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介紹
中央戲劇學院是教育部直屬院校,是一所以戲劇影視藝術教育為主的藝術類大學,是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之一。她是我國戲劇、影視藝術教學與科研的中心,是從事戲劇影視藝術訓練和實踐的重要基地。
中央戲劇學院1950年4月正式成立,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她的前身是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山、著名導演藝術家徐曉鍾先後擔任院長,曹禺、張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釗等著名戲劇家曾擔任過學院院領導。黨的三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陳毅、楊尚昆、李鐵映、李嵐清都曾先後接見中央戲劇學院師生和視察學院指導工作。現任名譽院長徐曉鍾,黨委書記劉國富,院長王永德。

學院校園佔地25.37畝,建築面積近30000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備。擁有一座建築面積5111平方米,700多個座位、設備先進的實驗劇場,為學院的戲劇影視藝術實踐和專業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學院圖書館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擁有10餘種資料庫管理軟體,基本上實現了信息管理自動化,檢索文獻網路化。目前藏書超過37萬冊,中文戲劇類圖書館藏之富,為國內之最。
中央戲劇學院是國家“戲劇戲曲學”重點學科點。學院教學科研機構設有:表演系、導演系、戲劇文學系、舞台美術系、電視藝術系、戲劇管理系、公共課教學部、成人教育學院、影視藝術職業學院、戲劇研究所、《戲劇》編輯部、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另設有黨政、教輔、後勤等機構。
中央戲劇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東城校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9號,昌平校區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宏福中路4號。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
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0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到2014年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其間歷經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華北大學第三部,後又有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並入。

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04月02日,正式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歐陽予倩、曹禺、張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釗、金山、徐曉鍾、王永德、劉國富曾擔任學院領導。
2006年4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選址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庄村溫都水城為學院新址,經過為期6年的精心設計與緊張施工,2012年10月21日,位于北京鄭各庄宏福大社區的中央戲劇學院新址終于一切就緒,迎接自己的第一批新生。
科研成果
科研機構
戲劇研究所 是學院科研管理及藝術實驗和學術研究機構。戲劇研究所下設有歐陽予倩研究室、莎士比亞研究中心、奧尼爾研究中心、布萊希特研究中心、話劇研究室和音樂劇研究小組。
科研成果
編輯翻譯出版了《歐陽予倩全集》、《莎士比亞辭典》、《莎士比亞論文集》、《奧尼爾研究文集》、《俄羅斯名家論演技》、《演員創造的再體現的途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劇導演藝術》、《莎士比亞全集》、《父親歐陽予倩》、《舞台美術家齊牧冬》、《傳統與創新——2005年表演教學國際研討會與演出展論文集》等書籍。
創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愛情螞蟻》、《切·格瓦拉》等戲劇作品。
學術資源
《中戲人》校刊。
《戲劇》原名《戲劇學習》,創刊于1956年,1978年復刊,1981年開始海內外公開發行,1986年改名為《戲劇》。
至2006年底,館藏中外文文獻資料41.91萬冊(件),其中戲劇專業特別是話劇類圖書、報刊資料、圖片、音像資料之豐,在全國各類圖書館中尤為突出。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 專業設定 |
---|---|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 話劇影視表演 |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 導演 |
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 | |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 戲舞台劇創作、電視劇編劇和戲劇學 |
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 | 表演 |
中央戲劇學院國劇系 | 國劇表演、國劇音樂伴奏 |
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 | |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管理系 | 導演 |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 | 導演、播音與主持藝術 |
學科建設
戲劇文學
戲劇文學系擔負著為國家培養戲劇影視文學創作、中外戲劇史論研究、戲劇評論以及戲劇意識教學和科研的專業藝術人才的重任。戲劇文學系要求學生具備廣闊堅實的文學藝術修養、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與實踐能力。
戲劇文學系設有戲劇影視文學和戲劇學兩個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有較強的藝術感受能力、扎實的文字表達能力及有一定劇本創作技巧,立志從小要培養有較強的藝術感受能力和堅實戲劇藝術史論基礎,立志從事戲劇藝術理論、教學及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
戲劇文學系的教學層次主要是大學部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學,同時還不定期的招收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戲劇文學系現有大學部生130人,碩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10人。五十年來,戲劇文學系的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並遠涉海外。他們有的成為戲劇、電影、電視的編劇和戲劇、影視藝術評論家,其中大部分已經成為該國戲劇、影視創作和理論批評的中堅力量;有的從事教師,雜志、期刊、報紙的編輯,電台、電視台的編導以及國家公務人員等職業。
戲劇文學系培養出來的著名戲劇、電影編劇和小說作家以及著名導演聲譽及于海內外,如電影《新龍門客堆》,話劇《好運大廈》、《天下第一樓》的劇作家何冀平;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曹禺劇作獎”的歌劇《蒼原》作者黃維若;獲電影“金雞獎”的電影《被告山杠爺》的編劇與導演範元;獲得電視劇“飛天獎”的電視劇《外來妹》的編劇謝麗虹、導演成浩以及著名作家朱小平、肖復興、陸星兒、喬雪竹、楊利民、張仁捷及導演張一白等。
舞台美術
舞台美術系主要培養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專門人才。舞台美術系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藝術感受力、鑒賞能力和功底扎實的美術基礎。
舞台美術系下設五個教研室,為戲劇、電影、電視和其他舞台演出部門培養舞台設計、舞台燈光設計、舞台服裝設計、舞台化妝設計、舞台繪景設計、舞台管理六種專門人才。舞台美術系的教學層次主要是大學部生、碩士研究生教學。舞台美術系現有大學部生163人,碩士研究生14人。
舞台美術系師資力量在國內同專業院校中領先,教師在國內外舞台美術專業領域有著廣泛影響,他們大多有著國外留學和國際交流的重要背景。
舞台美術系重視國際交流,從80年代以來,曾十次與日本戲劇教育界聯合舉辦《中日戲劇美術教育作品展》,接待過美國、日本、瑞典、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舞台美術家的講學和交流活動,教員出訪50多人次;1994年成功主辦了有來自14個國家、30多名代表參加的國際舞台美術組織布景委員會會議和1994年北京國際舞台美術討論會。2002年舉辦了“中央戲劇學院國際舞美邀請展”。2010年舞台美術系舉辦國際舞台美術教育論壇暨OISTAT(國際舞台美術學會)教育委員會年會。
電影電視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成立于1999年,基本出發點是培養現代藝術媒體所需的綜合性人才,在文化知識結構、藝術觀念、認知方式與實踐態度等方面,全面塑造新一代的專業媒體人。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設定的初衷,源于兩點:1、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2、現代學科分支越來越細,學科交叉越來越稠密。
電影電視系現設導演(中央戲劇學院影視編導)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影視製片管理)專業、導演(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導演(影視編導)專業著重培養電影和電視劇的編劇、導演人才及電視節目製作人才。其課程設定主要有:影視導演、影視劇作、導表演基礎、視聽語言、攝影基礎、錄音基礎、電影美術、中外電影史、中外文學史、中外戲劇史、影片分析、類型電影、電影大師研究等。
公共事業管理(影視製片管理)專業著重培養影視製片人才,影視市場的行銷運作者,培養娛樂文化界各部門的綜合管理者。其課程設定主要有:影視製片管理、戲劇管理、市場行銷、企業管理、觀眾學、傳播學基礎、專業文案、金融常識、心理學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系理論與實踐、文藝法規、媒介經營、經濟法、文化行業概況、經濟學基礎、會計基礎、中外電影史、視聽語言、類型電影、電視節目製作、外國戲劇、中國戲曲、中國話劇、外國文學、中國文學、藝術概論等。
導演(影視廣告導演)專業著重培養以影視廣告創意為重點的廣告創意及製作人才,其課程設定主要有:廣告學概論、廣告創意技巧、影視廣告創作、中外美術史、平面設計、寫作、視聽語言、圖片攝影、市場行銷、影視廣告攝影、大眾傳播、影視剪接、影視錄音基礎、藝術概論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為各級各類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培養能力全面、貭素良好的集採、編製、播出于一體的專業主持人。其課程設定主要有:主持藝術概論、主持語言基礎、主持語言技巧、主持節目、辯論技巧、 視聽語言、主持人貭素訓練、主持節目賞析、傳播學、電視節目採編製作、主持節目評析、電視剪輯、電視節目策劃、時政分析、新聞英語、美學基礎、節目讀解、藝術概論 、音樂欣賞、美術欣賞、形體、聲樂、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戲曲、中國話劇、外國戲劇、影片分析等。
除開設以上專業課程之外,該們還經常性地邀請國內外資深學者以及知名電影人、電視人來該系舉辦講學、講座。電影電視系的教學層次涵蓋大學大學部、碩士學位(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及博士學位(戲劇戲曲學)。在校學生為大學部生248人,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5人。截止至2005年,電影電視系已畢業大學部生71人,碩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5人。
電影電視系註意發掘國內外最新的影視藝術優秀資源和創作、科研經驗,多組織舉辦各種高層次研討和影視展映、學術研討活動。自1999年至今,電影電視系已先後在學院面向影視界舉辦了“中國青年電影聯展”、“法國電影回顧展”、“葡萄牙短片展”、“德國默片展”、“法國《電影手冊》學術研討會”、“歐盟90 年代電影展”、“美國低成本電影展及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國際國內電影展映及學術研討活動。
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觀念和在實際操作中增加經驗的教學方法與廣泛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作和實踐熱情。2001年至今,電影電視系各專業學生中,已有多達40餘人次獲得“中國大學生電影節”、“鳳凰衛視中華青年影像大賽”、“韓國三星影像大賽”等國內外影像比賽的各種獎勵,電視節目主持專業的學生在國內重要的電視主持人比賽中獲全國獎,由在校學生寫作的電影及電視連續劇劇本已有近十部投入了拍攝,由本系在校學生參與策劃、拍攝、製作的電影、電視劇、話劇、電視欄目、電視廣告、音樂MTV總數已達近兩百部。
電影電視系擁有一支充滿活力、學術上富于進取精神、高學歷又非常年輕的教師隊伍。電影電視系現有20名教師,其中教授、副教授5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佔全系教職工總數的80%以上。全系教師平均年齡35歲。
2003年至今,本系教師已完成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共15本書的撰寫,並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行。由本系教師擔任編劇或導演,或擔任攝影、錄音的電影作品達20餘部,電視劇作品達600餘部(集)。
電影電視系現任系主任為博士生導師、教授路海波同志。路海波同志為電影電視系的組建和創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從策劃、組織教學,到招生、參與教學,他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領導和組織作用。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的目標是,爭取在2011年之前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電影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和電影學科研基地之一。
藝術管理
藝術管理系成立于2001年。培養系統掌握文化藝術管理與文化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了解相關學科知識,能從事藝術經營管理工作和文化行政管理工作,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的專門人才。
藝術管理系設藝術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兩個專業。藝術管理專業以文化藝術生產與經營管理為主要培養方向,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基本掌握文化藝術生產部門內部的人、財、物、信息、技術的一般管理規律,熟悉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製和激勵的一般方法和手段。同時培養學生了解文化市場進而參與文化市場競爭的知識和能力。文化行政管理專業以培養國家各級各類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公務員和各種文化藝術事業單位的管理者為主要培養方向。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基本掌握代表國家實行對文化藝術事業進行巨觀調控,對文化市場進行有效調節,對藝術生產部門進行間接管理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藝術管理系主要的教學層次是大學大學部,同時不定期招收大專班。藝術管理系現有67名大學部生,30名專科生。
教學建設
圖書館
中央戲劇學院圖書館是以收藏戲劇和影視藝術類圖書資料為主,兼收文學、哲學、史地及其它社科類圖書資料的專業圖書館。建館初期,繼承了華北大學三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及中央文學講習所圖書館的藏書,加以五十餘年不間斷的採購積累,使館藏圖書以品種多、數量大、特色鮮明而著稱。
圖書館現有館舍建築面積約1416平方米,設有電子檢索、中文報刊、參考資料(畫冊)和音像觀摩4個閱覽室,設定閱覽座位109個,每周開放時間72小時。自2000年以來,採購、編目、報刊管理以及流通等業務基本實現了信息管理自動化;並通過網路為全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檢索服務。
網路
2000年建成區域網路,用了兩年的時間已將中文圖書、期刊回溯建立了編目資料庫;同時為逐步實現數位圖書館的目標分別購置了CNKI、全國報刊索引和國家圖書館編目資料等相關專業資料庫,增加了書生、超星等電子圖書。
昌平新校區
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新校區,總用地面積223279平方米,總建設規模139765平方米,包括表導演教學樓、理論教學樓、影視教學樓、舞美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劇場及製作中心、留學生樓、辦公樓、學生宿舍、後勤服務綜合樓等15個單體項目。
學校同時還擁有實驗劇場以及先進的教學樓等完善的基礎設施。
成就榮譽
建院以來,中央戲劇學院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他們獲得電視金鷹獎、飛天獎、話劇“金獅獎”以及國際電影大獎如金熊獎、金獅獎、奧斯卡獎提名等。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
求真,就是追求真實,追求真理,探尋戲劇藝術的真諦
創造,就是不斷地創新和突破,以超越前人和自我
至美,就是實現中國乃至世界最好的戲劇教育,培養戲劇影視精英人才。
校歌
常青藤之歌
學院理念
把中央戲劇學院建設成“以戲劇藝術教育為主體、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藝術院校”。
堅持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學,博採眾長;厚基礎、重實踐,“求真、創造、至美”,為國家乃至世界培養戲劇影視藝術精英人才。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劉立濱
劉立濱,男,漢族,1953年11月出生于,山東黃縣人。197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畢業。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89年7月任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黨總支書記,1993年7月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兼任表演系主任。2002年7月獲博士學位。2003年5月起任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2010年5月起任黨委書記。

院長 徐翔
徐翔,1957年出生于沈陽。教授,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副會長。
副院長 廖向紅
廖向紅,女,漢族,1956年6月出生,湖南常寧人。1970年11月參加工作。198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至1999年任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副主任,1999年至2002年任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2002年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黨委副書記 楊文海
楊文海,男,中共黨員,1963年1月生,安徽歙縣人。1983年7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系,1983年8月參加工作。2003年5月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至今。
黨委副書記 宋英
宋英,女,漢族,1968年5月29日生于北京,199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8月參加工作。碩士學位,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藝術教育管理。1994年任中央戲劇學院團委書記,2001年任學生處副處長,2002年任學生處處長兼任教務處副處長,2004年任教務處處長。2010年12月起任學院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 徐永勝
徐永勝,男,漢族,1966年4月9日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共黨員,碩士,副教授。2001至2008年任教學實習演出中心主任,2008年7月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助理,2010年任院長助理兼黨院辦主任。2010年12月起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
總會計師 陳志堅
陳志堅 女,1963年2月出生,籍貫廣東省梅縣。1985年7月畢業于遼寧財經學院工業會計專業,獲大學部學歷、經濟學學士學位。1998年9月到中央財經大學財務處工作,歷任處長助理、副處長、處長,高級會計師及研究員職稱,2012年4月調任中央戲劇學院,任總會計師。
歷任領導
第一任:歐陽予倩(任期1950—1962年)
歐陽予倩(1889—1962),中國著名戲劇藝術家;湖南省瀏陽縣人,1889年5月出生;1902年留學日本,1907年加入青柳社,演出話劇《黑奴吁天錄》;1910年回國後組織新劇同志會;1916年起做國劇演員,創造了獨特的舞台表演風格;1919年創辦南通伶工學社;1925年底步入影壇;1926年加入南國社,創作劇本《潘金蓮》等;1929年創辦廣東戲劇研究所;1931年加入“左聯”,抗戰時期編寫歷史劇《忠王李秀成》等;抗戰勝利後編導《關不住的春光》等電影;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戲劇學院院長;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9月去世。
第二任:金山(任期1979—1982年)
金山(1911年-1982年),原名趙默,男,表演藝術家、編導、事業家,生于江蘇蘇州。21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主辦《遠東時報》,並與章泯等組織東方劇社,後加入左翼戲曲家聯盟,30年代中期從事電影活動,抗戰期間,受周恩來委托率中國救亡劇團赴南洋群島、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進行抗日募捐義演,後在重慶主演話劇《屈原》,籌辦中國藝術劇社,後主持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建國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電視劇藝委會主任等職。1982年7月猝然病逝,主演《狂歡之夜》、《夜半歌聲》和導演《松花江上》、《文成公主》電影等格5部;創作、改編話劇、電影劇本15部。
第三任:徐曉鍾(任期1983—1999年)
徐曉鍾(1928~ ),中國戲劇教育家、話劇導演藝術家、教授。江蘇南京人。中國劇協第四屆副主席,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1955年留學于蘇聯盧那察爾斯基戲劇學院。1960年畢業回國後,歷任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教授、院長。
第四任:王永德(任期1999—2003年)
王永德,男,漢族,1940年3月出生,浙江寧波人。196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9月參加工作。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大學學歷。1965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大學部,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獎勵。1983年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1987年–1999年任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1999年4月-2003年8月任院長。曾任《歐陽予倩全集》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中國話劇史分支副主編,文化部群星獎評審,文化部文華獎評審,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評審。社會職務: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劇協榮譽理事。
第五任:徐翔(任期2003—)
徐翔,教授,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共黨員,1957年出生于沈陽2003年8月中央戲劇學院院長。1981年–1984年擔任上海戲劇學院學生會主席。1985年擔任遼寧人民藝術劇院舞台設計,舞台美術隊隊長,院黨委委員、藝術室黨支部書記。1986––1989年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文學(藝術)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留校任教,從1990年始擔任舞台設計專業教師。1991年起歷任舞台美術系黨支部書記兼系副主任、教學實習處處長、藝術管理系主任、成人教育學院院長、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副會長。
知名校友
入學年份 | 表演系大學部 | 其他專業 |
---|---|---|
年份不詳 | ||
54級 | ||
56級 | ||
57級 | ||
59級 | ||
60級 | ||
61級 | ||
63級 | ||
64級 | ||
65級 | 滕汝駿、 | |
73級 | ||
74級 | ||
76級 | ||
77級 | 鮑國安【導演系】 | |
78級 | 李克純、杜源、王衛國 | 李保田【導演系】;陳道明【表演系進修班】 |
79級 | 婁乃鳴【導演系】 | |
80級 | ||
82級 | ||
84級 | 徐念福【導演系幹部進修班】 | |
85級 | 巍子【幹部專修班】 | |
86級 | 牛群【戲劇文學系】 | |
87級 | ||
88級 | ||
89級 | ||
90級 | ||
91級 | ||
92級 | ||
93級 | ||
94級 | ||
95級 | 孫紅雷【音樂劇】 | |
96級 | 周韻【表演系專科】 | |
97級 | ||
98級 | ||
99級 | ||
00級 | 王雷、于明加、谷智鑫、高露、馬光澤、張迪、歌洋、林好、劉思言、朱婷、汪裴、袁志博、肖肖、白微、楊紫茳、郭曉然、李桓、時代美、陳曦、張鐸、郝榮光、張懿曼、張默、陳潔 | 湯唯【導演系大學部】;劉洋【導演系大學部】;周顯欣【表演系碩士】;韓涵【導演系大專班】司瑞東;【表演進修班】:劉芸、馮凇凇、富俊峰 |
01級 | ||
02級 | 1班(話劇班):滕旋、沈佳妮、王雨、張晶、徐立、鄒廷威、蓋然 | |
03級 | ||
04級 | ||
05級 | 1班(影視劇班):陳曉、吳昊澤、毛曉彤、張佳寧、張倬聞、林夏薇、許一琦、馮起龍、衣珊、苑冉、秦子怡、張雅蓓、孫蔚、林鵬、胡源萊、袁家寶、張弌鋮、田宇鵬、林夕若、陳婧雯雯、張越洋、曲柵柵、郭曉媛、張小斌、孫雅、顧德鵬、秦子涵 | |
06級 | 1班:張睿(張航睿)、宋軼、馬湘宜、劉帥良、王思思、林伊婷、高海誠、趙晨光、陳欣、代旭、阿帕爾江、顧浩然、金鍾、陳昀、高昂、秦震、姜牟、桑帥、韓天宇、張露、李樂、宋撼寰、劉紫鳴 | |
07級 | ||
08級 | ||
09級 | ||
10級 | 【表演系大專班】:葉亞崇 | |
11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