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5年為王封區。

1956年設李封區。
1958年成立中站區。
1997年,中站區面積141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7個街道、3個鄉:龍洞鄉。區政府駐李封街道。
2000年,中站區轄7個街道、3個鄉:龍洞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區總人口110995人,其中:李封街道20383人、王封街道16228人、朱村街道7933人、馮封街道1647人、龍洞街道1441人、月山街道4566人、丹河街道2116人、王封鄉23387人、朱村鄉25900人、龍洞鄉7294人。
2005年,中站區鄉鎮區劃調整:復原朱村鄉,設立府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朱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北朱村,轄區面積24.7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復原王封鄉,設立許衡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王封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東王封村;復原龍洞鄉,設立龍翔街道辦事處,管轄原龍洞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龍洞村。
行政區劃
中站區轄10個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馮封街道、龍洞街道、月山街道、丹河街道、許衡街道、府城街道、龍翔街道。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礦產有:煤、硫鐵礦、粘土、白雲岩、鋁釩土等,儲量都在千萬噸以上,埋藏淺。
水資源
地下蘊藏著266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是華北地區的富水區。
經濟
概述
2012年,中站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964萬元,比上年成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86萬元,成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301245萬元,成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113233萬元,成長9.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8:70.5:27.7變化為1.5:71.6:26.9。
第一產業
2012年,中站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932公頃,比上年減少213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366公頃,比上年減少164公頃,小麥播種面積1027公頃,比上年減少43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046公頃,比上年減少36公頃,蔬菜播種面積353公頃,與上年持平。全年糧食總產量10895噸,同比增幅2.3%;蔬菜總產量18060噸,同比增幅60.3%;水果總產量496噸,同比增幅5.1%。全年生豬存欄10393頭,同比增幅13.73%,牛存欄1029頭,同比增幅7.2%,羊存欄10675隻,同比下降6.3%,家禽存欄10.9萬隻,同比下降22.1%。肉類總產量1086噸,同比增幅3.5%;牛奶產量2270噸,同比下降29.8%;蛋類產量1502噸,同比下降5.4%。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96萬千瓦時,與上年持平;農用耕耘機346台,比上年成長41.22%。全年營造林面積5500畝,退耕還林1300畝。全區參加義務植樹5萬人次,完成義務植樹30萬株,其中重點地區防護林工程完成1390畝。

第二產業
2012年,中站區全部工業增加值260383萬元,比上年成長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3836萬元,成長9.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6547萬元,成長1.7%,產品產銷率88.5%。
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601610萬元,成長2.1%,利潤和利稅總額分別完成47208萬元和66732萬元。2012年,區本級20家規模以上工業7個大類,增加值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00633萬元,同比成長7.7%;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完成增加值23422萬元,同比成長50.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3064萬元,同比下降8.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完成增加值16097萬元,同比成長4.7%;通用設備製造業完成增加值5803萬元,同比成長47.1%;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完成增加值3557萬元,同比成長48.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完成增加值4039萬元,同比下降1.1%。
2012年,中站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飲料酒3096千升,成長39%;軟飲料86758噸,下降21%;硫酸325004噸,下降58.4%;橡膠輸送帶1255252平方米,下降24.7%;耐火材料製品143602噸,成長27.5%;石墨及炭素製品7501噸,下降4%;鐵合金68175噸,成長9.4%;發電量6777萬千瓦時,下降8.5%。全年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51484萬元,成長39.7%。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0057人,成長31.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10747萬元,其中:工業投資260184萬元,佔總投資額的83.7%;基礎設施投資11077萬元,佔總投資額的3.6%。
第三產業
2012年,中站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6929萬元,比上年成長21.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0779萬元,比上年成長21.8%,其中工業投資完成254781萬元,比上年成長34%。2012年,全區共上報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24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6個。全年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6個。
2012年,中站區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14641萬元,比上年下降632.1%,商品房銷售面積10587平方米。
2012年,中站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62萬元,比上年成長15.4%。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37743萬元,成長22.2%。按行業統計,批發業零售額11472萬元,成長33.3%;零售業零售額41128萬元,成長12%;住宿業零售額144萬元,成長10.8%;餐飲業零售額1517萬元,成長38.4%。
2012年,中站區進出口總額7553萬美元,下降15.1%。全年契約利用外商投資3500萬美元,成長250%,實際利用境外資金2290萬美元,成長60%。
2012年,中站區公路通車總裏程213.1公裏,其中幹線公路總裏程14.8公裏,農村公路總裏程198.3公裏。全區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83.3公裏。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中站區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558人,畢業生776人。國中學校7所,招生1490人,在校生4017人,畢業生1279人。普通國小15所,招生1159人,在校生7293人,畢業生1342人。全區幼稚園在園幼兒2875人,其中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645人,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2230人。"新機製"安排資金574.2萬元,資助困難學生1220人。
文化
2012年,中站區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區級支中心1個和村級服務站點35個,街道文化站10個,農家文化書屋5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府城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許衡墓、靳德茂墓、北朱村古民居、張昺墓),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
衛生
2012年,中站區共有衛生機構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個。醫院、衛生院病床208張。衛生技術人員16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8人,註冊護士67人。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防疫站)1個,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人。婦幼保健站1個,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人。衛生監督機構(監督所)1個,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人。農村鄉(鎮)衛生院3個,其中床位34張,衛生技術人員4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43803人,成長0.11%,參合率達到95.55%。

體育
2012年,中站區全年共開展經常性民眾文體活動23次,舉辦全區性體育健身活動6次。全區所有的行政村、社區已實現了體育健身工程的全覆蓋,並實施了10個鄉鎮體育健身工程。
社會保障
2012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7013人,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參保611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0895人。在企業養老保險中,在職職工參保5018人,成長11.4%;離退休人員參保1100人,成長1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946人,成長8.5%,其中職工參加醫療保險5666人,成長8.8%;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1280人,成長7.6%。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707人,下降2.2%,年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43人,與上年持平。
2012年全區共有26865人次的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511.18萬元。農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數為21487人次,全年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7.1萬元。全區有424人次享受了城鄉醫療救助,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75.72萬元。全區有1家福利企業,安置38名殘疾職工,參保率達100%。全年接受社會捐贈22.436萬元。
人口
2012年,中站區全區戶籍人口120192人,其中農業人口45927人,非農業人口74265人。根據2012年3%人口與城鎮化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區總人口118737人,常住人口為104129人,城鎮化率為60.71%,出生率為10.64‰,死亡率為5.62‰,自然成長率為5.12‰。
交通
中站區有華北一級編組站--月山站連線焦枝、焦新、太焦3條鐵路幹線,焦晉、焦鄭、焦溫和新焦濟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東接107國道,西連207國道,南通310國道,距鄭州新鄭機場僅有80分鍾車程。
旅遊
盤古洞景區
盤古洞景區是北部山岳風光有名的景點之一,洞內有石筍、石花等鍾乳石(頂天柱、定海神針、佛耳壁、北京猿人、石鍾、石幔、石鼓等),洞內斷層明顯,洞內罕見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形成的原盤古巨石,被稱為鎮山之寶。

早商府城遺址位于焦作市西南10公裏府城西北部的台地上,東西走向長約280米,南北走向長約300米,遺址面積近10萬平方米。該遺址的重要部分是早商文化遺存,分布于遺址的中部,已經發現的遺跡有城址、宮殿基址、房基、灰坑等。城址平面成方形,周長約1200米,西城牆和北城牆儲存較好,長度約為300米,地面暴露的部分高為2--3米,2001年6月,府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衡陵園
許衡墓位于中站區許衡街道辦事處新李封村村南200米處,墓地坐北面南。有山門、饗堂、神道、墓冢組成。
龍泉山庄休閒度假村
龍泉山庄休閒度假村成立于2009年8月,山庄座落于焦作市中站區北部群山之中,因其中有一隻像龍一樣的湖泊,湖畔有隻源源不斷吐水的龍頭故稱龍泉山庄。龍泉山庄是一家集餐飲、住宿、會議、休閒、度假、純綠色生態為一體的山庄。
傈井生態園
傈井生態園位于中站區龍洞鄉傈井村北,處于太行山中麓,整個景區分為休閒娛樂主題區、溫泉泡浴區、酒店度假區、生態農業旅遊區、野外登山探險等幾個部分。
北業-桑園市級風景名勝區
北業-桑園市級風景名勝區位于焦作市中站區北業、桑園村,海拔高800米,建設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距市區僅15公裏。
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太極聖地、國家籃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跨國公司最佳投資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國家級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