1993年被拆除,1995年8月于寨城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畫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于8月9日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年-1974年)于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于1957年由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至于墓主人身份,有的學者認為是鹽官,呂沛銘認為是東漢末年的避難貴族。
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採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隻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至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製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于東漢時期的墓室的內部情況。
歷史文化
命名歷史
九龍的命名,源于這樣一個典故。相傳從前有一位天子出巡,來到九龍時,舉目四望,但見八山環抱,便欲以“八龍”命之;隨從提醒皇帝,他自己即是人中之龍,應該是九條龍,于是皇帝命名該地為“九龍”。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九龍(Kowloon)全名為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港包圍,東、西部為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北部是住宅區,南部是著名的商業區。九龍與一海之隔的港島一樣,是香港繁盛的市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油尖旺(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最具吸引力,那裏購物、飲食、娛樂與文化應有盡有,與港島不分高下。著名的商業中心有尖沙嘴中心、帝國中心、好時中心、南洋中心等。根據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九龍的人口總數為2,023,979,佔全香港人口30.2%。

發展歷程
1860年,清廷于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再敗給英法聯軍,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隻用矮矮的鐵絲九龍半島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
1937年,政府開始將界限街以北及九龍群山以南的新界劃作新九龍,使九龍的面積接近現貌。1990年代的西九龍填海工程,不但使九龍的面積大為增加,更將九龍半島與昂船洲連線在一起。
政治經濟
商業規劃
九龍東、西部為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北部是住宅區,南部是九龍半島商業著名的商業區。
九龍塘Kowloon Tong 是九廣東鐵與地下鐵路的唯一交匯點,而上圖裏的又一城Festival Walk 就是位于九龍塘站上蓋,所以來此商場購物方便無比。
又一城內有超過200間店鋪。與屬于同一集團的太古廣場一樣,地方寬敞、舒適簡潔,是理想的購物地方。
地點:九龍塘達之路80號
交通:港鐵觀塘線九龍塘站C出口,或東鐵線九龍塘站。
區域規劃
香港的一部分,位于香港島北面的中國大陸上。半島東、南、西三面被維多利亞港環抱,主要地區有尖沙嘴(位于半島前端,許多大飯店如歷史悠久的半島酒店等之所在)、油麻地、旺角(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區城之一)、新蒲崗、觀塘與九龍城。從1950年代起,九龍成為工業中心(特別是紡織工業),也是香港島上維多利亞旅遊中心的競爭對手。香港國際機場位于九龍半島正東西,九龍碼頭吞吐著遠洋巨輪。九龍半島夜景根據香港地政總署測繪處于2003年12月公布,九龍面積為46.93平方公裏。轄下共有5個分區,每區均有其各自的區議會:
九龍城區觀塘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油尖旺區歷史上新九龍與新界的分界為直線,但現已經反過來,“九龍”是指以上五個區的總和。而隨著區議會區界修訂,九龍之範圍亦有變更。
自1998年起,立法會選舉選區有兩個:
九龍東:包括黃大仙區及觀塘區(2004年:5個議席;于2008年減少1個議席)九龍西:包括油尖旺區、深水埗區及九龍城區(2004年:4個議席;于2008年增加1個議席) 選舉選區的議席數目根據人口而決定,個別選區的議席數目會因人口增減而或有變更。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亦曾使用“九龍中”、“九龍東”、“九龍南”、“九龍西”、“九龍東北”、“九龍西北”及“九龍西南”等分法。
人口情況
根據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九龍的人口總數為2023979,佔全港人口30.2%。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九龍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隻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