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國號
含義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于敵人而言。在當代中國,凡是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範圍,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于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隻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範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製定,政策製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製等。
確定過程
抗戰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自此之後,政協會議通過的大會檔案,就完全去掉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國”在人們習慣性稱呼中漸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地理分布
請見主詞條:中國地理
領土範圍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

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裏,島嶼岸線14000多公裏,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裏。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裏。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裏,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裏,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略相當于除蘇聯之外的歐洲各國的總面積,僅次于俄羅斯(1707.5萬平方公裏)和加拿大(997.1萬平方公裏),居世界第三位。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土地資源:山地320萬平方公裏,高原250萬平方公裏,盆地180萬平方公裏,平原115萬平方公裏,丘陵95萬平方公裏(截至1997年)。
自然地理
- 地貌地勢
地勢地貌 | |
---|---|
地勢 | |
![]() |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勢自西而東構成三級階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極高山和高原面組成,有“世界屋脊”之稱,是第一級階梯,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第二級階梯為界;青藏高原以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間為第二階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中國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階梯。這種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的。 |
地貌 | |
![]() | 中國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巫山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以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界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
- 山脈
山脈 | |
---|---|
![]() |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多成東西和東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脈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祁連山脈、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秦嶺山脈、大興安嶺山脈、武夷山脈、長白山脈、台灣山脈、巫山山脈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最高大雄偉的山脈,它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長江上遊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全長504. 6公裏、深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太白山、武夷山、雁蕩山、青城山等名山。 |
- 水文
水文 | |
---|---|
河流 | |
![]() | 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淮河、海河、遼河、雅魯藏布江、塔裏木河、瀾滄江、怒江、閩江、錢塘江、韓江、鴨綠江、圖們江、漢江、湘江、贛江、濁水溪、南渡江、灤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及京杭大運河、靈渠、膠萊運河、裏下河等運河。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裏,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長河。黃河系中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裏。 |
湖泊 | |
![]() | 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澤湖、高郵湖、南四湖、呼倫湖、貝爾湖、博斯騰湖、納木錯、色林錯、滇池、洱海、撫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島湖、微山湖、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等。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583平方公裏。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裏。 |
- 海岸、島嶼和沿海海域
海岸、島嶼和沿海海域 | |
---|---|
海岸 | |
![]() | 中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侖河口,全長18000多公裏;島嶼岸線長度14000多公裏。(截至1997年) |
島嶼和沿海海域 | |
![]() | 主要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島、平潭島、東海島、東山島、金門島、玉環島、廈門島、上川島、洞頭島、釣魚島、南澳島、潿洲島、黑瞎子島、黃岩島及長山群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南日群島、萬山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澎湖列島等群島。 海域毗鄰中國大陸邊緣及台灣島的海洋有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以東的太平洋,渤海則是伸入中國大陸的內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海,東西橫跨經度32度,南北縱越緯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等三大海峽。海域總面積473萬平方公裏(截至1997年)。 |
- 氣候
資源狀況
中國資源情況 | ||
---|---|---|
礦產 | ![]() |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于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使一些礦產具有相當的集中,如鎢礦,在19個省區均有分布,儲量主要集中在湘東南、贛南、粵北、閩西和桂東—桂中,雖有利于大規模開採,但也給運輸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使分布不均的資源在全國範圍內有效地調配使用,就需要加強交通運輸建設。 |
土地 | ![]() | 中國土地資源有四個基本特點: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少;類型復雜多樣,耕地比重小;利用情況復雜,生產力地區差異明顯;地區分布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
森林 | ![]() | 中國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截至2008年,中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
水資源 | ![]() | 中國水資源總量佔降水總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裏產水29萬立方米。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第6位,人均佔有量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
動物 | ![]() |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北部—秦嶺山脈—伏牛山—淮河與長江間一線以北地區,以溫帶、寒溫帶動物群為主,屬古北界,線南地區以熱帶性動物為主,屬東洋界。其實,由于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西部橫斷山南北走向,兩界動物相互滲透混雜的現象比較明顯。 |
植物 | ![]() | 中國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分布錯綜復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幹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幹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 植物種類多,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個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比較古老的植物,約佔世界總屬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銀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區現代已經絕滅,都是殘存于中國的“活化石”。種子植物兼有寒、溫、熱三帶的植物,種類比全歐洲多得多。此外,還有豐富多彩的栽培植物。從用途來說,有用材林木1000多種,葯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淀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也不下80餘種,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
歷史變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
建國之初,由于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動亂與戰爭,社會矛盾尖銳,經濟水準落後,貨幣貶值,交通運輸不暢。建國後,一個全面模仿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共產主義社會便迅速建立起來。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村土地集體化以及社會改革。從195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1956年,中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的建設與失誤
中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文化基礎。但也伴隨著一些失誤。1958年全國各條戰線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

農業上,由于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錯誤地認為,合作社規模越大,越能發展生產力;公社化也是加速建設社會主義,並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所以將原有的農業合作社改組成2.6萬多個人民公社,99%的農民加入到組織中來。原有正常的經濟體系被破壞,農業產值大幅度減少。其特點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調”。1960年開始的三年經濟困難更為國民經濟雪上加霜。
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且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隨即在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的主持下,製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果斷的措施,這是這個歷史階段中的重要轉變。1962年1月召開的有七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1966年到1976年,發生了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
撥亂反正與真理大討論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接任其職務,逮捕了四人幫。1977年國家由亂到治,經濟開始復甦,同時大批在文革期間被打倒的幹部得以重新工作,從而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鄧小平在1977年重新出山,再次恢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職務。1978年底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史的偉大轉折。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1979年以後,中國走上了更加務實的發展道路。原先被打擊的一大批知識分子、學者恢復了工作。1980年,平反冤假錯案,為最大冤案(劉少奇)平反;為影響最大、涉及人數最多的”右派”平反。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同年9月,葉劍英發表《關于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19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偉大構想。
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導下,全國農村逐步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製,即“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基本上處于嘗試階段,主要來源是外國政府貸款。引進外資,提供免稅優惠期,合作辦廠,學習吸收國外企業資本管理行銷方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加速了對外貿易發展,提高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1982年農村改革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承包生產責任製在農村得到普遍推廣,農業生產大幅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擾中國多年的糧食問題得到大幅度解決。
在1984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的閱兵式上,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面對中國人民和外國使節發表宣言:中國到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達到1042美元,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實現小康社會。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廈漳泉三角地區開闢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中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
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
199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江澤民作《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的講話,提出了199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視察武昌、深圳、珠海、廣州、上海並發表重要的“南巡講話”,講話提出“三個有利于”、“發展是硬道理”等重要觀點,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1992年後,改革開放的路線基本確定,中國進入了一個周邊國際環境基本和平,國內社會穩定,經濟長期快速成長的階段,“八五”計畫、“九五”計畫、“十五”計畫均得到了全面實施和基本完成。
走向復興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一中全會上,胡錦濤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胡錦濤當選為國家主席。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行。2011年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2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2013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張德江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克強任國務院總理。
行政區劃
截至2004年底,中國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
全國鄉鎮總數37334個,其中:鎮19883個;鄉17451個。全國共有街道辦事處5904個。
全國設有居委會(社區居委會)7.8萬個;居民小組129.6萬個。村委會64.4萬個;村民小組507.9萬個。
國家政治
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
權力機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實行一院製。它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行政機關
國務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實行總理負責製。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製。每屆任期五年。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製。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 |||
總 理 | 副總理 | 國務委員 | 秘書長 |
李克強 | 張高麗、劉延東(女)、汪洋、馬凱 | 楊晶(兼) | |
國務院組成部門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 | |||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
國務院直屬機構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行政局、質量監督局、新聞出版廣電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局、林業局、智慧產權局、旅遊局、宗教事務局、參事室、機關事務局 | |||
國務院辦事機構 | |||
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法製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 | |||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 |||
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 |||
國家糧食局、國家信訪局、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公務員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
司法機關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分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業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權力機關負責。
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分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它領導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 | |
---|---|
![]() | ![]() |
政黨製度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行動指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還存在8個民主黨派。分別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的政治製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製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有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和各界愛國人士參加的,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社會團體
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準檔案。業務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授權的組織。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中國的社會團體是社會組織的一種。
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人民團體(8個)分別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國家領袖
國家軍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四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全局和發展大勢,科學確立國防戰略,適時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不斷賦予軍隊新的職能使命,推動著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闊步向前。
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和保護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新時期中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根據國家安全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中國實施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有計畫有步驟地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這一戰略構想主要包括:推進國防和軍隊信息化、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
和平時期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保衛邊防、海防、空防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參加國家建設和搶險救災,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護航,中外聯演聯訓和國際災難救援。
外交政策
中國屬于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製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準。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一些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地區 | 國家(建交日及備註)(同一洲國家以其譯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 ||
---|---|---|---|
亞洲 | 阿富汗(1955.1.20) | 阿聯酋(1984.11.1) | 阿曼(1978.5.25) |
亞塞拜然(1992.4.6) | 巴基斯坦(1951.5.21) | 巴勒斯坦(1988.11.20) | |
巴林(1989.4.18) | 朝鮮(1949.10.6) | 東帝汶(2002.5.20) | |
菲律賓(1975.6.9) | 喬治亞(1992.6.9) | 哈薩克(1992.1.3) | |
韓國(1992.8.24) | 吉爾吉斯斯坦(1992.1.5) | 高棉(1958.7.19) | |
卡達(1988.7.9) | 科威特(1971.3.22) | 寮國(1961.4.25) | |
黎巴嫩(1971.11.9) | 馬爾地夫(1972.10.14) | 馬來西亞(1974.5.31) | |
蒙古(1949.10.16) | 孟加拉國(1975.10.4) | 緬甸(1950.6.8) | |
尼泊爾(1955.8.1) | 日本(1972.9.29) | 沙烏地阿拉伯(1990.7.21) | |
斯裏蘭卡(1957.2.7) | 塔吉克(1992.1.4) | 泰國(1975.7.1) | |
土耳其(1971.8.4) | 土庫曼(1971.8.4) | 汶萊(1991.9.30) | |
亞美尼亞(1992.4.6) | 烏茲別克(1992.1.2) | 新加坡(1990.10.3) | |
敘利亞(1956.8.1) | 葉門(1956.9.24) | 伊拉克(1958.8.25) | |
伊朗(1971.8.16) | 以色列(1992.1.24) | 印度(1950.4.1) | |
印度尼西亞(1950.4.13) | 約旦(1977.4.7) | 越南(1950.1.18) | |
非洲 | 阿爾及利亞(1958.12.20) | 埃及(1956.5.30) | 衣索比亞(1970.11.24) |
安哥拉(1983.1.12) | 貝南(1964.11.12) | 波劄那(1975.1.6) | |
布吉納法索(1973.9.15建交,1994.2.4中止建交) | 蒲隆地(1963.12.21) | 赤道幾內亞(1970.10.15) | |
多哥(1972.9.19) | 厄利垂亞(1993.5.24) | 維德角(1976.4.25) | |
甘比亞(1974.12.14建交,1995.7.25中止建交,2016.3.17恢復建交) | 剛果(布)(1964.2.22) | 剛果(金)(1961.2.20) | |
吉布提(1979.1.8) | 幾內亞(1959.10.4) | 幾內亞比索(1974.3.15) | |
迦納(1960.7.5) | 加彭(1974.4.20) | 辛巴威(1980.4.18) | |
喀麥隆(1971.3.26) | 葛摩(1975.11.13) | 象牙海岸(1983.3.2) | |
肯亞(1963.12.14) | 賴索托(1983.4.30) | 賴比瑞亞(1977.2.17) | |
利比亞(1978.8.9) | 盧安達(1971.11.12) | 馬達加斯加(1972.11.6) | |
馬拉維(2007.12.28) | 馬裏(1960.10.25) | 模裏西斯(1972.4.15) | |
茅利塔尼亞(1965.7.19) | 摩洛哥(1958.11.1) | 莫三比克(1975.6.25) | |
納米比亞(1990.3.22) | 南非(1998.1.1) | 南蘇丹(2011.7.9) | |
尼日(1974.7.20) | 奈及利亞(1971.2.10) | 獅子山(1971.7.29) | |
塞內加爾(1971.12.7) | 塞席爾(1976.6.30)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7.12建交,1997.7.11中止建交) | |
蘇丹(1959.2.4) | 索馬利亞(1960.12.14) | 坦尚尼亞(1964.4.26) | |
突尼西亞(1964.1.10) | 烏幹達(1962.10.18) | 尚比亞(1964.10.29) | |
乍得(1972.11.28) | 中非(1964.9.29) | ||
歐洲 | 阿爾巴尼亞(1949.11.23) | 愛爾蘭(1979.6.22) | 愛沙尼亞(1991.9.11) |
安道爾(1994.6.29) | 奧地利(1971.5.28) | 白俄羅斯(1992.1.20) | |
保加利亞(1949.10.4) | 比利時(1971.10.25) | 冰島(1971.12.8) |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95.4.3) | 波蘭(1949.10.7) | 丹麥(1950.5.11) | |
德國(1972.10.11) | 俄羅斯(1949.10.2) | 法國(1964.1.27) | |
芬蘭(1950.10.28) | 荷蘭(1972.5.18) | 黑山(2006.7.6) | |
捷克(1949.10.6) | 克羅埃西亞(1992.5.13) | 拉脫維亞(1991.9.12) | |
立陶宛(1991.9.14) | 列支敦斯登(1950.9.14) | 盧森堡(1972.11.16) | |
羅馬尼亞(1949.10.5) | 馬爾他(1972.1.31) | 馬其頓(1993.10.12) | |
摩爾多瓦(1992.1.30) | 摩納哥(1995.1.16) | 挪威(1954.10.5) | |
葡萄牙(1979.2.8) | 瑞典(1950.5.9) | 瑞士(1950.9.14) | |
塞爾維亞(1955.1.2) | 塞普勒斯(1971.12.14) | 聖馬利諾(1971.5.6) | |
斯洛伐克(1949.10.6) | 斯洛維尼亞(1992.5.12) | 烏克蘭(1992.1.4) | |
西班牙(1973.3.9) | 希臘(1972.6.5) | 匈牙利(1949.10.6) | |
義大利(1970.11.6) | 英國(1972.3.13) | 歐盟(1975.5.-) | |
北美洲 | 安提瓜和巴布達(1983.1.1) | 巴貝多(1977.5.30) | 巴哈馬(1997.5.23) |
貝裏斯(1987.2.6建交,1989.10.23中止建交) | 多米尼克(2004.3.23) | 哥斯大黎加(2007.6.1) | |
格瑞那達(1985.10.1) | 古巴(1960.9.28) | 加拿大(1970.10.13) | |
美國(1979.1.1) | 尼加拉瓜(1985.12.7建交,1990.11.9中止建交) | 墨西哥(1972.2.14) | |
聖露西亞(1997.9.1建交,2007.5.5中止建交) | 千裏達托貝哥(1974.6.20) | 牙買加(1972.11.21) | |
南美洲 | 阿根廷(1972.2.19) | 巴西(1974.8.15) | 秘魯(1971.11.2) |
玻利維亞(1985.7.9) | 哥倫比亞(1980.2.7) | 厄瓜多(1980.1.2) | |
蓋亞那(1972.6.27) | 蘇利南(1976.5.28) | 委內瑞拉(1974.6.28) | |
烏拉圭(1988.2.3) | 智利(1970.12.15) | ||
澳洲 | 澳大利亞(1972.12.21) |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6.10.12) | 斐濟(1975.11.5) |
庫克群島(1997.7.25) | 密克羅尼西亞(1989.9.11) | 紐埃(2007.12.12) | |
薩摩亞(1975.11.6) | 湯加(1998.11.2) | 萬那杜(1982.3.26) | |
紐西蘭(1972.12.22) | 表格內容來源: |
經濟狀況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同時也是世界經濟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過去三十年來年均成長率近10%。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方向轉變,中國經濟得以步入高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國在南方成立了若幹經濟特區,它們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的火車頭。1992年鄧小平通過南巡講話進一步深化了改革開放。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高速成長,其中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201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3年成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成長7.4%,二季度成長7.5%,三季度成長7.3%,四季度成長7.3%。
國家交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中國的交通線路總長度有了很大成長,中國已經擁有堪比發達國家的交通網。中國的交通幹線不斷向內陸和邊疆延伸,運網不斷擴大,運輸能力也逐步提高。
公路方面,公路通車裏程迅速增加,中國所有的縣及幾乎所有的鄉鎮都通了公路,2010年底,公路總裏程突破400萬公裏。
鐵路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北京為中心、覆蓋全國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鐵路網,截至2014年底,中國鐵路運營總裏程已突破11萬公裏,其中高鐵運營總裏程超過1.5萬公裏,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人口情況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中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總數
據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0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民族信息
中國官方承認的有56個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全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等民族。在中國,由于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等地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成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成長6.92%。
性別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年齡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國家文化
語言文字
- 語種
在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 滿兩個民族通用漢語外,其他53個少數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個,共使用27種文字。
- 語系
從語言的系屬來看,中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于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名稱 | 內容 |
---|---|
①漢藏語系 | 漢藏語系分為漢語和藏緬、苗瑤、壯侗三個語族。屬于藏緬語族的有藏、嘉戎、門巴、倉拉、珞巴、羌、普米、獨龍、景頗、彝、僳僳、哈尼、拉祜、白、納西、基諾、怒蘇、阿儂、柔若、土家、載瓦、阿昌等語言;屬于苗瑤語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語言;屬于壯侗語族的有壯、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語言。 |
②阿爾泰語系 | 阿爾泰語系分為蒙古、突厥、滿-通古斯三個語族。屬于蒙古語族的有蒙古、達斡爾、東鄉、東部裕固、土、保全等語言;屬于突厥語族的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西部裕固、圖佤等語言;屬于滿-通古斯語族的有滿、錫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 |
③南島語系 | 南島語系的是高山族諸語言,還有回族的回輝話。 |
④南亞語系 | 南亞語系是孟高棉語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語言。 |
⑤印歐語系 | 印歐語系是屬斯拉夫語族的俄語和屬伊朗語族的塔吉克語。 |
⑥其他語系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先後為壯、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納西、侗、佤、黎等民族製訂了文字方案。 從文字的體系和字母的形式來看,中國的文字有意音文字、音節文字、字母文字型系和古印度字母(梵文)、回鶻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形式等。 此外,朝鮮語和京語的系屬中國官方尚未認定。 |
文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一般歸于中國當代文學範疇。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新文學以此為起點,進人當代文學階段。中國當代文學具有不同于中國現代文學的性質:它限定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多元文學。這種性質使當代文學以極其復雜的面貌和特征顯著區別于以往任何社會形態和時代的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大體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後前十七年(1949—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和新時期(1976年以後)三個歷史階段。從21世紀初開始,又出現了中國自由作家、中國自由文學等概念,將中國當代文學提升到一個新的,史無前例的高度,使得中國當代文學更加模糊和個人情緒化,一個真正的對于文學的自我回歸的年代正在出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了數十個文學獎項,其中較權威的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和年度中華文學人物評選等。2000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收集了18位最著名的中國作家用過的書桌、椅子和書寫工具,以及大量文學作品、手跡、譯文、信件和其他資料。
2012年10月11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自諾貝爾獎開設文學獎以來,中國首次獲得此獎項。
飲食
中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警句,經過千年的發展獨自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國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醫
中醫是一種起源于中國,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葯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節日
節假日 | 日期 | 假期天數 |
---|---|---|
新年(元旦) | 1月1日 | 1天 |
春節 | 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 3天 |
清明 | 農歷清明當日 | 1天 |
勞動節 | 5月1日 | 1天 |
端午 | 農歷端午當日 | 1天 |
中秋 | 農歷中秋當日 | 1天 |
國慶節 | 10月1日、2日、3日 | 3天 |
節假日 | 日期 | 假期天數 | 假期日期規定 |
---|---|---|---|
婦女節 | 3月8日 | 半天 | 婦女當天放假半天 |
青年節 | 5月4日 | 半天 | 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青年當天放假半天 |
兒童節 | 6月1日 | 1天 | 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當天放假1天 |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建軍節) | 8月1日 | 半天 | 現役軍人當天放假半天 |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對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決定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少數民族的主要傳統節日有: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瑤族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苗族的跳花節、滿族的頒金節等等。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參考資料)
藝術形式
書法繪畫
中國漢字是從圖畫、符號逐漸演變形成的,漢字的書寫和發展過程導致了書法藝術的產生。中國歷代都有大書法家,其書法藝術和風格成為所在朝代書法的典型代表。人們對書法的喜愛一直流傳到今天。

當代中國的書法與繪畫相當活躍。中國美術館等藝術館長年不斷舉辦個人畫展或聯展;中國畫每年都走出國門,到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地展覽。除中國畫外,油畫、版畫、水彩畫等西洋繪畫在中國也得到發展。
與藝術品拍賣行業的發展同步,畫廊業也逐漸與國際慣例接軌。每年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各舉辦一次的藝術博覽會,成為藝術品交易的另一種途徑,其中上海藝術博覽會為亞洲參展藝術品門類最齊全的藝術博覽會。
工藝美術
中國工藝美術門類繁多,技藝精湛,有許多作品堪稱絕活。工藝美術可分為特種工藝和民間工藝兩大類。

利用剪、扎、編、織、綉、雕、塑、繪等技藝製作的各種民間工藝品,千姿百態,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民族風格。
音樂
中國在世界當代音樂文化中保持著它的獨特體系、獨特思維和獨特風格,因而對世界音樂是具有獨特貢獻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音樂的歷史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並揭開了新的、更加燦爛篇章。在聲樂、器樂、大型音樂體裁,以及歌劇、舞劇、電影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和成就。中國當代音樂有一些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樂的經典寶庫。

20世紀30年代出現流行音樂,1949年轉到港台地區發展。1977年起港台流行音樂開始進入內地。21世紀呈現一種融合、滲透、互相影響的狀態。
戲劇
中國的傳統戲劇有一個獨特的稱謂——戲曲,它與希臘悲喜劇和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戲曲有300多個劇種,運用歌舞形式表達劇情是中國戲曲的主要手段。國劇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起源于昆曲(昆曲是一種更古老的戲劇藝術)。此種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舞台藝術于十九世紀初在北京形成,經過200多年的實踐,積累了1000個以上深具藝術價值的劇目,形成了一套音樂板式和表演程式。

地方戲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較為活躍的地方戲曲有越劇、黃梅戲、川劇、豫劇、粵劇等。西藏的藏戲具有濃鬱的宗教色彩和藏民族特色,其表演粗獷豪放,別具特色。
話劇于20世紀初從國外傳入,自1920年代開始,話劇舞台上開始出現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題材;到三十年代,中國話劇已經走向成熟。戲劇大師曹禺這一時期的三部曲——《雷雨》、《日出》和《原野》以其深邃的內涵、圓熟的技巧,被認為是中國話劇的經典之作。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其作品代表著中國話劇的最高水準,其中《茶館》、《龍須溝》等劇目享有盛譽。
歌舞
由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人員建立的一套復古的中國舞蹈體系-中國古典舞,是從中戲曲中取材,採用世界芭蕾的訓練舞種,發展建立並起來的一個有獨特的韻律、形體語言及審美特征的中國風舞蹈。
進入1990年代後誕生了諸如《太極印象》、《神話中國》、《秋水伊人》、《紅扇》、《傳音》、《不眠夜》、《潮汐》、《兩個身體》等新穎的作品。同時中國舞蹈樂團開始向國際進軍開始了國際化,獲得眾多國際獎項。進入21世紀大型舞蹈劇開始興起,例如有《媽勒訪天邊》、《大夢敦煌》、《霸王別姬》、《瓷魂》、《一把酸棗》這樣偏向中國古典舞風格的民族舞劇,或有《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也有《雷和雨》這樣個性表達的現代舞劇漸漸獲得觀眾喜愛。
影視
現實題材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主流。在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興起的新一輪電影創作高潮中,《城南舊事》、《野山》、《芙蓉鎮》、《開國大典》、《大決戰》等成為此一時期的代表作,這些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廣度方面,在實現題材、風格、樣式的多樣化方面,在電影語言的探索和創新方面都有高水準的造詣。此期間,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等人的崛起令國際影壇矚目。

20世紀90年代後期,一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電影人成為中國電影界的第六代導演,其代表者有賈樟柯、王小帥、張元、高佔全、婁燁等人。他們的電影作品趨于平民化,大多以紀實手法表現。導演馮小剛成為中國商業影片票房紀錄最高的代表,其作品敘述的也多是平民故事。
中國一年一度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較具影響力的有長春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為中國優秀電影的最高獎項。另外,國家為鼓勵主流電影的發展專設了“華表獎”,還有由觀眾評選的“百花獎”。
宗教信仰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大陸官方實行無神論宣傳教育,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地選擇、表達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宗教發展較蓬勃的國家之一,其中尤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道教在中國的信徒數量最為龐大。中國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釋”三教之說;一般的中國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礎上,都受到儒、道、釋三教思想的影響,稱之為中國民間信仰。現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科技發展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學技術水準得到了很大提高,在電腦、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雷射技術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體育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體育事業全面發展,全民健身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各類體育場館已超過100萬個,社會體育指導員超過65萬人。“十一五”期間中國運動員共獲世界冠軍634個,創、超世界紀錄88次。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人民的百年期盼,成為奧運史上無與倫比的精彩盛會,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金牌51枚、銀牌21枚和銅牌28枚,金牌榜名列第一。8月8日被定為“全民健身日”,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全國性體育節日。

社會發展
教育
中國教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的教育事業。自1986年推行九年義務教育。教育階段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中國有數目眾多的大學,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一些大學開辦研究生教育,有博士點。
傳媒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中國中央政府也逐年放寬對媒體的控製,中國政府不但沒有禁止,甚至鼓勵國家媒體彼此為了吸引讀者與增加廣告收入而競爭。中國媒體呈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活力與多元性,同時也以一定程度的公開性來討論社會議題和公共政策。
新聞出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聞出版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決策,使中國新聞出版業進入了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圖書、報紙、電子出版和印刷業均進入世界前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出版大國。
衛生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衛生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衛生科技水準迅速提高,人民民眾健康水準明顯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于開發中國家前列。
據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中國人均期望壽命為73.0歲。截至2011年底,孕產婦死亡率為26.1/10萬;嬰兒死亡率為12.1‰。
勞動就業
中國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以經濟發展帶動就業,製定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巨觀政策,不斷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擴大就業規模打下了堅實基礎。2008年以來,中國平均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保持在1100萬人以上,轉移農業勞動力800萬人以上。城鄉從業人員從2008年底的75564萬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76420萬人。
旅遊發展
中國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為締約方。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截至2014年7月,中國已擁有世界遺產47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3項,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0項。
登錄名稱 | 登錄類型 C:文化遺產 N:自然遺產 NC:雙遺產 | 登錄年份 | 擴展年份 | 所在地 |
---|---|---|---|---|
長城 | C | 1987年 | 橫跨17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遼寧、吉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青海。 | |
明清皇宮 | C | 1987年 (北京故宮) | 2004年 (沈陽故宮) | 北京東城區、遼寧沈陽 |
莫高窟 | C | 1987年 | 甘肅敦煌 | |
秦始皇陵 | C | 1987年 | 陝西西安 |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 C | 1987年 | 北京房山區 | |
泰山 | NC | 1987年 | 山東泰安 | |
黃山 | NC | 1990年 | 安徽黃山市 |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 N | 1992年 | 四川九寨溝縣 | |
黃龍風景名勝區 | N | 1992年 | 四川松潘 |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 N | 1992年 | 湖南張家界 | |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廟 | C | 1994年 | 河北承德 |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 C | 1994年 | 山東曲阜 | |
武當山古建築群 | C | 1994年 | 湖北丹江口 | |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 C | 1994年 (布達拉宮) | 2000年 (大昭寺) 2001年 (羅布林卡) | 西藏拉薩 |
廬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C | 1996年 | 江西九江 | |
峨眉山風景名勝區,含樂山大佛風景區 | NC | 1996年 | 四川樂山,包括峨眉山市 | |
麗江古城 | C | 1997年 | 雲南麗江 | |
平遙古城 | C | 1997年 | 山西平遙 | |
蘇州古典園林 | C | 1997年 | 2000年 | 江蘇蘇州 |
頤和園 | C | 1998年 | 北京海淀區 | |
天壇 | C | 1998年 | 北京東城區 | |
大足石刻 | C | 1999年 | 重慶大足 | |
武夷山 | NC | 1999年 | 福建武夷山市 | |
青城山與都江堰 | C | 2000年 | 四川都江堰市 |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 C | 2000年 | 安徽黟縣 | |
龍門石窟 | C | 2000年 | 河南洛陽 | |
明清皇家陵寢 | C | 2000年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 | 2003年 (明孝陵、明十三陵) 2004年 (盛京三陵) | 湖北鍾祥 河北遵化 河北易縣 江蘇南京 北京昌平區 遼寧沈陽、新賓 |
雲岡石窟 | C | 2001年 | 山西大同 | |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 | N | 2003年 | 雲南麗江、迪慶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 C | 2004年 | 吉林集安和遼寧桓仁 | |
澳門歷史城區 | C | 2005年 | 澳門 | |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 N | 2006年 | 四川成都、阿壩、雅安、甘孜 | |
殷墟 | C | 2006年 | 河南安陽 | |
中國南方喀斯特 | N | 2007年 | 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 | |
開平碉樓與村落 | C | 2007年 | 廣東開平 | |
福建土樓 | C | 2008年 | 福建龍岩、漳州 | |
三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N | 2008年 | 江西上饒 | |
五台山 | C | 2009年 | 山西五台 | |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 C | 2010年 | 河南登封 | |
中國丹霞 | N | 2010年 | 福建泰寧、湖南新寧、廣東仁化、江西貴溪、浙江江山、貴州赤水和習水 |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 C | 2011年 | 浙江杭州 | |
元上都遺址 | C | 2012年 | 內蒙古正藍旗 | |
澄江化石地 | N | 2012年 | 雲南澄江 | |
新疆天山 | N | 2013年 | 新疆阿克蘇、伊犁、巴音郭楞、昌吉 | |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 C | 2013年 | 雲南紅河 | |
大運河 | C | 2014年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 | |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 C | 2014年 | 中國(陝西省、河南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