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以中國境內語言為研究重點,分析、歸納人類語言的發生學關系和內在規律。該學科可分為理論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兩大塊,理論語言學傾向于理論研究,探討特定語言的語音、詞法、句法、語義、語用的共時結構和歷史演變規律;套用語言學泛指語言學理論或方法運用在其他領域及學科而產生的套用性交叉學科,如語料庫語言學、法律語言學、教學語言學等,實用性更強。對外漢語在某些高校是套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方向
理論語言學、套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及方言學、語言信息處理、語言測試、文化語言學、語音學、對外漢語教學等。
課程設定
漢語語言學史、語言學概論、語言變異研究、語言與文化、中國語言學史、語言統計學、漢語方言學、語義學、社會語言學、實驗語音學、文法專題研究、修辭專題研究、語體學研究、文字音韻訓詁學、對外漢語教學等。
就業前景
多在高校、科研單位、對外漢語培訓機構、新聞出版機構以及中學、國家機關從事教學、研究、培訓等工作。
文字學
漢語言文字學為語言類的傳統學科,分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個大方向。它包括傳統的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以及現代漢字學、漢語語音學、文法學、語義學、語用學、修辭學等一系列學科,主要研究從上古到現代的漢語的口語系統與文字系統的演變規律、結構特征和現實狀況。現代漢語側重于研究現代國語和方言,與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聯系緊密;古代漢語側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隸書等)、古音韻、訓詁、辭彙等,與歷史文獻學、考古學和古代文學關系密切。
研究方向
漢語方言、漢語史、漢語辭彙學、現代漢語文法修辭、音韻文字訓詁、中古漢語辭彙文法、漢語語音學、漢語發展史、漢字信息處理、對外漢語教學等。
課程設定
古代漢語文法學、漢語語音史、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漢語修辭學、語言學理論、現代漢語文法學、中國語言學史、漢語史料學、方言專題研究、辭彙學專題研究等。
就業前景
一般就職于高等院校、國家文化出版部門、中學、對外漢語培訓機構等。
文藝學
文藝學也叫文學學,是研究文學的性質、特點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給文學實踐以指導的學科。文藝學研究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現象以及文學史等,當今的研究者還將視角轉向了新興的、頗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該專業與哲學聯系緊密,理論性、思辨性較強。
研究方向
文學理論、文藝美學、文學批評、文化與詩學、西方文論、中西比較詩學、中國古典詩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
課程設定
文藝學的方法與體系、西方古典美學、西方現當代美學、中國古代美學史專題研究、文藝心理學、文藝學方法論、馬列文論文藝思潮研究、形式美學、西方文學與文化理論、中國詩學研究、當代人類學美學、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等。
就業前景
多進入文化機構、新聞媒體單位,從事文學評論、編輯、宣傳策劃等工作。
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以整理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籍、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很"年輕",僅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這個專業主要致力于中國古代典籍的研究與整理,如文學作品總集、歷代作家別集的校點、箋註、輯佚、編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寫作家傳記、文學活動編年、作品系年以及寫作本事、流派演變的記述與考證等。
研究方向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文獻、唐宋文學文獻、元明清文學文獻等。
課程設定
古籍校釋學、古籍版本學、古籍整理實踐、古代專書研究、中國目錄學史、古典文獻形態學、古籍考證學、古籍辨偽學、古籍輯佚學、古籍編纂學、古籍檢索學等。
古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專業以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文學體裁的演變、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典籍、文論、各個時期文學承前啓後的關系等為研究對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熟悉某一段歷史階段的文學發展情況。
研究方向
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及近代文學、分體文學史、古代文論等。
課程設定
校讎學、詩經研究、楚辭研究、史記研究、杜詩研究、先秦兩漢文學史、六朝詩歌流變、唐代文學研究、宋代文學研究、元明清小說史、近代文學研究、近代學者治學方法、中國戲劇史、中國古代文學史料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
就業前景
"國學熱"使中國古代文學專業重新煥發活力,此專業招生人數較多,畢業生多從事教學、文化宣傳、學術科研、新聞出版採編等方面的工作。
現當代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註重學理研究與現實問題的緊密結合。它主要是對20世紀以來的文學理論與文學思潮予以重審,對現當代文學的歷史發展、思潮流變、文學群體、作家作品進行深入研究,探討文學與鄉土文化、啓蒙文化、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聯系,以開闊的視野,結合新興的研究方法,將傳統的文學研究置于不斷加劇的"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中來思考,以此來認識和回應當代社會巨變所帶來的新的文學、文化問題。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兒童文學、戲劇影視文學、科幻文學、民間文學、當代文化與文學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中國現當代文學與鄉土文化等。
課程設定
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中國現代作家論、中國現代文學論爭、現代台港文學史、現當代文學思潮史、文學經典導讀、當代文學通論、當代各體文學專題,文學批評理論,民間文學,美學概論等。
就業前景
一般就職于企業、企業編輯,高等院校教師、文化單位秘書、新聞出版機構等。
世界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一門復合型的學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傳統世界文學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學科界限,把世界文學、歐美文學納入全球整體格局中,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該專業要求考生具有較為扎實的中外文學功底和開闊的文化視野,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能夠熟練閱讀外文文獻。
研究方向
中外文學關系、比較文學與文論、世界華人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與翻譯研究、比較文學理論、西方文學與中西比較文學、東方文學與東方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歐美文學、國外中國學等。
課程設定
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導論、西方文藝理論專題研究、中外文學關系研究、西方文學專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外國文學、中西比較詩學、中日文學研究、比較美學、比較文藝學、英美文學原著、中西美學比較研究、中外現代文學、西方現代文學等。
少數民族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相關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的系統知識,能在少數民族教育、文化部門和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翻譯、文學創作、新聞等工作的專門人才。該專業主要學習有關民族的語言、文獻,了解相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情況,並接受從事專業工作所需業務能力的訓練。該專業地域性較強,僅有少數高校開設。
研究方向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文獻研究、中國歷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國少數民族關系史、中國少數民族族別史、藏族語言文學研究、維吾爾語研究與套用、文獻翻譯研究等。
課程設定
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有關民族語言史、有關民族文學史、有關民族現代語言、漢語-民族語文法對比、有關民族歷史等。
就業前景
主要就職于少數民族教育文化部門及相關單位。
國家重點學科名單
擁有中國語言文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北京大學 |
復旦大學 |
南京大學 |
四川大學 |
擁有中國語言文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中國語言文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學科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54所,本次有44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85所。 註:以下相同積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 學科整體水準積分 |
10001 北京大學 | 94 |
10027 北京師範大學 | 91 |
10246 復旦大學 | |
10284 南京大學 | 88 |
10422 山東大學 | 86 |
10511 華中師範大學 | |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 84 |
10335 浙江大學 | |
10558 中山大學 | |
10055 南開大學 | 83 |
10486 武漢大學 | |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 81 |
10028 首都師範大學 | |
10319 南京師範大學 | |
10183 吉林大學 | 78 |
10270 上海師範大學 | |
10285 蘇州大學 | |
10559 暨南大學 | |
10718 陝西師範大學 | |
10003 清華大學 | 76 |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 |
10200 東北師範大學 | 75 |
10384 廈門大學 | |
10445 山東師範大學 | |
10635 西南大學 | |
10126 內蒙古大學 | 74 |
10212 黑龍江大學 | |
10475 河南大學 | |
10574 華南師範大學 | |
10697 西北大學 | |
11117 揚州大學 | |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 72 |
10065 天津師範大學 | |
10075 河北大學 | |
10140 遼寧大學 | |
10231 哈爾濱師範大學 | |
10280 上海大學 | |
10320 江蘇師範大學 | |
10357 安徽大學 | |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 |
10636 四川師範大學 | |
10730 蘭州大學 | |
10736 西北師範大學 | |
10755 新疆大學 | |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 70 |
10108 山西大學 | |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 |
10459 鄭州大學 | |
10512 湖北大學 | |
10742 西北民族大學 | |
10165 遼寧師範大學 | 68 |
10166 沈陽師範大學 | |
10247 同濟大學 | |
10346 杭州師範大學 | |
10513 湖北師範學院 | |
10637 重慶師範大學 | |
10638 西華師範大學 | |
10681 雲南師範大學 | |
11065 青島大學 | |
11078 廣州大學 | |
1184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
10034 中央財經大學 | 66 |
10068 天津外國語大學 | |
10136 內蒙古民族大學 | |
10184 延邊大學 | |
10272 上海財經大學 | |
10295 江南大學 | |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 |
10451 魯東大學 | |
10524 中南民族大學 | |
10589 海南大學 | |
10650 四川外語學院 | |
11075 三峽大學 | |
11646 寧波大學 | |
10167 渤海大學 | 65 |
10351 溫州大學 | |
10418 贛南師範學院 | |
10694 西藏大學 | |
10724 西安外國語大學 | |
11258 大連大學 | |
11407 北方民族大學 | |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 64 |
10517 湖北民族學院 | |
11482 浙江財經學院 | |
11799 重慶工商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