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級行政區歷史
封建社會
自秦朝以來,作為國家一級行政區劃,其名稱經過演化,其主體名稱元朝"行省",到清朝為"省",之後以"省"的形式固定下來。
秦朝時期直屬秦朝中央政府的行政區為"郡",秦立國之初設立"三十六郡";郡設守(郡守,主持民政)、尉(郡尉,主持軍事)、監(郡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秦末增至40郡。西漢實行郡國製,西漢初年設有60多個郡,至公元2年共103郡、國(封國);自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13"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幹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最初稱"郡守",漢景帝時改稱"太守"。

東漢時期,全國分為14個一級行政區,即13州和1個西域都護府;州下轄郡、國。
三國時期,魏國13個一級行政區即1個司隸校尉和12州;吳國5個州;蜀國2個州。
西晉時期,全國分為12州。
隋朝時期,隋初實行州、縣兩級製。煬帝時改州為郡。
唐朝時期,唐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為15道,即將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唐玄宗天寶年間,在邊境設十節度使。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以後,在室韋部(黑龍江上、中遊和額爾古納河兩岸)設定行政機腹,任命室韋部首領為都督等官職。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在粟末地區(松花江上遊_設定忽汗州,任命粟末首領大祚榮為州都督,並封他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此後,粟末即專稱渤海。
唐開元十年(722年),封黑水(黑江龍中下遊地區)首領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勃利州治所在烏蘇裏江口東岸的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在黑水地區設定黑水軍。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為黑水都督府,其餘各部為隸屬于都督府的州。都督府轄地包括黑龍江中下遊兩岸,北抵小海(今鄂霍次克海)。
唐武後長安二年(702年)設定安西部護府,轄地包括天山南路和帕米爾以西地區。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北庭都護府,轄地包括天山北路和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雷翥海(今中亞鹹海)的廣大地區。
宋朝時期,北宋分全國行政為二十四路,軍事為三十一路;南宋分全國為十七路。路下轄府、州、軍、監、縣。
遼朝的一級行政區分為5道,道下設府、州、軍、城4種政區。
金朝劃分為十九路。
元朝共設12個行省(1個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取代路成為第一級政區,另置其他行省和直屬宣政院或朝廷直接管轄(不屬行省)的其他地方。
明朝設16行省(2個直隸和14個承宣布政使司),另外有主要7個附屬國。
清朝分為十八省(布政使司)、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共二十五個一級行政區域,另設內蒙古等旗盟即內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和察哈爾八旗。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初期承襲清朝舊製,設有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22省。北洋政府在22個省之外設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等幾個特別區域。國民政府又將它們和寧夏、青海建為6個省(川邊特別區改建西康省),總計28個省,另外加上西藏、外蒙古2個地方,以及分自俄、英收回的東省特別區、威海衛行政區。
1945年後,國民政府將東三省劃分成九省,增設遼北、安東、合江、松江、嫩江、興安等6省。"抗戰" 利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成為35行省之一。並將海南島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作為建省之準備。關于外蒙古問題。中華民國於1946年承認外蒙古獨立,因此1947年製定中華民國憲法時的固有領土並不包括外蒙古,以換取蘇聯在1945年8月出兵中國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1955年台灣當局重新認為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2002年正式承認蒙古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並在一些相關的行政法令中要求將與蒙古間的邊界以國界標示。台灣當局憲法認為中華民國應依其固有之疆域劃定領土範圍,但憲法全文中從未明確說明中華民國領土的具體範圍,不過到目前為止其中某些提及到蒙古的條文尚未完全修正,因此仍存在像是"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製度,以法律定之。"這般,間接意指蒙古是中華民國疆界範圍內一部份的條文,形成一種實務上已經承認蒙古的獨立,但根本法源尚未適時修正的矛盾現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中國建立之初的1949年至1953年全境劃分為六個大區(大行政區),1954年以後復原大區,大區實際上屬于軍事政區為主。1949年六個大區下轄50個"省級行政區",即30省、1自治區(內蒙古)、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西藏)、1地區(昌都地區);到1953年分六個大區和西藏、內蒙古,總計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4年調整為31個省級行政區即25省、1自治區(內蒙古)、3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1地方(西藏)、1地區(昌都地區)。
1965年全國調整為29個"省級行政區"即22省、5自治區、2直轄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復成立天津直轄市。
1988年復原廣東省管轄的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
1997年重慶從四川分立,恢復設立重慶直轄市。
1997年,香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中國恢復香港的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澳門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中國恢復澳門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劃如下表:
直轄市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慶市 | |
省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遼寧省 | 吉林省 | 黑龍江省 |
江蘇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
山東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廣東省 |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貴州省 | 雲南省 | 陝西省 | |
甘肅省 | 青海省 | 台灣省 | |||
自治區 | 內蒙古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
世界各國一級行政區
國名按照中國大陸規範名稱,以漢語拼音升序排列。
阿爾巴尼亞:省(Qarku)
阿爾及利亞:省(wilaya)
阿富汗:省(Velayat)
阿根廷:省(provincia)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酋長國
阿曼:省(Governorate)
衣索比亞:州(Kilil)
亞塞拜然:區(rayon)、區級市
愛沙尼亞:縣(maakonnad)
愛爾蘭:郡(County)、郡級市(City)
安道爾:教區(Parish)
奧地利:州(Bundesland)
安哥拉:省(Province)
澳大利亞:州(state)、自治地區(territory)
巴布亞紐幾內亞:省、自治省
巴哈馬:島組(Islands)
巴拉圭:省、一個特別區
巴勒斯坦:省
巴拿馬:省
巴林:區(Region)、市
白俄羅斯:州(voblasc)、市(Область/voblasts)
巴西:州(estado)、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
美國;州、 1個特區
貝南:省
比利時:省(province)
秘魯:省(Department)下分州(Provincia)
冰島:區(landsvæðun)
蒲隆地:省(Province)
布吉納法索:省
波劄那:一級行政區(District)
不丹:4個行政區下轄20個宗、縣
玻利維亞:省(departamento)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州(Kanton)
貝裏斯:區(District)
波蘭:省(Wojewodztwo)
赤道幾內亞:省(Province)
丹麥:郡(amter)、直轄市(amtskomunes)、廣域市(Regionskommune)

德國:州(Länder)
多哥:區(Région)下分省(Préfecture)
多米尼加:省
東帝汶:縣
厄瓜多:省
俄羅斯:聯邦區、共和國、民族自治地方、州
厄利垂亞:省(Province)
法國:大區(région)
斐濟:區/下轄直轄市、行政大區和斐族省
甘比亞:區(division)
維德角:縣(concelhos)
芬蘭:省(lääni)
剛果共和國:區(Région)、直轄市
剛果民主共和國:省(Province)、直轄市
哥倫比亞:省(departamento)
哥斯大黎加:省(provincia)
格瑞那達:教區和卡裏亞庫
喬治亞:自治共和國(Avtonomous Republic)、直轄市、州
古巴:省(provincia)、1個特區(municipio especial)
蓋亞那:行政區
哈薩克:州(oblysy)、直轄市(qala)
海地:省(Département)下設(Commune)
宏都拉斯:省(departamento)
荷蘭:省(provincie)
韓國:道、特別市、廣域市
吉布提:區、吉布提市
吉爾吉斯斯坦:州(Oblasty)、直轄市
吉裏巴斯:島組(island group)
幾內亞:大區(Gouvernorat)、首都
迦納:地區(Region)
加拿大:省、地區
加彭:省
高棉:省/直轄市
捷克:州(kraj)、首都直轄市(hlavní město)
辛巴威:省(Province)
喀麥隆:省(Province)
卡達:市(Municipality)
象牙海岸:大區(Région)、下轄省(Département)
西班牙:自治區(Región Autónoma)
希臘:大區(Region)
匈牙利:州(Megye/County)、首都布達佩斯
新加坡: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
紐西蘭:12個大區(Region)?
敘利亞:省(Muhafazat)、首都大馬士革
牙買加:區(Parish)
亞美尼亞:州(marz)、首都埃裏溫
義大利:區(regione)
伊拉克:省
伊朗:省
以色列:區(district/mehoz)
印度:28個邦(Pradesh)、6個中央直轄區、1國家首都轄區
印度尼西亞:省大雅加達首都特區(Daerah Khusus Ibukota)、日惹特區(Nanggroe Aceh Darussalam)、亞齊特區(Nanggroe Aceh Darussalam)
越南:59省(tỉnh)5直轄市(thành phố trực thuộc trung ương,城鋪直屬中央)
約旦省(Muhafazat)
尚比亞:省(province)
乍得:大區(Region)
智利:大區(Región)
中非:省(Prefecture)、首都班吉直轄市
中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朝鮮:直轄市、特別市、道
哈薩克:直轄市、州