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雷·費瑞爾(湯姆·克魯斯飾)是一個碼頭工人,年紀還行、喜歡尬車、有些傲慢、還是位遊手好閒的糟糕父親,他工作就是在碼頭操縱起重機為輪船裝卸集裝箱。為了他生了一兒一女的妻子瑪麗,實在受不了雷無所事事、不負責任的生活態度,終于和他分道揚鑣。

雷對于妻子的離去隻知道怨天尤人,依然老是忽略自己的兒女。不過這個 周末由于有事,前妻不得不把孩子送來讓雷照顧。不同以往的是天空突然陰雲密布,幾道閃電屢次擊中街道,似乎有什麽怪事即將發生。費瑞爾覺察到閃電有點不同尋常,但他不知道,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即將來臨。突然一輛墜入地下的外星戰車從馬路中一躍而起,小鎮頓時亂作一團。
危難關頭,平日缺少責任感的雷,突然顯現出一個父親的本能,他不顧自己的安危,帶著孩子拼命逃難,在逃亡的路上,雷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一對兒女。在整個世界陷入外星怪物軍隊大舉襲擊地球的恐慌時,他們躲到了山坡上的一家農舍,一位神秘人把他們帶到老房子的地下室裏,但出人意料的是,原來外星人並不是他們所面臨的惟一威脅 。
外星人比地球人更為發達,狀似花枝,體大如熊象。他們的武器能發射出熱線和黑煙,熱線過處留下死亡與毀滅,黑煙起處城市頓成廢墟。由于他們的武器擁有防護措施,地球上的槍炮炸葯對他們都無濟于事,一支美國裝甲部隊雖然與他們英勇奮戰,結果還是被消滅。
外星人以分裂的方式繁衍後代。他們不飲不食也不會消化,靠把捕獲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註入血管而生存。正當他們所向披靡,即將把整個世界夷為平地的時候,他們卻不戰而敗。原來他們對地球上的病菌沒有免疫能力,因而一批一批地死去。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角色介紹
![]() | 雷·費瑞爾 | 湯姆·克魯斯 是一個碼頭工人,年紀輕輕、喜歡尬車、有些傲慢、還是位遊手好閒的糟糕父親,他的工作就是在碼頭操縱起重機為輪船裝卸集裝箱。在外星人襲擊時,缺少責任感的雷,突然顯現出一個父親的本能,他不顧自己的安危,帶著孩子拼命逃難。 |
![]() | 瑞秋 | 達科塔·範寧 雷的女兒,也是雷的貼心棉襖,與雷溝通最多的家庭成員。 |
![]() | 羅比 | 賈斯汀·查特文 雷的兒子,正處于叛逆期,對父親雷十分反感,甚至不顧雷的反對,毅然臨時參軍對抗外星人。 |
![]() | 瑪麗 | 米蘭達·奧圖 雷的妻子,為了他生了一兒一女,實在受不了雷無所事事、不負責任的生活態度,終于和他分道揚鑣。 |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
Prologue | The Ferry Scene | ![]() 發行日期:2005年06月28日 |
Ray And Rachel | Reaching The Country | |
Escape From The City | The Intersection Scene | |
Refugee Status | The Attack On The Car | |
Probing The Basement | The Return To Boston | |
The Separation Of The Family | Escape From The Basket | |
The Confrontation With Ogilvy | The Reunion | |
Epilogue | ---- |
幕後花絮
- 服裝設計師喬安娜·約翰斯頓(Joanna Johnston)為克魯斯製做了60件皮夾克,以體現出夾克在逃亡過程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磨損。
- 在拍攝山坡上軍隊同外星人交戰的場景時,維基尼亞州的國民警衛隊參加了拍攝。
- 波音747客機殘骸的場景是在環球公司的外景場地拍攝的,劇組確實買了架廢棄的747,將其解體,布置好現場之後還要在周圍搭建建築物的布景。
- 劇組確實在河中毀掉了一艘長168英尺、重達數千噸的輪船。
- 根據製片公司內部透露,本片有可能會成為一個三部曲科幻系列的第一部,一旦本片贏利,其他兩部的拍攝將立即開始。
- 本片的拍攝時間隻有72天,為了能夠及時完成500個CGI特效製作,斯皮爾伯格在拍攝前期就將所有大場面鏡頭完成,以便讓特效師為這些鏡頭製作特效。
- 在本片預告片中,使用了一段解說影片背景的話外音,這段解說詞來源于原著小說,唯一的變化就是把19世紀改成了21世紀。
- 影片在新澤西拍攝時,當地居民排隊請湯姆·克魯斯簽名,克魯斯的要求是人們不能推擠,一旦違反這一規定他將立刻停止,結果在一名女士在隊伍中推擠時,克魯斯立刻起身離開。
- 當影片在一條小河上拍攝時,劇組使用了兩個人體模特代替真人放入水中拍攝,結果這幾個模特在拍攝後未能找回,當地警方特此發出通告。
- 湯姆·克魯斯將自己的一部巨型咖啡機搬到了片場,以便為劇組的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熱咖啡。
- 米蘭達·奧圖曾因懷孕而拒絕出演本片,但斯皮爾伯格執意邀請她來出演,並相應的改動了劇本。
- 蒂姆·羅賓斯扮演的角色集威爾斯原著中的三個人物于一身。
- 影片中很少出現全景鏡頭,大多都是以人物的視角拍攝的。
- 片頭出現的生物是草履蟲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改編于科幻小說大師H·G ·威爾斯出版于1898年的同名小說《世界大戰》,小說講述了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恐怖經歷,這個描述地球被外星人攻擊、渺小的人類像螻蟻一般不堪一擊的可怕故事成為了一代文學經典。小說不僅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著稱,其中對現代武器的準確預言更是令人嘆為觀止。1938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廣播劇曾在美國造成恐慌,而後在1953年這部小說首次被搬上大銀幕,但由于當時拍攝技術的局限,影片在表現力上未免力不從心,于是導演斯皮爾伯格有了翻拍小說的想法 。
後期製作
由于影片的後期製作時間有限,很多特效鏡頭是在拍攝期間同步完成的,劇組在外景地拍攝之後,立即送交到工作室,視效人員隨即接手,加之東、西海岸同時作業,影片的製作進度遙遙領先于預期計畫。斯皮爾伯格親自參與了外星人及其殺人機器和相關環境的設計工作。在眾多優秀藝術家的協力打造下,2、30種外星人的設計方案應運而生。雖然威爾斯的原著中已經詳細描寫了外星人殺人機器的外形,但時間已經跨越了一個多世紀,斯皮爾伯格希望能夠增加機器的懾人指數,以讓觀眾從外形上就能感知外星人的凶險和殘暴 。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
2006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音效剪輯 | 提名 | 安迪·尼爾森 |
最佳音效剪輯 | 理查德·金 | |||
最佳視覺效果 | 丹尼斯·穆倫 | |||
2006年 | 土星獎 | 最佳年輕演員 | 獲獎 | 達科塔·範寧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湯姆·克魯斯 | ||
最佳導演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最佳編劇 | 大衛·凱普 | |||
最佳特效 | 丹尼斯·穆倫 | |||
最佳配樂 | 約翰·威廉姆斯 | |||
最佳科幻電影 | 全體劇組 |
影片評價
以外星人襲擊地球、全人類面臨災難這種類型的科幻片早被好萊塢拍到不能再拍,可《世界大戰》裏至少保證不會出現以下俗套:沒有顯著的地標性建築被毀滅,沒有針對紐約不必要的攻擊行動,沒有畫蛇添足的記者們假裝知道發生了什麽,不會讓政治家、科學家或者其他顯要的人物擔當影片主人公,沒有軍方要人拿著小棍子指指點點的鏡頭。《世界大戰》就是關于一個平凡家庭面對"最凶殘"的外星人,恐慌到極點的故事。(邁阿密先驅報評)
號稱老斯"最黑暗科幻片"的《世界大戰》打著平凡人物的"親情牌",動用數千人的軍隊,以一架波音747客機和一艘千噸巨輪為代價,展現人類面對成千上萬"吸血三腳怪"襲擊的瘋狂大逃亡。動用了《辛德勒名單》的攝影師,《E.T》的視覺特效師,以一種嶄新的模式來呈現《世界大戰》。(舊金山紀事報評)
史提芬·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是一部龐大的,令人恐懼的,生動的和有趣的電影,展現出另一種科幻片的風格 。(紐約雜志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