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艱苦創業
1952年春,全國高校生源嚴重不足,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從軍隊、政府、黨派、人民團體等系統中,抽調青年知識分子幹部進入高等學校,從而適應即將開始的國家大規模建設的需要。華東區由舒同負責,校址設在滬江大學。

1952年聯考之後,根據上級指示,利用學校所有師資創辦了華東速成實驗學校,校址在虹口區西體育會路441號,校長為郝晉卿。華東速成實驗學校設工農實驗部和師資訓練部,由原交大、師大、上海三所速成中學合並而成。師資訓練部為後來為培養中等師資提供了不少經驗。華東速成實驗學校的師資雖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師,如教育家葉懋英、語言學家許威漢、文字學家羅君惕等。
為適應上海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責成上海市教育局負責籌建上海師範專科學校。決定由教育局局長陳琳瑚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又利用華東速成實驗學校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設施,籌建工作較順利。華東速成實驗學校工農實驗部劃給了同濟大學,而師資培訓部的教職員工則進入師專成為了工作人員和教師。
1954年7月5日,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宣布成立,位于上海虹口區西體育會路441號。書法家舒同手書校名牌,一所擔負著為基礎教育事業培養新師資重任的高等師範院校正式誕生。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築群竣工,校舍整體設計為庭院式古建築風格,所有建築物均是紅磚牆大屋頂,近1萬平方米的5層教學大樓坐落在校園中央,是當時漕河涇地區的製高點。
1955年8月18日,學校即由西體育會路遷來桂林路新址,即當今徐匯校區。
1955年9月,學校實有圖書67798冊。遷來桂林路新址後,有了新增的獨立的圖書館。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長劉季平在上海師範專科學校舉行的大會上宣布,在上海師範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和上海第二師範學院。同時復原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建製。
曲折發展
1958年7月22日,創辦剛滿兩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師範學院,合並成為上海師範學院,一所以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師範學院。時任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親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擔任第一任上海師範學院院長。原與第二師院相鄰的上海音樂學院舊址,劃歸上海師範學院,成為上海師院東部,全院總面積佔地558.65畝。12年來,不少學生相繼脫穎而出,如外國文學翻譯家朱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馬茂元,現代漢語專家張斌,中國古代史專家程應鏐,中國近代史專家魏建猷,光學專家沈德滋等。

1958年11月,由物理系航模隊製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載人滑翔機“上師1號”試飛成功。
1959年3月,《上海師範學院學報》創刊號出版。
1960年2月,舉行中國共產黨上海師範學院第一屆全體黨員大會。
1961年9月,上海工農師範大學和松江師範專科學校復原建製,兩校在校學生轉入上海師範學院。
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從華東師範大學遷入上海師範學院。
1972年至1978年,學校與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華東師範大學等五校合並成立上海師範大學,蒙受建製復原的厄運。
“文革”期間,學校的科研工作遭到嚴重摧殘,但很多教師出于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克服困難並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抗爭。在5校合並期間,學校中文系根據國務院布置,在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標點組,並承擔“宋史”的標校任務。物理系、化學系的一些教師,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與進展,如“催化電子理論在光合作用中的套用”,“DJS112型電子電腦”、“場致發光屏”、“鎘離子選擇電極的研製和套用"以及與其它單位合作的“氯鹼工業高氧超陽極塗層”等。其中“場致發光屏”在1978年3月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
改革振興
1978年3月23日,上海師範學院恢復建製。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師範學院校址舉行“上海師範學院"掛牌儀式,字型為建校10周年時郭沫若手寫體。並且自1978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共設立25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1979年,學院被市政府指定為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高校之一。
1981年11月,學院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古代文學等8個學科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3年,學校成立夜大學。(在1958年舉辦函授教育基礎上,建立夜大學,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處,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學院,1999年改名為繼續教育學院,至今已走過半世紀的辦學歷程。)
1984年4月,學院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簽署合作協定,此為學校與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開端。
1984年10月,學院舉行建校30周年慶祝大會。上海師範學院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這是全市地方高校中第一所學院更名為大學的學校。
1986年10月19日,陶行知塑像奠基儀式在學校東部湖心島舉行。國務委員、全國陶行知研究會名譽會長張勁夫在時任上海市市長江澤民陪同下出席,並為“行知園”題詞。
1992年9月15日,學校舉行中國教育家、前院長廖世承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國務院副總理、廖世承先生的學生姚依林題詞:“向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廖世承先生學習。”
1993年10月,女高音歌唱家、全國首位聲樂碩士彭麗媛受聘學校兼職教授。
1994年10月1日,建校40周年前夕,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為學校題詞:“發展師範教育事業,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
開拓前進
1995年1月,國家教委批準學校設定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點。

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林師範學校黃陵衛生保健師範部、上海市行知藝術師範學校、上海師資培訓中心、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等先後並入或劃歸上海師範大學,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
1999年2月,學校首個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成立。
2002年4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體物理聯合研究中心”。
2003年8月,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並入上海師範大學,成立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合並後的學院為全國唯一一所旅遊類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世界旅遊組織(WTO)附屬成員、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旅遊協會會員(PATA)、國際展覽產業聯盟(IEIA)成員。學校分別是中國旅遊名校T10聯盟成員和中國旅遊院校五星聯盟成員。
2004年,該校首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獲批成立。
2007年3月,該校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養高層次青少年教育與研究人才的二級學院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院掛牌成立。
2008年10月,學校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這是上海高校中首個獨立的、直屬于學校領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科研的二級機構。
2008年11月,資源化學實驗室通過論證,學校首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揭牌。
2013年3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極天文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2014年5月10日,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成立揭牌。
辦學實力
師資隊伍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教職員工2877人,其中專任教師178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278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6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520人,佔專任教師的85.2%,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61人。此外,還組建了一支595人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級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師;擁有上海市教學團隊3個。

長江學者:毛學榮(講座)
千人計畫:Colin Peter Nuckolls(短期)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曾六川、李和興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張 耐、李偉民、戴定澄、何雲峰、袁 峰、楊仲南
上海市“領軍人才”(地方隊)培養計畫:李和興
教學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
國小教師教育課程教學團隊 | 惠中 |
對外漢語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 齊滬揚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團隊 | 孫景堯 |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9月,學校下設17個二級學院,開辦大學部專業86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另設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院是該校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養高層次青少年教育與研究人才的二級學院。
序號 | 建立時間 | 專業代碼 | 大類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院 |
---|---|---|---|---|---|
1 | 1995 | 070501 | 理學 | 地理科學 | 旅遊學院 |
2 | 1995 | 120901K | 管理學 | 旅遊管理 | 旅遊學院 |
3 | 1995 | 030503 | 法學 | 思想政治教育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4 | 1995 | 120402 | 管理學 | 行政管理 | 法政學院 |
5 | 1995 | 080202 | 工學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6 | 1995 | 080701 | 工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7 | 1995 | 120401 | 管理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教育學院 |
8 | 1995 | 130401 | 藝術學 | 美術學 | 美術學院 |
9 | 1995 | 050101 | 文學 | 漢語言文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10 | 1995 | 050303 | 文學 | 廣告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11 | 1995 | 060101 | 歷史學 | 歷史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12 | 1995 | 020101 | 經濟學 | 經濟學 | 商學院 |
13 | 1995 | 070301 | 理學 | 化學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14 | 1995 | 071001 | 理學 | 生物科學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15 | 1995 | 081301 | 工學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16 | 1995 | 040104 | 理學 | 教育技術學 | 數理學院 |
17 | 1995 | 070101 | 理學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數理學院 |
18 | 1995 | 070102 | 理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數理學院 |
19 | 1995 | 070201 | 理學 | 物理學 | 數理學院 |
20 | 1995 | 080901 | 理學 | 電腦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21 | 1995 | 040201 | 教育學 | 體育教育 | 體育學院 |
22 | 1995 | 050201 | 文學 | 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23 | 1995 | 130202 | 藝術學 | 音樂學 | 音樂學院 |
24 | 1996 | 071102 | 理學 | 套用心理學 | 教育學院 |
25 | 1996 | 130304 | 藝術學 | 戲劇影視文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26 | 1997 | 080601 | 工學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27 | 1998 | 080211T | 工學 | 機電技術教育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28 | 1999 | 040107 | 教育學 | 國小教育 | 教育學院 |
29 | 1999 | 071002 | 理學 | 生物技術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30 | 2000 | 030302 | 法學 | 社會工作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31 | 2000 | 120204 | 管理學 | 財務管理 | 商學院 |
32 | 2000 | 090102 | 農學 | 園藝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33 | 2000 | 050207 | 文學 | 日語 | 外國語學院 |
34 | 2001 | 070302 | 理學 | 套用化學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35 | 2001 | 082502 | 工學 | 環境工程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36 | 2001 | 080703 | 工學 | 通信工程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37 | 2002 | 030101K | 法學 | 法學 | 法政學院 |
38 | 2002 | 081001 | 工學 | 土木工程 | 建築工程學院 |
39 | 2002 | 040101 | 教育學 | 教育學 | 教育學院 |
40 | 2002 | 120502 | 管理學 | 檔案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41 | 2002 | 071201 | 理學 | 統計學 | 數理學院 |
42 | 2002 | 130301 | 藝術學 | 表演 |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
43 | 2002 | 130205 | 藝術學 | 舞蹈學 | 音樂學院 |
44 | 2003 | 010101 | 哲學 | 哲學 | 法政學院(哲學學院) |
45 | 2003 | 120206 | 管理學 | 人力資源管理 | 法政學院 |
46 | 2003 | 130402 | 藝術學 | 繪畫 | 美術學院 |
47 | 2003 | 050305 | 文學 | 編輯出版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48 | 2003 | 082701 | 工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49 | 2003 | 130305 | 藝術學 | 廣播電視編導 |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
50 | 2003 | 130201 | 藝術學 | 音樂表演 | 音樂學院 |
51 | 2004 | 040102 | 教育學 | 科學教育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52 | 2004 | 050204 | 文學 | 法語 | 商學院 |
53 | 2004 | 130403 | 藝術學 | 雕塑 | 美術學院 |
54 | 2004 | 120903 | 管理學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旅遊學院 |
55 | 2004 | 120103 | 管理學 | 工程管理 | 建築工程學院 |
56 | 2004 | 120801 | 管理學 | 電子商務 | 商學院 |
57 | 2004 | 120409T | 管理學 | 公共關系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58 | 2005 | 020301K | 經濟學 | 金融學 | 商學院 |
59 | 2005 | 020303 | 經濟學 | 保險學 | 商學院 |
60 | 2005 | 040106 | 教育學 | 學前教育 | 教育學院 |
61 | 2005 | 050102 | 文學 | 漢語言 | 對外漢語學院 |
62 | 2005 | 130404 | 藝術學 | 攝影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63 | 2005 | 130309 | 藝術學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
64 | 2005 | 080208 | 工學 | 汽車服務工程 |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
65 | 2006 | 120403 | 管理學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法政學院 |
66 | 2006 | 020304 | 經濟學 | 投資學 | 商學院 |
67 | 2007 | 020302 | 經濟學 | 金融工程 | 商學院 |
68 | 2007 | 130308 | 藝術學 | 錄音藝術 | 音樂學院 |
69 | 2007 | 120208 | 管理學 | 資產評估 | 商學院 |
70 | 2008 | 050302 | 文學 | 廣播電視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71 | 2008 | 120209 | 管理學 | 物業管理 | 商學院 |
72 | 2008 | 120210 | 管理學 | 文化產業管理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73 | 2009 | 130310 | 藝術學 | 動畫 |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
74 | 2009 | 130508 | 藝術學 | 數位媒體藝術 | 數理學院 |
75 | 2009 | 120902 | 管理學 | 酒店管理 | 旅遊學院 |
76 | 2010 | 070202 | 理學 | 套用物理學 | 數理學院 |
77 | 2010 | 020306T | 經濟學 | 額度管理 | 商學院 |
78 | 2000 | 040203 | 教育學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體育學院 |
79 | 2012 | 050103 | 文學 | 漢語國際教育 | 對外漢語學院 |
80 | 2012 | 050105 | 文學 | 古典文獻學 | 人文與傳播學院 |
81 | 2012 | 070503 | 理學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旅遊學院 |
82 | 2012 | 070504 | 理學 | 地理信息科學 | 旅遊學院 |
83 | 2012 | 130502 | 藝術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美術學院 |
84 | 2012 | 130503 | 藝術學 | 環境設計 | 美術學院 |
85 | 2012 | 130504 | 藝術學 | 產品設計 | 美術學院 |
86 | 2014 | 130406T | 藝術學 | 中國畫 | 美術學院 |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6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共有一級學科碩士點2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1個,另外還有1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學校還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上海市高峰學科,8個上海市高原學科;7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14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6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2013年上海市教委組織的高校國際先進方向的調研中,數學、化學、生物學、控製科學與工程的四個學科,涉及到該校有7個方向上處于國際先進地位。
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二級學科)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哲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世界史、工商管理學、數學、化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稀土功能材料、科學計算與仿真技術、計算數學、環境科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代史、都市文化學、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對外漢語、中國哲學、中國語言文學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比較教育學、情感教育心理學、中國古代史、行政管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經濟與管理、套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論、教學論、古籍整理研究、物理化學、計算數學、天體粒子物理、植物學、地理學與城市環境
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 哲學、數學、教育學、心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世界史、數學、哲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套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藝術學理論、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哲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參評學科名稱 | 類別 | 積分 | 排名 | 並列數 | 參評一級博士點數 | 參評高校數 | 排位% |
---|---|---|---|---|---|---|---|
哲學 | 一級博士點 | 73 | 並列18 | 3 | 32 | 57 | 31.6 |
政治學 | 一級碩士點 | 69 | 並列18 | 5 | 16 | 34 | 52.9 |
教育學 | 一級博士點 | 74 | 並列14 | 3 | 22 | 59 | 23.7 |
中國語言文學 | 一級博士點 | 78 | 並列15 | 5 | 44 | 85 | 17.6 |
外國語言文學 | 一級碩士點 | 69 | 並列40 | 12 | 30 | 92 | 43.5 |
新聞傳播學 | 一級碩士點 | 69 | 並列27 | 3 | 14 | 48 | 56.3 |
中國史 | 一級博士點 | 73 | 並列20 | 2 | 40 | 58 | 34.5 |
世界史 | 一級博士點 | 72 | 並列19 | 7 | 29 | 48 | 39.6 |
數學 | 一級博士點 | 70 | 並列36 | 13 | 47 | 102 | 35.3 |
化學 | 一級碩士點 | 67 | 並列48 | 11 | 51 | 82 | 58.5 |
地理學 | 一級碩士點 | 66 | 並列24 | 5 | 18 | 33 | 72.7 |
專業學位碩士點:金融、套用統計、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套用心理、翻譯、工程、公共管理、旅遊管理、藝術碩士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上海師範大學是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基地。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基地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和上海市大學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2個,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依托專業1個,共獲得4期18個上海市大學部教育高地建設項目;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精品課程38門;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漢語言文學
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基地:古典文獻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史
上海市精品課程:地理科學導論、世界文化史、外國文學史、西方古典油畫技法、現代漢語、比較文學、電磁學、對外漢語教學文法、上海史、教學基礎理論、環境與發展、廣告創意基礎、文學概論、《資本論》選讀、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20世紀外國文學經典研讀、跨文化語言交際 、有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實驗、心理學與教育(師範教育類公共課)、法國文學史、英語語音、地貌學、現代漢語、外國史學史、美術教學論、無機化學、動物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系列課程)、手風琴演奏、法理學、教師教育學、數位信號處理及DSP技術基礎、經濟倫理學、中學綜合課程實驗理論與實踐、中國近代社會史、田徑健身運動、體育遊戲與健康、籃球
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代遠程教育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大學物理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建築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驗中心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小教育、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旅遊管理
教育部和上海市大學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前教育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漢語言文學(師範)和國小教育
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依托專業:廣告學
期數 | 專業名單 |
---|---|
第一期 | 旅遊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英語 |
第二期 | 套用化學、生物技術 |
第三期 | 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旅遊管理、國小教育、音樂學 |
第四期 | 歷史學、對外漢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心理學套用人才培養模式、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保險、廣播影視新傳媒 |
- 教學經費
2014 年,學校大學部教學日常運行支出總額6313.89萬元,大學部專項教學經費支出總額1216萬元,大學部實驗經費支出總額 1739.37 萬元,大學部實習經費支出總額376萬元;與 2013 年度相比,大學部教學日常運行各項支出仍有不同水準提高,其中大學部專項教學經費支出總額與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886 萬元,大學部實習經費與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17 萬元。
- 實踐教學
截至2014年年底,學校擁有 2 個上海市高校校外重點實習基地,建立了 125個校級教育實習基地,其中包括 56 所中學,35 所國小和 34 所幼稚園;與 293個單位簽約成為校級產學合作教育實習基地;簽約的產學合作教育兼職教授、副教授有162 人。
- 學生成績
1.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
2014 年度,該校有 1420 名大學部生參與申報了 411 個有效項目,其中 180 個大學生創新項目獲得上海市教委立項,獲市教委 160 萬元經費資助;625 名大學部生獲得,佔該校 2013 級大學部生人數比例為 12.57%;參與該校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指導的教師總數為 154 人,其中 66.23%的指導教師擁有高級職稱。學校有 56 個項目成功晉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
2.學科競賽
2014 年該校大學部生15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共有 547 人次獲得省(市)級以上的獎勵,其中有9 人次獲得國際級獎勵,314 人次獲得國家級競賽獎勵,224 人次獲得省市級競賽獎勵。例如,數理學院 3 位學生獲得 2014 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商學院學生獲 2014 年全國法語人才競賽一等獎,人文學院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並獲獎,外國語學院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並獲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創青春”(原“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該校選送的 6 個參賽項目涵蓋了計畫類、公益類、實踐類全部比賽項目,斬獲 2 項金獎,4 項銅獎,實現了該校學生自參加該項賽事以來的歷史性突破。計畫類競賽單元中,人文與傳播學院趙雪舟等的《上海貝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創業計畫賽金獎,商學院董筱岑等的《非誠勿擾寵物婚介》、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王詩惠等的《上海普蘭特艾迪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獲得銅獎;公益類競賽單元中,商學院黃雨艷等的《上海斐樂公益發展中心》獲得銅獎;實踐類競賽單元中,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畢業生陳嵩的《上海市欣橙文化傳播

有限公司(天橙傳媒)》獲得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教育學院畢業生劉文艷等的《上海東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得銅獎。
3.論文獲獎
獲獎類別 | 論文題目 | 研究生姓名 | 導師 | 一級學科 | |
全國百篇優博提名獎 | 朱子語類版本與語言問題考論 | 楊艷 | 徐時儀 | 中國語言文學 | |
上海市優秀學位論文 | 博士 | 回鶻文《慈恩傳》轉寫及其漢字音研究 | 林巽培 | 潘悟雲 | 中國語言文學 |
《玉篇》研究:以孫強《玉篇》為中心 | 魏現軍 | 曹旭 | |||
民間寶卷與中國古代小說 | 張靈 | 孫遜 | |||
廣義Laguerre擬正交逼近和高階混合非齊次邊值問題的Petrov-Galerkin區域分解譜方法 | 張超 | 郭本瑜 | 數學 | ||
碩士 | “在+L”類構式與動詞的語義整合 | 雍茜 | 陳昌來 | 中國語言文學 | |
漢語目的範疇及其表達手段 | 丁健 | 張誼生 | 中國語言文學 | ||
Z4等變近哈密頓系統的極限環個數和一類四點邊值 | 徐偉驕 | 韓茂安 | 數學 | ||
銅表面緩蝕劑分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及電化學研究 | 潘英騁 | 楊海峰 | 化學 | ||
具有介孔結構的有機金屬催化劑合成及其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 | 姚美 | 劉國華 | 化學 | ||
多壁碳納米管表面功能化及其在納米生物學上的套用 | 連瓊 | 賈能勤 | 化學 | ||
擬南芥MtN3家庭基因影響小孢子初生外壁發育 | 孫銘希 | 楊仲南 | 生物學 | ||
自組裝多級結構鹵氧化鉍微/納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張坤 | 餘錫賓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登峰計畫 | 碩士 |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研究 | 楊廷強 | 毛勒堂 | 哲學 |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8月底,該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丹麥、瑞典、芬蘭、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盧森堡、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波蘭、愛沙尼亞、斯洛維尼亞、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波劄那、尚比亞、賴索托、象牙海岸、以色列、伊朗、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汶萊、智利、墨西哥、哥斯大黎加以及中國香港、台灣等39個國家和地區的338個高校和組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法國等六個國家的7所高校合作舉辦10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先後在日本廣島福山大學、非洲波劄那大學和美國密蘇裏大學建有3所孔子學院。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

院4個。此外,學校還擁有5個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2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高校智庫;1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資源化學實驗室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計算科學、比較語言學和國際與比較教育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套用語言學研究所、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研究、稀土功能材料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科學計算、分子影像探針與感測器
上海高校智庫:植物種質資源開發中心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全國大中國小課程德育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建設成果
2014年全年,學校科研經費達20248.4萬元,其中文科科研經費為:5601萬元,理工科科研經費為:14647.4萬元。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承擔有國家973、863計畫、科技部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與上海市一大批基礎研究重大、重點、科技攻關、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等項目,化學、數學、材料與工程
四個學科(2013年ESI索引)進入1%的序列。在2014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該校QS學術論文總被引數方面排名為378位,進入世界大學前400名。
年份 | 項目名稱 | 級別 | 課題組成員 | 完成單位排名情況 |
---|---|---|---|---|
2013年 | 新型雜化有序介孔材料的組裝及其催化作用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 萬穎、趙卿飛、錢旭芳 | 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 |
2012年 | 新型非晶態合金的合成方法學及其在催化作用的科學問題研究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 李和興、李輝 | 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 |
2011年 | 進出口動植物產品中有毒有害植物的檢測及控製技術 | 國家質量檢驗總局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 郭水良 | 第三完成單位,第三完成人 |
2010年 | 凸性約束最最佳化與廣義單調運算元的理論及演算法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 曾六川 | 上海師範大學,台灣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
高顯色性白光LED稀土發光材料的系列開發與套用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三等獎 | 餘錫賓、楊緒勇(3)、劉潔(4) | 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濟鑫化工有限公司 | |
高性能高分子-水泥復合防水材料PCS的研製和套用技術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 | 餘錫賓 | 第二完成單位 | |
2009年 | 多彩的昆蟲世界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趙梅君、李利珍 | 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
剛性加權最小二乘、子空間和廣義逆的若幹問題 | 上海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三等獎 | 魏木生 | . | |
小型燃氣動力裝置開發研製及其產業化 | 上海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 | 方祖華 | 上海師範大學,上海晨昌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改進A/O法與雙膜法組合工藝處理煤製氮肥氨氮廢水及回用集成技術 |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閻寧(第六完成人) | 第三完成單位 | |
. | 2009年度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 | 楊仲南 | . | |
2008年 | 中國苔蘚植物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曹同 | 第二完成人(沒有完成單位證書,以中科院申報) |
2007年 | 稀土納米多波段轉光材料及轉光農膜 | 上海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三等獎 | 餘錫賓、楊仕平、石旺舟 | . |
數控加工仿真系統 | 上海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 | 陳操宇 | 上師大,復旦,上海宇龍軟體工程有限公司 | |
重要外來雜草監測及其綜合防治技術 | 上海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 | 郭水良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出入境檢驗教育局、上海師範大學 |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被連續評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並于2010年入選首屆“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等文摘刊物,以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的收錄期刊。
《旅遊科學》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2004-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學報”,2006年獲得“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2007年被評為“上海市精品學報”,2009年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外國中國小教育》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相繼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CSSCI等知名評價機構作為確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期刊影響力研究的重要參照指標,曾多次獲得各項榮譽稱號,被列為上海市教育衛生系統先進典型、榮獲“上海市最佳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稱號,進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重
點建設的“中國期刊方陣”,在全國高校學報評優活動中連續三屆被授予唯一“特別貢獻獎”。
《世界文學研究論壇》由上海師範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美國普渡大學比較文學系共同創辦的國際學術期刊,具有美國出版刊號(ISSN1949-8519),並進入世界一流國際期刊行列——AHCI(美國藝術與科學引文索引)。
《上海中學數學》曾榮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期刊編校質量優秀獎,被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在“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中國知網(CNKI)”全文上網,為中國基礎教育知識倉庫來源期刊。
- 館藏資源
圖書館
據2015年12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近300萬冊,各類資料庫達到90多個。其中上海地方史資料較為完備,上海地區歷史人物的詩文集收藏亦較齊全,中國現代作家著譯作品收藏比較豐富。館藏中國小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較為豐富,且有一定特色。2009年,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被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其中:

上海地方史資料較為完備。如上海郊縣的府、鄉、鎮志和類志,上海近現代的政治、歷史、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資料,都比較豐富,上海地區歷史人物的詩文集收藏亦較齊全,其中如稿本《二十六保志》、清季滄葦藏鈔本《水利集》,均為珍貴資料。
中國現代作家著譯作品收藏比較豐富。如魯迅、郭沫若、老舍、巴金的著作,館藏佔其全部著作的95%左右,其中不少作品系初版本。"五四"至建國前的主要文學刊物有近200種,大都採集完整。魯迅主編的刊物收藏基本齊全。
館藏地方志1800多種,古典叢書1500多種,善本珍本書5800餘種。各種目錄索引2000
餘種。
博物館
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銅器、陶瓷、碑帖、書法、繪畫、唐卡、服飾、刺綉等,其中不乏珍品。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器形規整,打磨光潔,反映了較高的工藝水準;毛公鼎,散氏盤拓片,屬于最初的精拓品;隋僧寫經、玄奘譯經長卷,為罕見文物;羊腦紙金汁書藏文無量壽佛經,藏佛姆幻化網續密經,為稀世之寶;唐卡多作于清代,頗具民族特色;繪畫作品中王原祁、吳歷的山水畫亦不失為佳作;清宮宗廟人物畫也是上海地區少見的展品。
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館依托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瓷器收藏而建。所收藏的陶瓷器從史前文化期的馬家窯文化彩陶開始,歷經漢代、兩晉、南北朝、隋代各類實用及陪葬陶瓷器,唐代釉色瓷、三彩瓷,宋代名窯單色釉、刻花、堆塑瓷器,西夏剔花陶瓷,元代、明代貼花、青花、顏色釉瓷,清代五彩、粉彩、鬥彩、青花釉裏紅等,時間跨度大,品種豐富;收藏品涵蓋汝窯、鈞窯、哥窯、龍泉窯、吉州窯、德化窯、景德鎮窯等各個歷史名窯,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陶瓷的發展簡史。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階段 | 姓名·任期 |
---|---|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 | 陳琳瑚(兼)1954.09-1956.07 劉芳1956.07 |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 | 廖世承1956.07-1958.07 |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 | 陳琳瑚(兼)1956.07-1958.07 |
上海師範學院 | 廖世承1958.07-“文革” 王樂三1978.08-1983.12 朱鴻鶚1983.12-1984.10 |
上海師範大學 | 朱鴻鶚1984.10-1986.06 王邦佐1988.07-1996.06 楊德廣1996.06-2003.01 俞立中2003.01-2006.01 李進2006.01-2011.06 張民選2011.06-2014.06 朱自強2014.06- |
職位名稱 | 姓名·在任時間 |
---|---|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黨總支 | 劉芳1955.03-1956.07 |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黨總支 | 陳雲濤1956.09-1956.10 |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黨總支 | 劉芳1956.09-1956.11 (第一書記) |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黨委會 | 陳雲濤1956.10-1958.07 |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黨委會 | 劉芳1956.11-1958.07 (第一書記) |
上海師範學院黨委會 | 陳雲濤1958.09-“文革” 王樂三1978.08-1983.12 |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會 | 劉克1986.02-1990.02 皮耐安1990.02-1994.08 徐千榮1994.08-1999.10 林樟傑1999.10-2005.06 周鴻剛2005.06-2011.06 陸建非2011.06-2014.12 滕建勇2014.12- |
文化傳統
校名
說明:原系郭沫若同志1965年為上海師範學院題寫的校名。1984年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時,在郭體原校名中,去了個“院”字,加了個“大”字。多年來在使用過程中原字型不斷變化,日前使用的校名已與原體相距甚遠。值校慶五十周年之際,正本清源勢在必行。該校選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的“大”、“學”兩字。
校徽
學校標志以英文校名“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中的首字母“SNU”為構圖元素,代表“上海師範大學”,寓意“師道永恆、止于至善”;
“SNU”通過藝術變形構成上海市花——白玉蘭,象征本校的地域特征;
“N”“U”兩字母相互穿插,象征教學相長、育人為本和開放合作的國際化辦學理念;
標志中心是一虛形“O”,代表學校發展新起點,即象征虛懷若谷的治學態度,又象征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校歌
《上海師範大學校歌》
作詞:任仲倫
作曲:方之江
黃浦江畔春風蕩漾,我們在播種希望。
嚴謹求實,勤奮好學,
文明健康,為人師表,沐浴著理想的陽光。
文明健康,為人師表,
喜看那桃李芬芳,培育出社會的棟梁。
重任,重任,落在我們的肩上;
我們要創造未來,創造輝煌。
重任,重任,落在我們的肩上;
我們要創造未來,創造輝煌。
創造輝煌,輝煌!
校訓

厚德 博學 求是 篤行
文化活動
2014年,共有 103 個大學生社團,分為四個大類:文藝類社團(21個)、實踐類社團(30個)、體育類社團(19個)、學術類社團(29個),其中的五星級精品社團有秋石印社、樓蘭劇社和泊樂合唱團等。
秋石印社成立于1986年秋,在印社顧問劉一聞、吳頤人、高式熊等中國國內篆刻家的熱心扶持下,在唐之鳴、沈愛良、周景明等青年篆刻家指導下,秋石印社一步步成長壯大,在 2014 年獲石衡杯書法篆刻大賽篆刻組一等獎、二等獎。
樓蘭劇社成立于1989年,專門從事戲劇創作交流及演出製作的校園文藝團體,為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下屬上海市高校話劇聯盟成員之一,2014 年獲第十一17屆上海市大學生話劇藝術節話劇組三等獎,第三屆上海戲劇學院“源點杯”小品原創一等獎、最佳劇目獎。
泊樂合唱團成立于2012年,其成員全部由非音樂專業學生組成,2014年獲上海第四屆無伴奏合唱比賽金獎第一名。
知名校友
黨政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李源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數學系72級) | 崔天凱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外語系74級) |
王滬寧 |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72級外語培訓班學員) | 唐振琪 | 外交部辦公廳主任、駐希臘大使。(外語系62級) |
翁孟勇 | 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政幹班82級) | 朱永新 |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教育系80級) |
馮國勤 | 上海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80級校長班學員) | 李君如 |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研究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歷史系71級) |
梁國揚 | 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全國台聯黨組書記。(歷史系82級) | 沙海林 |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政教系82級) |
徐麟 |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政教系82級畢業) | 任寶凱 | 少將軍銜,前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少將武官。(外語系62級) |
徐未晚 | 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古典文獻專業99級) | 陳志奇 |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化學系82級) |
馬春雷 | 中共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區長。(政法系86級) | 簡大年 | 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政教系80級) |
曹立強 | 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政教系84級) | 李躍旗 | 中共上海市金山區委書記。(教育系88級) |
中共上海市黃埔區副區長。(82年畢業于化學系) | 袁曉林 | 中共上海市奉賢區委副書記。(中文系81級) | |
陳皓 | 中共上海市公務員局局長。(數學系80級) | 吳延安 |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政幹班83級) |
吳光裕 |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物理系59級) | 馮文海 | 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文地理系) |
學術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褚君浩 |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系62級) | 張建中 |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
胡敏 |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原新東方總裁兼校長。 | 朱傑人 |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 |
陳聖來 |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席。 | 唐力行 | 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美國紐約大學外語教育系主任、博導。 |
朱孝遠 |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美國俄勒岡大學名譽教授。 | 劉強 | 同濟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
高繼勝 | 清華大學房地產EMBA班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AFR)產業金融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 李和興 | 上海電力學院校長,兼任華東師範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
吳景平 |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 | 傅剛 |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黃柏樓 | 美國石溪大學終身教席,石溪大學研究館員。 | 王靜 |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 |
陳玉蘭 | 世界漢語教學協會理事,印度尼西亞智民學院院長。 | 韓容洙 |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韓國東國大學博士生導師。 |
潘世偉 | 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 | 唐盛昌 | 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教育功臣。 |
工商界
姓名 | 職位 | 姓名 | 職位 |
龔如心 | 亞洲女首富、慈善家、企業家,前香港華懋集團主席。 | 王建軍 | 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中文系80級畢業) |
王觀錩 | 上海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方傑 | 奧普控股集團(香港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杭州僑商協會會長。(歷史系82級) |
任仲倫 |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 | 祝學軍 |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 |
孫冬琳 | 久事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強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 吳毅衛 | 上海市北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總支書記。 |
鈕衛平 |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汪天雲 | 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
宋振東 | 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董事長。 | 陸純 | 上海美麗園龍都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
陳麗 |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 李偉國 | 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 |
文藝界
姓名 | 簡介 | 姓名 | 簡介 |
範冰冰 | 中國知名女演員,國際知名影星。 | 嚴寬 | 演員、歌手,2008年獲得最具人氣演員獎。(95年考入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
趙薇 | 大陸影視女演員,在影、視、歌、導四個領域都有成就的多棲明星。 | 趙奕歡 | 人氣小天後,畢業于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主演系列電影《青春期》。 |
張庭 | 台灣影星,代表作《夜光神杯》,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 | 賈青 | 中國知名影視女演員、歌手。主演13版《天龍八部》。 |
陳思誠 | 中國大陸男導演、演員、編劇。代表作《士兵突擊》、《北京愛情故事》。 | 姜鴻 | 華誼兄弟簽約女演員,主演的神話劇《封神英雄榜》。 |
陳彥妃 | 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流行樂歌手。 | 晉松 | 影視演員,兩次獲全國現代五項錦標賽冠軍。 |
梅子涵 | 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品《女兒的故事》。 | 鬱雨君 | 兒童文學作家,1997—1999年在上海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碩士專業學習。 |
殷健靈 | 《新民晚報》主任編輯,首屆《兒童文學》青年金作家稱號,兒童文學作家。 | 劉湘晨 | 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新疆電視台高級編輯、紀錄片導演。 |
俞天白 | 小說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黎中城 | 上海市國劇院藝術顧問、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